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月薪3万离财务自由还有多远?

 

1


我有个朋友,她是人们眼中那种最 “低碳无公害”的女孩。你身边一定也有这样的朋友吧,她大学毕业,找了份靠谱的工作,并且踏实肯干。她对自己的要求是——好好工作,多多攒钱,补贴家用。当然啦,她也期望自己能慢慢过上滋润的小日子。

 

平时她的作风是能省则省,不随便出去浪也不乱花钱,饭也基本都是自己在家简单解决,买衣服的时候也都有严格的预算,有时候遇到实在喜欢的,但价格高出预算太多,她会说“算了,明年再买吧”。

 

不过我知道,她心里其实是很迫切想要改变现状的。

 

她想精进自己的英语,再利用业余时间学一些会计或者人力方面的专业知识,好在以后的就业选择中更有优势,而且她的确有“自我充电”的条件,因为她目前工作并不需要加班。

 

可实际上,她空闲的时间大都是在干什么呢?

——看剧、翻朋友圈、刷微博……

 

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每个人意志力的“总额”是有限的。对于我的那位朋友来说,过度的节省和自控已经耗费了太多的意志力,以至于让她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真正可以事半功倍提高自己和创造价值的事情上。

 

针对这种“额度有限,取用需谨慎”的事,经济学家们有自己的解释,只不过听起来再学术点儿,在他们看来,地球上的任何东西都是稀缺的,时间也一样——你选择了在某些事情上投入精力和时间,就必然要牺牲掉另外一些事情。


比如:你可能为了省钱,上各种比价网站,最后终于淘到了那个最便宜的。可是,你是真的没付出任何代价地省钱了吗?不是的,其实,你已经因此永远失去了一段本可以做更有意义事情的时间。你失去的这段时间,也是一种成本——“机会成本”。那么,如何选择才能用有限的精力和金钱做更有意义的“投资”呢?。

 

2


针对我们上面提到的各种“稀缺”问题,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金钱上的,似乎我们能采取的唯一有效办法就是——学会“取舍”。

 

“取舍” (英文中叫做“Tradeoff”)在我们日常的应用语境中好像总带有某种禅意和哲学意味。一说到“有舍才有得”,仿佛我们就得闭上眼睛默念、冥想一会。可实际上,“取舍”更是一条在经济学中被最频繁点名的生存法则。

 

靠普及理性思维著称的物理学家兼专栏作家的万维钢就曾在一篇博客中批评过那些不懂“取舍”智慧的人们,他这样写道——“文人思维习惯给每个动作特定的美学评价。文人对事物的议论总是感叹式的。有时候他们赞美,有时候他们唾弃;有时候他们悲愤,有时候他们呼吁。但他们说来说去都是‘这个XXX怎么这么YYY啊!’”。

 

但其实身处复杂的现代社会,我们知道,不仅要把每件事情分清美丑对错很困难,严格按照自己规范的“美丑对错”,或者严格恪守所谓的价值观来做事更难。不过我们能因此就躲起来,不做选择了吗?或者为了不被逼疯就干脆破罐破摔了吗?

 

万维钢继续着他对“文人思维”的控诉——“文人总爱戏剧性地不管不顾,喜欢说不惜一切代价,喜欢看动不动就把全部筹码都押上的剧情。但理性思维要求妥协、要求做利弊分析。

 

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常见。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会觉得“我现在做的这份工作太烦了,经常要加班”,或者”为什么领导总让我做一些我不愿意做的事“,按照朴素的文人思维,你大概很可能会愤怒或自怜,“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自由”,“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这样导致的后果很可能是——

 

1、忍耐,继续不快乐地工作;

2、辞职离开,却依然无法保证下一份工作就对你的胃口。

 

而“取舍”的思维要求我们考虑的是——

1、继续做下去这份工作,我会牺牲什么,又会得到什么?

2、为了这些“得到”,做些“牺牲”是不是值得的?

3、现在换另一份工作会使情况变得更好吗?

 

经过了这样的理性思考后,如果你发现现在的工作优点大于缺点,那就不妨继续踏实地工作和积累。如果你还是觉得这份工作真的糟透了,那也就别再费心纠结了,开始去寻找下一份工作就对了。

 

这种思维或许一点都不酷,一点都不完美主义,一点都无法让你“浪漫地”追求自我,但是,它却可以帮我们更平衡、自如地生活,这也就是所谓“理性”的力量。


所以说,财务自由跟月薪几万没有必然的联系,无论你是2万,还是3万,如果没有正确的思维,都很难实现财务自由。而且,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思维,也很难实现月薪2万、3万。

 

3


我想,下面这张图你一定不陌生



它想说的是——你读的书,决定了你的见识;你所掌握的知识,决定了你的眼界。可以说,这张图最直观地向我们说明了看问题时“高度”的重要性。

 

那么,如果说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了他看问题的高度,一个人思维水平,就决定了他看问题的深度。我们不妨借用一下上面这张图的思路,假设这次隔在我们每个人和真实世界之间的不是一堵墙,而是一扇帘子,那么一个思维单一、脑回路闭塞的人,就只能扒开一个小缝隙去看世界,管中窥豹。

 

不过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因为更悲剧的是,这样的人还要用透过这个小缝隙获得的信息去“应对”世界。就像是在要求一个只学过语文的人去解决数学推理问题,或者看懂股市走向一样,他所掌握的思维方法根本不足以支撑他分析和处理在社会中遇到的事。于是,他会比拥有更强大思维、看到更多世界的人更容易迷茫,幸福感也会更难获得。

 

就是这样,狭隘、单一的思维方式很容易让我们陷入无止境的纠结,耗费时间和心力去钻没有结果的牛角尖。


这样做有很多的副作用,包括——我们可能会因为事情总不能满足自己的预期而消极对待,我们可能因为世界总不按照我们心中默认的价值观发展而暗自神伤、厌恶生活。


更严重的副作用是——我们极可能为了获得认同感和安全感而选择只接触与自己思维一致的群体和事物,而这恰恰会让我们更加封闭,甚至彻底关上了一切接触更广阔、更真实世界的大门。

 

其实更新一下思考习惯,掌握更多思维方式,并不是对自己“初心”的背叛。相反,你只是把原本的“小缝隙”拓得更宽了,你眼中的世界,也会因此而更加丰富和清晰。

 

这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

 

更高的思维水平会让你在解决问题时更从容淡定,那些曾经困扰你的焦虑和选择困难症都会离你而去。


而更宽的眼界则会为你平时的交流提供更多谈资和更独特的见解;你整个人还会因此而更加自信有趣。

 

我相信,这样的你不仅自己会越来越快乐,还会越来越讨人喜欢。因为更加开阔的你不仅更懂自己,也更能理解别人所想;不仅能在语言上带给人美好的感觉,更能从实际上带给身边人新奇的视角和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样的你,悦己,悦人,幸福还会远吗?

 

于是,为了提升你的思维水平,帮你实现这样美好的目标,中信书院联合美国知名知识平台,通过18个月的精心打磨,隆重策划推出了《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思维课》。这里没有干涩的运算和高深的术语,只有“我”和“我朋友”、“我太太”的故事,帮助你更好面对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万万没想到》| (一)放弃文人思维,反常识思考
一张图开眼界:培养9个习惯,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从月薪3百到身家百亿,这个穷小子证明:男人赚大钱,靠的是这些
赢得最高收入的三个关键
害怕中年危机,就应该在下班后去拥有最赚钱的事业
为什么有的会计三千月薪,而有的上万?来看,史上最全财务报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