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事儿丨王为民:“抠门儿”王如意

王如意一生勤劳节俭过日子,到土地改革时,已有几十亩地,四合院住宅。有牛有车,农具齐全,可以万事不求人,关上门朝天过。

年年月月,月月年年,王如意天不亮,就呼儿唤女地带领全家老小齐出动,能拿动锄的就耪地,拿不动锄的就拔草。能割地的就割地,不能割地的就抱,就捆,就捡拾遗落的荚儿、穗儿、粒儿,力求做到颗粒归家。一家子几代庄稼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不顾风吹日晒,辛辛苦苦地在自己的土地上劳作着。王如意一家从来不雇工,就是在麦季秋季大忙季节,王如意情愿自己家人没黑没白地拼命苦干,也舍不得那份工夫钱给人家。

有辛勤的耕耘,就会有丰收的收获!王如意一家的日子过得真的是红红火火,如日中天,粮食大囤满小囤流,猪肥牛壮鸡鸭欢。

正因为王如意全家自力更生,从不雇工“剥削人”,所以尽管土地较多,在土改运动中,农会只是给他家划了个富裕中农成分,土地财产不受侵犯,属团结对象,不属打击斗争对象。

王如意虽然家境殷实富裕,但毕生节俭,以至于节俭得有些太过分了。儿女们尽管十分不满,但也是只能背后发发牢骚,敢怒不敢言。

王如意一家吃粮从来不脱皮,没有吃过精米细豆。就是小麦磨面也是一罗到底的,直到麦麸磨净为止。农忙时可吃些纯粮干粮,冬天农闲时则以稀为主,地瓜萝卜掺杂,甚至掺上些许糠菜。

吃菜油的勺子是高粱挺杆儿套上一个小铜钱,王如意规定每顿炒菜不得超过三勺油。王如意家“做饭的”摘下那挂在墙上的木头橛子上的黑油罐子,拿起那特制的油勺子,从油罐子里往锅里舀油。王如意在旁边看着,并且嘱咐老婆子舀起油时,要在罐子里停一下后才能提出再放在锅里。“你知道吗?这样不会带出许多油啊!”

吃香油更是称奇,是用筷子头往外蘸。奇的是事先筷子必须要先在水里蘸一下,然后才去香油瓶里蘸香油。一年下来,那香油瓶就像宝瓶一样,香油仍是满瓶!

王如意一家人吃晚饭时从不点灯,都是摸黑儿吃。王如意的口头禅是:“点灯白费蜡,我就不信这个邪,没见谁还能吃到鼻子里去!”

为此一家人除王如意之外都不满意,尤其是两房儿媳妇儿更是愤愤不平。这俩儿媳妇儿背后合计了一下,要治治这个死老头子。

大儿媳妇胆儿小,向来是逆来顺受惯了的,是万万不敢出头的。二儿媳妇把胸脯一拍:“明晚儿看我的!大嫂你瞧好就是了!”

第二天晚上,两个儿媳妇儿把饭菜摆放到天井里的饭桌子上,照样不点灯,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周围,默默地摸索着小心翼翼地吃起饭来。

二儿媳妇儿暗中掰了一块热窝头用筷子夹着,先在热黏粥碗里蘸了一下,接着又蘸了一些火烧辣椒面儿掺咸盐面儿,趁对面那个黑影低头向前夹咸菜时,倏地一把捅了上去……

只听那黑影大叫起来:“这是谁啊?吃饭不往自己嘴里填,往别人嘴里塞!怎么这么傻啊!”

要说二儿媳妇儿真是不含糊,“大丈夫”做事,敢做敢当!“哎呀!爹啊!都是怨这天太黑,黑得我都找不着自己的嘴了,你看这是咋整的……”

老二家的这连热带辣的“炮弹”正好击中老公爹的鼻子,连眼睛也沾上光了,这个准啊!啧啧!那边老头子又是鼻涕儿又是眼泪儿,又是声声震天雷喷嚏,又是通通连珠炮响鼻……

儿子赶紧端来凉水给爹冲洗。二儿媳妇儿在一旁连声赔着不是,老公爹心想:你娘个腿儿的!算你厉害!

从那以后,王如意家吃晚饭开始点灯了,屋子里,院子里有了亮儿了。这回儿可轮着老街坊纳闷儿了:这王如意是怎么了,不过日子了?

王如意赶集买东西总是爱拣便宜的买,往往不顾质量好坏,不管耐用不耐用,只要省钱就行。

买小鸡仔买贱的,那小鸡儿格外老实,不跑不飞,睁眼闭眼的无精打采,比别的摊子上便宜好多呢!王如意高高兴买回家,不几天就“全军覆没”——原来是带病的小鸡……

买砂瓢子烧水喝,比方说,有一元钱一个的,有一元钱两个的,他肯定去买一元钱两个的。他暗自合计,两个总比一个多。别看王如意一天学也没上,这个算术题还是真叫他算对了。

但他殊不知买卖经里的天机啊!“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王如意一路上,美滋滋儿的,见人就笑,乡亲们心想,这王如意可能得了什么便宜了,看把他乐的!

