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编筐——一根树条的艺术叙事

  

文 | 于建青

选自《志说吉林风物》


——



集安坐落于鸭绿江畔,素以“吉林小江南”著称。

奇峰俊秀的自然风貌与春风早度、秋霜晚至的气候特点,成就了这里积淀深厚的人文景观,也润化出当地百姓妙比天工的生存智慧。许多崎岖狭长的沟壑里可能就镶嵌着一个纯朴安静的村落,居住在这里的乡民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生活经验,透过一只编筐,可以领略山里人那些“大道至俭”的民风。

任长有的家位于集安城区西侧,一处与山水相邻的安静小院,狭窄的过道两侧栽种了一些樱桃和不知名的花草,看上去与普通乡村民居 并无两样。跨进他家大门之后,眼前就是另一番景象。

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形态各异、材质不同的编筐挂满了整个一面墙,地上、炕上也堆得满满当当,简直成了筐的世界,也更像是一个小型民俗展览馆。

当然,这些筐并不是用来拿到集市上卖的,无论做工还是材质,也都与商品编筐有很大区别。任长有独特的编制工艺和长白山特有的林木材料,编出的筐质地坚实,纹络细密,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实用价值。


东北编筐历史


  对于世居长白山的满族人来说,生存环境对他们的考验无处不在,这些考验既表现为虎豹熊罴对生命的威胁,也迫使他们为适应自然条件创造和发明了许多生产工具,这些极具代表性的用具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和演变,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筐在满族人的生活中必不可少,无论大小物件,都可归聚到一只或方或圆的筐里,既方便又利索。随便走进哪家的院落,墙角屋檐下,准会有几只盛装谷穗柴草的编筐放在那里,这是过日子的家什,儿乎每天都离不开。


  究竟筐是从何时出现的,什么人发明的,已无法从史料里找到确切记载,但还是可以从典籍里找到相关的雪泥鸿爪。


  南北朝时“男女悉衣白鹿皮襦袴”的室韦人,因为远祖来自中原,许多生产技术和文化科学被带到苦寒的东北,他们使用木轮大牛车载着柳条编制的车篷,“以猪皮为席,编木为籍”,寻找适宜定居的水土。



  满族先民女真人已熟练掌握了编筐技术,他们在长白山区以捕猎采集为生,挖参是主要经济来源,每年八九月份“放红头”时进山,筐都是随身必备。据《鸡林旧闻录》记载:“挖出人参,杂以青苔,裹以松树皮,俗呼曰棒槌桶子,背负下山制售。”其实,挖到的人参最后是小心翼翼装进背筐里,才 “背负下山”的。


  但在社会分工中编筐多由女人掌握,男人负责到野外狩猎打鱼,或从事采集劳动。后期满汉民族融合,编筐才不再是女人的专属,男人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可以根据需要不断总结和改进筐的形状设计,增加相应功能,大大拓宽了编筐的应用领域,并开发出更多种类,由此带来生活方式的变革。


  “依木而居”是长白山民生活的鲜明特征,据顺治年间随子贬谪宁古塔的方拱乾所撰《绝域纪略》载:“凡器皆木为之……大率出土人手,匕箸盆盂,比比皆具,大至桶瓷,亦自为之。”


  清末长白府首任知府张凤台在《长白汇征录》中,对长白山地区居民生活进行了详细描述:“东山(长白山)无陶器,皆以木代,粗笨异常,不雕不凿,朴素而坚,依然鸿荒之世。刳木为舟,剡木为末。”当地居住的房屋同样都是木制,包括树在外面的烟囱。“呼兰,汉语烟突也。截中空之木,竖于檐外,与灶炉通,以引烟外出。今长白居民比屋皆然”。


  这木烟囱上面还有一样东西,就是罩在顶部的编筐。随康熙皇帝东巡的高士奇在《扈从东巡日录》中述及木烟囱时,就特别提到这个细节,“覆以崖,以避雨雪,若巨表然”。


  长白山区物产丰饶,一年四季都可进山,或狩猎动物,或采集山菜浆果,或捕捞江河鱼鲜,凡此山林劳作都离不开盛装器物。早年山民居住分散,人烟稀少,日用物品无处采买,有心灵手巧的民间手艺人便钻研自制各种家什。他们就地取材,到林间剥来椴树皮,割些柳条、荆条、杏条、榆条、腊条等,根据需要编成各种形状的筐篓,用起来非常便利,逐渐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装干粮、盛谷物、挖药材、走亲戚,样样离不开编筐。


