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景藩:急性吐泻方】3

7.急性吐泻方


方药组成  

藿香10克,苏叶(或梗)12克,陈皮10克,法半夏18克,厚朴12克,白蔻仁12克,茯苓15克,生姜9克,炒枳壳12克。


功用主治  

疏散表邪,化浊和胃。适用于外邪所致,胸脘痞闷,恶心,伴有恶寒、身热、头痛、肢楚,舌苔薄白,暴饮暴食,酒食不节,或过食生冷、不洁、腐馊或有毒之物,食而不化,毒扰胃腑,胃气上逆而致呕吐。

徐先生实践经验  

据经验,若由中毒所致者,应采取因势利导之法,及时探吐以驱毒外出,反复给水,然后探吐,力求洗净胃中毒物。若因暴饮暴食、酒食不节而致呕恶、胸脘不适,也不妨探吐以吐出胃中食物,不必即予止吐。


欲求止吐,一般可采用针药同治。针刺内关、天突,配间使、合谷、足三里等穴。若仍未止吐,加针廉泉。若吐多而呈虚寒症候者,可灸神阙、天枢、中脘、关元等穴。


因暑湿秽浊引起的急性呕吐,首选药为红灵丹次为玉枢丹或行军散。此三种药可以口服,每次0.1-0.3克,用少量温开水送服,也可将药粉倒在口中或舌下,少量分次,含化后咽下。


有寒湿征象者,可用藿香正气丸,每次3-5克,吞服,或用15克布包后煎浓汁,趁热饮其药汁。现有藿香正气水,每次服1支;藿香正气胶囊,每次2粒,其效相似。也可用辟瘟丹每日2-3次,每次0.2-0.5克。上述诸药均属应急之品,待呕吐止后,续服1-2次即可停药。


夏暑宜用香薷。如由温热病邪所致,吐止而身热汗出不解,当及时辨证用药。若因卒犯寒邪,或脾胃素虚,外内俱寒,舌白、脉细缓者,可用温胃祛寒和胃法,《和剂局方》温中良姜丸(高良姜、生姜或干姜、肉桂、白术、甘草)或《济生方》丁香半夏丸(丁香、半夏、干姜、橘红、白术)加减。


如因饮食所伤,胃气窒滞,上逆为吐,法当消食和胃宜保和丸加减。热甚者配入黄连、黄芩,伴有脘腹胀痛,舌黄便秘者,应加大,黄、元明粉以通导腑气。

瓜果冷饮所伤,加丁香、肉桂,或七香饼(香附、丁香、甘松、砂仁、陈皮、莪术、益智仁)。饮酒所伤者,加枳椇子、葛花,并可用枳椇子煎水代茶饮服。


呕吐后脾胃气虚者,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若吐伤胃阴,干呕不止,中脘嘈杂,口干、舌红少苔者,宜麦门冬汤加减,常用药如麦门冬、法半夏、太子参、橘皮、白芍、枇杷叶、冬瓜子、茯苓、甘草、石见穿等,养胃和中,善后调理。

徐氏运用体会  

胃内容物从口而出,是为呕吐。便次增多,粪质稀薄甚则如水样是为泄泻。急性吐泻是指上述两病卒暴同发而言。有的表现为先吐后泻,有的吐多泻少,有的吐少泻多。


导致急性吐泻的病因,不外乎感受外邪和饮食不当。如气候骤冷,风寒之邪犯胃,胃中水谷腐熟受碍,寒凝气滞,胃气不降而上逆,于是引起卒然呕吐。风寒犯胃及于脾土,运化无权,水谷杂下,清浊混淆,则导致卒然泄泻。尚有外感暑湿,或秽浊之气于脾胃,邪扰于中,胃气上逆则吐,脾气不升则泻。


外感湿热病邪,诚如吴瑭所说“阳明为必由之路”由口鼻受邪,胃肠为阳明经络,亦可出现卒然呕吐、便泄。这类病证的特点是,:吐泻止后,继见身热,或恶寒、畏风、口渴、溲赤,身热有汗不解,表现为邪在卫、气的症候。


少数严重病例有可能及于营血。吐泻止而发热高者,正气损伤,阴液骤耗,预后较为严重。如原来脾胃功能健旺,邪去而正伤不甚者,症状较轻,其疾渐愈。反之,如平素脾胃虚弱,又罹卒病,吐泻交作,脾胃升降功能严重失常,一般症状较重,而且气阴迅见亏虚,病情常较严重。


若原有他脏宿疾,一旦患急性吐泻之后,也可能因正气损伤而使原来疾病诱发或加重。

案用评述  

徐氏还荐用针灸。急性泄泻,针灸取穴,如:寒泻宜天枢、气海、中脘、足三里、大肠俞等;热泻刺曲池、合谷、阳陵泉、足三里、公孙、内庭等。


药物治疗,初起一般以祛邪为主,据证而用解表、化湿、清热、消导等法。属寒者用纯阳正气丸,亦可用藿香正气丸。


疏风化湿如荆芥、防风、羌活。芳香化湿加藿香、佩兰、陈皮、砂仁、半夏等。苦温化湿如炒苍术、厚朴。分利化湿如茯苓(或赤苓)、车前子(或草)、泽泻,利小便以实大便。苦温化湿与分利合法之常用方为胃苓汤。高良姜亦善于止泻,确系寒邪盛者,可取良姜、干姜或炮姜炭、肉桂等同用,丹溪大已寒丸即以干姜、良姜二姜同投之方(见《丹溪心法》)。


脾胃虚寒夹湿,卒暴泄泻如注,升阳除湿汤(《脾胃论》方:苍术、升麻、柴胡、羌活、防风、神曲、泽泻、猪苓、陈皮、麦芽、甘草)可以止泻。急性泄泻若由湿热所伤,治宜清利湿热,一般如葛根芩连汤加减。


笔者常用葛根、黄连、黄芩、银花、地锦草、马齿苋、茯苓、滑石、车前子、煨木香、焦建曲等。若因食滞所致,积滞蕴结而致湿热者,宜在早期佐以通导,俾积滞下泄,减少湿热病邪之源,关于消导药物,大致可参考呕吐所列之品。


临床若水泻多而腹痛不甚,舌苔不腻,可加用石榴皮、白芍炭、乌梅炭、益智仁等涩肠敛阴止泻,必要时暂用罂粟壳10克,服1-3日,泻止即停用。


如症状疑似痢疾,一时难以分清,可参用治痢方药。


初起时一般以寒湿或湿热证较多。寒湿者藿香正气散加减,表寒甚者加荆芥、防风,里寒甚者加炮姜、辣蓼草。湿热证以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加减。总以辨证施治为主。


诚如仲景所列“下利”病名,包括泄泻、痢疾,在初起急性阶段,不易即时分清,然而治法方药却有共同之处。


吐泻交作者,参合上述治呕、治泻之法。如吐泻正虚已著,神怠、脉细、有汗、四肢不温,急当温阳救逆。附子理中汤、参附汤、六柱汤(《证治准绳》方:人参、附子、白术、肉豆蔻、木香、茯苓)之类均属常用之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藿香正气散
这个方子专门治夏季暑湿病,效果比藿香正气液好,是被严重低估的绝妙好方!
《祖剂》平胃散
古今醫統大全卷八十九 幼幼汇集(中)
养胃 有两个小秘诀
祛湿剂之燥湿和胃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