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术长廊】吕应鑫荐:2020专辑鉴赏

吕应鑫

(别名大吕,号佛子,四川眉山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首批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中国文艺家书画院副院长,香港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香港画院研究员,西蜀花鸟画院副院长,西部中国书画院名誉院长,扬州八怪书画院名誉院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创作研究院研究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花鸟画专委会委员,乐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眉山市文联副主席,眉山国画院院长。

吕应鑫《椰风阵阵》

136x68cm丨8.3平尺丨2020年作

吕应鑫是四川花鸟画圈的一个活跃而影响在外的人物,画如其人,他的作品有一种豪放不羁的特点,彰显激情,恣意笔墨,意趣天成,生动为上,是他艺术的基本构架,相较以往的印象,展览中的作品在取材上,在色与墨的表现技法都更加丰富与变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大写意形与笔墨的冲突中,他是愈加勇猛冲闯,去窥探中国画对物形表现的底线,因而一些画面抽象元素的出现,更突出了笔情墨趣的表现,看似不经意而达其意,这便是吕应鑫大写意花鸟画的艺术境界。

(唐允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吕应鑫《盼春》

136x68cm丨8.3平尺丨2020年作

如果说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是写意,那么吕应鑫先生的艺术实践论释了这种意境和精神。花鸟画在中国文人画中最能表达写意的精神境界。松、竹、梅、荷等符号是文人挥之不去的心灵表达。吕先生笔下的荷花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文人气节,水墨淋漓挥洒传达出吕先生对荷花符号的精神诠释。在他的花鸟画中,形式构成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墨与色,形与笔意,点与线都经营得如此完美,就连点缀空间的小鸟也是那样如此生动,可以说吕先生的花鸟画在我们四川花鸟画中很有代表性。

(张国忠,四川省美协副主席)

吕应鑫《消夏》

136x68cm丨8.3平尺丨2020年作

有幸拜读吕应鑫先生的大作,感触良多,若非要提炼出关键词的话可用四个字概括——水的滋润。吕先生的作品使我想起了杜甫的诗句“元气淋漓幛犹湿”。吕先生的画,气韵生动,笔墨娴熟,水法尤其用得好,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岳海波,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吕应鑫《荷池清清》

40x136cm丨4.9平尺丨2020年作

吕应鑫的画,让我们这些画家很受启发。他的画,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极强的笔墨精神。他是在画一种探索、画一种思考,在寻求一种新的语言,并且他画得非常成功。他的这种表现形式是不多见的,视觉冲击力强,极富感染力,处理有新意,让人过目不忘。看了他的画,真可以说是吃了一顿水墨大餐,让人感觉痛快、高兴。我感觉今天不虚此行,收益很大。

(谢景勇,济南市美协副主席)

吕应鑫《荷池清清》

68x136cm丨8.3平尺丨2020年作

吕应鑫先生的作品,具心象气韵的流动镶嵌,体现了一种中国画的原创力在画面上的运用。大气、笔墨功夫高、水墨的效果好、墨气生动有深度,这都是中国绘画本身与其他绘画不能代替的一种创作元素。中国画更应该注重自身材料的研究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是西方绘画不能代替的。

我的第一感觉是在整个作品当中,抓住了一个中国绘画所讲究的气韵生动,在画面有了较好地把握。第二感觉是他的画面的构成和结构上以及画面空间的表现上,可能更注重画面团块力量的冲击力,在平面上寻找一种空间,在平面中寻找一种厚重,但它的语言和符号还是中国画的。

(董继宁,湖北省美术院院长)

吕应鑫《唯我独尊》

136x68cm丨8.3平尺丨2020年作

应鑫兄是用心画自己的画,独具的风格,有思想、有追求、有发展。在当今的国画创新,基本上分三类。

第一类是在继续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第二类是走新路子,别出心裁;

第三类是在水墨、构成、技法等方面寻求变化发展。

看应鑫兄的画,感觉他还是走的第一类,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挖掘新的艺术内涵和表现形式,能成功地在传统基础上有新发展,很不容易。因而他的画能得到一致好评,是理所当然的。

