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基础知识:格律诗的音节与押韵(续第三课)第四课

月满西山
2019-10-04
 
阅读 100
下面是诗的用韵应注意的问题
格律诗,一般来讲可以错律但不允许错韵。
诗中的韵脚如大楼的基石。基石不稳固,楼易倾覆。
用韵如下棋调子,如战场遣兵;
没有规则用韵,就不叫格律诗了。
韵律有十几种禁忌,最主要的有‘押韵八戒’,一、戒凑韵、二、戒落韵(出韵)、三、戒重韵、四、戒倒韵、五、戒用哑韵、六、戒用僻韵、七、戒用同义之韵、八、戒用字同义异之韵。
     诗要押韵,无论七律,五律,七绝,五绝,还是排律,必须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得通押,但也有例外,如孟浩然的‘春晓’: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押的是仄音,这是很少见的。以后会说到借用邻韵,(即借韵)。
    一首诗所有韵字必须是一个韵部的。
    绝句是二、三个韵字,律有四个或五个韵字,那么在我们自己写诗的时候用韵有些什么讲究么?先介绍一些概念给大家:

1.窄韵:是说这个韵部可供选择的字很少,与“宽韵”相对。,。还有个理解就是你所选用的韵字词性单一,都是动词或者名词。
      韵字词性要求的多样化,是为了句式的不单一,富于变化。
      如水平韵:下平:十五咸--咸函缄岩谗衔帆衫杉监凡馋芟搀喃嵌掺巉,只有十八个韵字,很难找到你所要的韵字。

     2.险韵:指语句用艰僻字押韵,人觉其惊警险峻而又能化艰僻为平妥,无凑韵之弊。否则建议还是别尝试了。平水韵共一百零六部,有些韵诗人们作诗常用,而有些因为其中包含的字比较少或者比较生僻而不常用,不常用的韵就叫险韵,用险韵作诗往往比较能显示作者的才思,所谓“因难见巧”。如填词时使用了去声:三十陷---陷鉴泛梵忏赚蘸嵌站馅,只有十个韵字。
      唐宋诗人中也有故意押险韵以炫奇的。唐朝愈喜用险韵。宋苏轼苏辙兄弟曾用「尖叉」二字为韵,旧时推为险韵中的名作。(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否则建议还是别尝试了。

     3.僻韵:僻,生僻也,就是选用那些很生僻的不常用的韵字。如:上声:三讲--讲港棒蚌项耩,上声:二十九槛---豏槛范减舰犯湛巉斩黯范。

    4.倒韵:就是为了合乎韵字而将本来正的词颠倒过来。为了押韵,把‘天空’,写成‘空天’、 ‘春秋’写成‘秋春’、‘炎黄’写成‘黄炎’、‘笔墨’写成‘墨笔’,这是不可取的。

    5.叠韵:它是指两个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所组成的词连在一起使用。如‘朦胧’(一东)鸡啼(八齐)‘翩跹’(一先)等。在一诗中双押就是复韵。也忌连续用同音字作韵,即押韵句连续使用同音字,而无间隔。有间隔的使用是允许的

    6.撞韵:什么叫撞韵?就是在不用韵的那句(白脚)用了同同音字,比如七律的第三、五、七句尾字也用了韵脚同韵母的仄声字。
    如韵脚字用了平声‘东、同、童、风’,白脚句不能用同音仄声的‘冻、洞、懂、’等,
    格律诗,无论平、仄,一旦白脚与韵脚的韵母相同,都属撞韵。

诗中出现这种情况,整首诗的字韵就缺少了丰富的变化,读起来使人涩口。
◆例如:

        山林乌啼月痕移, 云卷风疏竹影低。 
        清泪丝丝梦中‘洗’, 泉声夜落小楼西。

        这首诗生动活泼,基本面还是不错的。但总有些不适的感觉。这里‘洗’字撞韵就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伤处。‘洗’字一出来,后面的‘西’字就被压住了。读到那里,总会觉得别了一口气。

例如:
《七绝·初春小雨》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好去‘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第三句白脚的“处”与韵脚“酥,无,都”皆是押乌(u)韵,撞了韵,为平仄通押(混押)。
但这首诗,却让人感觉不到撞韵的弊病,整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因为韩愈有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把其做成了“活韵”。作者在第二句用了“近却无”。这样整句的句读重心落到了第五个字‘近’字上,读起来就活了!

