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德州杯”“我和我的祖国”征文丨范丽厚:“瓦门楼”家的房变故事

在山东省夏津县城西有一个村庄叫老庄。村里的范协敬一家世代勤俭持家,以农耕为业,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到范协敬这里也过下了上百亩的田产,四亩多的宅院。成为远近闻名的好户之家。因全村独一无二的瓦门楼,青砖黛瓦,起脊斗拱,两扇杉木大门漆黑锃亮,庄重气派,显示着家庭的富有。所以,附近村庄家喻户晓,人人都知道老庄“瓦门楼”家。

范协敬就是我的曾祖父,“瓦门楼”就是令我们引以为傲的曾经的老家。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年)晚秋的一个夜晚,土匪突然来袭,企图绑架人质,逼迫交钱,结果没能实现,他们又想烧毁房屋,为了保住房屋,也为了保住屋内的一家老小,老爷爷为了引开土匪们便从后窗跳出,边跑边大喊救命。土匪见状,恼羞成怒,一阵乱枪,老爷爷倒在血泊之中……

往事不堪回首。家破人亡,那是一段一家人永远不愿提及的刻骨铭心伤心往事。

爷爷奶奶再也不想看到这个满目疮痍,充满恶梦的家。于是,当年只有十八岁的爷爷和奶奶一起带着孩子(我父亲当时刚满四个月)来到县城谋生,过着流离失所、寄人篱下的日子。

一九四五年九月四日,夏津县城解放了。政府在“老大堂”(明、清、民国初县衙,“七七事变”后因国民政府弃城南逃,年久失修,成为废墟)分给爷爷了三分宅基地,爷爷就在这个地方盖起了三间小平房,虽说低矮了些,但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记得小时候爷爷奶奶经常告诉我们:多亏共产党、八路军,才有咱家的今天啊!要不是共产党来了,咱还不知道流浪到什么时候呢。你们可都要记住:是共产党救了咱这一家啊!

上世纪七十年代,叔叔出去另立门户,盖起了两间新房,并于八十年代又翻建成两层小楼,当时轰动半城。

我家于一九七九年,利用爸爸退休后单位补发的九百元工资,将爷爷解放初盖的那三间老房子进行了翻修。虽是土坯墙,但外面红砖附斗(类似现在的瓷砖装饰),屋内白灰到顶,玻璃门窗宽敞明亮。八十年代中后期,父亲又为哥哥和我分两次每人盖了两间砖木结构的小南房,作为我们的婚房。我和哥哥在这里先后结婚生子。一家人在一起过着和和睦睦,其乐融融的日子。

渐渐的,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孩子们年龄的不断长大,拥挤的小院已不适合继续一起居住。于是哥哥在单位上住进了家属楼。我也于一九九九年在南关村盖了一处四合院。四间大北房,南北跨度十米,完全按照楼房设计;厨房、洗澡间、餐厅、客厅一应俱全,又进行了装修。看上去富丽堂皇,好不气派。按照当时的想法,这么宽敞的大房子,就连孩子大了结婚也都解决了。我们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四年。

时间到了二0一三年,这时的夏津已是楼房林立。原来计划为孩子结婚用的房子已不适应现实。孩子婚龄已到,买楼迫在眉睫。于是,我们在城南购置一百九十多平米小复式楼,解决了孩子结婚问题。

二0一五年,我和哥哥又一起为娘翻盖了“老大堂”那座快要倒塌的老屋。虽说娘也不常住这里了,我们就想修好了以后逢年过节、礼拜天节假日大家常来聚聚,回忆一下过去,这里有我们童年的无知、少年的叛逆、青年的奋进,有爷爷奶奶的谆谆教导、有父亲母亲对我们的美好期盼,有我们一家人说不完的故事。

我们“老大堂”的家连同叔叔当年盖的那座两层小楼、我在南关的房子,与其他家庭一样,从此变成了历史。

现在,夏津城内一座座大楼正拔地而起,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住进宽敞明亮,冬有地暖,夏有空调的电梯楼房。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明特辑】天堂里的爸妈你们好吗/若烟
2016年04月24日星期日(我们家的周末)
现在的高清视频却失去了童年的味道
会活的就是强大的人
一张藏宝图(民间故事)
学生佳作|故乡的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