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赤子功勋》华侨抗战专题拍摄继续行进

深圳卫视《赤子功勋》华侨抗战专题片摄制团队,继续前往美国、马来西亚等地进行探访。在马来西亚,南洋机工的后人向记者讲述了当年的烽火岁月。而8集新闻专题片《赤子功勋》,将于8月12日晚9:20在深圳卫视播出。


从1931年起,抗日救亡运动席卷了海外华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1929年开始美国经济大萧条,众多银行倒闭,失业率高到25%到30%。要洗衣服的人少了,到餐馆吃饭的人也少了,华人在美国的生计受到极大影响。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美国的经济仍旧萧条,要等到1933年罗斯福上台实施新政才开始复苏。然而,正是在这困难的时候,在美华人为祖国贡献了高达几百万美金的捐款。特别在1932年淞沪会战爆发后,仅20多天的时间,当地华侨已电汇100万美元给十九路军。


纽约州立大学珀切斯校历史系教授在接受深圳卫视采访时就表示,抗战时期很多在美华人基本上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很多人都是自己赚得的每一分钱都捐出来,支持祖国的抗战。那一种抗战的热情,爱国的热忱,今天已经是很难用笔墨来形容。

于仁秋 · 纽约州立大学珀切斯校历史系教授/亚洲研究计划主任

因为很多华人在美国,他们的家人都还在中国。他们的整个感觉就是这样,如果中国被日本侵占,被日本灭亡了,他们就没有祖国了,他们也就没有亲人了,他们也就没有家了,所以整个是很激愤的。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家人,为了自己的祖国,钱都捐出去。


而在马来西亚,摄制组横跨东马西马,寻找当年华侨抗战事迹。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铁蹄践踏马来亚,这里的华侨用血肉筑起一座抗敌丰碑。

3年8个月的日占时期,马来西亚生灵涂炭。当地华侨也奋起反抗,其中以华侨为主的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学习八路军的游击战术,在森林里和日军周旋,作战300多次,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摄制组在马来西亚采访期间也有幸遇到抗战老兵,他多次强调,他一生最难忘最骄傲的经历,就是抗日那段烽火岁月。


日军入侵马来亚的时候,年仅14岁的叶德明,亲眼目睹了日军在自己村子里的罪恶行径。

叶德明 · 马来亚人民抗日军老兵

我去抓鸡,叫女孩子杀鸡煮饭给日本兵吃,那是最残忍的。日本兵吃饱以后简直不是人,通通叫女的脱衣服,脱衣服强奸她们。

叶德明的家被日军一把火烧得干净,大哥经过一系列折磨后惨死在日军手里,二哥也被送去修建泰缅“死亡铁路”,叶德明决定上山参加人民抗日军。

叶德明 · 马来亚人民抗日军老兵

上山以后每天也是挂念家里人,挂念父母亲、弟妹。开心是没有的,有时候出去打战最开心,出去打就好过于在部队里面,每次部队叫我出去的时候,我跳起来,打到日本兵,等待回到农村,农村就杀鸡给我们吃,英雄。


70多年前,大批侨居婆罗洲的华人就从沙捞越河出发,回到中国,投身到了保卫祖国、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去。深圳卫视《赤子功勋》摄制组在东马来西亚的拍摄行程也将从这里开始,寻访当年投身抗战的华侨老人和他们的后代,重现那段峥嵘岁月。

抗战时期,东南亚华人子弟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共3000多人,前后分9批回国支援抗战,主要从事滇缅公路的运输和汽车维修等工作,为抗战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今年87岁的廖荪喜老人,独自住在东马来西亚古晋市,他的哥哥廖平就是当年回国服务的南侨机工。日本入侵马来亚时,因为哥哥回国抗战,廖家怕被汉奸陷害,变卖家产,迁居到偏僻的山间。尽管如此,廖荪喜老人对深圳卫视记者表示,他的家人从未埋怨过,并以哥哥为荣。

廖荪喜 · 南侨机工廖平弟弟

我父亲和母亲当然是觉得很苦,但是他也觉得很骄傲。我就这样一个儿子,回中国去抗战也是一个很光荣的事情。他也会和亲戚朋友这样提起来,他认为我哥哥回国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在东马来西亚,经历抗战的华侨家庭中,不少后代至今对中国保有深厚的感情。黄文明是南侨机工许海星的外甥,黄文明20年前第一次接触南侨机工的故事,不过,他说目前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非常少。


黄文明 · 南侨机工许海星外甥

不要说年轻人,像我这一辈的人,对战争历史、日本侵略历史,很多时候国情不一样。尤其我们马来西亚对二战,没有做纪念这些,所以很多人不了解。

黄文明表示,他现在想做的,就是继续为传承这段历史略尽绵薄力量。

黄文明 · 南侨机工许海星外甥

老人家都上了年纪了,他们过去的光荣历史都得到肯定。像你们电视台过来采访,这是给南侨机工的肯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追梦中华·奋进新征程 | 南侨机工的赤子功勋
不能忘却的抗战赤子,南侨机工
纪念南侨抗战机工系列活动在马来西亚古晋开幕
《赤子功勋》巾帼不让须眉,她们才是乘风破浪的姐姐
最后一位“南侨机工”去世,他们的功绩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 循迹晓讲
49年,陈嘉庚受邀进京,和毛主席叙旧:答应你的两件事,我都做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