编条的采集与种植


  “编筐看似简单,几乎村里家家都会编,但这里面还有很多讲究。”任长有随手拿过一根柳条,从头开始讲解。长白山上能用来编筐的材料主要有杏条、柳条、榆树条、紫穗槐、腊条等,这些树木分布广泛,要根据筐的用途选择不同的树条。


  杏条又叫胡枝子、苕条,为多年生灌木,丛生,当年生的条子色黄白,叫苕条、明条,枝条鲜嫩,成条后可用以编筐。二年生的条子色发红,也叫“二年红”,韧性强,是编筐的上好材料。


  相比之下,柳条的耐用性就差一些,但从观赏性上,柳条剥皮后编出的筐洁白光滑,容易染成各种颜色,视觉上更有艺术性。长白山柳树因特殊的气候环境,质地优良,用来编筐既结实又美观。




  在任长有家的园子里,一面偏坡地栽的全是杏条,已经枝繁叶茂,轻盈疏散的叶子被风一吹,整个枝条都在摇晃,显示出极强的柔韧性。他说从前年开始栽的树苗,去年就割过一茬了,长得非常快,以后年年都能割。


  杏条编筐不用油漆,木质自身的光泽就会使器物油亮,而且坚固耐用,时间越久光泽度越好。包浆充盈的编筐更有质感,早年民间有些人家祖传下来的筐篓,已经浸满岁月的油渍,但依然完整结实,有人专门收藏这种老物件。


  尽管可以用来编筐的树条很多,但使用杏条最为普遍。杏条又有多种,有一种条心粗而发红的白条相对脆一些,常用的杏条外皮喑红,条心较细,这两种树条长在山上很难区分,但割下来之后就看清楚了。


  前几年任长有尝试到山上撸回一些杏条种子,选一块自家的农田做实验,秋后下种,没等出苗地面就被大雪覆盖,他以为可以像种秋菠菜一样让种子在地里美美睡一个冬天,春天长出的苗更壮实。没想到开春缓阳冻时 一看,种子全被冻土拱出了地表,几乎白种。


  第二年他改在春天炸籽催芽播种,很快幼苗出土,几场春雨过后,树苗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快速生长。白露一过,条子成熟,正好可以割下编筐。


  杏条其实不挑土质,只要在长白山区,无论荒山坡地还是耕种多年的农田都可种植。同其他作物一样,杏条的田间管理至关重要,除了必要的施肥,关键是除草必须跟上,出苗后隔七八天就要薅一遍草,直到薅完第五遍的时候,条子也已经长到树叶能遮住地面的程度,这时地里的草因为得不到光照,就会渐渐被杏条“欺死”。


  白露时割条也有讲究,不能把成熟的条子全部割完,否则会让整棵杏条死掉。每丛(棵数不等)杏条仅割三分之二,余下部分留作冬天成为老条时全部割掉(已不能编筐,只能当薪柴),这样来年春天发出的新条才茁壮挺拔。割回的条子要及时用剥条器撸掉表皮,放在阴凉处晾干,然后打成捆储存起来。用时要提前在水里浸泡,通常要六七天才能将水分全部吸进。


  他说研究这些,也是为了将来传承编筐技术时给后人留些经验,光会编还不行,还要掌握长白山的自然环境和条子的生长习性等多方而知识,这样,从种植杏条到完成编筐作品的全过程他就可以完整地讲解出来。


长白山满族筐编文化


  作为长白山满族山林木文化代表的筐编技艺,以其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特色远近闻名,成为外界了解和研究长白山文化的重要窗口。




  榆条笊篱和干粮浅子是早年山里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熬小馇子粥时,都要用笊篱捞一遍玉米脐再下锅。而蒸出的玉米饼子、菜团子、馒头、包子等面食,则要装进干粮浅子,再端到饭桌上,这种习俗如今也只存在老辈人的记忆里。