到了家,呼儿唤女:“快给我点炉子,我要喝茶!”炉子点着了,把新砂瓢子灌上水放到炉子上,漏水!再换上那一个,还是漏水,把炉火都浸死了。

气得王如意嘴上的那两撇胡子一撅一撅的,别人都躲得远远的,谁也不敢吭声。啪!啪!两个砂瓢子粉身碎骨了……

买梨专买便宜的,能便宜一半儿啊,回家吃一半儿扔一半儿,一点儿也没省钱……

一家人日常生活花钱也是非常节俭的。全家人只有过年时才能添身衣服,而且只能是家中女人和孩子们才能上集买洋布,只限于平纹细布,斜纹布就超限了。

他和他的儿子们都是家织染色土布。他从春到秋就是一条大裤衩子,浑身像黑泥鳅一样,蚊子叮不进,牛虻咬不了。光着脚丫子,那脚底板子铁板一样,蒺藜狗子、玻璃碴子、洋钉子都扎不动。

允许两房儿媳和姑娘每人一年一块香胰子,一盒蛤喇油,香粉、胭脂就免了吧!洗衣裳都是淋灰水,连女人洗头也是用灰水(用锅底下的草木灰过滤出来的水,含碱性,除污性能效果极佳)。

儿女们很难得到零花钱,因此儿女们对这个当家人一肚子意见,当前背后总是避免不了怨声载道,这些话王如意是听不到,老婆子耳朵里可是灌得满满的。

王如意听到老婆子说道儿女们的怨言后,竟大发光火!

“省吃俭用还不是为着你们,我死了还能带走?”

“我不过了!不给你们省着了!”

“赶集去!”老头儿倔儿倔儿地背起褡子赶集去了……

儿女们背后唧唧喳喳,这老头儿到底怎么个“不过”法儿啊?又是二儿媳妇儿自保奋勇前去探个究竟,但前提条件是大家把她那一份活儿分摊干了,大家应了。

二儿媳妇儿紧紧追赶老头儿去了,不远不近地跟踪着他。

到了集上,看到老头儿进了包子铺。哦!原来老头儿的“不过了”是要破天荒地吃顿包子啊!二儿媳妇儿不禁哑然失笑,谁知老头儿很快就出来了。二儿媳妇儿一怔,不是吃包子啊!

接着,老头儿又进了豆腐脑店。哦!要吃火烧喝豆腐脑儿啊!可是又很快出来了。老头儿在豆腐脑儿店门口站了一会儿,一跺脚儿,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心似的,毅然决然地向前走去。

王如意在一个摊子前停下了脚步,二儿媳妇儿一看,原来是卖熟地瓜的。老头儿毫不犹豫地买了两块刚出锅的熟地瓜,就地蹲在摊子旁边吃起来。

有认识他的人说道:“王如意今天这是怎么了?太阳从西边出来吗?你竟舍得花钱买地瓜吃!啧啧!真是奇了怪了……”

他一边吃,一边气呼呼地说:“孩子们让我生气,我不给他们省着过了!”那位老乡听了哈哈一笑:“对!不给他们省着过了,吃地瓜!”

这时旁边有人悄悄对王如意说:“你看看,对面那是谁啊?”王如意抬起头向对面望去,原来是二儿媳妇儿在看着他笑。王如意看着二儿媳妇儿大声说:“你甭看!吃完了我还买!”二儿媳妇儿笑着掩面而去。

据说后来还是孩子他大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开通了姐夫王如意,使他们家转变了那极端的过日子方式,生活面貌彻底大改观!

最高兴的当然是儿女们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他们的精神面貌改变了,个个喜气洋洋,干劲儿大大提高了!后来王如意渐渐把治家权力逐步下放了,过起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虽然王如意在生活上非常抠门儿,但其实他还做过一件让人难忘的大事。

抗美援朝时期,王如意热烈响应政府的号召,积极参加捐献活动。王如意召开家庭会,一致通过:把养了一年的两头大肥猪全部捐献给国家,送到朝鲜战场,慰劳中国人民志愿军!

原来,王如意家是准备将这两头大肥猪过年时杀一头,自己家过年吃,另一头卖了换成钱,用来给全家置办新衣和年货用的。

在区政府举行的表彰大会上,王如意胸前戴着大红花,激动地说:“志愿军战士舍家撇业,远离亲人,在朝鲜战场上爬冰卧雪,流血牺牲,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保国家,卫和平!没有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战斗就没有我们的好日子过……我们后方人民不吃不喝也得叫志愿军战士们吃好喝好,好让他们狠狠打击侵略者……”

台下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雷鸣般的口号声……

作者简介

王为民,山东省德州市作协会员。1947年生,汉族,中共党员。原籍山东省齐河县南北乡胡官屯,现住天津市武清区。

1962—1965年于齐河一中初中毕业,1965—1972年回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2闯关东到黑龙江省尚志县亚布力。当过农民、教师、企业会计,曾经营民营企业。

热爱文学创作,曾在《尚志周刊》《齐河文艺》《齐河报》《晏邑春秋》《山东文学》《湖北文学》《运河文学》等刊物发表过文章。

【征稿启事】

每个人心中,都有独一无二的故事。它或能让人落泪,或能让人莞尔,或能让人拍案,或能让人沉思。把你心中的故事讲出来,和大家分享吧!

从今天起,本栏目长期征稿。来稿可以是传奇、小说、故事、叙事散文等不同体裁。欢迎短小精悍的作品,但若篇幅较长,也可视情况连载。

本栏目仅在本公众号刊登。没有稿酬。对作者不限地域。来稿请在邮件主题标明“那些事儿”。

■作者:王为民  ■编辑:王晓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瓢子形
痛风
传统相声——61 看财奴
七根金条莫名丧了两条命
長生地瓜葉
葫芦瓢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