7.挤韵:(也称犯韵、冒韵)就是在诗句中不是韵脚处过多使用同韵的字,读起来让人拗口。
比如《七绝·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白脚处的“岸”与韵脚“间、山、还”都为安(an)韵,撞了韵。但作者在第四句用“照我还”,把诗句做成“活韵”了,把“撞韵”之伤消于无形。

    这首诗不但撞了韵,还挤了韵。诗中“江南岸”就是典型的挤韵。但作者在白脚用“岸”字,因为“岸”字是浅意开口音字,也把挤韵之伤消于无形。
    所以这首诗也让人感觉不到撞韵、挤韵的伤害。全诗读来顺口流畅,成为一首千古名诗!
 8.窜韵:也叫落韵、出韵。就是所押的韵字不是同一韵部。这个韵部押了,又跑到别的韵部去押。如一首诗押了“一东”或‘二冬’韵,又去押“三江”韵或“八庚”韵,押了‘七虞
’又押‘八齐’‘六鱼’,这就是出韵。

9.双声:就是声母一样的两个字一起使用 如‘大地’‘ 动荡’‘西溪’等。
 10.复韵:复韵有两解,一是押韵句连续使用同音字,而无间隔。二是使用同义字做韵字。比如七阳韵的芳,香,六麻韵“花、华、葩、…”,明明一个意思,却同时作为韵字来使用。
从上面可以知道,写诗出现撞韵或挤韵,不要简单地说是允许或不允许的。要看作者有无高深的文字功底和驾驭能力,是否能把“死韵”做成“活韵”

      11,连韵:

    连韵就是相邻的两句押韵句,用了同音字作韵字。这对诗韵的本身的确是有伤害的。这一点尤其在七绝中表现的尤其突出。所以七绝中想找出如何破解“连韵”的例诗是非常困难。 
    我们找了一首用了同音字的七绝,来说明破解之法。 
例如: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王昌龄的‘七绝·从军行’

        这首诗中尽管不是“连韵”,但‘昏’、‘浑’仍属于同音字。但作者第一句用“日色昏”做成了“活韵”。从而避免了同音字入韵对诗的伤害。

    我们再看一首“连韵”的七律。

        新年草色远萋‘萋’,久客将归失路‘蹊’。 
        暮雨不知溳口处,春风只到穆陵西。 
        孤城尽日空花落,三户无人自鸟啼。 
        君在江南相忆否,门前五柳几枝低。

         刘长卿的‘七律·使次安陆寄友人 ’
在这首诗的前两句,‘萋’、‘蹊’两个同音字组成了“连韵”。但作者第一句用‘远’字吊口,把“远萋萋”一句做成了“活韵”。从而避免了连韵的伤害。
 12, 三阴平: 
     一首七绝的三个韵字如果都是阴平字,也会对诗的韵感造成伤害。 
例如: 王之涣·七绝·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这首诗中‘间’、‘山’、‘关’组成了三阴平韵,可是我们却感觉不到三阴平的伤害,仍然觉得全诗流畅上口。 
        关键是第二句的‘万仞山’把这句诗做成了“活韵”。一活全活,流畅而完美的音韵,历千年而不衰。 
       其实这首诗也是“挤韵”的经典大作,大家不妨再仔细看看,作者是如何把“挤韵”的伤害消于无形的。 
       说到这里,朋友们也许要说:越说越难啦,规矩太多了呀,说的大家都不敢写啦。非也,多了解一点,对写诗填词有好处的。

