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04-2014十年间西方对强迫症认识有何变化



阅读心理健康文章、发表评论

咨询强迫、恐怖、抑郁等心理问题

 

  病例一:33岁女性患者,反复洗手一年,每天洗手2-6次,伴有反复检查门和炉灶,尤其是要出门时。受此影响,她减少外出,家人对她的行为颇为不满。

病例二:19岁男性患者由父亲陪同就医,父亲反映患者每天洗手上百次,不接触别人摸过的物品(除非是清理过的)。害怕细菌致使他把自己关在卧室、不能吃饭、想死。尽管父亲认为患者常被小事困扰,但上述问题是近2年的事,也因此逐渐丧失了社会功能。


病例一和病例二分别是在2004年1和20142世界顶尖级临床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临床实践”栏目刊出的病例。两篇文献均以“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为题,两篇文献均谈到了强迫症的诊断、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


有意思的是这两篇文献相隔整整十年,我个人认为它们应该能反应西方对强迫症的认识水平,也能反应对强迫症认识有什么变化。


关于强迫症的诊断,其核心内容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只是在诊断标准的描述上,2014年比2004年的用语比较简练些。2004年,认为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2014年,把强迫症从焦虑障碍分出来单列一类,叫“强迫及其相关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and Related Disorder)。


就治疗而言,两篇文献所提到治疗方案基本没有差别。均涉及到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联合治疗、脑部深刺激。不同的是:1、2014年提到了认知治疗的必要性;2、2004年的文献中提到了“神经外科治疗”(其中包括脑部深刺激),而在2014年的文献中只提脑部深刺激,不提“神经外科治疗”。可能是顾及到神经外科治疗给患者带来的脑部损伤比较严重,而不予提倡。


治疗效果:2014年的文献仍然认为强迫症少有治愈者,但强调治疗的必要性。因为约80%的接受治疗的患者可在不同程度上减轻症状,使患者能够完成其社会功能。对于药物治疗有好转的患者,服药至少一年以上(注:不是一年就行,而是一年以上、或许是终身服药)。


    (有兴趣了解有关强迫症的知识,请参阅我在2017年6月18日的文章 “烦人的重复动作或想法——认识强迫症”。)


参考文献

   

   1.  Jenike MA. Clinical practice.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N Engl JMed 2004; 350(3): 259-265. 

   2.  Grant JE. Clinical practice: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N Engl JMed 2014; 371(7): 646-653.







  有心理问题的人,常常不能及时就医,或者是常常投错医生。这会直接导致:1、患者的痛苦得不到及时或恰当解决;2、增加患者的医疗成本;3、降低患者的社会功能。

  希望帮助人们正确就医,请大家转发,让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主题,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简介:胡宪章,医学博士,1984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的前身豫北医学专科学校。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后赴美国分别在国立卫生研究院、walter Reed和大学精神科,从事精神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和生物学标记的研究,从事过神经元保护的研究。自1996年以来,还致力于强迫症心理治疗方法的探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文化特征,在临床实践中,创立了疗效显著的强迫症的认知-应对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在澳大利亚中医诊所的应用
强迫症道家疗法与森田疗法之区别
强迫症|被误读的「完美主义」,为什么难以停下来?
【文献快递】伽玛刀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强迫症
病例报告:继发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疑病症
丁香园论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