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詹姆斯·沃森 VS 杨振宁,两位诺奖得主的世纪对话


“DNA之父”詹姆斯沃森自传,插图注释本珍藏巨献~


来自 | 湛庐文化




一位是DNA之父、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生物学伟人,一位是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和提出杨-米尔斯理论的物理学巨擘,两位20世纪最传奇的科学家,诺奖得主,同时现身清华大学,成为学术界的一件盛事。


3月30日上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双螺旋》(插图注释本)作者詹姆斯·沃森教授造访清华大学,进行了名为“双螺旋:科学、文化和人生”的主题演讲。杨振宁教授携妻子翁帆出席,现场致辞盛赞沃森名著,并就书的内容向沃森提出了两个极为尖锐的问题。



曾怀疑双螺旋的价值?


杨振宁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1953年,你和克里克发表了著名的论文,描绘了DNA双螺旋结构,双螺旋结构解释了基因遗传的机制。但是在文中你却没有明确地这么说,这是因为你当时并没有完全确信吗?”


时隔60多年,沃森坚定地回答道:“不是这样的,我从未怀疑过(双螺旋结构的价值)。当我们发现DNA结构的时候,克里克那3个月都在不断地讲,讲到我都没法再听下去,因为他一直不断重复说我们做了多么重要的工作。然而在那个年代的英国,你不应该四处宣扬说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发现。我不断地缩小这个成就的重要性以告诉克里克这一点。从一方面来讲,克里克的话是对的,我们确实干成了一件大事,所以他想让大家都知道。”


沃森先生为《双螺旋》(插图注释本)签名并合影


沃森在《双螺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他和克里克这一伟大的发现的种种细节。在描述确认双螺旋结构当天发生的事情时,沃森写到:“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发现DNA结构的意义极其重大,我们决不允许出现喊狼来了狼却没来的错误。因此,当克里克飞一般地跑进老鹰酒吧时,我多少感觉到有点儿不自在。”从这段话来看,沃森给杨老的答案在60年前就写进了书里。


如何评价“不喜欢”的人?


杨振宁还提到了一个让沃森“不喜欢”的人。1968年,《双螺旋》第一版出版后没多久,美国生物化学家埃尔文·查加夫就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无情的评论”。


查加夫为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做出了贡献,在1950年,他就发现DNA中的腺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数量、胞嘧啶和鸟嘌呤的数量大致相同。但这起初没有为沃森和克里克所重视。





埃尔文·查加夫

奥地利犹太生物学家

曾经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杨振宁问:“查加夫写了一篇评论激烈地攻击你的书,你能评价一下他个人吗?”


沃森说:“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就不喜欢他,所以也不在乎他的研究成果。这是人性中的缺陷,因为你讨厌一个人你就会讨厌他的研究成果。我当时预计到了这一点。”



《双螺旋》(插图注释本)中收录了查加夫这篇著名的书评,同时还收录了佩鲁茨、威尔金斯和沃森对这篇书评的回应。沃森在《双螺旋》一书中对查加夫也多有涉及,查加夫对《双螺旋》的苛责可能与这个事实有关。按照沃森本人对杨老的回答,他不喜欢查加夫,所以这个结果也是大家可以预见的。时隔60多年,查加夫也早已作古,沃森先生仍然直言“不喜欢”,他的率真可见一斑。


《双螺旋》是一本拿起来就放不下的书


尽管杨老提出了两个极其尖锐的问题,但是他还是在演讲中盛赞了《双螺旋》价值。


杨老认为,双螺旋之所以能闻名科研界,有三个原因:第一,《双螺旋》写得非常生动。你把书拿起来就再也放不下了。第二,它利用常人能理解的词语非常细致地解释了研究过程中的氛围,包括过程中的绝望和最后的成功。这是人类史上一次重要的科学发现。而第三个原因,杨老认为比前两个更为重要,《双螺旋》中生动地描写出了一种新的美国科研精神。


杨振宁教授认真阅读《双螺旋》(插图注释本)


杨老说:“科研曾经是一个只局限于欧洲的领域。而在二战之后,美国摇身一变成为了全世界最重要的科研中心。而美国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有几个原因。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有了一种全新的年轻的科研方法,这与欧洲的传统科研方法非常不一样。我很高兴沃森教授今天能在这里告诉清华大学这么多年轻学生们双螺旋的故事。”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中国一直非常重视和憧憬教育。但是中国的教育方式是传统的,从很多角度来讲其实和沃森双螺旋中描述的精神是相反的。所以我非常高兴沃森教授今天来到了这里向中国年轻人讲述他的书和美国精神,这个年轻的科研精神。”


湛庐文化出品:DNA之父詹姆斯·沃森的《双螺旋》(插图注释本)


如何购买本书?


医学界携手湛庐文化,诚意为您推荐这本DNA之父的自传《双螺旋》,7.3折包邮,正品保证!


本书为现货,工作日下单,当日发货,周末下单,统一次周一发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5岁你在干什么?此人25岁时因为一项发现而获得诺贝尔奖
杨振宁最新演讲:兴趣、创新及我最重要的工作
拍卖了“诺奖”金牌——被“玩坏”的沃森
沃森与DNA|文有引力
基因系列:走在双螺旋上的“坏小子”
《双螺旋》译者前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