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银行理财将成为下一个被冲击对象


政策的设限、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使得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开始步入下坡。一方面,去年以来利率市场化进程显著加速,互联网金融,金融脱媒等新型的融资方式为理财市场提供了更多的高收益选择,分流严重;另一方面,在密集的银行业务改革和整治中,银行理财产品成为了监管层的又一个调控对象,规模受到严格限制。


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急降,


四大行相关部门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工、建、中、农的理财产品余额分别为15270亿元、11210亿元、8753亿元和8422亿元,较年初分别增加1870亿元、-334亿元、-1023亿元、-75亿元


在密集的银行业务改革和整治中,银行理财产品成为了监管层的又一个调控对象。作为非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一个相对比较利率市场化的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般随着资金市场,信贷融资市场以及央行的货币调控政策而产生收益上的波动。而银监会在去年下发的8号文,以及近期下发的127号文(《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都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和投向渠道进行了较为严格的限制。


从业务规范性而言,未来的银行理财产品将在严格的标准化和非标产品之间做好界定,非标的不能超过银行理财产品余额的35%或银行资产的4%,对于银行的同业业务而言,银行的自营资金和理财资金投向非标的规模也将受到严格的限制。就这个意义而言,银行理财至少是在投资渠道和规模方面受到了监管上的控制。


换一个角度,对于这个相对而言比较市场化的银行产品,受利率市场化的冲击程度怎样呢?在未来放开存款利率的上限之后,银行理财收益和定期存款之间收益率缩窄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还能否如之前的几年一般独领风骚呢?


理财产品的来源


银行理财产品,最开始是出于银行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与吸引客户沉淀资金的需要,在非市场化的条件下,由于各行的存款利率水平相差不大,基本上是在一个比较均衡的水平,同时由于银行存款的国家隐形担保,这就导致客户在不同银行间的存款迁徙意愿不强。大行在吸收存款方面比中小银行相对更有优势。因此,为了吸引客户存款,银行通过发行更高收益的理财产品的方式,在吸引理财资金的同时扩大存款来源,同时满足了银行自身对于非标信贷资产不能进入表内转而用理财方式进行对接的业务需要。


在经济发展比较迅速,行业经济周期不明显,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处于上升通道期间,理财产品的发行,实际上是满足了理财投资者、银行、企业三方的某种需求,这也是比较难得的在利率非市场化的条件下的一个市场化的资金操作方式。但是,这里需要满足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银行的理财产品相对而言要有更高的收益,具备更好的市场竞争力,这个条件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是可以实现的。


然而,自去年开始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开始加速,同时互联网金融,金融脱媒等新型的融资方式为理财市场提供了更多的高收益选择,这等于是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同时开启了多个资金分流的渠道,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吸引力相对下降。


利率市场化的冲击


利率市场化后,银行有了利率的制定权,各家银行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自身的资金条件来采取差别化的经营策略,自主决定存贷款利率,这无疑导致了商业银行间更直接、更激烈的竞争。而即便是在目前存款利率还没有最终放开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之间的揽储之争已经成为了新一轮市场化开启的前奏。


除了几个大行,目前所有银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已经全部上浮到顶,在这种情况下,储户的收益率方面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在互联网在线理财收益率一度超过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情况下,由于其具备了灵活赎回的机制,获得了部分理财投资人群的极大认可,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余额宝目前的规模在5000亿左右,已经达到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产品余额水平。银行迫于存款流失和理财收益率吸引力不强的状况,纷纷开发银行版本的货币市场基金,提供随时取现和购买便捷的体验,中信银行的薪金宝甚至支持一定额度内的ATM取现功能,而民生的如意宝也在几个月中获得了上百亿资金的购买量。可见,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冲击开始加大。在银行间市场资金较为紧张,以及整体货币调控偏紧,宽松的可能性不大的情况下,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局部资金收益率走高将为客户理财提供更多的选择。


2013年,受各类互联网理财“宝宝军团”的影响,银行揽储大战越发白热化。银行一贯用来保障存款规模的理财产品这一手段更是被运用到了极致,不单产品数量新高迭创,其预期收益率也是一路提升。据《投资者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4年一季度,银行已经发行了13730只理财产品,比去年同期的9684只增长了41%。并且银行的理财产品大多是给出一个预期的收益率,这个收益率别并不能反应最终的收益率,加上理财产品近期出现的收益率不达标现象,储户对理财的认知度和粘度存在一定的弱化现象。例如,招商银行今年一季度到期的理财产品共有461只,已公布实际收益率等于预期的仅28只,吻合度仅为6.07%。而2013年农业银行的收益率吻合度最高,也不过是88.1%。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银行理财产品受利率市场化的冲击是比较敏感的。但是,在另一个角度而言,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不可能无限制上浮,其灵活性相对而言不如互联网金融,如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其他短期理财产品,以及P2P借贷的更高收益率吸引。在监管层大力整顿银行理财业务,清理不合规非标投向渠道以及银行理财规模发行受限的情况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具备无限制上浮的条件,这取决于理财投资标的物的收益率情况。所以,在内部监管受压和外部资金市场利率上浮的情况下,总体而言银行的理财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在下降。


理财业务回到原点?


简而言之,银行理财是银行在利率非市场化条件下吸引客户存款资金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随着最终利率市场化的到来和较高收益率从一种稀缺性变为一种常态,银行理财产品的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也就是说,在存款利率上浮和体制外资金市场收益上浮明确化之后,体制内的银行理财产品的获客优势将不复存在。


或者再打个比喻,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客户理财只有通过银行理财产品等少数几个渠道来进行更高收益率的投资,但是市场化之后,原来的一根管子变成了好多根管子,并且其他管子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创新金融,政策上给与的容忍度可能更大。本质上,从资金流向的渠道比例而言,社会直接融资比例会不断加大,而管理层的意图正是通过银行理财资金的分流来实现市场融资和投资的多元化。


银行的理财业务,也就回到了最开始的本质意图:满足客户的较高收益需要,而绝非是独揽所有的客户理财渠道,满足自身的表外业务对接需要。理财业务是一种客户的高黏性的增值服务,但是这种服务需要建立在客户的增值服务需求之上,而不是拼命做大理财规模,提高收益率来变相满足表外融资需要,满足非标等较高风险的资产融资需求。


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思路是,从一个“单兵突进”的低粘性产品,转化为和本行其他产品相匹配的组合类高粘性产品。从长期而言,理财产品很有可能转化为银行的储蓄存款收益类产品,也就是一般存款与理财产品的收益差距不断缩小,而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则需要大大加强。同时,非标理财受到限制,而“非标”是提高理财产品投资收益的重要资产,对其配置的减少,也使得理财产品收益有所下降。银行理财产品应该提早进行产品系列的梳理,提供客户的综合服务粘性,而不是用简单的收益率来吸引客户,这种优势将慢慢丧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互联网金融冲击 利率市场化与银行的转型
“一日游”型理财产品出现 银行揽储战打响
2013财之路:银行理财收益降 电子国债利率高
存款、理财此消彼长
春节理财人闲钱不闲 多家银行产品收益远超存款
投资理财:利率市场化 如何实现最大收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