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事儿丨唐胜一:糊窗户纸

讲到糊窗户纸,现在的年轻人是不会懂的,只有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出生的人见过,乃至亲身经历过这事儿。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小时候就没少糊过窗户纸。我家是土坯茅草房,窗户更是非常简单的那种:单薄的木窗框,框内竖向排列的窗棂也较粗糙,中间牵连的横向棂条还是竹片哩。

整个窗户是固定死的,不像现今的窗户能开能关。一年四季,只有冬季才要糊上窗户纸,为的是不让寒风透过窗户吹进屋内。

“爹,我们家也糊窗户纸吧?刘奶奶家都糊了。”

爹回话说:“你糊吧,我叫你娘做饭留出一碗米汤。”

“爹,你没买纸哪。”

爹告诉我:“还像去年样,用你们没用了的书本和作业本纸吧。”

我摇晃着小脑袋,嘟囔着:“年年都这样,好难糊啊!”

刘奶奶家的窗户是用大张大张薄薄的白纸糊的,既容易糊,又美观好看。

我还曾经问过娘:“我们家怎么不买大白纸糊窗户?”娘叹着气说:“唉,我们家是要省下钱来给你们上学读书啊!”

我听得似懂非懂,倒也乖巧地回娘一句话:“好嘞,我糊窗户纸去。”

三姐过来给我打下手,帮我往纸张上刷米汤,并扶着长条形木板凳不让我出意外。我则专事把纸张糊在窗棂上。

当三姐拿起用稻草扎成的刷子正欲往碗里沾米汤时,我立马喝住:“慢,把米汤端给我看看。”

三姐把一碗米汤递上来,我接过看都没看,放到嘴边像喝水一样猛喝两大口,咂咂嘴巴说:“好香!好喝!”

三姐指责我:“等下要是没米汤了,糊不完窗户纸,到时大家挨冷风吹,看不把你骂死。”“姐,你少刷点米汤嘛。”

买大白纸糊窗户容易多了,先用米汤刷在窗棂面上,再将大白纸蒙上去就妥了。

哪像我家用这小纸片,得往一张一张的小纸片上刷米汤,再拿起来贴到窗棂上,自上而下、从左至右,按照顺序拼贴,往往弄得歪歪扭扭,一点也不美观。

不过,有位公社干部看到后,倒是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哎呀呀,你们一家的四五个大窗户,全都是用废旧书本糊的呀,看来你家读书的孩子不少嘛!将来啊,一定有出息!”

我听了特高兴。那时,我们乡村人对“出息”的定义就是能走出山沟,能跳出农门,能吃上“国家粮”。

用废旧书本小纸片糊成的窗户,使得屋内很昏暗,不如别人家用大白纸糊的那么透亮。但是,我兄弟姐妹6人,没有一个有怨言,特别是寒假里,各人都自觉地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业。

那时,我们家能有书本小纸片糊窗户也算不错的了,村子里还有一些人家根本就没有糊窗户纸哪!寒冷的冬夜,他们拿上竹编的篾搭子,或是竹篮盘、竹簸箕等物,用竹杆木棍支撑着盖住窗户而遮挡寒风入室。

我一年一年地糊窗户纸,渐渐地,我家也能买上大白纸糊了,稍晚还用上了报纸糊。

我年少不懂事,但也能因糊窗户纸产生成就感,因为这挡住了风寒,温暖了家人。所以,宁静的寒冬夜晚,我听得呼啸而过的北风刮过窗棂的声音,想到屋外的雪花飘飘洒洒,没有感到丁点的凄楚寒意,倒是幻想出次日清早打开房门,见到银妆素裹的清新世界,将是多么的美艳!

已然冬季,距春天也就不远了。

我记得,自我长大成人后,就再也没有糊过窗户纸了,仅仅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蒙过三四年的窗户,后来就新砌了房子,用上了现今的能开能关的窗户,上面装的还是玻璃。

我进城买的房子窗户更好,乃铝合金框子,安装着双层玻璃,还能隔音哩!

(已载1月4日《德州晚报》)

■作者:唐胜一  ■编辑:王晓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北趣事之——窗户纸糊在外
古代的窗户,都是纸糊上的,为啥不怕刮风下雨?古人真是天才!
东北三大怪之一:窗户纸糊在外
告诉你真实的历史——为什么古代的窗户都是纸糊的?
东北三大怪之——{窗户纸糊在外}
东北地区为什么窗户纸糊在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