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震:投资方法创新是投资的核心竞争力

    易方达基金刘震:投资方法创新是投资的核心竞争力

   境外经历:1995年起先后在华尔街定量对冲基金公司D.E. Shaw & Co、美国银行、Sagamore Hill、UBS 以及 Brevan Howard 等知名公司担任要职,2008年8月创建对冲基金The Red Capital, LLC (红色资本)

  2008年8月,擅长量化投资的刘震带着在中国开创对冲基金事业的激情从美国回到中国,目前,他是易方达基金公司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

  回顾在美度过的18年光阴,刘震对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畅谈了他求学以及梦圆华尔街对冲基金的经历。几经市场起落的磨砺之后,他毫不讳言地说:“还要感谢2008年的金融危机,把我冲回了出生长大却久违陌生的中国。”

  从“天体物理学”到“量化投资”的无奈转身

  刘震于1966年3月26日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1990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之后,只身赴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Uath)攻读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

  初来乍到美国的刘震遇到了一个问题:美国物理学研究一直靠国防部和能源部“赞助”,而时值冷战结束,来自国防部的资金被大幅削减,因此物理学毕业的学生都面临找工作的难题。出于新移民谋生计的无奈,饱尝了洋插队打工挣学费的艰辛,刘震也追赶着学计算机的潮流来到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

  1994年暑假,刘震机缘巧合地进入洛杉矶一家著名资产管理公司——First Quadrant做实习生。在那里,刘震有幸在美国量化投资的元老、《华尔街狂人》(Nerds on Wall Street)的作者大卫·雷恩韦伯(David Leinweber)的指导下从事量化研究,而也正是在雷恩韦伯的循循善诱之下,刘震对资本市场产生了兴趣。

  在这一年的年底,当刘震接到纽约量化对冲基金德绍集团(D. E. Shaw& Co)的超预期高薪聘请时,迫以生计的刘震又一次无奈地放弃了博士学业进入华尔街,开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生涯。刘震并没有意识到德绍集团后来会成为全球顶尖的量化对冲基金,更不可能预料到德绍集团的创始人、美国量化投资元老大卫·肖(David Shaw)会在日后成为对他的职业生涯产生重大影响的导师。

  至今,刘震还十分怀念在德绍集团工作的日子。“当时整个公司的氛围就像后来硅谷的谷歌一样,一群年轻人每天穿着T恤、短裤工作到深夜,不时争论着数理、金融,甚至历史和哲学问题,每人都有着用科学征服华尔街的使命感。我深受这种投资理念的影响,也从中学习到了创新企业管理的理念。”

  刘震还告诉记者,大卫·肖的理念与整个华尔街的理念相去甚远,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了“用科技驾驭金融”的口号,这也是他非常认同的一个观点。

  1995年,刘震负责德绍集团旗下投资银行德绍集团证券(D. E. Shaw Securities)的量化交易模型的研发和交易。1996年,被提拔为公司的副总裁。在1995年到1997年这三年中,他每年为公司贡献了2000万美元的投资收益。

  但是成功的路永远不是直线的,金融行业高收益的代价就是高职业风险。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德绍集团的固定收益投资带来了重创,公司裁员90%,刘震及大部分员工也因此离开了公司。

  离开德绍集团之后,刘震辗转于华尔街的大型金融机构之间,并先后担任美洲银行的机构业务部副总裁以及瑞士银行(UBS)的自营交易部执行总裁等职。“对冲基金经理就像是雇佣军。只要跟公司谈好管理资金规模、业绩提成比例、风控指标,就可以马上开工,做得好回报就高,做不好就走人。”刘震这样解释。

  多年来,刘震一直认为作为一名量化的对冲基金经理人除了要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以及强大的风险承受能力之外,更应该具备的是创造力。

  “金融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你有什么赚钱的投资策略,而在于你发现了别人还不知道的赚钱的投资策略,也就是所谓的创新性。”刘震认为创造性是他最突出的能力,因为在充分自由竞争的华尔街,因循守旧的人或企业是无法生存的。

  金融危机“冲击”之下回归故土

  2007年初,刚从瑞银离开的刘震本来打算筹集资金创建自己的对冲基金公司,当时全球前十大的英国对冲基金公司布莱文·霍华德(Brevan Howard)正想创建一只30亿美元的量化对冲基金,双方“一拍即合”,并开始在美国运作该公司旗下的量化投资组合,并以布莱文·霍华德基金的名义在北京成立了一支量化投研团队。

  2008年5月,刘震脱离霍华德的资金,但在其资助之下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红色资本公司,并接管了设在北京的投研团队。然而刚开始“小试牛刀”就赶上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所有对冲基金不得不面对投资人疯狂赎回资金的浪潮,刘震也因此被迫寻找新的市场机会。

  此时刘震觉得:“中国的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而且未来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09年刘震开始为易方达基金做高级投资顾问,并于2009年底正式加入易方达基金,出任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

  “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的推出,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极其重要,但从未有过的两个功能:杠杆和对冲。对冲基金将会在中国起步。”

  刘震说,做个对冲基金经理是他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的对冲基金就是我的中国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尔街真正的王者
一张图告诉你:为什么华尔街大佬们都爱黄金?
中国首家智能投顾“蓝海财富”正式发布,重塑投资理财新格局
股市入门书籍:酷网推荐《漫步华尔街》
【金融】十大最富有的美国对冲基金经理
不要小看学数学的人,这位宝藏数学家拿完几何学最高奖后又去“吊打”华尔街投资大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