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洞天奥旨 卷九》】

卷九 

杖疮、秃疮、鱼脐疮、阴包毒疮、燕窝疮、羊胡疮、胎毒疮、恋眉疮、肺风疮、齇鼻疮、粉花疮、裙边疮、脏毒痔漏疮、阴囊破裂漏水疮、胞漏疮、雌雄狐刺疮、水流麻根疮、
肥粘疮、千日疮、时毒暑疖、齿踞、白壳疮

杖疮
杖疮,受官刑而成疮也。气血有余,易于生合,气血不足,难于化消。倘受刑少者,血不凝滞,受刑多者,血必秽瘀;受刑轻者,气不萧索,受刑重者,气必败残。盖刑轻刑少,忍痛而断不叫号,刑重刑多,悲伤而自多涕泣,此气血所以愈亏也。倘受刑之先,身体原弱而不强,则恶血奔心,往往有死者。必须活其血而补其气,败其毒而消其火,然后外用膏药贴之,或末药敷之,不至死亡也。
调中化汤 巫彭真君传。内治杖疮神效,服之无性命之优。
当归五钱,生地五钱,三七根末三钱,丹皮二钱,白芍三钱,生黄芪三钱,生甘草一钱,大黄一钱,枳壳三分,虚极者加人参三钱,水一碗,童便一碗,同煎服,二剂瘀血即散,外用末药、膏药贴之即愈。
仙花散 外治杖疮。
凤仙花叶捣汁,马齿苋捣汁,黄蜡二两,葱白捣汁,松香二两,五倍子为末一两,乳香二钱,将凤仙、葱、苋先捣取汁二碗,将黄松香熬膏,入倍子末,摊膏贴之自愈。
秃疮
秃疮,乃是太阳膀胱、督脉二经受湿热,故生虫作痒。其实亦因父母生儿之前,不节色欲,或服热药浪战,频频泄精,以致胎中受毒,不能即散,而小儿之首受之。毒轻者疮轻,毒重者疮重。既生之后,小儿或食煎炒之味,或多餐水果,或多受暑风,而头上秃疮因而生虫,痂高堆起,白屑满盈,终年累月而不愈矣。疮轻者,外治即痊;疮重者,必须内外兼治,庶易愈也。世人多不急治,所以多累,竟至虫蚀发尽,成为秃子耳。
蜗蜂丹 外治秃疮。
蜗牛十个,黄蜂窠二钱,生甘草一钱,白矾一钱,将蜗牛捣烂,涂秃遍透后,将下三味研为细末,猪油调敷。如用熊油调搽更妙。
清首汤 内治秃疮。
玄参三钱,生甘草一钱,茯苓二钱,白芷一钱,山豆根五分,紫草一钱,黄柏一钱,蔓荆子一钱,白蒺藜一钱,半夏五分,水煎眼,四剂后,以前方外治,无后患也。此方以十岁为准,年小减之。
鱼脐疮
鱼脐疮生于肘肚,乃手少阴心经也,此处属少海、灵道之穴。生于小腿肚者,乃足太阳膀胱经也,此处属承山、飞扬之穴。上下二处之疮,其疼痛皆甚。初起一二日,先用灸法,最易解散。心经多气少血,膀胱经多血少气。少血者,宜补血以消毒:少气者,宜补气以消毒。然气血双补,而佐之消毒之药,更佐以引经之品,何疮之不速愈乎?俗名鱼脐疔,治法正同耳。
化鱼汤 巫彭真君传。治鱼脐疮疔,不论肘腿俱效。
金银花一两,当归五钱,生甘草二钱,青黛二钱,地榆二钱,白矾一钱,生黄芪五钱,水煎服
阴包毒疮
阴包疮,生于腿内膝之上,乃足肝经风热之毒也。肝本多血少气之经,若生此疮,必然疼痛。治法必须补气以解风热,则已溃未溃,尤易散也。外用膏药贴之,更效如神。
黄芪散阴汤 治腿内外股疮毒疽疖。
生黄芪五钱,柴胡一钱五分,白芍五钱,炒栀子一钱五分,大力子一钱,甘草二钱,连翘一钱,金银花一两,肉桂三分,薏苡仁五钱,半夏一钱,水煎服
燕窝疮、羊胡疮
