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执业药师考试 |《中药化学》分章复习笔记汇总
1
总论

第一节 绪 论

1.有效成分:与药效有关的成分(环球医学网提供2016年执业药师《中药化学》分章复习笔记第一章 总论内容);

2.无效成分:与药效无关的成分。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重点)

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一)提取概念:采用一种方法,使中药里面有效的成分与无效的成分分开。

(二)提取方法:

1.溶剂提取法:选择一个适当的溶剂将中药里面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1)常用提取溶剂: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极性小→极性大)

(2)提取溶剂的特殊性质:石油醚:是混合型的物质;氯仿:比重大于水;乙醚:沸点很低;正丁醇:沸点大于水。

①亲脂型溶剂与亲水型溶剂: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与水混合之后会分层,称为亲脂型溶剂;丙酮、乙醇、甲醇与水混合之后不分层,称为亲水型溶剂。

②不同溶剂的符号。

(3)选择溶剂:不同成分因为分子结构的差异,所表现出的极性不一样,在提取不同级性成分的时候,对溶剂的要求也不一样。

1)物质极性大小原则:

①含C越多,极性越小;含O越多,极性越大。

②在含O的化合物中,极性的大小与含O的官能团有关:含O官能团所表现出的极性越大,此化合物的极性越大。

③与存在状态有关:游离型极性小;解离型(结合型)极性大。

2)选择溶剂原则:相似相溶

(4)提取方法:

1)浸渍法:不用加热,适用于热不稳定化学成分,或含有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成分提取。缺点:效率低、时间长。

2)渗漉法:不用加热,缺点:溶剂消耗量大、时间长

3)煎煮法:使用溶剂为水,适用于热稳定的药材的提取。缺点:不是用于含有挥发性或淀粉较多的成分的提取;不能使用有机溶剂提取。

4)回流提取法与连续回流提取法:使用溶剂为有机溶剂。

回流提取法有机溶剂消耗量大;连续回流提取法溶剂消耗量少,节省了溶剂,缺点:加热时间长,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在使用此法时要十分小心。

5)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效率高;对有效成分结构破坏比较小。

6)超临界流体萃取法:CO2萃取。






2
生物碱


第一节 基本内容

一、生物碱的定义(环球医学网提供2016年执业药师《中药化学》分章复习笔记第二章 生物碱)

生物碱是指一类来源于生物界(以植物为主)的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多数生物碱分子具有较复杂的环状结构,且氮原子在环状结构内,大多呈碱性。一般具有生物活性。


二、生物碱在动、植物界的分布和存在情况

生物碱主要分布在植物界,其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①绝大多数生物碱分布在高等植物中,如毛莨科、罂粟科、防已科、茄科、夹竹桃科、芸香科、豆科、小檗科等。

②极少数生物碱分布在低等植物中,如烟碱存在于蕨类植物。

③科属亲缘关系相近的植物,常含有相同结构类型的生物碱。

④生物碱在植物体内多数集中分布在某一部分或某些器官。


三、生物碱的分类及结构特征

生物碱的分类方法主要有3种,按植物来源、生源途径和基本母核的结构类型分类。


(一)吡啶类生物碱 此类生物碱结构简单,很多呈液态。代表物有:槟榔碱、槟榔次碱,烟碱、苦参碱等。


(二)莨菪烷类生物碱


(三)异喹啉类生物碱

1.简单异喹啉类

2.苄基喹啉类

(1)1-苄基异喹啉类:代表物有罂粟碱、厚朴碱等。

(2)双苄基异喹啉类:代表物有汉防已碱等。

(3)原小檗碱类:代表物有小檗碱、延胡索乙素等。

(4)吗啡烷类:代表物有吗啡、可待因等。

(四)吲哚类生物碱

代表物有吴茱萸碱、马钱子碱、士的宁、长春碱、长春新碱、利血平等。

(五)有机胺类生物碱

代表物有麻黄碱、秋水仙碱、益母草碱等。


第二节 理化性质


一、性状

形态 多数生物碱呈结晶形固体,有些为晶形粉末状;少数生物碱为液体状态,这类生物碱分子中多无氧原子,或氧原子结合为酯键,如烟碱、槟榔碱等;个别具有挥发性(麻黄碱)、具有升华性(咖啡因、川芎嗪)。

味道 大多数生物碱具苦味,少数生物碱具有其他味道,如甜菜碱具有甜味。

颜色 绝大多数生物碱无色或白色,仅少数具有较长共轭体系结构的生物碱呈不同颜色。如小檗碱为黄色,药根碱为红色。






3
 糖和苷


第一节 糖的分类

单糖是多羟基醛或酮,是组成糖类及其衍生物的基本多元。习惯上将单糖Fischer投影式中距羰基最远的不对称碳原子的构型定为整个糖分子的绝对构型,其羟基向右的为D-型,向左的为L-型。


根据成环的C原子多少,可分为五碳糖(呋喃糖)、六碳糖(吡喃糖)。单糖成环后新形成的一个不对称碳原子成为端基碳,生成的一对差向异构体有αβ两种构型。


常见的单糖有:五碳醛糖(如D-核糖、D-木糖、L-阿拉伯糖)、六碳醛糖(如D-葡萄糖、D-甘露糖、D-半乳糖)、甲基五碳醛糖(如D-鸡纳糖、L-鼠李糖、D-夫糖)、六碳酮糖(如D-果糖)、糖醛酸(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等。


由2~9分子个单糖通过苷键结合而成的直链或支链聚糖称为低聚糖,或寡糖。常见的二糖有:龙胆二糖、麦芽糖、冬绿糖、蚕豆糖、昆布二糖、槐糖、芸香糖、新橙皮糖等。龙胆二糖、麦芽糖、芸香糖和新橙皮糖需要了解其结构。


由10个以上单糖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糖称为多聚糖,或多糖。分两类:一类是动植物的支持组织,该类成分不溶于水,分子呈直链型,如纤维素;一类是动植物的贮存养料,可溶于热水成胶体溶液,多数分子呈支链型,如淀粉。其中,淀粉由直链的糖淀粉和支链的胶淀粉组成。糖淀粉遇碘显蓝色,胶淀粉遇碘显紫红色。


第二节 苷的分类


苷类又称配糖体,是糖或糖的衍生物如氨基糖、糖醛酸、去氧糖等与另一非汤武之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其中糖部分称为苷元或配基,其连接的键叫苷键


一、按苷元的化学结构分类

可分为:氰苷、香豆素苷、木脂素苷、黄酮苷、蒽醌苷、吲哚苷等。


二、按苷类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状况分类

存在于植物体内的苷称为原生苷,水解后失去一部分糖的称为次生苷。苦杏仁苷是原生苷,水解后失去一分子葡萄糖而成的野樱苷就是次生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然药物化学总论-1
中药化学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癌症的中药治疗05 抗癌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
中药化学考点
药考充电宝中药一学霸笔记下篇 | 有了它考试还怕什么~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