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颠覆中的数字化生存


颠覆,这原本用来形容罕见的有重大影响的变革的词语,正在我们周边的语境中变得越来越常见,越来越普通。虽然从本质上我们习惯了生物界自然演化节奏的心智本来应该更适应事物发展的连贯性和可预测性,但是我们越来越自由的用“颠覆”来形容技术上,商业上甚至文化上不断加速的变化。“颠覆”被大量使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家普遍认为在这些令人眩晕的变化之后,通常隐藏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可以造就一个初创企业成为独角兽的商业机会。不可否认的是,同时,所有的这些“颠覆”,无论是真实发生的还是我们头脑中臆想的,都让我们时刻感觉到未知的风险从未知的方向在攻击我们,我们害怕错过,害怕落伍,害怕变得无关紧要。机会带来的激动,风险带来的恐惧,这些强烈的情绪又让我们如此自然的忽略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到底什么是“颠覆”?到底“颠覆”在日益数字化的生存中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作为后知后觉的普通人的一员,直到我阅读了好朋友陈志伟先生和李融女士最近翻译出版的《颠覆》一书,脑海中周边发生的一切,快速,有力但又无所不在的变化才演变成“颠覆”这一概念。《颠覆》一书的原作者詹姆斯.麦奎维是就职于Forrester Research的资深行业研究专家,自然而然的,书的整体结构具有明显的行业咨询研究的结构。从问题的引入,到问题背景和定义,问题的深层次分析,再到问题对应的解决方案与方法论,最后终结与方法论的延展和前瞻,作者用了二十几万字的篇幅淋漓尽致的阐述了他眼中的数字化颠覆以及其带来的巨大的商业机会和挑战。更有价值的是作者针对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实际执行人员提出了一套理论,方法论,实践指南具备的解决方案,不但理清了思路,同时也可以落地执行。《颠覆》一书篇幅适中,文笔流畅(感谢二位译者,中文版读起来毫无通常翻译作品的生涩),我用了两天的时间读完一遍之后又忍不住再读了一遍。


《颠覆》一书著于2012年,选题上既颇有新意,也有讨巧的地方。创新和颠覆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双子话题,但是创新是一个渐进式,并且带有明显积极进步含义的过程,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是一个会被自然接受的概念。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对行业以及企业内创新进行了详尽深入的研究,几部作品在企业管理人员中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奉为经典。而颠覆是一个突变的过程,往往隐含了破坏和重塑的过程,因为人性对于中远期风险的指数级弱化,颠覆从根本上是一个不容易被接受的概念。日益加快的技术发展速度以及技术更新换代的时间节点恰好在本世纪初造成了一系列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案例(书中列举了一些),使得颠覆这一概念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很多管理者要面对的心理和现实具象。《颠覆》一书因势而生,成为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但严格说,《颠覆》一书的影响力要小于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创新系列。

作者在书中开篇提出数字化颠覆最重要的使能者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成就了数字化生存环境中的零阻力基础设施。我们现在拥有的大规模信息处理和计算能力,泛在的高速网络传输能力,海量数据的采集与存储能力使得我们几乎可以无障碍的用极低的成本完成针对数字信息的创新和实践,并以此为基础对物理的实体世界加以影响而实现对传统行业的全方位的颠覆。这无疑是一个合理而有力的论断。与此同时,也许同等重要的是零阻力基础设施不仅仅从结构上改变了数字化创新与颠覆的成本,而且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信息本体作为数字化生存环境中的基本工作和价值单元所具有的两项本质需求:复制和传播。信息本体复制和传播的速度,成本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本体的价值以及数字化生存环境的演进速度,这也是导致颠覆这一本身带有突变意义的事件发生越来越频繁的另一主要原因。


