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健康管理很热门,主委曾强却说要完成三个转变

近来,健康管理成为一个热门词汇。健康管理都做哪些事?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记者采访了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长曾强教授。作为健康管理行业中国模式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曾强一直在实践中摸索健康管理的学科发展之路。

体检、评估和干预

是健康管理三部曲

Q1

记者:健康管理是做什么的?哪些人可以从事健康管理?

曾强:从定义上讲,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和新的医学模式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其目的是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健康管理有着三部曲,就是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健康体检是基础,健康评估是手段,健康干预是关键,健康促进是目的。


健康管理进入中国也就10余年时间,是一个特别年轻的学科。通过10多年的努力,健康管理逐步被大家熟知认可。但多数人把它定义为管理学,其实并不是,健康管理是一个医学过程,与各个学科都相关。健康管理的内涵十分丰富,在公共卫生方面,找出健康的危险因素,然后进行连续的健康监测和有效控制;在预防保健方面,通过体检早期发现疾病,并做到早诊断及早治疗;在健康体检方面,健康体检加检后服务就等于健康管理;在疾病管理方面,健康管理说到底就是更加积极主动的疾病筛查与及时诊治。


目前,做健康管理医生大多数是从诸如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等内科的医生转行过来的。而全科医生其实做健康管理工作最为合适。

Q2

记者:这门学科的特点是什么?哪几点是最核心的?

曾强:健康管理的核心是健康管理医学理论指导下的医学服务,并不能单纯划归到其他学科。健康管理的主体是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服务对象则是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亚临床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人群)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以信息技术和健康保险为支撑点,重点做健康风险因素的干预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


这门年轻学科

仍有发展短板

Q3

记者:这门学科很年轻,发展短板是什么?

曾强:健康管理发展的前十年主要是基于体检为核心的医学服务,可喜的是,公众主动体检的意识有所提高。但同时,不少人把健康管理和健康体检混为一谈。实际上,健康体检只是作为健康管理中的第一个环节——健康信息的采集。健康体检是健康管理的重头戏,也是行业的弱势和缺点。现在流行一种“体检无用论”的说法,为什么呢?实际上,目前的体检并没有完成真正的体检,80%的体检都是停留在“只查不管”的层面,并没有对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进行管控。体检查而不管其实就等于没查,该发生疾病还是会发生,只有把危险因素管控起来,才能真正起到防病的效果。


体检也不仅仅是查辨病,更重要的是查风险因素。而且,市场上大多数体检还是不合格的,仍然是“千人一方”,不是个性化体检,男女老少都查相同的项目。我认为,体检应该做到“基本项目不可少,年龄地域性别做参考”。什么意思呢?由于年龄、地域、性别等因素,个体的身体素质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体检检查的项目也应该有所区别。第一,体检没有做到个性化,第二仍然以辨病为核心,没有预防的概念。人体在得病前会呈现亚健康和亚临床的状态,如果按疾病的标准诊断就是无病状态,但实际上在这个阶段就要介入管控了。我们应该推行体检的“1+X”方案,其中的X就是个体化的体检,根据遗传背景、生活环境、个人习惯的不同,个人的体检项目也要有所差别,哪些着重要查,哪些不太需要查,每个人都不一样。


同时,健康管理的标准化管控流程还亟须制定,需要多学科协调。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动力,目前从事健康管理行业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学科准入门槛低,如何建立起健康管理学科从业者的职称序列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建立起健康管理医生职称序列,或者与全科医生进行融合。


应树立健康管理

是门学科的理念

Q4

记者:很多人不认为这是一门学科,甚至瞧不起,认为健康管理等同于体检。您怎么看?我们知道您原来的专业是老年心血管,而且在原来的专业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您转行做健康管理,后悔过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曾强:当时,不少人反对我放弃原有位置转行做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包括我的老师,可我还是坚持要来,而且抱着一定要做好的心开始了健康管理的征途。如果让我再做一次选择,我仍然选择继续从事健康管理。


学医的初衷就是治病救人。一方面,我受到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的启发,与其在某一专业方面做深做精,不如把群体的健康管理起来,防止更多人得病,不是受益的人更多吗?另一方面,在美国学习期间,一次体检令我印象深刻。这次体检是美国的保险公司提出让我去做一次体检,而且是在身体正常的情况下。他们这么做在很大程度上帮我们及早发现疾病,尽早治疗。我发现美国在疾病预防上的投入远远大于我们,尽管治未病的思想是我们最先提出来的,但是实施起来却不如他们。每天医院里门诊都排着长长的队伍,正是说明我们预防工作做得不到位。“只治不防,越治越忙。”一定是“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Q5

记者:健康管理在国际上的发展现状如何?

曾强:说起健康管理最早要追溯到1929年,那时候美国蓝十字和蓝盾保险公司为了在大企业承保时不赔钱,于是乎开展了对承保对象进行包括戒烟、限酒、多运动在内的生活方式管理,大大减低发病率,这是最初的现代健康管理实践的雏形。1978年,美国密执安大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健康管理中心。1990年,健康管理由美国扩展到西方众多发达国家,健康管理也从理论走向实践。


美国与中国的健康管理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着区别:中国的健康管理是指管理个人健康的相关服务,是“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结合,服务范畴包含生活方式管理、疾病管理、医疗服务。而美国的健康管理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非常细分化的行业,它主要是伴随保险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服务范畴包括管理式医疗、疾病管理、第三方管理。


未来健康管理

要完成三个转变

Q6

记者:这门学科未来如何发展壮大?

曾强:健康管理这个学科已经发展10余年,而新的10年不能仅停留在体检工作上。目前健康管理市场火热,但健康管理服务和研究相对滞后。未来,健康管理要完成三个转变,首先是健康管理服务“由单纯体检向健康管理转变”,这是完善医院功能延伸和做好检后服务的需要,也是体检中心摆脱经济压力的出路之一;第二是健康管理机构由“单纯经营型向学科建设型转变”,这是稳定从业队伍,提高从业人员地位,提升学术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步骤;第三是健康体检模式要“由套餐式体检像个性化体检转变”,要彻底改变“千人一方”的套餐式体检模式,要依据受检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家族史和疾病史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体检方案,从而获取完整准确的健康信息,为正确全面的评估和干预奠定基础。


此外,我们要清晰认识到行业边界在哪,在行业范围内,为大健康产业提供可参考的评估管理模式和实施路径,形成标准化、可复制推广的健康管理流程。要与国家倡导的分级诊疗相契合,全国的体检中心或机构建立健联体,通过互联网技术,让信息多跑路,将健康管理的适宜技术推广下去。

(文/本报记者  杨金伟)


编辑制作:王建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候任主委曾强教授: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更大的健康收益!
什么是真正的健康管理,说的太到位了!
给体检加点“含金量”(组图)
治未病是最好的健康管理
您知道吗?一切疾病都和你的基因有关
油腻的中年如何躲过健康危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