燕窝疮生于脑后项之窝,乃足太阳兼督脉之经也。羊胡疮生于下唇下巴骨之处,乃任脉之经承浆地阁穴道也。两处生疮,多是感犯湿气,湿入则热,热久则毒难化矣。于是气血不通,湿热不散,而疮有经月不愈者,在小儿尤多。倘内服除湿清热之味,以消太阳、任督之毒,外用药掺之或搽之,则疮即结靥而愈矣。
除湿清热散 家传。内治燕窝疮、羊胡疮神妙。
茯苓二钱,炙甘草一钱,白术一钱,白芷五分,蒲公英二钱,泽泻一钱,猪苓一钱,苍术一钱,羌活五分,天花粉一钱五分,水煎服
神异丹 巫真君传。外治燕窝疮、羊胡疮最妙。
轻粉一钱,儿茶三钱,黄丹二钱,炒黄柏三钱,枯矾五分,冰片三分,各为末,湿则干掺,干则用麻油调敷,数日即愈。
胎毒疮、恋眉疮
疮生于头上、眉上,终年终月而不愈,皆受母胎之毒也。似与秃疮相同,然而秃疮止生于头,而不生于眉也。今头与眉俱生,尤胎毒之重者也。故秃疮可以外治,而恋眉之疮必须内外兼治。倘疮止生头上,用清首汤妙矣。或儿畏汤剂,不肯吞服,亦可止用蜗蜂丹外治,无不愈者。若头眉俱生,必须先服清首汤,另用释眉丹外搽,不至淹缠岁月也。
清首汤 治胎毒疮。载秃疮门。
释眉丹 治恋眉疮。
黄连五分,油调涂碗内,艾烟熏过,入:皂矾一分,为末,轻粉一分,末。冰片半分,末。麻油少许再调涂之,数次全愈。或用胶髓膏,亦神效。载在奇验方门。
肺风疮、齇鼻疮
肺风、齇鼻疮,生鼻面之间,乃肺经之病也。夫肺开窍于鼻,肺气不清,而鼻乃受害矣,鼻既受害,遂沿及于面。世人不知肺经有病,或冷水洗面,使热血凝滞,因结于面而生疮矣。治之法必须清肺气,而兼消其风,活肺血而再祛其火,然后用搽药外治,未有不速痊者也。
加味甘梢汤 治肺风齇鼻疮。
桔梗三钱,甘草一钱,甘菊二钱,青黛二钱,茯苓三钱,白附子八分,天花粉二钱,白芷五分,水煎服
杏黄散 载后。
粉花疮、裙边疮
粉花疮生于人面,窠瘘生痒,乃肺受风热也。此疮妇女居多,盖绞面(注:又称绞脸,妇人的一种整容术,即用细线拔去脸上的毛)感冒寒风,以致血热不活,遂生粉刺,湿热两停也。裙边疮者,亦妇女生于内外足踝之骨,或裙短而不能遮风,又不慎房帷,乃致足寒,而湿热不行,凝滞而生疮也。粉花疮轻于裙边,以上湿易散,上热易化,而下之湿热未易消也。故粉花疮止消外治,裙边疮必兼内治始妙也。
二粉散 载后。
大风膏 载后。
五色汤 巫彭真君传。内治裙边疮。
茯苓三钱,薏苡仁三钱,黄柏一钱,黄芪三钱,荆芥一钱,红花一钱,乌桕根三钱,白矾一钱,水煎服,服数剂,外用大风膏调搽自愈。
脏毒痔漏疮
痔疮生于谷道肛门之边,乃五脏七腑受湿热之毒而生者也。故疮亦甚多,形亦不一。有状似菱角者,有状似莲花者,有状似穿肠者,有状似鼠奶者,有状似花瓣者,有状似蜂窠者,有状似悬珠者,有状似钩肠者,有状似核桃者,有状似栗子者,有状似鸡冠者,有状似珊瑚者,有状似担肠者,有状似垂珠者,有状似鸡心者,有状似牛奶者,有状似羊奶者,有状似串臀者,有状似翻花者,有状似气突者,有状似血射者,更有外无形而内苦者,有内外俱无形而齐苦者。总之,初生之时形小,久则形大矣。初有形之时,痛尚可忍,久则痛不可忍矣。虽痔之形状甚多,而犯湿热则一也。夫湿热亦易消之病,何愈消而愈痛乎?