新一代数字化平台是数字化颠覆的载体。正如作者在书中清晰精准地阐述的,数字化平台是数字化生存环境里用户体验的交付手段,是新生态环境里的铁路,高速公路和飞机航线。颠覆者在这样的新通路里创建和保持客户关系,发布,更新和完善新一代的产品,完成需求和供应连接的闭环。以腾讯,脸书和谷歌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化平台实际上已经逐渐超出了传统意义上平台的定义,演变成为跨越用户领域,产品范畴乃至行业差异的超级平台。超级平台的所有者凭借规模化带来的海量数据,形成网络,流程和算法自动化带来的极强的规模运行优势,使得所有者可以非常容易的形成产品与服务的交叉覆盖能力,进而实现跨领域跨行业的颠覆。由于超级平台通常连接着数以亿计的用户(不远的将来也会连接着数以十亿计的数字终端),数字化生存环境对于超级平台具有很强的依赖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竞争壁垒。这也是数字化平台和颠覆之间互生关系的另一面。

在具体执行上,作者在书中提供了基于趋同的临近关系的CBSP(用户-价值-战略-产品)方法论。方法论的出发点在于在数字化生存环境中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需要提供全面性的用户体验,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也就演化为用户体验的竞争。这种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视角最大的转变是放弃对产品升级更新的执着,转而以现有用户的临近需求为导向来延展,从而满足用户更多更全面的体验需求。这一方法论的有效性应该是更多的建立在拥有相当用户规模的成型公司的发展之上的,这也符合作者的行业研究和咨询服务的背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基于现有用户群体的外延式思考方式通常具有需要努力避免的思维陷阱。人类进化的历史导致了我们顽固性的线性思维模式,数据的积累,经验的积累一方面会带来运营的优势,另一方面也会带来由过往而知未来的连续性思维误区。在一个快速演进的数字化生存环境中,未来和过去,甚至和当下之间的因果演进关系被颠覆所打破,这也是作者在书中简略的提到临近关系并不等同于线性关系。


在更深的层次上,作者试图重新定义数字化生存环境中不同于马斯洛模型的个体的层次需求,并用这些需求作为数字化颠覆中理解用户体验的出发点。舒适,连接,多样性和独特性定义了在一个物理世界中基本物质供应丰富,生活环境逐渐向虚拟化,数字化转变的环境中用户个体的需求。我们身边无数的新一代创业公司正在尝试的产品服务以及商业模式的确佐证了作者的理论:上门服务,个性化电商,共享式服务以及类似微信的超级社交应用等等无一例外的都是围绕这四个需求而展开的。但是最近发生的大量O2O公司的衰退和倒闭却从另外一个角度提醒我们对这些需求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对于需求的满足最终要符合经济合理性的框架。对于舒适的追求如果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浪费,那么这种过度的追求一定会导致相应产品和服务在成本上的不合理化,从而最终导致该产品和服务的失败。在少数情况下,技术的发展可能会使得我们对相关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的获取成本大幅下降而掩盖了社会经济资源的浪费,那么我们就应该更加有意识的努力去甄别产品和服务的合理性来保证可持续性的发展。

正如译者在序言中写到的,不管我们情愿与否,是否已经做好准备,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化颠覆的时代。而《颠覆》一书也许正是所有需要武装自己,把颠覆变成机遇的读者所需的入门书和行动手册。阅读快乐!

 张矩 
峰瑞资本执行董事,拥有超过20年的高科技领域行业经验,对中、美两国的互联网创业和企业IT环境都有深刻了解。张矩曾负责GoogleYouTube数据中心的构建及运维,并于2006年作为Google中国创始团队成员、以及首位运维人员,参与研发和服务环境建设。他还曾任Joyent中国区首席代表,友友系统首席运营官,以及光速安振执行董事。张矩还是国内最早一批投身云计算产业的人。


《颠覆:数字经济的创新思维和商业模式》

 [美]詹姆斯·麦奎维(James McQuivey) 著;陈志伟、李融 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

影响力读者俱乐部


微信号:yingxianglibook

新浪微博:@影响力读者俱乐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互联网保险2.0时代开启,平台经济崛起?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电子书颠覆了书店,谁来颠覆电子书?
官网还没开发完,你可能就已失去了数字化的流量红利...
关于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数字化生存》读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