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有一消除口臭方法,只须嚼嚼,比口香糖还有效,至今都有人用
进口香料如何影响中国人生活?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古代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大量海外物品中,如果要说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是什么,那只有香料。香料的输入不只量大,且持久,其最大的影响并不仅在经济上,还改变了古代中国人的生活行为方式。
(现代国外香料市场)
进口香料让古代中国出现了香料消费风尚,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用香风俗,丰富了“中国香文化”:如官场上的“含香净口”、才子佳人的“焚香养性”、子孙后代的“上香祭祖”、家庭主妇的“燃香净室”……
完全可以说,海外香料通过“香气”改变了中国,一直到今天都在发挥着影响力。
(汉代出现香道)
最早一次香料输华,出现在力主开辟“丝绸之路”的汉武帝时期。旧题汉东方朔撰《十洲记·聚窟洲》中有这样的说法:“征和三年,武帝幸安定。西胡月支国王遣使献香四两,大如雀卵,黑如桑椹。”
自汉武帝以后,海外香料便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从丝绸之路过来的海外异域香料都有哪些?据三国魏鱼豢《魏略·西戎传》,仅当时的“大秦”国便盛产12种香料,都曾输入中国:“一微木、二苏合、狄提、迷迷(迭)、兜纳、白附子、薰陆、郁金、芸胶、薰草木十二种香。”
(现代中国常见香料,不少已用于食品调味)
综合起来看,古代通过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代表性香料主要有:阿拉伯沿岸的“乳香”、东非的“紫檀”、索马里的“没药”、印度的“苏合香”、西亚的“安息香”,北非、大秦的“迷迭香”、东南亚、南亚的“爪哇香”、“沉香”、“紫藤香”、“鸡舌香”、“榄香”、“樟脑”,等等。
在香料输华之前,中国人虽然有用香现象,并且萌生了“香气养性”的观念,但多与祭祀有关,以薰香为特征的生活用香风俗没有形成。伴随海外香料的来到,自汉武帝时代起,这种的情况出现质变,在药用、祭祀之外,香料成为生活消费品,贵族的必需品。
(海外制香图)
最典型的是宫廷讲究了起来,薰香、佩香、含香均成礼制,出现了官场“含香净口”风气。
据清孙星衍等揖《汉官六种》,汉代官员向皇帝奏事,先有“女侍执香炉烧熏”,奏事时“口含鸡舌香”,以防身上散异味、有口臭。
(现代人嚼口香糖防口气)
汉桓帝名叫向存(刁存、乃存)的侍从有口臭,获皇帝赏赐鸡舌香后,竟然以为是毒药,要赐死他,拿“毒药”回到家后,全家大哭了一场。
因为“口含鸡舌香”之典故,“含香”一词后来成为朝官的代称,唐诗人白居易诗“对秉鹅毛笔,俱含鸡舌香”,说的就是这回事。现代流行嚼口香糖,就是古代官场“含香净口”的遗俗。
(中医古籍绘海外鸡舌香)
“鸡舌香”简称“鸡香”,或“舌香”,系海外过来的“丁香”。南宋赵适汝《诸蕃志》(卷下)记载:“丁香出大食、阇婆诸国,其状似丁字,因以名之。”鸡舌香“能辟口气,郎官咀以奏事。”
鸡舌香还是中医治疗牙疼、口疮的良药。唐中药古籍《日华子本草》:“鸡舌香治口气,所以三省故事,郎官含鸡舌香,欲其奏事对答,气芬芳,此正谓丁香治口气,至今方书为然。”
(中国考古出土海外香料)
鸡舌香一直到明清时都被朝官用来消除口气。明人陈汝元《金莲记》中有一句唱词:“御杯共醉龙头榜,春雪同含鸡舌香。”可见,鸡舌香这种进口香料在中国消费现象的持久和普遍。鸡舌香消除口臭的方法很简单,只须嚼嚼,比口香糖还有效果,所以至今都有人用。
海外香料对古代中国文人的创作活动影响也大,杜甫有诗称:“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书房经典对联——“室雅何须大,有香不在多”,就是这种影响的反映,“焚香养性”与“养兰(花)怡情”一样,是古今文人的雅趣。
(古代才子佳人都会熏香净室,房间少不了香炉)
民间用香料熏房间的“燃香净室”现象,和祭祖宗祀亡人的“上香祭祀”风俗,至今仍存。需要说明的是,香料能对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发挥这么大的影响,与佛、道二教的推动不无关系。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丁香——古代的口香糖
揭秘!古代人们是如何保持清新口气的呢?
言植有理 第020期:丁香是一朵结着“愁怨”的古代口香糖!
丁香不只是“古代口香糖”,还能温中散寒止痛
古代的“口香糖”——丁香
每天一杯丁香茶,让胃口和美食更配,口臭请喝丁香茶,古代口香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