皆因不守禁忌,贪色欲而不止,饕食味而无穷,遂至痔变为漏矣。痔易治而漏难治也。盖痔有诸形之异,而各无孔窍之破,服药尚无漏厄之虞。一至成漏,服饮食则泄气矣,吞药饵则损血矣,血损气泄,何能成功哉?况好色者多,断欲者少,欲奏异绩,实非易事。且肛门粪口,上通大小之肠,前达任脉,后达督脉,其皮肉横中有直,正中有斜,一经破损,难于生合,且成漏卮,损伤皮肉,尾闾不闭,其何能合乎?人肯节欲,则漏犹未甚,而无如明知故犯者,又甚多乎。所以漏病之轻重,专分于欲事之多寡。大约漏病有八:一曰气漏:二曰风漏:三曰阴漏;四曰冷漏:五曰色漏,俗名痔漏;六曰血漏,俗名热漏;七曰偏漏,俗名蝼蛄漏;八曰痿漏,俗名痿腮。气漏者,时肿时消,疼胀难忍也。风漏者,孔窍作痒也。阴漏者,男妇阴内疼痛出水也。冷漏者,孔内出白脓也。色漏者,犯色流脓流精也。血漏者,时流鲜血也。偏漏者,肛门之外生孔窍,出脓血也。痿漏者,疮口黑烂,出黄黑水也。世人治法,多用刀针、挂线,益增疼痛,反耗气血,若不节食断色,未有能生之者。或用熏洗点搽之药多有愈者,然内无药饵疗之,亦虚岁月矣。人能绝嗜欲、慎气恼、淡滋味,内服丸散,外用洗敷,虽老人尚易奏绩,矧中年者哉?漏疮多生于肛门谷道,然亦有生于身上、面上、手足之上者,此皆生他疽他毒,久已收口,不慎色欲,泄精以伤化气血,一泄不已,又泄又不已,至于三泄,而疮乃成管,终年流水流脓,变成漏矣。此等漏疮,较谷道肛门者少轻。惟生于胸膈者颇重,必须大补气血,断欲半载,加之补漏神丹,服之则愈。
榆羊丸 仲景张真君传。治痔疮,各痔无不神效。
地榆二两,当归三两,羊蹄后壳三副,土炒。共为末,饭为丸。日三服,于未饮食饭前服之,每服三钱,一月即愈,不再发。地榆出脏之湿热也,当归补新血也,羊蹄壳直达于直肠,故用此为使,且此物亦去湿热,故相济成功。
墙苔散 秦真人传。治痔漏久不愈者,神效不测。
绿苔要墙上生者,刮下,五钱,火培干,为细末,羊爪壳五副,用后蹄,不用前爪,炒白术二两,茯苓二两,槐花五钱,白芷一两,共为细末,米饭为丸。每日临卧,先服一钱,后压之美膳,一月即内消,管化乌有矣。
参龟丸 鬼真君传。治各痔漏神效。
人参一两,瓦松干者,三钱,此物级不肯干,佩身半月即干,妙在取人之气,茯苓五两,活龟一个。将前药各为末,以绵纸同龟包之十余层,则龟不能出。微火焙之,龟不死则用武火焙之,龟死则将药末取出另包,惟焙龟干,捣碎再焙干,全身用之,同药蜜为丸。每日只消服三十丸,不必服一料,半料而漏管俱消而愈。此方至神至圣,但服此主,必须忌房事三月,鹅肉则终身忌之。犯则痛生,急以瓦松数条,加皮硝数钱,煎汤热熏温洗,可救。前方不可妄自加减,一加减则不效矣。用纸包龟者,取龟闻药而死,尤善消痔漏也,否则功减半矣。
补漏神丹 南阳张真君传。治胸膈漏疮,并头面、手足漏疮,俱神效。
人参五两,白术三两,炙黄芪八两,金银花四两,当归二两,人指甲三钱,各为细末,蜜为丸。每日服三次,每服五钱,一料必愈。忌鹅肉一载,房事三月。如面漏,加白芷四钱;头上,加川芎一两。
熏涂法《医方摘要》。治痔疮肿痛。
皂角三挺,火烧烟先熏之,后以鹅胆汁调白芷末涂之即消。用郁金末水调涂亦消也。
墨汁散《保寿堂方》。治痔漏疮发。