  老式鱼篓是八字形,一缕哨,一头塞有封口的稻絮子,南方也有这种鱼篓,只是用竹子编的。底宽、肚大、口小,而且没有梁,鱼装进去很难跳出来。早年鸭绿江是细鳞、螯花、重唇、花羔红点鲑、鲤鱼聚集的王国,男孩子放学后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到江边捂鱼,每人拖一只用杏条或紫穗槐、柳条编成的鱼捂子。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捕鱼工具,家家不缺。


  到了江边,在江水小急流处用石头垒出一个小道岔,再将鱼捂子卧进水里,然后就可以静等鱼群往里钻:大约半个时辰,鱼篓里的鱼就差不多满了,这时慢慢把鱼捂子提到岸上,拔掉一头的塞口,将鱼倒进鱼篓里,美滋滋地拎回家去。




  当年老把头放山挖参都要背个背筐,老辈人差不多都会编,但如今会编的人越来越少。由于实施森林保护,不允许在鲜椴树上剥皮,这种筐也很难见到了。在长白山民俗技艺里,背筐可谓最具代表性,早年的背筐几乎贯穿了农民生产生活的全过程。背筐的用途也最为广泛,进山薅山菜,捡蘑菇,打松子,秋收背粮食,差不多所有东西都可以装进背筐背在身上,甚至幼小的孩子。往往家里有几口人就有几个背筐,出门干活随时背着,既方便又省力。


  最早的背筐为桦树皮材质,为满族先世创造的桦树皮文化的一部分,随后闯关东难民将中原文化的手编技艺带到东北,粗糙僵硬的桦树皮被换成柔韧轻薄的椴树皮,编出的背筐洁白板正,旦非常结实。


  任长有认为,老把头放山背的背筐就是紫椴树皮编成的。春季树木上浆时最适宜剥皮,剥下的树皮在水里浸泡一天取出,然后去掉外皮,取乳黄的内皮作编筐材料。他说千万不能久泡,否则内皮会分层薄得像纸一样,根本编不成筐。


  椴树皮背筐必须趁湿才能编,一旦干皮就会折断。因为树皮被水浸过有很强的收缩性,编好的背筐晾两天干透之后,就会出现明显的缝隙,原本方方正正的筐也变得松松跨跨,这时就要重新一层一层紧皮子,所以需费两次功夫才能完成。


  编好的背筐还要在里面加一道用硬木棍煨成的“三国撑”,系一根布条缝制的宽背带,在肩处分成两条,搭在双肩上,再将穿了眼的背带头挂在筐底部 “三国撑”的顶端位置。椴树皮背筐不像带皮榆条和杏条编的那样,筐顶两边高中间低,类似擓筐的元宝形状,椴树皮背筐完全是平顶,整体呈长方形。


家传的民间艺术


  从小长在长白山区的任长有十四五岁时,和许多同龄的孩子一样表现出贪玩的天性,可是除了上山下河,实在没有别的好玩的事情,鸭绿江边自然成了他去得最多的地方。


  放学以后,小伙伴们三五成群来到江边钓鱼,任长有发现用鱼捂子(柳条编成带倒须的篮子)捂鱼是个好办法,便跑回家去求爷爷给他编鱼捂子,后来干脆就让爷爷教他编。


  任长有的爷爷早年在关里就有编筐窝篓的好手艺,闯关东到集安后,也经常到当地山上割些柳条、榆条、腊条编各种筐篓。没想到任长有一上手就编得有模有样,编好的鱼捂子很快被小伙伴们抢去了。这样他再继续编,越编越像样,爷爷高兴,接着又教他编各种各样的物件,他也乐意学,慢慢就把爷爷那套手艺都学来了。


  编筐这门手艺从祖上传到任长有手里已经是第四代了,早年在山东老家曾祖父任进德就是远近闻名的编筐手艺人,到他祖父这一代,迫于生计全家闯了关东,编筐手艺也随之从关里带到了关东。


