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于部位和组织学的肿瘤分类方法或将被遗弃?No!

       社会变化越来越快,经验不再来自于过去,而是来自于正在发生的未来。要勇于尝试新事物,让未来扑面而来。

        当你以开发的心接受新事物,你就已经走向了未来……

       从2000年乳腺癌Lumina基因分型进入WHO乳腺癌病理分类,10年前WHO淋巴造血肿瘤出现大B细胞淋巴瘤GCB和ABC基因分型,骨髓异常综合征出现5q-MDS,到2011年国际临床肿瘤医生制定EGFR突变和野生的肺腺癌分类,目前已经有WHO神经系统胶质肿瘤基因分型,软组织肿瘤大量的融合基因基因分型,肠癌微卫星检测分类Lynch综合征,再到TCGA给出12种肿瘤如肠癌CMS国际共识分型,前列腺癌,膀胱癌和肾癌出现基因分子分型……,这些大部分依据FISH和基因芯片表达谱(GEP)技术,主要的原因是病理分类需要为病人获益精准服务。

        未来可期的是必须是全基因组范围的全面检测分析,才能更准确的进行肿瘤基因分型。

        至于病理组织学分类的未来,它不仅反应疾病和肿瘤发生发展的面容和规律,也会据此准确分析疾病原发的基因组。病人既不会放弃为自己身体肿瘤特征照镜子,也不会放弃利用组织形态看清肿瘤的颜值和生长规律。

   

       

                  ------------赖仁胜主任医师评


    最近美国FDA批准默克公司的抗PD-1免疫治疗药物Keytruda可用于治疗所有具有微卫星不稳定(MSI)或具其它DNA错配修复缺陷证据的进展期恶性肿瘤,其适应症不再受肿瘤发生部位及组织学类型的限制。而此前该药被限定用于一些肺癌、恶性黑色素瘤、头颈癌和霍奇金淋巴瘤。

 

    美国FDA这一大胆举措开创了先河,那就是抗肿瘤药的适应症可以不再受限于肿瘤的发生部位,甚至不再受限于组织学类型,而分子分型则成为适应症的重要依据。随着肿瘤新的靶点不断被发现,新的靶向药物不断涌现,会有越来越多的发生部位不同、组织学类型不同但具有相同分子异常的肿瘤被发现,进而可使用相同的靶向药物。而肿瘤诊断与分类的主要目的正是协助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从这一角度来看,根据肿瘤的发病部位,甚至组织学类型进行分类的意义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事实上,独立于形态学的肿瘤分类早已存在了, 2007 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就采用了这种方法,2016年仍然保留这一分类。这组肿瘤叫“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PDGFRAPDGFRBFGFR1异常,或伴PCM1-JAK2的髓系或淋系肿瘤”,这类肿瘤可以表现为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生性肿瘤、急性髓系白血病、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及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等。虽然名称中含有嗜酸细胞增多,但实际上有些病例嗜酸细胞并不增多,因此这组肿瘤在形态上差异很大。既然形态上差异如此之大,为什么还把它们放在一个类型里呢?就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的分子异常,且都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敏感。


    总之,分子分型对指导肿瘤治疗会越来越重要,而组织学分型的价值会逐步走低,目前这种基于发生部位和组织形态的肿瘤分类方法是否终将被遗弃,让我们拭目以待!


------------------------------

病理柳叶刀点评:病理诊断中结合形态的基础工作是根本和前提,必将不断引入分子诊断技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精准治疗方案的制定需求。一直存在的一句话:病理诊断是金标准,应该进一步修改为:能满足临床治疗需要的疾病诊断和病理分型才是金标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五版《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
由泛入微,病理诊断助力淋巴瘤精准医疗
【肿瘤科医生一次重要的闲聊】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
目前临床应用的分子病理开展了哪些检测项目?
最强专业团队--大咖云集的病理会诊绿色通道指尖可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