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鲍延毅:《金瓶梅词话》中的“同素异序”词与“逆序结构”词
请注意《金瓶梅词话》这段话里的“油酱”:

“于是(惠莲)起身走到厨灶里,舀了一锅水,把那猪首、蹄子剃刷干净。只用的一根长柴安在灶内,用一大碗油酱,并茴香大料拌着停当,上下锡古子扣定。那消一个时辰,把个猪头烧的皮脱肉化,香喷喷五味俱全。”(二十三回)

“油酱”,是“油”和“酱”?煮猪肉是无须加油的,那么“油酱” 又是何物呢?
再看看这一段话,大约就会明白:

“四十个大螃蟹,都是剔剥净了的,里边酿着肉,外用椒料、姜蒜米儿、团粉裹就,香煠、酱油醋造过,香喷喷酥脆好食。”(六十一回)

可见,“油酱”就是“酱油”。
“酱油”是中国所发明,北魏时 《齐民要术》中已见于记载,明代已是饮食中常用的调味品了,它出现于《金》中,自无足怪。
然而,作者为什么要把它“倒说”着呢?是作者的笔误,还是印刷致误?在下结论之前,还请再看看以下两组句子里的语素相同的词吧:

Aa.我破着老脸,和张四那老狗做臭毛鼠,替你两个硬张主。(七回)
Ab.我的爹娘俱已没了,我自主张。(三回)
Ba.你这老花根、老奴才、老粉嘴,你恁骗嘴张舌的好淡扯!(七回)
Bb.没的扯淡,你袖了去就是了。(六十回)

A组的“张主”即“主张”,B组的“淡扯”即“扯淡”。
原来它们也和现代汉语里的“嫉妒”与“妒嫉”、“鼓捣”与“捣鼓”、“感情”与“情感”一样,是语素相同、含义也大致相同的一对词。
只是 “油酱”、“张主”、“淡扯”今天已不再使用,故尔看起来语素颠倒, 颇不习惯,成了“逆序结构”词;而在当时,它们跟与之相对应的“酱油”、“主张”、“扯淡”是无所谓“正序”、“逆序”之分的。
对于这类有对应关系的语素相同、结构顺序相反的词,我们可统称为“同素异序”词。
《金》中,除了以上所举三例之外,其它还有:
言语——语言、唆调——调唆、宿歇——歇宿、扎挣——挣扎、诉告——告诉、包[胞]衣——衣胞、动劳——劳动、办备——备办、欢喜——喜欢、率领——领率、做作——作做、腾倒——倒腾、嚷骂——骂嚷、日昨——昨日、闹吵——吵闹、女妇——妇女、别变——辩[变]别、以及彼此词义已不大相同的:去来——来去、事故——故事、由来——来由等。
书中无对应关系的、今天看来是“逆序结构”的词,则更多些。
如:压镇、告报、答报、受忍、比对、染污、承应、照依、失迷、习学、笑耻、惜怜、裁剪、生发、换兑、爱敬、念思、举保、养赡、费耗、取觅、害杀、苦甘、历日、头势、面情、业冤、燥[躁]暴等等。

《新刻绣像批评原本金瓶梅》


有些读者也许已经发现,这种“别扭”的构词现象(包括“同素逆序”词和无对应关系的“逆序结构”词),古代典籍(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中,《金瓶梅》为最多。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这的确是个耐人寻味而且值得探讨的问题。
要解开这个谜,我以为应当对当时社会的、语言的以及《金》本身的语言运用情况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
现在,就让我们从这些方面入手,探讨一下《金》中“同素逆序词”与“逆序结构”词出现频繁的原因吧。
首先,我们应看到,“大抵此类语词之颠倒使用,也有时代的 关系”(郭绍虞《中国语词之弹性作用》)。
它是中古汉语向近古汉语演进过程中自然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
研究汉语史的人都知道,汉语(见诸书面记载的)由古汉语向近代汉语的发展演进,是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历程的。
其发展既有历史的传承性,又有时代的差异性。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发展颇不均衡:
语法,比较稳定,变化缓慢;语音,则较“活跃”,在不断地发展;词汇,最为“活跃”,它几乎处在经常变化的状态中。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事物的增多,以及由此引起的人们认识的深化,等等,
都会影响着语言的发展与变化,而词汇对这一切的反映,最为及时、迅速。
汉语词汇方面的 “新陈代谢”,就使得古、今词汇在数量上、构词方式上以及词形、 词义上等等,都产生了明显差异。
《金瓶梅》成书、刊刻的年代,正值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它不同于以前的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
当然,这种社会的变化也会及时地反映在汉语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词汇的发展变化上。
英国李约瑟先生对此期的汉语词汇研究之后曾指出:

“前面说中文是一种严格的单音节文字这句话,需要斟酌,因为在口语中已产生了一种趋向,即把两个同义字连在一起,成为同源异体重叠词。”(《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第二章)