莲草一把,根须洗净,用石臼擂如泥,以极热酒一盏冲入,取汁饮之,滓敷患处,重者不过三服即安。
传家秘方 治肠风痔漏。
萆薢、贯众去土,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温酒空心服之。
四圣丹 治痔漏如神。
蜂房一个,净,全用。去虫,将食盐填于孔内,阴阳瓦焙干,为末,地龙去泥净,阴阳瓦焙干,为末,五钱,蜕螂取米头者佳,阴阳瓦焙干,为末,三钱,广木香末三钱,象牙三钱,乳香去油,三钱,爪儿血竭净,末,五钱,飞矾末,三钱,槐子妙黄,为末,三钱,没药三钱,提净,黄蜡八两,滚化,入前药和匀,为丸。每日清晨酒服三钱。如不能饮,清汤下。
狗肠丸 治漏疮神效。
黑狗肠一副,煮烂,加象牙末四两,细茶末四两,倍子末四两,连肠为丸如梧子。每服淡盐汤饥服三钱。如不能丸。少加煎蜜为丸,一料必愈。忌煎炒热物,尤忌房事。狗肠乃直也,象牙脱管也。
阴囊破裂漏水疮、胞漏疮
阴囊之外,破裂漏水,此非痔漏之漏也,乃杨梅毒气未散,结于囊中也。然而,杨梅疮生于身上,既已全愈,何外囊独留毒乎?盖服败毒之药过多,必伤元气,则膀胱之气难化,而毒尚存于囊中矣,所以破裂漏水也。治之法必须补气以健膀胱,益之分消之药为妙。断不可更服祛毒之味,重伤元气也。胞漏者,囊中起窠子作痒,乃搔抓破损,而水遂外滴,尚不至破裂而漏水,此乃肝经湿热,非膀胱受毒也。分消肝经之湿热,亦易奏功耳。
土茯苓散 家传。内治阴囊破裂漏疮。
土茯苓一两,白茯苓三钱,薏仁五钱,肉桂三分,金银花一两,人参二钱,白术二钱,车前子二钱,水煎服数剂。外用炒黄柏一钱,轻粉三分,儿茶三钱,冰片一分,各为末,掺之即愈。
逐湿肠 治胞漏。
牵牛一钱,大黄一钱,木通一钱,黄柏一钱,芍药五钱,牛蒡子一钱,茯苓三钱,茵陈一钱,水煎服,二剂渐愈,再用前末掺之即痊。
雌雄狐刺疮
狐刺疮生于手上,有雄有雌,雄者单而雌者偶。前人谓雄者止生一个,雌者生有五七个,误也。疮内生有成丝,疮外生有小刺,雌雄无异,正不必过分也。大约生雌雄疮者,无不疼痛,无非受竹木签伤,破皮破肉而成之也。

治法先用生甘草、枸杞根等物煎汤洗之,后用桑粉丹敷之即愈。
桑粉丹 治雄雌狐刺疮,神效。
桑条烧灰存性,三钱,轻粉一钱,雄黄一钱,贝母一钱,各为末,先以甘草、枸杞各三钱,煎汤一碗,洗疮口净,多浸一会,后以此四味研,入米醋少许调稀,入疮口满,频频换之,待刺去自生肌矣。
水流麻根疮
麻根疮生于足后根之下,色赤皮烂,内有肉丝缕缕,状似麻根,故以麻根名之。足跟本属足太阳之经,多血少气。而人又好色者多,节欲者少,必至气亦伤矣,不止血之不足也。况房事不节则精既耗散,血不更损乎?是气血两亏,尤难医疗也。治法必须用十全大补汤补其阴阳,更用肾气丸以填其精髓,则气血齐足,而疮毒易散。然后用外治末药敷之,始得奏功。更宜绝欲为妙。否则毒不能去,肌不能生,亦可畏也。
十全大补汤 载后。
肾气丸 见《金匮要略》
外治末药
轻粉三分,生甘草五分,黄柏一钱,铜绿三分,乳香五分,冰片一分,黄丹五分,没药三分,各研绝细末。先用苎麻根一把,苦参二钱,煎汤一碗,洗疮臭腐,后用此方药末,掺之而愈。
