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印氏柴芩温胆汤:除痰降火】
【方名与出处】印氏柴芩温胆汤(《中医内科新论》)
【组成用法】柴胡9g,黄芩9g,半夏9g,青皮9g,枳壳10g,竹茹9g,龙胆草9g,梔子9g,珍珠母(先煎)30g,夜交藤30g,水煎,每日1剂,分两次服。
【配伍点睛】印氏柴芩温胆汤是现代名中医印会河教授治疗痰热引起神经系统疾病的家传验方。据印老讲,该方是其父印公秉忠老先生在总结清代名医费伯雄之驯龙汤、驭虎汤,并吸收了宋代名医许叔微之珍珠母丸治疗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践研制的经验方,也是印老治疗痰火引起诸证的基础方。
本方除痰降火,主治睡梦纷纭或睡少梦多,两侧头痛,失眠惊悸,胸脘胀闷。痰热内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头痛,昏晕;痰热扰乱心神,神不内守,故乱梦失眠而心烦;痰浊停留,肝气郁滞,则胸胁胀满,脘闷不舒;肝木横逆,克犯脾土,则生痰湿;痰郁化热或肝郁化火,耗伤津液,炼液为痰,痰火循经上炎则两侧头痛;痰火犯胃则呕吐恶心。治宜除痰降火。方中柴胡、黄芩清泄肝胆之热,为主药;龙胆草、栀子辅助主药清少阳之火,泄三焦之热,为辅药;半夏、竹茹清除痰热而和胃,青皮、枳壳下气降火而除痰热,共为佐药;珍珠母、夜交藤镇肝潜阳以安心神,为佐使药。全方调畅气机,疏通三焦,清热除痰。
本方配伍特点是:理气化痰而不燥,苦寒清热不伤胃,镇肝潜阳,调畅气机,使痰热化,胃气和,胆热清,共奏除痰降火之效。
【证治说略】本方是一个除痰降火安神剂,功能除痰降火,理气化痰。主治睡梦纷纭或睡少梦多,白天心烦易怒,胸脘胀闷,两侧头痛,口苦苔黄,脉弦数,甚则哭笑无常,打人骂人。可用于现代医学之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窦性心动过速、梅尼埃病、精神失常、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癔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属痰热者。
临床:
凡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属痰火者,本方加制南星6g,天竺黄6g,石菖蒲6g,青礞石30g,合欢皮15g,乃合除痰降火汤之义,并配以礞石滚痰丸,每日上午9时服10g,以大便稀黏为度。
神志不清或健忘者,本方加菖蒲6g,郁金9g,远志6g;
惊悸或属窦性心动过速者,本方加生龙齿30g;
痰厥头痛或神经性头痛者,本方加胆南星9g,天竺黄9g,生龙齿30g;
神经性呕吐者,原方去龙胆草、栀子、珍珠母、夜交藤,加生姜9g;
眩晕或梅尼埃病,原方去珍珠母、夜交藤,加大青叶30g,苍耳子9g,生姜9g;
梦游者,加胆南星6g,天竺黄6g;
痰热引起月经闭阻者,加桃仁9g,大黄9g;
大便稀者,青皮易陈皮,去栀子,黄芩减半,枳壳炒用,加茯苓12g;
不心烦者,去栀子、龙胆草;
兼有肝肾阴虚者,加桑椹子30g,枸杞子9g。
【研用心得】《中医内科新论》中治疗狂躁症的除痰降火汤,治疗眩晕呕吐酸苦的清泄肝胆方,全是由该方加减而成。古有“奇病属血怪属痰”的论述,印老对由气火所生的无形之痰以及它所导致的多种顽痰怪疾有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值得继承发扬。
除痰降火汤:柴胡9g,黄芩15g,半夏12g,青皮9g,枳壳9g,竹茹9g,龙胆草9g,梔子9g,制南星6g,天竺黄6g,石菖蒲99,远志6g,珍珠母(先煎)50g,青礞石(先煎)30g。这个方是印老治疗痰火扰心而致狂躁症的家传验方,也即印氏柴芩温胆汤的加减方。
印老谓神志病主要由于精神刺激、七情所伤诱发,或因恐惧、忧愁太过,思虑不解等,影响到肝的生理功能。肝为刚脏,主疏泄而调畅气机,且有疏通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其性喜调达而恶抑郁。若情志不遂,气机不畅,疏泄失职而郁结,肝郁化火,炼液为痰,痰火蒙闭清窍,扰动心神,轻者可见心烦失眠,重者可见神志错乱。
清泄肝胆方也是印氏柴芩温胆汤的加减方,为印老治疗头目眩晕、呕吐酸苦、羞明不敢睁眼的自制经验方,亦为治疗内耳性眩晕的首选方。其眩晕多发生在头部转动时,常突然发作,患者平素心烦、失眠、多梦,发作重时恶心呕吐,印老以柴芩温胆汤去重镇之品,加大青叶、蔓荆子、苍耳子,使头目清,内耳炎症消,疾病则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医印会河教授三十八方集验(30)除痰降火方
古今治失眠的9个实用方
失眠的治疗方法
柴芩温胆汤组方功效
印会河经验方“除痰降火方”,灵活运用治多种疾病
“除痰降火方”加减治疗不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