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东北风俗史话——关东的刀耕火种

文 | 于济源

选自《大东北风俗史话》



    

刀耕火种的习俗早已有之,是人类由采集狩猎向农耕转化的产物,是人类一种较原始的耕作方法。刀耕火种又称刀耕火耨,在中国起源较早。《旧唐书·严震传》称:“梁汉之间,刀耕火耨。”宋许观《东斋纪事》则说: “沅湘间多山,农家惟植粟,且多在冈阜。每欲播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播种于其间。如此则所收必倍,盖史所言刀耕火种也。”


  关东旧时的耕种习俗,一言以蔽之:刀耕火种,粗放经营。关东的刀耕火种习俗历史较久,且有北方的民族和地域特点。历代文献都有这方面的记载。据《后汉书·乌桓传》记载,北方地区“俗善骑射,弋猎禽兽,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食肉饮酪,以毛毳为衣,……其土地宜稷及东穑,东樯似蓬草,实如稷子,至十月而熟。”《史记·匈奴传》也有类似的记载:“无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汉代的匈奴和乌桓是绝不从事稼穑耕种的,即使种稷也是点缀性的,因为他们的饮食结构以肉乳为主。而满族先民却早就有了耕种之举。据《东沃沮传》记载:“土肥美背山向海,宜五谷,有部落长率。”《后汉书·东夷传》也说:“地方二千里,多大山深谷,人办田业,力作不足以自资,故其俗节饮食而好修宫室。”可见当时东沃沮、高句丽、夫馀已经有了常处的部落,从事农业生产,只是规模很小,产量很少,较之渔猎游牧,农业生产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1808年日本幕府派遣松田十郎和间宫林藏窜到当时还属于我国版图的库页岛和黑龙江下游进行侦察并写成了“踏査报告”即《东鞑纪行》。根据《东鞑纪行》之《费雅喀人》部分的记载可以看出,黑龙江两岸及库页岛上我国的北方少数民族仍以鱼、肉、乳为主要饮食,食物为从内陆“交换来之粟、豆、荞麦之粉……但交换来者不多,不能作为常食,只是偶尔吃用”, 并且“大豆、野蒜、豆角同其他草根树果混合煮炖”。其中之大豆、豆角为关东特产,自然是从事农耕之所得。


  即使到了清朝末叶对长白山地区实施开禁以后,人们对农业也不那么重视。《长白汇征录》就有“土人不重耕织”之说。据《解放前黑河地区鄂伦春族历史调査》(见1959年3期之《吉林师大学报》)一文载:“过去鄂伦春人耕种方法比较原始,选种极不精细……种时用手播,但很不均匀,不过并不破垄,系整片地撒,这种方式称为‘漫撒籽’。种下以后不锄不蹚,就等收割,这个方法在当地长久以来是被普遍采用的。”《呼兰府志·卷十礼俗》也说:耕种粗放,“播种漫撒之,出芽后犁而为垄,恶草满畦亦不芟薙”,“地无阡陌,亦不治沟洫,旱干水溢,听之天命”。


  这“漫撒籽”就是粗放耕种的典型代表,直到解放初,长白山地区还有“漫撒籽”的耕作习俗。但关东大地,土黑水肥,即使这样耕种,也能得到可观的收成。《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见《长白丛书》初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7月版)说:“国朝封禁之百余年,沃甸荒野,土脉腴厚,一经垦辟,谷物畅茂,不类而熟。”《扈从东巡日录》则称:“地宜稷、宜谷、宜稗,三月播种,八月收刈……不施粪溉,不加耕耨,可足岁终之用,土膏肥沃可知”但是,随着禽兽鱼类的减少,随着冀鲁移民的增多,农业逐渐被重视,即使这样,还未脱出粗放及刀耕火种的窠臼。长白山土地的开发主要是坡地,甸子地的开发是后期的事情。人们把垦殖的中心放在山上,这就是所谓的“挂画地”。而甸子地的情况怎样呢?《扈从东巡日录》称:“土漱湿黑壤,落叶积雪,穷年相仍,渐成淤泥,深者二三尺,浅者尺余。两山积水,沉滞不流,色如铁诱,溅衣则赤,土人谓之‘红锈水’。山谷之间,淀水停潴,积草凝尘,积尘生草,新者浮水际,腐者退入淤泥,游根牵惹,累累成墩,马踏其上则不沉……土人谓之‘塔儿头’。” “塔头”即是塔头草土墩,这样的甸子就称“塔头甸子”,现在长白山地区及大小兴安岭地区还有许多塔头甸子未曾开发,但也有许多被开垦为良田沃野。其方法是先打大垄。所谓打大垄就是在甸子里挑沟,挖出一方方台地,在台地上种黄豆和玉米。其次是疏浚潴滞的污水,使之成为活水,这就要挖沟修渠。再次则在冬天用镐头把塔头墩刨掉,春天时破土下种,这样的塔头台田至今在长白山地区和大小兴安岭地区还大量地存在着。


  最具关东地方特色的是开垦坡地,当地人称为劈地。其方法是先砍伐树木,放火烧树,灰烬成了肥料,草籽也被烧死。劈地时,人挎布兜,兜里装着种籽,再就是一把镐头。从山上往山下劈。所谓“劈”就是用镐锋把土劈破一尺宽的的一层皮,不要刨得太深。劈到山下,再手拄镐头,从兜里抓出种籽往劈开的土沟里抛撒,边抛撒边用脚拨土覆盖种籽并踩实。这就是播种。到山上再用镐往下劈,如此反复。头一年种黄豆,一般不锄地。黄豆出两个荚瓣时,被砍伐的树根会长出新枝条,就得从下坡往上坡行走,掰掉枝条,顺放垄台。黄豆的棵蔓长起后,封住了垄,就不会长杂草,但还得掰一次枝条。第三年种玉米,要有横着山坡走向的横垄雏形,就可铲可蹚了。即第一年第二年垄沟是顺山坡往下走势,第三年垄沟要横山坡走向,目的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头二年为生荒地,从第三年起就变为熟地。再过二三年可以起去树茬子(树根)。大树茬子有的几十年 不起,一则是难起,二是可以保存水土。


  开垦无树的荒地也要放火烧掉蒿草,然后用犁打垄,这也属于新荒地。还有开撂荒地的。所谓撂荒地就是耕种了几十年,因土地无肥力了,就弃置不种的土地。一二十年后重新开垦,也要放火烧一下。这样的土地一般不长树,但尚有垄的痕迹,用犁打垄即可。这就是撂荒地。


  刀耕火种、漫撒籽、劈地、开撂荒地、开塔头甸子,这些耕作习俗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长白山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些耕作习俗之所以能够保留至今,完全是长白山地区和大小兴安岭地区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所决定的。这些耕作习俗有较强的恒定性,即使关里和江南的农民到这儿种地也必然遵循这个习俗惯例,因为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不这样做必然要歉收或绝收。这也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关东耕种习俗。

- 方志吉林 -
修志问道 以启未来

【微信号:fangzhijili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路向北-20 长白山大关东文化园
大蒜的耕作、整地与施基肥
中国农业科技史话:对“土”的认识和土壤环境改造
民国长白山挖参,需要掌握叫棍的技巧,那是挖参人的生死密码
充满血泪的闯关东:千万人无奈迁居,熬过苦日子却迎来土匪和日寇
中国农业史的分期及特点和中国古代各时期农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