肥粘疮
肥粘疮多生于小儿头上,俗名肥疮。头上乃太阳经也,身感风热不散,而毒乃浮于头上,遂生此疮。初生之时,多黄脓暴出,流粘发根,与秃疮无异。然秃疮乃胎毒,而肥粘非胎毒也。以小儿好餐水果,湿气留中,一遇风热,聚而外出,或油手抓头,或剃刀传染。初生一二,久则遍头皆是,盖湿热生虫也。治法先用槐条煎汤洗净,后用末药外治,不数日即愈也。
菊粉散 巫真君传。治肥粘疮。
黄菊花五钱,烧灰,烟胶二钱,轻粉一钱,枯矾一钱,黄丹二钱,各为末,湿则干搽,干则用猪油熬熟,搽之神效。
千日疮
千日疮生于人之手足上,一名疣疮,一名瘊子,一名悔气疮。状如鱼鳞排集,层叠不已,不痛不痒,生千日自落,故又以千日疮名之。或用鸡胫皮擦之自愈。初生时,艾灸第一个,即落不再生。或用蜘蛛丝,采来缠于根下,不数日亦落也。
齿垢散 治痛疣子神效。
用人齿上垢,不拘多少,先用手将疣子抓损,后以人齿上垢敷之,日数次,数日自落。
时毒暑疖
身生疖毒,乃夏天感暑热之气,而又多饮凉水冷汤,或好食生果寒物,以致气不流通,血不疏泄,乃生毒疖矣。虽痈疽疮疖多是相同,而感生疮疖则少轻也。小儿多生此疮,然重者身必发寒发热,作脓而痛,尽是阳疮。半发于头上,间发于身体、手足,不若痈疽之症,有七恶之险。内用清暑解火,外用活血生肌膏药、末药,审而治之,何难速效哉?
解暑敢毒饮
香薷二钱,浦公英二钱,青蒿二钱,茯苓二钱,甘草一钱,归尾一钱,黄芩五分,黄连五分,大黄八分,天花粉一钱五分,水煎服。十岁小儿如此;大人增半,小儿五岁者减半,服后用膏药可也。
齿踞
齿踞者,齿龈上长出如鸡足踞,长一二寸者有之,初生之时微痛,后则痛渐重矣,往往有触之而痛难忍者。夫齿之上龈,本属足阳明胃经也,胃经有毒,故长于上齿龈也。齿之下龈,又手阳明大肠经也,倘下龈长出,属大肠经矣。总用芫花二钱,煮丝线系之,二日即落,更用分经之药以泄其毒,则踞落不再长也。
白壳疮
白壳疮,生于两手臂居多,或有生于身上者,亦顽癣之类也。如风癣、花癣、牛皮癣、杨梅癣,皆因毛窍受风湿之邪,而皮肤无气血之润,毒乃附之而生癣矣。此等之疮,非一二剂补气补血可以速愈也,故必须外治为妙。更有一种小儿,食母之湿乳,流落唇吻,积于两颔间,亦生癣疮,名曰湿奶癣,与前疮少异。盖风、花、牛皮、杨梅癣,多是风燥之疮,而奶湿疮实湿症也。惟疮皆白壳,无他异耳。故皆以白壳名之。大约白壳疮,俱用治顽癣方多效,独湿奶疮,用粉霜散而效速,不必用顽癣之方耳。

顽癣方  岐天师、张真君传方。载后。治白壳疮癣。

粉霜散  治湿奶白壳疮。

羊蹄根三钱、轻粉一钱、白矾一钱、天花粉二钱、冰片一分、儿茶一钱、各为末,醋调搽之,一二次即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脏毒痔漏疮(痔疮,肛瘘)
医学入门3(49)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卷二百三十
痔漏门
分享一个专治皮肤病的奇方——神效湿毒灵
卷七·疡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