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综合性医院健康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探讨


周辉,何媛,王丽丹,钟成跃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门诊部,郑州450042)


[摘要] 健康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是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是全民参与的战略行为,由专业机构对相应的人群开展健康管理咨询与指导是实现最佳的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因此,综合性医院开展健康管理专业,它能从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和健康指导等不同层面来完成相关的健康管理服务,更有利于该学科的快速发展。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及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预测预防和维护的过程,即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检查监测”(发现健康问题)到“评价”(认识健康问题),再到“干预”(解决健康问题)循环的不断运行。健康管理的实质是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实行三级预防,它帮助指导人们成功有效地把握与维护自身的健康。我国健康管理服务的宗旨是“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不生大病”,对于已患病的人则是“早诊早治及提高带病生存质量”。



1
我国健康管理现状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健康管理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全民医疗服务体系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2000年以后,受美国日本等国发展健康产业及开展健康管理的影响,在我国以健康体检为主要形式的健康管理行业开始兴起。由于我国健康管理学科起步较晚,各种规范标准滞后,各类健康管理中心以盈利为目,缺乏统一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标准,服务规范也有待统一。

在我国,健康管理目前正处于“市场热医院冷”的状态,健康管理理念还没有得到充分认可,医院现行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构架还是按照疾病医学模式设立。保健品保健器械等企业开展的健康管理项目在健康管理市场上所占份额更多。2005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三季度发布的新职业中确定了“健康管理师”这一职业,健康管理师培训的热潮由此在全国快速的掀起,随后大多就职于私人企业的健康管理中心或健康体检中心。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我国的健康管理师就已是六千人左右,但不足的是,这些“专业人员”往往缺乏医学基础,甚至高中毕业参加培训即可获得专业证书,其专业能力更有待考量。目前,高质量的健康管理专业人员在我国还极度缺乏,我们所定义的专业健康管理人员包括健康管理医师(通过健康管理培训的全科医师)与疾病管理师(通过健康管理培训的护士)。因此,医院更具有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公立医院开始创建健康管理中心,开拓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新道路。



2
我国综合性医院开展健康管理的必要性



从百姓角度思考,我国国民健康维护主要依靠综合性医院,将健康管理中心引入综合医院,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相结合,通过健康风险筛查与评估,对健康亚健康疾病高危及已患病人群进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给予饮食运动心理及精神等生活方式的执行方案,尽可能降低个体患病风险。同时,也能降低患者疾病诊治的费用。曾有为期5年对上千例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数据研究发现,坚持进行健康管理的患者病情控制率均比未进行健康管理的患者提高30%左右,与此同时,进行健康管理的患者每人每月在医疗方面的费用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有效的健康管理不仅可有效地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并一定程度上降低医疗成本。

    从医院角度考虑,健康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任何时候健康管理服务都不能脱离医疗。特别是疾病谱的改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常见慢性病的井喷,迫使医院由过去以急病、传染病为主的医疗模式,向适合慢性病特点的医疗模式转变。另外,过度医疗是目前社会评价医院服务的重要缺陷之一,而健康管理服务中对患者健康风险的评估恰恰包含了基于患者医保与家庭经济状况评估以及患者维护健康投入对亲属健康的影响。医院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推广与完善应当是建立健康服务型政府及搭建民众健康服务平台的基础,也是尽快规避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下医患关系紧张,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中华民族健康梦的关键性措施。




3
存在问题



3.1  政府对健康管理的投入不够   大量财力物力投入到全民医保当中,一次又一次医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民众就医的部分负担,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民众就医感受。

3.2  符合我国国情的健康管理模式还不够成熟,缺乏标准化的健康管理流程  国内应用的体检软件和风险评估软件五花八门,健康管理信息没有统一标准,大量数据无法实现大样本统计分析。现阶段,虽然有很多医院成立了健康管理中心,但其中一部分还停留在以健康体检为主要内容的模式,重检查轻管理的模式普遍存在,缺乏系统的全面的流程化的健康干预。健康管理技术水平服务模式落后,在健康评估健康维护和服务范围上与国际水平还相差甚远,虽然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但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改善防治脱节的现状,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管理。

3.3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健康管理专业是我国医疗的新兴学科,师资力量薄弱,专业人才更是供不应求。在我国,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人员配备,多是由各科室医生退休返聘人员护士临时兼任,不具备健康管理学科的相关知识,知识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重临床治疗轻健康管理宣教现象比较普遍。人员流动性大,并缺乏系统性的岗前培训,专业型人才的培养速度远远滞后于社会需求,在学历培养方面设有健康管理专业的高校中大都为专科学校,而且医学类院校更为稀缺。

3.4  民众对于健康管理缺乏认识  目前健康管理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是一新兴学科,发展时间较短,民众对健康管理的内涵外延存在着很多不清晰的认识,加之早期的健康管理服务营运不规范,在定位上出现了偏差,重体检轻体检后持续性的健康评估和健康维护,使部分民众把健康管理等同于体检,认为与疾病防治并无必然联系。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人员对自己的健康关注不够,有病就医,很少进行定期的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体检人员大都集中在以单位集体进行的福利性体检和经济收入较高的个体体检,普通民众所占份额很少。健康管理是一项长期才能见效的工作,涉及对慢性病群体疾病谱的调查,人群心理特征的分析,只有民众对医疗预防保健的认知提高,健康管理服务才能得以开展。



4
加快我国综合医院健康管理发展的思考



健康管理是今后我国卫生机构的主要任务之一,政府应从政策和服务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大宣传力度,着重思想文化上的引领,在进行全员健康管理的同时,应创造一种健康文化,从而转变民众对医院服务对健康管理的认识。综合医院从传统的“治病救人”到适应社会发展的“防治结合”,既要有大医疗观,又要有大健康大卫生观,其模式的转变需要普及到民众当中。

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具备医学各个学科知识的全科医生是健康管理师的主力军。一位优秀的健康管理师除了具备丰富的学识,还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医院应当把健康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建立一套系统的流程化的标准课程,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大量培养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健康管理师。

结合我国传统中医药的理论实践,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国外的健康管理偏于群体,中医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和辨证论治的指导思想,将健康管理赋予个体化。结合中医科康复科治未病科,将中医的理论技术方法应用到健康管理服务中,是我国健康管理区别于其他国家健康管理的独特性。努力将健康管理服务做到“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充分了解病史及职业史,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及时评估健康风险进行健康管理干预,使疾病在“院前”得到控制;医院要加强医务工作者对健康管理的认识,全面了解健康管理,结合自己目前工作岗位,找到新的突破点,将健康管理的“院中”服务做到极致;“院后”进行跟进,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作者简介:周辉,副主任医师,Email:1046796179@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康管理新模式——未来式体检
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问题及对策
深度报告:康复医院的市场机会和挑战
“价值医疗”到底是什么?会给医疗体系带来怎样的改变?
医养结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互联网医疗英文热词解读: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