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只恨自己没有早早加入杏仁医生“——《看医界》专访

“很多平台都说他们和医生关系好,但哪个平台做到了医生出钱给平台?我们做到了!”作为共享医生合伙诊所模式的开创者,杏仁医生通过合伙人招募的方式获得了他们建立诊所的“原始资本”,这也让杏仁医生创始人、CEO马丁底气十足。

 

医生签约成为诊所合伙人,打破传统的雇佣关系——自2015年提出医生多点执业工作室及医生合伙诊所的概念以来,杏仁医生就在行业内引发了不少讨论。如何吸引到数百位医生成为合伙人,合伙诊所的运营有哪些“秘诀”?近日,《看医界》专程走访了杏仁医生上海门诊,亲自向马丁请教了一番。

 

国内首创医生合伙人共享诊所模式

 

近日,杏仁门诊正式与张强医生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张强医生集团广州、深圳、成都静脉病中心落地杏仁门诊。

 

一口气敲定三个城市,马丁表示,双方确认合作的时间仅仅不到12小时。“杏仁每个城市的门诊都是标准化的,日间手术中心的配置、护士的配套、商业模式都是一模一样的,医生可以非常舒服的拎包入住,不用到每个地方谈判、适应。张强医生只考察了上海门诊就决定了其他城市的合作。”

 

 

作为医疗行业的创业先锋,张强医生的眼光可谓“老辣”,他对杏仁的青睐或许代表了很多医生对杏仁的态度。

 

据《看医界》了解,2016年9月起,杏仁医生开始面向杏仁平台上全国的医生发起诊所合伙人招募活动,筹集共建金,活动当月就筹得4000多万,这也直接促成了首家杏仁门诊在沈阳的落地。

 

2017年初,杏仁医生又针对上海等地展开招募,短短30天,就有近250名医生参与招募,筹集了1500多万共建金。截至目前,杏仁医生已经在沈阳、广州、深圳、成都、上海5地建立了医生合伙诊所,每个诊所都有50-70名合伙人,医生群体出资50%,杏仁医生出资50%。马丁表示,今年预计在全国范围内再建10~20家,5年内要扩展到100家。

 

 

100家的规划并非盲目的豪言壮语,而是来源于杏仁良好的财务和临床数据。据马丁介绍,2017年10月开业的深圳门诊,运营4个月就完成168台手术,收入达到108万,实现了收支平衡。2017年,杏仁医生更是完成了888台手术,作为独立的日间手术中心,这样的数据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医生对杏仁的认可。

 

帮助医生实现“诊所梦”,更要树立医生价值

 

“每个医生都有开诊所或个人工作室的梦想,杏仁要帮他们实现梦想。”马丁的初衷很简单,他们确实也有强大的“群众基础”。

 

“杏仁医生线上平台拥有43万认证医生,杏仁门诊开业第一天就有医生带着自己的病人来开诊。如果说很多重资产的诊所是从0开始,杏仁则是从1开始的。”

 

“大牌医生运营起来的诊所毕竟还是少数。”在澳大利亚做过全科医生,又在国内从事过医院管理和医药信息化工作,拥有19年医疗行业经验的马丁绝对是医疗行业的“老司机”。在他看来,尽管多点执业政策持续开放,医生的市场价值正在重塑,但对很多医生来说,在现有的医疗体系和就医观念下,其业务量尚不足以支撑他们开办诊所的前期投入和日常运营成本。

 

在平台机构就大不一样了,根据马丁的估算,在“0成本入驻”的前提下,一位医生每周仅出诊1天,一年的收入也可以达到15万。在国外,体制内做贡献、体制外获得收入认可的模式已经相当成熟。

 

“我们甚至碰到医生关掉自己的门诊到我们这里开诊。”马丁认为,医生和医生集团都是杏仁优秀的合作伙伴,杏仁的角色则是支持者

 

 

就在《看医界》拜访杏仁上海门诊的当天,其中一个诊室刚刚结束了一个皮肤科的门诊,下午还会有一位骨科医生带着自己的患者来门诊。“医生可以自己选择在哪个诊室看诊,但必须要提前预约。”杏仁的“生意”似乎相当不错,马丁也十分乐观。

 

马丁还向《看医界》表示,杏仁的医生合伙人都是主治以上级别,其中50%拥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在中国的医疗体系里,很多主治医生已经从事了十几年的临床工作,他已经是专家了。”

