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细支气管炎

 

 

目前正是毛细支气管炎高发季节,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常见于 2-6 月龄。临床表现:流涕、咳嗽、阵发性喘息、气促、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听诊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罗音,流行季节是住院患儿中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且是因呼吸衰竭转入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常见原因。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之一,也称急性感染性细支气管炎,病变累及直径 75-300 μm的细支气管,病理基础主要为:急性炎症、黏膜水肿、上皮细胞坏死、黏液分泌增多,致细支气管狭窄与阻塞;最常见的病因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


2014年中国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强调首次喘息发作的病史,注重喘憋、三凹征、气促、闻及肺部湿啰音等临床征象,明确提出应主要根据病史、症状体征作出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诊断,进而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并评估有无发生重症的高危因素等。
推荐根据病史及症状、体征临床诊断毛细支气管炎的目的在于避免过多的实验室检查和胸部X摄片(包括胸部CT),而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轻症病例有条件时可以在家护理,关注患儿饮食及液体摄入、呼吸及体温情况,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病情的加重和恶化;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需要住院治疗,对于有危险因素的患儿应放宽入院指征。因其病原多见是RSV,大多数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疾病呈自限过程,治疗重点应该放在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上,要避免过度治疗的发生,例如过度氧疗、过度雾化吸入治疗、过度液体治疗等。对给予浓度50%的氧吸入仍然不能纠正严重呼吸困难或窒息的患儿,有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指征。治疗方案为:严密观察、必要时可行气道持续正压通气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毛细支气管炎治疗药物仍有争议。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1],特别是1~6个月的小婴儿,病变主要发生在细小支气管,但肺泡也可受累,因此它属于特殊类型的肺炎。北方多数病例发生在冬春季,南方地区夏秋季也有发病。可有小范围的流行,暴发流行时则称为流行性喘憋性肺炎或称流行性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常常在上呼吸道感染2~3天后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作性喘憋,常伴中、低度发热。病情以咳喘发生后的2~3天为最重。咳喘发作时呼吸浅而快,常伴有呼气性喘鸣音即呼气时可听到像拉风箱一样的声音,每分钟呼吸60~80次,甚至更快,心率快可达到每分钟160~200次,同时有明显的鼻翼扇动。严重的患儿可出现口周、口唇及指甲紫绀,可合并心力衰竭、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及呼吸性酸中毒等酸碱平衡紊乱。

  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是由多种致病原感染定期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症,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临床上较难发现未累及肺泡与肺泡间壁的纯粹毛细支气管炎,故国内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有人称之为喘憋性肺炎。


毛细支气管炎治疗药物仍有争议。


  (1)可试用支气管舒张剂雾化吸入治疗:

  尤其是当有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家族史时,临床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尽管不能降低毛细支气管炎的住院率、缩短住院时间,但确实能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症状评分。


  (2)不推荐常规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

  多项临床研究结果也显示糖皮质激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无效,同时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病毒复制延长等副作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确切疗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性并未完全明确:

  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需在住院在严密监测下试用,并注意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4)不推荐早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可能破环咽部正常菌群,导致调节性T细胞功能失衡,加重RSV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


  RSV疫苗尚处研制过程中,而帕利珠单克隆抗体尚未在中国上市;预防RSV感染及院内传播的主要措施是洗手、环境控制以及母乳喂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年版)
一直咳咳咳,孩子毛细支气管炎这些药到底能不能用?
毛细支气管炎诊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版)
? 3分钟掌握毛细支气管炎诊治共识!
细支气管炎的诊断和治疗相关专业知识中国康复治疗师网
儿童常用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