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使用人工鼻联合持续气道湿化技术湿化液量探讨


机械通气患者使用人工鼻联合持续气道湿化,可以保持人工气道的病人呼吸道内恒定的温度和湿度,降低痰液黏稠度,避免痰痂形成,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吸痰次数及时间,从而使气道黏膜损伤减少,细菌生长繁殖机会减少,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


来源:人工气道


一般资料


  在某科住院治疗,按病情需要行人工鼻联合持续气道湿化技术的机械通气患者,共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5例,肺部感染14例,脑出血13例,多发伤11例,药物中毒9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7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5例,化脓性腹膜炎2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1例,心包填塞1例,急性严重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炎1例,脑脓肿1例;年龄25~90岁,平均年龄(52.0±1.6)岁;呼吸机使用时间3~45(9.5±0.6)d。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治疗方法


  观察组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机械通气、纠正休克、抗感染、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在积极处理原发病的基础上,连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采取Q 2 h翻身、拍背等胸部物理治疗措施,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吸痰压力控制在10.7~ 16 kPa,一般不超过24.5 kPa。机械通气采用一次性呼吸回路,接人工鼻及呼吸回路延伸管连接人工气道。在此基础上,将湿化液(0.45%氯化钠)用输液泵(TOP一3300)持续泵入。湿化液量根据病人痰液黏稠度情况随时调整:I度2~4 ml/h、Ⅱ度4~6 ml/h、III度6~8 ml/h。


  对照组


  治疗、护理措施、湿化方式、湿化液、吸痰压力等同观察组,所有病人的湿化液量直接以2 ml/h泵人。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湿化效果、气道黏膜出血(吸痰时发现血痰或痰中带血丝)、痰痂形成情况、刺激性咳嗽(气道湿化过程中平均每30 min以内发生连续性咳嗽或呛咳1次)、VAP的发生率及导管更换频次、平均每例每天吸痰次数。


评价依据


  痰液情况评估


  I度(稀痰):痰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能轻易咯出,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


  Ⅱ度(中度黏痰):痰的外观较I度黏稠,需用力才能咯出,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留,但易被水冲洗干净;


  III度(重度黏痰):痰的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并伴有血痂,不易咯出,吸痰时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用水冲净。


  湿化效果评价


  (1)湿化满意:痰液稀薄,能顺利吸引出或咳出;导管内无痰栓;听诊气管内无干鸣音或大量痰鸣音;呼吸通畅,患者安静;


  (2)湿化过度:痰液稀薄,需不断吸引;听诊气道内痰鸣音多;频繁咳嗽,烦躁不安;可出现缺氧性紫绀、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心率、血压等改变;


  (3)湿化不足:痰液黏稠,不易吸引出或咳出;听诊气道内有干鸣音;导管内可形成痰痂;患者可出现突然的吸气性呼吸困难、烦躁、紫绀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等。


结 果


讨 论


  目前,临床上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采用人工鼻联合持续气道湿化技术,与主动湿化相比,人工鼻能将呼出气中的热和水气收集并保留下来,以温热和湿化吸入的气体,同时对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能降低管路被细菌污染的危险,且避免了不断添加蒸馏水和频繁地更换消毒呼吸机管路等工作,从而大大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但如果对持续滴入的湿化液量不进行合理控制,也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如持续滴人的湿化液量过多,常导致患者刺激性咳嗽增多,痰液量过大,使气道阻力增加,水滞留,增加心脏负担,还可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受损害,引起肺泡萎缩或肺顺应性下降;如湿化不足,又导致黏液栓形成,从而引起气道阻力增加、气道陷闭和低通气。


  人工气道建立后,每天经呼吸道丢失水分约200 ml,为补充每日消耗量,维持支气管表皮细胞纤毛的功能,使支气管分泌物向上移动,每日湿化液量应达到200~240 ml。对气道进行湿化的方法很多,如气管内间断滴注、输液管持续滴注、微量泵持续注入、雾化吸人,以及应用加热湿化器(heatedhumidification,HH)或湿热交换器(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er,HME)等,HME又称人工鼻 。国内研究证实,应用人工鼻可使气道内温度保持在29~ 32℃ ,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但人工鼻只是利用患者呼出气体来温热和湿化气体,并不额外提供热量和水分。因此,我们通过对患者的痰液性质先作出评估,再根据情况调整湿化量,可有效避免湿化过度或湿化不足,保证湿化效果。


  本研究中,对照组湿化不足例数远远高于观察组,当湿化不足时,我们通常采用气道冲洗技术。在吸痰前予2~5 ml 0.45%的氯化钠,在吸气末注入气道;操作前,先给予纯氧2~3min,以免造成低氧血症;注入冲洗液后,给予吸痰或配合胸部叩拍,使冲洗液和黏稠的痰液混合震动后,再吸出。观察组出现的8例湿化不满意现象,皆因对痰液情况评估不正确而导致,后因及时根据痰液黏稠度情况进行持续湿化液量的调整,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对比,观察组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每例每天吸痰次数、导管更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每次吸痰时均对痰液作出评估,及时调整湿化液量,有效软化稀释了痰液,降低了痰液黏稠度,使人工气道始终处于良好的湿化状态。湿化效果得到了保证,痰液易于咳出或吸出,提高了护士吸痰的有效性,减少了吸痰次数,降低了气道出血发生率。刺激性咳嗽会导致患者心率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等,且刺激性咳嗽可将湿化液咳出,湿化液很快丢失,达不到湿化效果,因此,通过合理控制湿化液量,可明显降低刺激性咳嗽的发生频率。同时人工气道得到充分湿化,相应延长了导管的使用时间,降低了病人的住院费用。


  VAP是危重病人机械通气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关系到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护理工作中的呼吸道管理工作极为重要,除了进行常规湿化加温、药物雾化、即时吸痰、严格消毒、规范操作并及时检查,并保持呼吸机管道及接水瓶的清洁无菌外,人工鼻的应用也是预防VAP的一个重要措施。观察组应用人工鼻联合持续气道湿化技术,并根据痰液黏稠度情况进行湿化液量的调整,保持了呼吸道通畅、气道湿润,起到了稀释痰液、促进痰液及时排出的作用,避免了因反复气道冲洗导致细菌侵入呼吸道现象,从而有效地降低了VAP的发生率。本次研究中,对照组VAP发生率为15%,观察组VAP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


  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人工鼻联合持续气道湿化技术,通过评估痰液黏稠度,及时调整湿化液量,保证了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有利于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人气道吸痰专家共识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专家共识
“人工气道专科护理”的那些事儿
除了这些,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还能咋预防?
经鼻气管插管患者气道管理研究进展
听课笔记丨范珊红: VAP预防中的气道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