他的观点是正确的。
上古汉语,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是人们所熟知的。
中古汉语,古文中单音节词仍占优势,传奇、话本 等“古白话”中,复音节词渐多起来,且占了优势。
在构词方法方面,旧的语音造词(即通过音节内部的曲折变化,调整其声、韵、调诸要素孳乳分化新词的方法)也渐为语法造词(即采取单词结合、延长词形的复音节化的方法)所取代。
元、明时期的“白话”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法造词法的普遍使用,新出现了大量的富有表现力的复音词。
有人据《金瓶梅》(1987,齐鲁书社删节本)前五十回所用的2955个动词作出的统计,就足以说明问题:若按音节多少划分,其中单音词1171个,复音词1784个(其中 双音词1624个);
如按词所含语素多少划分:单纯词1198个(其中单音单纯词1171个),合成词1757个。
这种复音词大大超过单音词的情况,不独是上古任何一部著作所不可能有的,即便是稍先于它的几部长篇古白话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也无法与之相比。
因为它所使用的是活泼的当代口语(少量的公文用语、客厅用语及引述的诗文除外),它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那个时期的汉语(特别是北方方言)语汇的自然面貌(这也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所难以企及的)。

《汉语方言调查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还应看到,复音词的形成(特别是语法造词而造出的词),往往要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凝固过程或自然选择过程。
最初阶段语素的结合,在结合方式或形态上并不很稳固,甚至可合而又分,分而又合。如《诗经》中的“颠之倒之”之于“倒之颠之”(《齐风·东方未明》)、“豈乐”之于“乐豈”(《小雅·鱼藻》),《孟子》 中的“子父”之于“父子”,《管子》中的“仪表”之于《韩诗外传》中 的“表仪”等。
由于上古单音词占绝对优势,此种例证不是太多《金》中一下出现如此之多的“逆序结构”词与“同素异序”词,一方面说明它们在结构上尚未完全凝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复音词在迅速増多。
其次,“逆序结构”词与“同素逆序”词在《金》中的量出现, 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这也是汉语与汉字重趋协调的一个方面的反映。
由于最初汉语词汇大多是单音节的,所造表义文字也是单音节的,因而词与字之间还是比较接近的。
社会发展了,事物纷繁了,思维越来越严密了,流变性的口语也随之向前发展了,而固定性的文字在反映变化了的情况方面,却出现了“滞后”现象, 言、文之间渐渐脱节了。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于是就出现了采用新的语汇进行写作的文体。
“这种迹象逐渐显著,于是中国的文学中的文字型与语言型也就成为两个明显的不同类型”(郭绍虞 《再论文言白话问题》)。
但是作者在实际运用新语汇进行创作的时候,又常文、白混杂,有着较重的文言气息(《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文字型”小说,即是如此)。
而《金》与之相比,则彻底得多了,其基本用语是最新鲜、最活泼的北方口语。
特别在描摹市井人物的语言时,更是“活泼泼的如今日所听所闻到的”(郑振铎语)一样。
有音有字的语词,他可以用字写下;有音无字的口语语词,他可以借字(同音或近音字)写下;无字可代的口语语词, 他甚至可以造出新字写下。
作者为了赢得更多的听众(有人认为《金》的词话本,便是民间说书艺人的底本)或读者,在“我手写我口”中,出现一些口语中已在使用而结构尚不稳固的语词,不也是很自然的吗?

《<金瓶梅>语言研究文集》

其次,“逆序结构”词在《金》中大量出现,也与其语言的多元化有关。
《金》的语言以北方方言为主,同时,也杂有部分的公文用语、客厅用语、说书人套话、隐语及行业语等。
即方言而论,又含有鲁方言、吴方言、晋方言等。所用语言多元化,就增多了“逆序结构”词进入书中的机会。
因为某些方言之间本来就存在着语素相同而结构不同的词;即以某一方言而论,其语汇中的“同素逆序”词或与通用语汇不同的“逆序结构”词,本来就比较多见。
兹以现在的山东牟平方言为例,作以说明。在这一方言中,“同素逆序”词、“逆序结构”词仍有一些(见《语海新探·牟平方言语法调查》。1988,山东教育出版社)。
前者如:体性——性体、由因儿——因由儿、费破——破费、积攒——攒积、认承——承认、怪古——古怪、罕稀——稀罕;
后者如:命性儿、朗利、布摆、得获、断裁、念纪、料意、好喜、划计、直僵、乐快、高清、诵念、积堆、 爱喜、糊迷等。
这些词有的《金》中曾用过,如:“摆布”(一回)、“承认”(八回)、“古怪”(二十九回),只是与牟平方言中的“布摆”、“认承”、“怪古”互为“逆序”词罢了;
有的《金》中所用,与牟平方言中的词正好相同,如:“罕希[稀]”(十四回、二十八回)。
于此便可窥知《金》语言的多元化与“逆序结构”词较多之间某些关系了。
另外,对“同素逆序”词想再赘言两句。
随着语言的发展,有的(即被一般人视为“别扭”的“逆序结构”词)已废止不用(如“油酱”、“淡扯”);
有的彼此虽有“逆序”形式,而词义却发生了质变,不再相同,如“事故”与“故事”等。


 
文章作者单位:山东枣庄师范专科学院

本文选自《<金瓶梅>研究》第六辑,1999,知识出版社出版。转发请注明。

    (数据采集   李太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文:浅谈同素逆序词的语义关系和语义修辞
                            &n
语言学概论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陈亚平:对语言与存在阐释的元分析(2)
语素逆序的现代汉语复合词
什么是仿词修辞手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