(雷家民,山东工艺美院美术学院院长)

吕应鑫《竹林清幽》

136x68cm丨8.3平尺丨2020年作

吕应鑫在绘画语言的拓展和探索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一是作品有强烈时代特色和个性表达,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二是以情作画,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真情。

三是对生活的提炼与笔墨感悟的对接做到心手相应,天衣无缝。

具体到技法上讲,

1、在墨气上元气淋漓;2、在用笔上挥洒自由;3、善于运用淡墨表现;4、虽着色不多,但很讲究色彩与墨色的综合表现。

这些探索都是难能可贵的,给花鸟画乃至中国画笔墨多种语汇的表达以新的启迪。

(孔维克,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画院院长)

吕应鑫《大约在秋季》

136x68cm丨8.3平尺丨2020年作

吕应鑫在绘画追求方面,是一位悟性较高的画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创作时特别讲求笔与墨之间的内在联系。我的这种感觉当然是从他的作品画面里反映出来的境界和效果得到的。比如其创作的大写意花鸟画,用笔用墨以及造型立意,总是欲想追求一种删繁就简、笔来墨往、因势得境、通透相融而充满了勃勃生机的画面效果。

应鑫兄广览古今画论,遍临名家名作。穷自然奥秘,悟生活意趣,思辨艺理,博采众长。数十年勤探索勇攀登,终于厚积薄发,玉成了他畅达的才情和敏捷成熟的创作思维。

(梅忠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吕应鑫《竹林清幽》

136x68cm丨8.3平尺丨2020年作

吕应鑫作品既有传统功底,又有革新意识。他的画气足、很冲,很有精神,是个勇者。1989年我就写过一个评文叫做“简而不陋,大匠之坯”综述他的画,十年之后的当下,仍然合适不过的,简洁但又不空,向前冲意识很强烈,期待应鑫要在简而陋的“陋”上做文章,注意相反的一面,一定会有更好的成绩,前途无量!

(陈冬至,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吕应鑫《老树》

136x68cm丨8.3平尺丨2019年作

“妙悟者不在多言,善学者还从规矩”.应鑫兄揣悟佛法与画法,他的画,随手拈来,意到便成,得心应手,造理入神。

花鸟是相,是表现的主体,但表现还要离相,因为“相”是随境而变得,所以是虚妄。把表现的主体看作是虚妄,“心”才能“无所住”,而笔此时才能进入游刃有余的“写”的境地,才能生发出表现的真意,从而达到“尽其灵而足其神”的境界。

笔墨一道,用意为尚。应鑫的意在于他不仅有意,而且意中有理,意中有情,这使他的画呈现出欣欣向上的花草精神和无住生心的禅意。

(李毅峰,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 )

吕应鑫《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136x68cm丨8.3平尺丨2020年作

看到应鑫先生的作品,心里有些莫名的感动,或许这就是心灵的沟通吧。

其作品似乎在墨色冲融、水气淋漓的笔墨实验中寻求一种可能性;在巴蜀酣畅灵透的温润之美与齐鲁朴实直率的厚重之美两者之间寻找契合点;在花鸟画的传统笔墨图式与它的当代性之间寻找契合点,从而更好地体现当代花鸟画创作的写意精神。

(沈光伟,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吕应鑫《逢春》

136x68cm丨8.3平尺丨2020年作

画花鸟画的人很多,但在价值取向上非常模糊,可以说没有理论建树。花鸟画现在到底怎么搞,以前的成就那么高,到了巅峰状态,现在的花鸟画怎么办呢?画花鸟要到生活中去寻找那种原生状态的美,这是一种生命的美,是艺术生命追求的美。那种生活在现实基础上,老是在别人的画里打滚的人,既没有跳出那个圈子,也没有跳出自己的圈子,怎么能画出好画呢?我觉得我们有些画家不读书,对中国的美学史、哲学史、理论史不了解,怎么提高自己的艺术质量呢?画家要深入生活,提高各方面修养。