     《中华诗词》编辑部整理出了《中华新韵(十四韵)简表》,当然我们要掌握旧韵是必须的,写近体诗首先要参考[106部水平韵],
      水平韵分为:上平十五部,下平十五部,这三十部韵都是平声韵字;上声二十九部, 去声三十部 ,入声十七部,这七十六部韵都是仄声韵字。共106部韵。
      填词要参考[词林正韵]三十六部韵。
     一般很少用新韵的,新韵有‘中华新韵十八韵’‘中华新韵十四韵’,新韵没有了入声字。
下面给大家二个网址:大家可以收藏了备用:
       写诗用:http://www.juzhai.com/yashe/shijing/jiandan/k-108.html[一佰零六部平水韵]
       填词用:http://www.xywq.com/xiyuan/files/f-3/ciyun-2.htm [三十六部词林正韵]
说明一点,填词用韵比写诗用韵比较宽,比如一东二冬通用,三江七阳通用,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通用---。
第三、 格律诗押韵六忌
1 忌出韵:格律诗用韵,必须是一首诗只能选一个平声韵目的字押韵
2 忌倒韵 倒韵其实就是为了押韵而把某些词颠倒过来,但不是所有词的顺序都可以颠倒。如杨柳不能颠倒成柳杨。父母不能颠倒称母父,如果这样颠倒,就有点不伦不类,有的还称了反义。
3 忌重韵:一首诗中一个韵字只能用一次,用多次叫重韵,甚至用同义字押韵也叫重韵 。如忧和愁、花和葩、芳和香等等,诗作中不但不能重韵,而且要求不能不规则重字。
4 忌凑韵:不能为了押韵而勉强使用意思不够明确,甚至不当而有害诗意的字。
5 忌涩韵:不用生硬晦涩的字押韵,尤其是现代声韵里古入声作平声字的,应当慎用。
6 忌混韵:目前有古代和现代两种韵可以用,一首诗只能用其中的一种。不可两者兼用,两者兼用为混韵。
附:关于撞韵和挤韵 。撞韵是指奇数句句末那个字和诗中的韵相同,如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里处就是撞韵。                                           
      挤韵是指同韵字出现在别的地方。如一片孤城万仞山,这里面的片就是挤韵,但如果是词,他们同韵、且在句末押韵的地方,不叫挤韵,如玲珑、朦胧、芳香。
第四、利用粘对和押韵规则推导格律诗的基本类型
在上两讲中我们要求大家记住五言格律诗的四个标准句式以及五绝和五律的四个基本类型,大家也已经记得差不多了,但就是感觉在实际的写作运用中还比较僵硬,不利于掌握。实际上,我们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只要记住四个标准句式,按照粘对和押韵的规则,注重第一句的平仄相间,以下的各句会自然推导出来。首先复习一下四个标准句式:
A、[平]平平仄仄    (平起仄收)
B、[仄]仄仄平平    (仄起平收)
C、[仄]仄平平仄    (仄起仄收)
D、平平[仄]仄平    (平起平收)  
注意这四个句子的句型都不一样。
如,在创作过程中,你的五绝诗的第一句的句式是:“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这个句子是你的五绝首联的出句,它的音节特点是“平音节/仄音节//仄音节”,音节节奏点分别在第二字(平)、第四字(仄)和第五字(仄),这个句式是“平起仄收”。
那么按照对的规则,第二句(也就是对句)就应该是(仄起平收)。“仄音节/平音节//平音节”。
具体来说,出句的一二两个字是平声字,那么对句的一二两个字就应该是仄声字;
出句的第四个字是仄声,那么对句的第四个字就应该是平声字,又因为这个句子是对句(第二句),所以必须押韵,那么第五个字就一定要是平声;又因为四五两个字都是平声,那么第三个字就一定是仄声字(要是平声字就三平尾了),根据以上的推导,你的第二句的平仄就应该是“[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
再根据粘的规则推导一下第三句。
第三句是尾联的出句,根据粘的规则,它应该和上联的对句的音节平仄相同,上联的对句(全诗的第二句)是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它的音节特点是“仄音节/平音节//平音节”。音节节奏点分别在第二字(仄)、第四字(平)和第五字(平),这个句式是“仄起平收”,那么按照粘的规则,第三句(也就是尾联的出句)就应该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仄音节/平音节//仄音节”。
具体来说,首联的对句(全诗的第二句)的一二两个字是仄声字,那么下联的出句(全诗的第三句)的一二两个字也应该是仄声字;
首联的对句(全诗的第二句)的第四个字是平声,那么下联的出句(全诗的第三句)的第四个字也应该是平声字,又因为这个句子是尾联的出句(第三句),不能押韵,必须用仄声字。因此第三句的句式就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
再根据对的规则推导第四句。
第四句是尾联的对句,根据对的规则,它应该和本联的出句(第三句)的音节平仄相反,
上句(第三句)是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它的音节特点是“仄音节/平音节//仄音节”。音节节奏点分别是第二字(仄)、第四字(平)和第五字(仄),这个句式是“仄起仄收”,那么按照对的规则,第四句(也就是本联的对句)就应该平平仄仄平(平起起收)。“平音节/仄音节//平音节”。
具体来说,本联的出句(全诗的第三句)的一二两个字是仄声字,那么本联的对句(全诗的第四句)的一二两个字就应该是平声字;
本联的出句(全诗的第三句)的第四个字是仄声字,那么本联的对句句(全诗的第四句)的第四个字也应该是平声字,又因为这个句子是对句(第四句),必须押韵,所以第五个字就一定是平声字。因此第四句的句式就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
归纳以上分析,如果当你选择你的五绝的第一句诗的形式是“平平平仄仄”以后,那么。你的整个一首诗的五绝的基本形式就是固定下来了。
这个类型就是:平起首句不押韵式
A、[平]平平仄仄    (平起仄收)
B、[仄]仄仄平平    (仄起平收)
C、[仄]仄平平仄    (仄起仄收)
D、平平[仄]仄平    (平起平收)  
再如,在创作过程中,你的五绝诗的第一句的句式是:“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首句押韵,根据粘对规则,那么第二句就应该是“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第三句就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第四句就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整首诗的类型就是:
D、平平[仄]仄平    (平起平收)  
B、[仄]仄仄平平    (仄起平收)
C、[仄]仄平平仄    (仄起仄收)
D、平平[仄]仄平    (平起平收)  
注意:在五绝中,第一第四句的“起”是一致的,第二第三句的“起”是一致的。
至于其它的五绝和五律的类型的推导过程与此基本相同,大家可以自己推导一下,也可以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进行推导运用。

素材来自网络。整理:月满西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才能写好诗》(上)
格律诗
关于仄韵诗的赏析
诗病探讨之一
诗词韵书对仗
中国古典诗词的声韵美——《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