  20世纪80年代,任长有中学毕业回家务农,农闲时就在家里编筐,主要编当地百姓上山薅菜捡蘑菇常用的元宝形擓筐,拿到集市上卖,每个筐能卖六七块钱,也算一项不错的副业。后来他到施工队当瓦工,冬天淡季就坐在家里编筐,这一编就是30多年。


  他说,那时候编的都是家用筐,通用样式,只要做工精细、坚固耐用就行。正式编工艺筐不过是十多年前的事。记得2000年他从电视上看到一档民俗类的节目,有个记者报道国家如何重视非遗,其中提到一些传统手艺正在消失,他立刻联想到自己从事的编筐不也属于传统手艺吗,之后便开始琢磨申遗的事。


  2011年,一个在集安市文化部门工作的朋友因为平时喜欢传统民俗, 听说任长有有一门编筐技术,就专门去他家里看看。到了之后非常惊讶,琳琅满目的各式编筐堆了满满一屋子,都是他熟悉的样式。随后朋友就鼓励他向有关部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


  他说当时也不懂什么是非遗,那个朋友就给他解释了半天,他想了想终于明白。比方说“牛兜兜”,现在农村孩子知道的都不多,乍一看都以为是帽子呢。还有矿工下井戴的柳工斗(安全帽),都是用柳条编的,细密程度可以达到盛水不漏。再就是老式的鱼篓,都是老手艺。如果不传承下去,再过几十年就可能看不到了,这可都是老祖宗留下的。


  2012年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启动仪式在山城通化举行,任长有被邀请去参加这个活动。在现场他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算是见了“世面”。他到通化草编基地参观后深受启发,更坚定了把编筐技术传承下去的信心。那一次尽管没有做充分准备,省、市媒体还是对他的编筐非常感兴趣,请他到了电视台做现场演示,还头一次上了省报,一夜之间,任长有的身份从一个农民变成了民间艺术家。


  2013年8月,他第一次参加长春农博会,带了好几丝袋作品。他迫不及待地给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曹保明打电话,想送他几件自己的编筐。正在农博园农耕文化展厅忙碌的曹保明到他的展位前一看,非常兴奋,特别是那件老式的粪筐,已经很难找到了,正好可以纳入农耕文化的展览。


  到了2014年,任长有终于成为通化市长白山满族编筐非遗传承人。


  长白山满族筐编尊崇“本皮本色”,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个性,在材料的剖制、造型的变化、编结的技艺上,均不雕不琢,不绘不漆,不娇不柔,表现出这个民族粗犷朴拙的性格特征。


  任长有家里堆放的那些筐篓无论在造型还是思想理念上都与以往有了很大突破,从常用的背筐、擓筐、提篮、圆篓、干粮浅子,到已经不常见的老物件鱼篓、鱼捂子、牛兜兜、笊篱、笸箩等,共有40多个种类,他说想编什么随手就能编出来。像圆形笔筒,喻义步步登高的小鞋子,还有自己设计的场景化苞米楼,牛拉爬犁和上面的粪筐,以及集安著名景点将军坟,他都可以用杏条来编制。


  比如最常见的擓筐被改成元宝形状,看上去既美观又时尚,拿到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也因此成为通化农广校编织基地的一个品牌,校长万莉梅给起了个好听的名字“老有筐”。他编的其他作品在那里同样有了对应的名字,像小鞋笔筒、手提圆筐,干粮浅子,不仅有观赏性同时也很实用。


  他说,实际上编筐跟搞美术原理差不多,每件作品并没有事先设计好样式,也没有什么可参照,基本都是凭想象,草稿要打在脑子里,编成什么样子,形状大小,包括用多少料都要心中有数,编完应该跟事先计划的几乎上下不差。


编筐技艺的探索


  就柔韧度而言,杏条远比柳条强很多,因为杏条木心细而软,不像柳条木心粗空且脆,容易折断,用杏条编一些小物件同样得心应手。


  榆树条因为本身就很纤细,特别适合编些小物件,像笊篱、笔简、小鞋子之类。榆树条编制之前需要剥掉表皮,这活非常简单,只需用两根筷子夹住条子一端,使劲一撸,整根皮就下来了。


