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沧桑偏脸城——昭苏太河第一座桥



  昭苏太河是梨树县第二大河流。县境内流长85.7公里,流域面积1340平方公里。


  昭苏太河中游的喇嘛甸镇和四棵树乡地处金代“上京”(黑龙江省阿城市白城古城)至“燕京”(今之北京)驿道上。宋人洪皓被金扣留,流放到“冷山”(黑龙江省五常县内),被释放后,就是从这条驿道返回燕京。洪皓著的《松漠纪闻》记述其行程:……五十里至木阿铺(梨树县小城子镇古城),五十里至没瓦铺(梨树县泉眼岭乡玻璃城子古城),五十里至奚营西(梨树县白山乡岫岩村偏脸城古城);四十五里至杨柏店(梨树县喇嘛甸镇彭家窝堡村后城古城);四十五里至夹道店(辽宁省昌图县四合屯古城);五十里至安州南铺(辽宁省昌图县四面城古城)……这条由上京至燕京古驿道,明、清两代沿用,特别是晚清时期,演变成“江东道”,由小城子镇江东道村入梨树县境,经小城子镇、榆树台镇,过昭苏太河喇嘛甸镇、辽宁省八面城镇、通江口镇西渡辽河入北宁线。


  昭苏太河流域土质肥沃,清为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达尔罕王分藩地。嘉庆八年(1803年),蒙王呈准招民垦荒,有山东河北等地流民来此定居。道光元年(1821年),昌图厅于梨树城设分防照磨官署,下设九社。汉人分蒙荒为汉社,农民有了自己耕种的土地,昭苏太河两岸生产能力大有发展。当时梨树城西的“三棵树屯为交通要地,而昭苏河适当其冲,昔有草桥以通往来,乃风雨摧残,车马蹂躏,日久月长,渐就倾圮,邑之人每欲舍旧图新,以便行旅,盖有志而未逮也”。(《梨树县志》1934年版)


  当时梨树分防照磨邑尊长张长泰偶然路过三棵树屯,发现昭苏太河草桥损坏严重,产生恻隐之心。于是召集缙绅、富商们商量,拟在此建造一座木桥。因为建桥工程浩大,所需经费较多。于是张公号召四方仁人君子捐资赞助。当时的缙绅、富商及乐善好施的人们,咸感张公之德,积极响应,共同周济建桥好事,筹集齐了建桥款项。于咸丰元年(1851年)开工。张公“鸠工庀材,朝夕询谋,不数月而功成矣”。三棵树新木架桥长二十余丈,桥制宏阔,为一邑之冠。时张公长泰视新桥殷然色喜,脱口而出:“太平,志盛也。”桥名遂定为:太平桥。木制太平桥就是梨树县有文字记载以来“昭苏太河第一座桥”。


  桥成后,无论居者行者莫不欢欣鼓舞,视如坦途。大大方便了昭苏太河两岸人民的生活,促进了生产发展。以后经三次重修,至光绪九年(1883年)扩大木架十四架,长三十七丈,宽一丈八尺,到1943年修建水泥大桥才拆除木桥,沿用了九十多年。


  昭苏太河第一座桥修成后远近驰名,南至辽宁省朝阳地区,北至黑龙江省广大地区,来往车辆从这座太平桥上通过。据当地耆老传说,黑龙江出大豆,拉到朝阳地区换小米,朝阳地区产小米,拉到黑龙江换大豆,互利双赢。晚清时,这条古驿道,络绎不绝,特别是给喇嘛甸小镇带来生机,买卖店铺林立,烧锅作坊满街,镇内大车店有十多家,买卖商号三十多家,一派繁荣景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万(州)梁(平)古驿道上的乘驷桥
了迷河、断桥
遥忆偏脸城
(1)从岑巩返回贵阳途中游
  蒙元时期北方地区驿站交通概述----叶新民
镇远古镇,中国十大最美古城之一,私藏在贵州黔东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