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践行国际标准 尽显中国亮点


汇聚了20家优秀中国医院践行两大国际标准过程中的精彩案例,新书《国际标准 中国实践》于2017 HIMSS 大中华区年会上隆重开启了新书预发布。本文摘编自刘继兰主编的前言,是对她十余年评审经历的一幅精美“速写”。



2017 HIMSS大中华区年会上,每一位参会者都领到了一本《国际标准 中国实践:JCI+HIMSS标准的中国故事》!在这本新书的发布仪式上,现场参会者不仅有新书先睹为快,还面对面地听到了十几位院长的诚挚分享。本书将于2017年12月正式出版,下文摘编自本书前言,是主编刘继兰女士在国内沉淀了十余载咨询经历之后绘制的一幅“心情速写”。

 

从最初的质疑到结出硕果,JCI和HIMSS在中国的故事不仅记录了世界的开放共享,也讲述着中国医疗界的伟大变革。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尽管身微力薄,但能融入其中并亲眼看到中华民族的大国复兴梦得以实现,常常让我对周围的人与事充满感恩之情。


医疗服务这一最能保障人民福祉、紧密关联百姓获得感的民生事业,时时叩问着各级政府决策者、医院管理者、临床精英和医疗技术界的领军人士。当健康中国战略成为医疗行业的新坐标,当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真切地走进了百姓生活,我们深知,中国医疗新时代已经来临。医疗不仅需要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更需要重塑医疗系统,规范诊疗流程,深耕医院治理。



唐太宗讲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中国历来就有“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传统。近年来,中国医疗领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中国标准,如中国电子病历评审标准、互联互通标准等,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标准体系是由卫计委颁布的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为中国医疗行业的快速蓬勃发展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与此同时,很多中国医院的先行先试者们也把目光投向国际标准,其中极具代表性和全球影响力的便是JCI认证标准体系和HIMSS评级体系。


作为全球最早开展医院评审的机构,JCI及其所属的联合委员会(The Joint Commission,TJC)在评审标准研发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投入的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亦是首屈一指。在美国,绝大多数的美国医院都接受了TJC认证;美国以外,目前全世界共有来自67个国家的近千家医院通过了JCI认证,其中,中国目前共有90多家医院获得了JCI认证。


JCI标准提供了以患者为中心,以安全为底线,以持续质量改进为导向的医院建设、管理和运营的基础框架以及广泛深入执行的措施要求。JCI标准的很多要求并非所谓“高大上”或难以实现,但是当中不管缺失了哪一项,都可能让看似简单的要求变成徒有“美好愿望”的“空中楼阁”!


HIMSS设立的评价和咨询机构——HIMSS Analytics研发了多套与医疗信息技术相关的评价模型,其中大家最为熟悉、国内评审最多的是住院和门诊EMRAM。两套模型总的技术架构有类似之处,同时又有明显侧重,分别针对这两类医疗服务各自所需发挥的功能所设计。7级是这套模型标准的最高级别,是数字化医院和智慧化医院的结合。HIMSS EMRAM 7级医院是互联的医院,医院向HIMSS EMRAM 7级努力的过程,不仅是基础能力和信心建设的过程,也是让技术爆发生产力和提升医患获得感的过程,这样的信息化建设过程极具生命力。


在中国及全世界多数国家,这个理想的发展路径在很多医院以往的信息化建设背景下是很难实现的。由于过去缺少顶层设计,绝大多数医院的信息系统大都是先后从不同的厂商购买或自行开发的,各系统之间数据不通,整个信息系统呈现严重的“孤岛”状态。但是,医院的各种工作流程闭环几乎都要涉及多个科室或者多套系统。系统没有实现高度整合,自然也就实现不了数据共享与闭环。系统只有真正在数据层面完成高水平的整合与共享,不同的部门、工作和流程才能实现贯穿,医院由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闭环管理。临床决策支持和循证管理也是如此,它们不仅需要数据的高度整合,还需要完善的知识库、规则引擎和数据分析工具,包括机器学习。以我们与医院工作的经验来讲,这其中真正的难点并不在技术开发,而在于对规则的梳理和流程的再造。这些工作不是某个“杰出厂商”或“优秀信息科”能够单独实现的,需要懂得和使用这些规则流程的临床和管理部门深度参与,集全院之力,方能有所建树!

JCI和HIMSS是完全独立的两个组织机构,两套标准体系和评审过程也完全独立,但在标准的内涵上和推动的方向上存在一定联系。具体地说,JCI和HIMSS标准体系的核心价值观都是围绕患者安全、医疗质量。JCI标准相对全面地梳理出医疗流程和医院管理的框架,告诉医院作为医疗机构为患者、家属和员工“应该做什么”,而HIMSS在“安全、质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突出对医疗营运和医院管理中“效率”的支持和提升,以及如何有效实施、持续运营和不断改善安全、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技术路线图,帮助医院“不那么辛苦”地做好“该做的事”,并且做得标准,做得稳定,做得长久,做到医院、患者和主管部门均受益! 换句话说,HIMSS标准所代表的信息化为医院卓越医疗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实际落地和持续运行的工具和抓手,有效地推动和引领医疗机构在安全、质量、效率和医患获得感方面的不懈追求。


医院参与国际评审和认证的初衷很多。其中不少医院是希望看看自己在国际上处于什么位置,跟其他国家地区的医院相比,有哪些优势、哪些不足、如何提升。


除此之外,医院参与JCI或HIMSS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因是“对卓越管理和服务的追求”。在追求卓越管理的历程中,大家都希望得到先进理念的引领。而且, 大家即便清楚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但如果缺少一个“抓手”来驱动变革,其结果就是“明知当为却难为”!JCI或HIMSS作为第三方评价,恰好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外来的驱动力和指导——既给医院一个“抓手”,作为改变的契机,同时也提供系统的框架,并在准备过程中加以现场的言传身教,引导医院改变的方向,通过“驱动+导向”带来“行动+变化”,从而实现“卓越”!


要充分理解JCI和HIMSS这两个国际标准组织和标准体系,一定要回到孕育它们的历史土壤和现实背景中,看看它们背后的故事,以及它们是如何与中国这个古老而伟大的国度结下不解之缘的!


很多中国医院在参与JCI或HIMSS认证后,出版了相关书籍。我和我的团队为其中绝大多数医院提供了咨询服务,因此,不少朋友和同仁建议我写一本中国医院JCI 和HIMSS咨询经历的实践案例集。思来想去,不如抛砖引玉,搭建一个平台,提供给在引入和实施JCI和HIMSS两大国际标准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医院,让大家来讲故事,分享感悟,共享经验,讲述他们如何将JCI和HIMSS这两项“国际标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进而迸发出各具特色的“中国亮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验分享 | 董军:HIMSS助力医院信息化建设
一文读懂 | 中国医院评审/评级标准:等级医院评审、电子病历评审、互联互通、智慧服务、QVI、JCI...
一文读懂所有中国医院评审/评级标准及区别和特点
新版《HIMSS EMRAM(住院急诊)标准》生效
全球首家 | 浙大一院高分通过第6版JCI标准
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应用的评分体系分为9个等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