 

独立日间手术中心市场广阔

 

但和“专家”的经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医生们仍在苦苦追寻自身价值的认可。据了解,在成都地区,一台2000多元的包皮手术,医生最后拿到的收入可能只有两位数。“在装修行业,工人的人工费都比材料费高,更不用说更强调劳动价值的会计和律师等行业了。”在马丁看来,要想解决患者的问题就必须先解决医生的问题。

 

目前,除沈阳地区,杏仁的其他四家门诊都配有日间手术中心,医生可以预约带患者来开展手术。马丁向《看医界》介绍说,杏仁的手术价格可以和公立医院持平或者更低,但医生拿到的劳动力认可反而更多,甚至可以占到50%。“当然,如果是很大牌的医生,手术价格也可能比公立医院更贵,但这是为医生的价值买单。”

 

马丁也颇为看中日间手术中心的市场前景。事实上,欧美发达国家60%的手术都是在日间手术中心完成的,患者手术结束,短暂观察就可以回家,避免了交叉感染,临床效果也会更好。

 

在多点执业和自由执业政策放开的条件下,日间手术正越来越为广大医生所认可,张强医生就曾表示:“对多点执业医生来说,日间手术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如果能够建立规范、有序和流程化的标准,医生将更容易掌握。”

 

马丁和杏仁医生正是看准了这个时机:“美国有约7000个独立于公立体系的日间手术中心,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这样类比,中国的需求可能是28000个。未来5年,即使只落地10%,也有2800的存量,有大把的市场机会,而目前国内的独立日间手术中心仅有10几家。”

 

低成本的运营模式

 

除了庞大的医生合伙人做支撑,杏仁的另一大优势在于低成本。据马丁介绍,地处徐汇中心区域,杏仁上海门诊的面积为1000平米左右,配备有10间标准化的诊室、1间治疗室、2个日间手术室和多个功能区,还包括血常规等必要的检验设备,前期总投入700万,其中装修、设备等大概花费为500万。

 

与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大型诊所或日间手术中心相比,杏仁可谓相当“节省”。但马丁表示,杏仁门诊的舒适度和国内的一些高端私立医院相当,在购买器械设备时,则更注重“性价比”,而非一味追求进口,杏仁门诊的采购全部由马丁自己亲自参与,而且每家诊所的标准都是相同的。

 

不仅如此,在人力成本上,杏仁门诊也相当“精打细算。马丁告诉《看医界》,杏仁的每个诊所都只有8个人,通常包括护士、检验师和前台。“我们在门诊并不设人事财务等等,而是由总部统一管理。”他表示,杏仁并不招聘全职医生,而是要成为医生的合作伙伴。

 

 

与大多数私立诊所不同,患者在杏仁门诊承担的医疗费用并不高。“医生的诊费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其他所有检验、检查、药品等费用标准都和三甲医院一样。”马丁说,在杏仁门诊,血常规只要20元,杏仁的这部分投入常常是亏损的。“很多必要的检查必须在门诊完成,运营者应该清楚哪些结果需要尽快出来”。作为医生出身的创业者,马丁对此显然熟稔于心。

 

“如果1个门诊有50个医生,每个医生有4个病人;而如果杏仁有200个医生,每个医生只有1个患者,两者的财务结果也是一模一样的。因此,1个医生哪怕只有1个患者,我们也愿意帮助他走出第一步。”马丁真诚地说,秉持这一观点,杏仁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医生入驻门诊。

 

平台承担平台的责任,医生专注于看诊,并且成为平台真正的主人。这或许可以成为医生走向市场的第一步,也正是杏仁和很多共享平台的价值所在。

(来源:“看医界”微信号   作者:郑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拿下43万医生融资超2亿,240名医生自掏1500万争当合伙人,他用共享模式破局8万亿医疗市场
杏仁医生首创开放式合伙诊所,30天创造“奇迹”!
去年杏仁医生平台完成800多台手术,今张强医生集团的静脉病中心又入驻杏仁门诊
自建、并购、合并,医疗巨头企鹅杏仁加速布局!
医疗全球市场超9.59万亿美元,但医疗到底应该怎么做?
开了一家还不够,杏仁医生想在国内33个城市招募合伙人共建门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