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光一:清宣止咳方-风热夹痰,肺失宣肃的外感咳嗽】

孔光一教授,1931年生,江苏省泰兴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曾任温病教研室主任、中医系副主任、温病学科学术带头人。全国第一、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89年被评为北京市和全国优秀教师,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奖励,曾连续4届被推选为北京市朝阳区人大代表。

孔光一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六十余年,十分推崇叶天士、王孟英,临证处方用药受温病学派影响较大,多以寒凉药清伏藏之热,很少纯用温补。他用药平和,不喜用偏僻奇特之药,常于平凡中见奇效。他以法统方,自拟若干经验方,验之临床多效。他主张治内伤病以“护正缓图”为基本原则,治外感病则“祛邪务早务尽”。


清宣止咳方
功用:宣肺清热,化痰止咳。
主治:风热夹痰,肺失宣肃的外感咳嗽。症见咳嗽,甚则气喘,夜不能寐,咳黄黏痰,或痰黏难咯,或见胸闷胸痛,咽红而干痒,口干或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组方:前胡10g,桔梗10g,生甘草5g,黄芩10g,
浙贝母10g,僵蚕10g,陈皮 6g,紫菀 10g,赤芍10g,玄参15g。
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临床常用于急慢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亦可用于儿童外感后余邪未净,食欲减退,面色黄暗,喉中有痰;
或用于外感后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加减化裁:
  • 若口唇、咽喉干燥,加南沙参(或北沙参)养阴清肺;

  • 若咳白痰,咳逆上气,加苏子梗、莱菔子化痰下气;

  • 若患者年幼,稚阴稚阳之体,邪易久羁或反复者,以川贝母易浙贝母,用量可减半;

  • 若咳嗽日久,加入百部润肺止咳;

  • 若咳喘气急,加葶苈子、苏子、桑白皮等泻肺平喘;

  • 若伴恶寒发热,加金银花、荆芥穗、板蓝根,疏风、解表、解毒;

  • 若湿热相合,低热起伏,午后加重,则加用藿香、苍术、白蔻仁、滑石之类;

  • 若全身酸楚,骨节烦痛,加羌活、秦艽、生薏苡仁等;

  • 若见鼻塞流清涕,可加入白芷、薄荷,祛风胜湿;

  • 若见鼻衄,则加菊花、芦根、白茅根,清热凉血;

  • 若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颌下淋巴结肿大,可加入牛蒡子、板蓝根、山豆根、忍冬藤,或合用普济消毒饮以清咽、散结;

  •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还循胃口,故邪犯肺脏,也可累及脾胃,若见纳谷不馨、便溏、苔腻,加茯苓、白术,肺脾同治;

  • 痰多,加半夏、陈皮、茯苓,取二陈汤之意,且多配麦冬,防半夏之燥;

  • 热结肠腑,便秘难下,则加厚朴通腑下气,生山栀通利三焦,总使腑气通顺、邪有出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桑菊饮合止嗽散治咳嗽有感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宣肺固表止咳汤治小儿外感咳嗽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之肺病辨证
不可不知的七大养肺名方!
感冒论治-刘渡舟
《方剂学》学习笔记24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