应鑫来湖北美术的最高学府办展览对他是一种检阅,是底气十足的展现,知足,视不足才会有长进。

(周韶华,著名美术理论家、画家,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

吕应鑫《严冬过尽》

136x68cm丨8.3平尺丨2020年作

对于生活中现实事物的心灵感应比单纯的写生要艰辛得多。佛子是一个在生活中真正得到了实惠的艺术家,当然这个实惠是来之不易的。

绘画艺术水平的提高是一件可以盼望的事,但是能不能实现,究竟什么时候实现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个时常显现在你眼前的精灵究竟何时来拜访你,还需要你耐心地等待。佛子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才能在闲适的心态下画画。多年来,人未有见其老,而画却日益新,大概就是佛子心无挂碍的原因吧。

(康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美术评论家、画家,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画》丛刊副主编)

吕应鑫《秋之情》

136x68cm丨8.3平尺丨2020年作

应鑫作品的特点是特别注重生活,他的画给人感觉生活气息很浓,而且又不流于那种照抄生活,画那种表面的东西。他对艺术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和加工能力,看来他费了不少心血。

国人讲“物无常形,但有常理”,“知常形者多,知常理者少”。应鑫是用常理在规范、在造化一个大的形象。画面很简洁、很概括、很包容,具有文化内涵。

(霍春阳,原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

吕应鑫《冷翠遗香》

136x68cm丨8.3平尺丨2020年作

吕应鑫作品流露出的对艺术、对生活的爱,对传统、对现代融会贯通的悟,对借古、对开今坚持不懈的变,足以证明这是一位当代最杰出的,自成气候的画家,这位来自于西南蜀地边城的苦耕人,获得了可以与许多名流大家并列而无愧色的成就。其勇于积累学术的魄力、敢于超越前人的目光、甘于脚踏实地的作风,值得尊敬和褒扬。

(贾德江,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主编、副社长)

吕应鑫《春在枝头》

68x68cm丨4.2平尺丨2020年作

一位有成就的艺术家不是凭空出世,即使在古代也不是,他们都有自己的社会关系,他们在与社会交往,与各种文化氛围中获得信息,经过自己的思索认识,不断地在改进和修正。这种转变的过程,需要非常细致深入的探究,才能让一个艺术家的贡献变成艺术史的贡献,对社会的贡献。当今社会的“笔墨史”,已经不再在书斋案头上。

吕应鑫先生作为巴蜀画派的代表画家,影响了地域的艺术发展,形成了新的历史格局,为中国画坛做出了自己的一点贡献!

(洛齐,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生活工作于杭州、米兰、里斯本之间。国际著名艺术家、作家,《丝路艺术》国际学刊执行主编)

吕应鑫《清夏》

68x136cm丨8.3平尺

吕应鑫以他自己深厚的书法修养,对笔墨的语言内涵做了深刻的理解和灵活的运用。其用笔同传统的区别在于对线的运用技法上,融合了形式美感,给观者更深入的表现层次的审美递进。

同时,他以松灵求浑厚,以韵律求通达,在清逸疏朗中,把对自然花鸟印象和内心情境结合起来,明确地表达了他的花草意识和人格内涵。

(李毅峰,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

吕应鑫《翔 · 东方》

136x68cm丨8.3平尺

应鑫老弟特别注重生活,作品给人感觉生活气息很浓,而且不流于那种照抄生活,画那种表面的东西。对艺术有高度的概括能力,“物无常形,但有常理”,“知常形者多,知常理者少”。应鑫是用常理在规范、造化一个大的形象,画面很简洁、很概括、很包容,具有浓厚文化内涵。

(霍春阳,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秋巨献:书画频道馆藏精品国画拍卖专场
花鸟画的时代审美与人文语境——读郑瑰玺花鸟创作有感
【画廊推荐】画家吕应鑫:个案史的建设与艺术史的意义
双11 •艺术周 | 花鸟篇
拍卖 | 丹青颂祖国——70~80德艺双馨国画名家精品保真专场截拍倒计时1天
拍卖|国色——国画名家精品保真专场开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