  但要编一只既好看又结实的筐并不容易,从选条到编出成品,大致要经过六个环节。




  第一步:选条子。割条子讲究节气,不能什么时候想编就去割。割杏条的最佳时节是白露前后,因为此时的条子上足了浆,不会发糠断裂。但割柳条要在立秋和处暑之间,立秋前的条子太嫩,很容易折断,而处暑后的条子又剥不下皮,还长出了许多枝杈,影响美观,所以这个时间必须掌握准确。榆条不太挑时间,但秋后的条子更结实。


  第二步:剥皮。如编原色筐,割下的柳条可不剥皮趁湿直接编,如编精细的工艺筐就要先剥皮。剥皮也要趁湿,任长有拿过一对类似筷子的工具,两端用麻绳缠紧,中间微突,留出空隙,将一根柳条顶端从空隙中穿过,一手用力夹住,另一手将柳条从“筷子”中间抻出,树皮就像面条一样从“筷子”下面完整地蜕下来,一根柳条被剥得干干净净,白嫩无瑕。


  第三步:破条。编结时通常将一根杏条原条破成三份,这样既省料,编出的东西又精致轻巧。但柳条、腊条、榆树条都不破条,只能整根去编。


  任长有编筐有一套独创的工具,这些工具用起来非常顺手。他拿过一只用牛角特制的锥形东西,上面用刻刀从顶端雕出三条等分的小沟,他说这叫“豁子”,也叫“条锼子”,有的也可用柞树或色树等硬木做。他势即拿过一根杏条,用豁子尖对准杏条根部,轻轻一冲,一根完整的杏条均匀地分成三瓣儿,这就叫破条。 编小筐、小篓、小笸萝或承重较轻的筐,一般都要破条。如果编大筐或用来盛重物的就不用破了。


  其他工具还有窝沿用的带槽锥子、小刀,拧劲用的拴绳木棍。大镰刀的 用途最多,刀柄可以用来在压条器上将条子压软,割条和修剪枝杈也要用 到镰刀。


  第四步:压条。“破好的条子不能直接用来编筐,那样容易折断。”任长有又找出一些新工具,一块洗衣板大小的木板,上面包了一块铁皮,一根镰 刀把粗细的铁管。他坐在小凳上,将条子放在木板上面,两脚踩住铁管两 端,用力辗轧,整个条子立刻变得不再僵直,绵软并有了韧性。


  第五步:编筐。根据筐的形状大小,编法多种多样,但无论哪种,都要遵循一些基本技法。先是打底,底要用整根条子,先套上工具将条子扭松扭软,再从中间破开,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底部编好后开始编角,这时需要加条,以增加筐的高度。然后根据走向,横条与纵条相互穿插,保持均匀密度,根据需要适度加条,并注意控制好筐的形状和大小。加条之后,筐的形状就发生了变化,高低错落,凹凸随形。插条和加条是编筐的关键,也是最难掌握的地方,多加或少加都会影响整体结构和造型,如果心里没数,根本无法形成一件完整的作品。


  第六步:收尾。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老辈儿常说:“编筐窝篓养家三口,不会扭沿儿饿死一半。”筐沿儿因在使用过程中最易磨损,如不结实,很容易使整个筐都散了架。有的筐还要编上把儿,筐把儿承重,所以质地差的条子扭不了把儿。把儿的条子也是从径条延伸出来的,编筐身的时候就要考虑适当增加条子,使编出的把儿又粗又结实。一般来说,把儿的高度要与筐的整体协调起来,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美观和使用,通常比筐两端略高三四厘米即可。


  有一种好看的收沿样式叫“三花条”,须用4根条编结,沿儿里用一根条,沿儿外用三根条,就能压出来双层沿的效果,很有立体感。


- 方志吉林 -

修志问道 以启未来

【微信号:fangzhijili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年奶奶最爱编的藤编篮,现在竟成为年轻人争着买买买的收纳篮!
编筐子
长白山街景
你的梦想,是这里的日常
卷耳 | 你背周个筐头,不行奥?
清朝为啥封禁长白山216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