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每搏输出量到EF,教科书上的就一定正确吗?


很多医生习惯根据心超报告的EF测值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但对于超声的测量原理和细节却不甚了了,引起不少误解误判。


作者:杨明烽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人卫八版《内科学》第三篇为循环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首先讲述了心脏的解剖和生理。156页讲解了心房、心室和主动脉压力容积曲线的变化,以利更好地理解整个心动周期的收缩舒张过程。




虽然该图并未明确标明描述对象为正常成人,但根据上下文等,也应该如此理解。但图中的数字标注却存在明显的问题,即我用红色框标示的部分,其数字明显较正常成人的实际参数偏小。因此,我查阅了其他书籍:


该图引自C. Guyton.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11th ed.:ELSEVIER SAUNDERS,2006:106-106,可见左心室容积标注为50~130 mL,其他多本书籍也与此类似


故可以初步认定,我们的教材标注有误,或者描述对象并非正常成人。


其实,假如认真理解压力容积变化曲线,还是相当有裨益的。临床上,我们常需要评估左心室的收缩功能,而左心室泵衰竭只是心力衰竭的其中病因之一。


让我们先复习一下血流动力学参数: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为左心室每个心动周期里,射入主动脉的血量,从上图计算为舒张末期容积(130 mL)-收缩末期容积(50 mL),即SV 80 ml;SV*HR(心率)=CO;


心输出量/体表面积即为心指数,修正了不同个体间体型的差异,使得数据可以在不同病人间进行对比。通常心超报告的射血分数,即每搏输出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上图示例为80/130=61.5%。


很多医生习惯根据心超报告的EF测值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但对于超声的测量原理和细节却不甚了了,引起不少误解误判。


心超测量EF值有两种简便方法,即M型测量和Simpson法。




M型测量EF值有一些基本的假定,即认为左心室的每个短轴切面都是圆形,且收缩时各个短轴切面直径减少的比例一致。经过数学推导,EF值的测量变成简单的通过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ESd)和舒张末期直径(EDs)两个数值即可计算出;



以上两图引自Braunwald心脏病学,第9版


但实际左心室的几何形态和心动周期的变化并不符合以上假定,故用M型测量EF常出现严重的偏差。


因此,Simpson法在综合便捷性和测量准确度上更优,即不再假定各平面的直径收缩期缩短比例一致。上图示双平面Simpson法,在二维心超切面上,取收缩期和舒张期左心室腔互相垂直的两组切面(一般取心尖四腔心和二腔心切面),通过比较其面积计算EF值。


心超测量同样建立在假定的基础上,即左心室的几何形态为每个短轴切面都是圆形。故对于冠心病或其他病变导致室壁瘤或阶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病例,这样的测量方法与实际的偏差更加显著。此外,还需要考虑二尖瓣返流、室间隔缺损等结构性心脏病对EF值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您看懂心脏彩超“EF值”
心脏功能评估(左心功能;右心功能;每搏量;射血分数;辛普森法;主动脉根部法)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EF值(上)
心脏检查标准切面
左室收缩功能
【微课堂】ECHO基础篇:心脏收缩功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