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类药仿制,不用做一致性研究!?

咱们来谈谈技术层面的东西吧!

对“三类仿制药强仿热潮”,是否需与原研制剂做对比研究的思考?

自去年初,研发界掀起一股“以最短时间内完成三类仿制药、力争成为首家申报单位、并力争成为首家获批单位”的热潮、且愈演愈烈,直至出现以上大家举例的“难以想象/置信”的个案。这些都是作为“运动员/研发机构”为了某种利益的个人行为、无可厚非,关键是作为“裁判员的CDE”如何裁定?


如果CDE审评老师坚持以客观为导向,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研发审评出发点、能准确把握仿制药审评要点,即便是首家申报、即便是国内知名大企业,只要相关研发工作没做到位、没研究透,都能义正言辞、有根有据地发补甚至退审,这种“潮流”自然就会消失殆尽、让众人冷静下来静心研发;若非,就会火上浇油、最终走向疯狂。


所以,“药物研发这场游戏中”,“裁判员”的作用太关键了:这就像一场足球赛,比赛刚开始就有人“下黑脚”,倘若裁判员熟视无睹、麻木不仁,就会使双方球员失控、使比赛/游戏失控,最终上演全武行的闹剧,裁判员也可能最终下课。


总之,静观CDE如何裁决便是(还请网友们多提供裁决结果),随后制订本公司相应的研发战略与战术……


另外,从技术层面,我们不妨也做些思考,面对疯狂的“三类仿制药强仿热潮”,是否需与原研制剂做对比研究?如下观点,供大家参考:


【溶出曲线对比研究】

  1. 如API是BCS分类系统第一类药物,则可推断原研制剂在50rpm条件下,各溶出介质中均是15~30min、85%以上,此时则无需与原研制剂作对比,仿制制剂只要做到以上推断情形即可。

  2. 如原料药非BCS分类系统第一类药物、且制剂属于“难溶性药物、肠溶制剂、缓控释制剂、治疗窗狭窄药物制剂、pH值依赖性制剂”时,则应与原研制剂做对比研究,以确证仿制制剂开发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但如有“土豪企业”,不怕临床试验的失败,在申报资料中“扬言”:我公司仿制制剂的开发无需与原研制剂作对比研究,临床一旦失败、我公司将再重新研究仿制制剂处方与工艺。此时,CDE还是应允许这种“任性”行为的。


【杂质谱对比研究】

  1. 如API很稳定,没有降解杂质,研发单位只要将仿制原料药/仿制制剂中的所有单杂均控制到鉴定限以下即可。

  2. 即便有不稳定的降解杂质产生,研发单位如能像创新药那样,通过毒理试验验证出该杂质限度,也是可以的。

所以,杂质研究可以没有原研制剂,溶出度研究需酌情而论。

以上这些认知,供大家参考,也供CDE借鉴。

本文为谢沐风老师发布在丁香园论坛的内容,互动交流,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参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杂质研究,需要一网打尽、滴水不漏吗?
CDE:化学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45批)公示,26个未通过审议!
CDE最新仿制药一致性评价PPT
《已上市化学仿制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解读
CDE问答第二期来了,8 则最实用问题
新化药注册分类落地,各类申报汹涌袭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