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权威数据 | 心血管疾病全球流行形势

在近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工业化进程中,尽管我们的健康状况在大大改善、平均期望寿命也在增加,但与此同时,疾病谱也在发生惊人改变。今天,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已经成为第一位致死、致残原因。


编辑:Zoe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CVD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位致死、致残原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世界上目前每年有36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等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NCD),占全球死亡总数的2/3。到2020年,这一数目要攀升到4400万。


  在NCD中,CVD(包括心脏病和卒中)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位致死、致残原因。仅2004年,CVD导致全球范围内1700万人死亡、1亿5千多万人致残;到2008年,这一形势并没有明显改观:全球范围内有1730万人死于CVD,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30%。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公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显示:中国2012年CVD总人数2.9亿,其中高血压2.66亿,心肌梗死250万,心衰450万,我国每年大约有350万人死于CVD,每10秒就有1人因CVD而死亡。如果目前CVD“流行”的趋势继续下去,到2030年,全球范围内将有2330万人死于CVD。


  美国近3.1亿人口,其中2012年CVD总人数为8360万,高血压7790万,冠心病1540万,心力衰竭510万,美国每40秒就有1人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


  目前全世界每年有730万人死于缺血性心脏病,列各病之首,占所有疾病死亡构成比的12.8%。2003年,我国冠心病的患病率为4.6‰,2008年攀升到7.7‰,短短5年时间,增幅达67%。

  

我国心血管病流行趋势已发生转变

 

  缺血性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总死亡率从2004年的240.0/10万上升至2010年的268.9/10万,在各种类型的心血管病中,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率上升趋势最为明显,从2004年的71.2/10万上升至2010年的92.0/10万,年均上升幅度为5.05%,同时缺血性心脏病在总死亡中所占的比例也明显增加。


  男性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上升趋势明显,且呈年轻化趋势。对2004~2010年男女两性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变化趋势的分析显示,我国男性在此期间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高于女性,且上升幅度也大于女性,男性年均升高5.66%,女性年均升高4.38%。城乡对比分析显示,农村男性上升的趋势最为明显。与2004年相比,2008年城市男女两性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分别上升了2.03%和0.55%,而农村男女两性分别上升了13.64%和8.00%。


  农村人群心血管病死亡率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城乡水平逆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显示,与2004年相比,2008年我国城市人群心脑血管病总死亡率明显下降,而农村人群则明显上升;2004年城市人群的死亡率高于农村,而2008年农村已经超过城市,即城乡心脑血管病死亡率水平的高低发生了逆转。


  来自《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1990~2012年统计数据也发现,虽然从2009年起,中国心血管病总死亡率的上升速度有所趋缓,但农村人群心血管病死亡率从2009年开始超过城市人群,同样显示了城乡心血管病水平的逆转。专家认为,农村人群中心血管病的负担日益加重,应该成为下一步心血管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心血管疾病预防美国依旧走在前面

 

  根据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2007~2010年的数据,在大于20岁的美国人群中,估计有1540万冠心病患者,冠心病患病率为6.4%,心肌梗死患病率为2.9%,男性高于女性,其中每44秒就有一个美国人发生心肌梗死,平均每6个死亡患者中有1人死于冠心病。美国冠心病的死亡率从1968年开始下降,从1999到2009年,美国冠心病年死亡率降低40.3%,实际死亡人数约减少27.1%。


  而2014年9月,一篇发布在 Circulation 杂志上的研究宣称,过去的十年见证了美国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方面有了巨大改善。要知道,这可是大事件,毕竟目前心血管疾病仍是是美国公民的头号杀手!这个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数字,且针对年龄超过 65 岁的人:所有种族和地区间的住院率都有所下降,心脏病发作下降了 38%、心衰 30.5%、缺血性脑卒中 33.6% 和突发胸痛 83.8%。同样地,在以上所描述的条件下,一年内个人住院死亡风险也平均下降 18%。


  这些改善体现在更好的筛查心脏状况、护理质量的提升、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循证治疗的意识和运用,如手术和降脂的他汀类药物方面的发展。换句话说,美国通过有意识的努力,管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对抗可预防的危险因素,如抽烟、缺乏体力活动、酗酒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已经开始扭转心脏病流行的局面。尽管美国受益了,但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心血管疾病的趋势却不容乐观。


  美国近年来冠心病死亡率显著下降的原因,主要贡献是全民胆固醇教育计划、高血压控制和控烟干预等力度大。随着这些国家经济的增长,心血管疾病也日益增加。但美国作为一个富裕且高发心脏疾病的国度,却似乎已经找到了预防和循证治疗方面的潜在的解决方法。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参阅资料:

  1. 血脂管理最新进展,周鹏;

  2. 心血管疾病的全球流行及分布趋势,丁香园;

  3. 我国心血管病流行趋势呈新特点,医师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刘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血管疾病五大危险病因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发布,看最新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趋势
Heart:碳水化合物和饱和脂肪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关系
干货!超过200亿美元的心血管介入治疗市场,你还有多少机会?
PURE研究全球疾病死亡新趋势:低中收入国家心血管病死亡风险高,或与医疗质量及医疗可及性不够有关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概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