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常掏耳朵居然有害?多久掏一次才正常?


在我们固有的观念中,耳朵就是需要经常掏的。不掏里面的耳屎岂不是会堵住我们的耳朵,影响我们的听力吗?于是,耳勺、棉签、纸巾、手指……纷纷上阵掏起耳朵来!但耳朵真的需要经常掏吗?耳屎不掏真的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吗?一起来了解下吧!


耳屎是怎么回事?



耳屎,呈黄色,是由耳道皮肤腺体自行分泌出来的物质,混合了灰尘、皮屑形成的,在医学上又被称为耵聍。耳屎分两类,一类干性耵聍,一类湿性耵聍,后者俗称“油耳”。我们黄种人干耳较湿耳多,白种人和黑人则相反。


耳屎的三大神奇作用



一、润滑保湿

耳屎富含油脂,能使耳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尤其对耳道深处的鼓膜可使其不致干涸,从而避免耳道过于干燥引起耳痒、皮肤烧灼感。


二、避免外物刺激或破坏耳膜

耳屎因富含油脂,可以滋润耳道皮肤上的细毛,这些细毛能阻挡由外界吹进来的尘埃颗粒,粘住不慎进入耳道的砂砾,挡住水滴。


三、抗细菌、真菌

耳屎可以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膜,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具有轻度的杀菌作用。


耳朵需要经常掏吗?



正解:不需要!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我们的耳道本身是有自排自洁功能的!大部分人的耳屎其实是可以自动脱落的,一般情况下不会堵塞。无论是油耳还是干耳,清洁耳屎的频率大约一个月一次就够了。一来耳屎的生长速度没有那么快,二来耳屎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要将其“扼杀于摇篮之中”。此外,咀嚼的动作也会促进耳屎的外排。所以,其实并不需要经常掏耳朵!


相反,经常掏耳朵的人还有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破坏耳道皮肤自然屏障,引起耳道湿疹。因为用棉签掏耳朵,有可能不仅掏不出耳屎,还会将它们往里推,令耳屎不能自己排出。一旦洗头、洗澡时耳朵不小心进了水,耳屎吸水膨胀,酸性的耳屎会腐蚀耳道深度的皮肤,引发炎症。而且,经常掏耳朵还会引起耳屎的分泌异常,耳屎可能越长越多,新分泌的耳屎会由原本的片状变为碎屑状,从而降低保护耳朵的能力。


因此,最好不要自己掏耳朵,洗头洗澡时湿了耳朵,最多只能用棉签擦拭一下耳廓的位置。假如出现耳屎堵住耳道的情况,可以上医院处理。耳鼻喉科医生会在额镜直视的情况下,用专业的镊子将耳屎取出。


如何正确掏耳朵? 



一般耳道健康的人不需要频繁挖耳,只有在耳屎过多导致耳部不舒服时才需要掏耳朵。但掏耳朵不能用发卡、火柴棒、牙签等尖利、不洁的器具,可以选择药房售卖的医用棉签轻轻把耳屎清理出来。如果是油耳,耳屎不易自行干燥和排出,可以自己用医用棉签,蘸少许75%的酒精,平时经常擦拭清洁外耳道。不要经常掏,一般一个月左右掏一次耳朵合适。   


患有慢性外耳道炎的人,耳屎分泌较多,不易排出会形成硬块,如果耳道内感觉有硬物阻塞,不舒服、特别痒,或者有流水、疼痛等症状时,可能是发生了耵聍栓塞或出现了炎症,应去正规的耳鼻喉医院进行就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爽...爽死了?这个动作会要了你的命!
掏耳朵时多舒服,后果就有多可怕
耳屎不要随便掏
耳朵里面经常痒,却啥也掏不出来?医生:或是3种病的征兆
耳屎多,可以经常掏吗?
注意!掏耳一时爽 掏耳不当危害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