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复苏夜经济?

温饱时代,无所谓夜景,摸黑也行,有光更好。

小康时代,光光不行,夜景成为必需,是夜市的前提,这是舒适和审美的需求。

同样,小康时代的夜市,光有物质产品是不够的,须得有精神文化层面的吸引物,这就是夜娱,也可叫文化夜市。

其实物质夜市与文化夜市自古孪生,今日更应光大。而无论什么样的太平盛世,都离不开强大周全的安全保障措施,夜市安保及其应急措施非常重要,是夜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夜景:光与影的艺术

曾经,网上为西安古建熄灯一事颇有议论——钟楼鼓楼大雁塔等标志性古建筑灯黑了,西安变“熄”安了,曾经辉煌的“夜西安”真的就会因此而不存在吗?


事实上,西安古建筑熄灯,源于新的政策要求:国家文物局与应急管理部新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不能为搞“亮化工程”而在文物建筑上直接安装灯具,在文物建筑外安装灯具的要保持安全距离。显然,周边照明依旧可以营造出相应的光影效果。

毋庸置疑,夜景是吸引物,夜景是消费催化剂,夜景还是传播力。

做出了真正漂亮的夜景,哪怕没有夜市,人们也会呼朋引伴而来,因为看景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原始需求;做出了漂亮的夜景,哪怕你没有夜市规划,商贩也会担壶提浆而来,因为人多的地方必然有好生意,这是基本常识。

如果你的夜市经营惨淡,固然有多种原因,比如区位不够好,交通不够好,业态不够好等等,无论如何,夜景不够好肯定是重要的基础根源,既然没有先天的区位商圈优势,那么只有扮靓自己才能产生吸引力——对招商对象的吸引力和对终极消费者的吸引力。

不要因为许多著名夜市看上去破破烂烂杂乱无章却依旧熙熙攘攘火爆异常,就认为夜景不重要了,传统已成名的夜市之所以兴旺,是因为不可替代的先天优势。后发夜市如果不做出点吸睛的东西,只有望洋兴叹。

夜景主要包含三部分:不可移动景观如建筑、可移动景观如盆景、灯光布景。三者之间应是有机和谐的映衬关系。前二者昼夜共享,灯光则是夜间独有要素,也是核心要素,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效力。都说拉斯维加斯白天八十岁,晚上十八岁,就是灯光的功劳。

现代社会,电力充足,照明不是问题。但如何把夜间照明整成“景”,却是个问题。它关乎技术,也关乎艺术,还关乎策划。只求一个“灯如昼”的效果,已经过时了。过度照明甚至已成光污染,复杂电路和过度强光对古建筑更存在潜在危险。刚富起来的我们,对于灯光工程,是到了由量入质、由技入艺、由奢入俭的时候了。别具一格、赏心悦目且切合实用,应是夜景灯光工程追求的目标。

其实这事你只要请到高明的照明设计师就可以了。但中国整个的照明设计行业都还处于比较初级的发展阶段。

用该领域资深专家的话来说:夜景问题,首先政府管理亟待提高。政府水平低,城市夜景水平就低。其次是市场鱼龙混杂,低水平设计人员、低性能光学产品、低质量施工单位大量存在。既然低价制胜,自然低质横行。

而且照明设计师再怎么高明,他也是交作业的,作业交上来还得你来评判,怎么评判呢?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很重要,可以帮你判断作业好不好,合不合适于你。就如衣服一样,再好的衣料,再靓的款式,不合身,都得改。

主题化,主题引领。这个道理很简单,可以说是常识,但是总被忽略。忽略常识似乎是今人的常态。

主题就如种子,决定了后续的一切:枝干花叶果实。你想要什么果实,先得找到相应的种子。换个说法,主题就是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学里就在教的“中心思想”,各地都在喊做好这文章那文章,可是没有中心思想,你那文章就不成其为文章,做出来也是垃圾。

已经有一些照明设计机构在开始实践主题夜景设计,比如潮州一江两岸夜景照明工程,就被设计方把主题概括为似诗非诗的四句话:“一江两岸三山屹,明灭楼台号昌黎。水墨乡愁丹青韵,和风伴月思无邪”,这表述虽显着稚嫩乃至笨拙,但还是值得鼓掌,有了不断的尝试,才会有不断的进步。何况主题提炼这事本应是策划机构来做的。万事皆需策划。专业人做专业事,各归其位,各司其职,万事乃谐。

潮州一江两岸夜景照明工程 | 图源:网络

本地化,文化为魂。现代工业社会,流水生产,万物趋同。吸引人,需要个性,塑造个性,得从本土文化中去寻找灵感。文化是个性的土壤,没有合适的土壤,你种下橘,可能收获枳。

植根历史,面向未来,才有望创意出特色灯光夜景,所谓植根历史,就是梳理盘存当地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从中提出可用要素作为创意基础,所谓面向未来,就是结合地方发展愿景,前瞻性的表达融时代特色与地域特色于一体的夜光之美。

当年大连市仿槐树花的形状和颜色制作的路灯,广为人知并不乏模仿者,可算是比较知名的一例。该灯的设计灵感源于当地文化——大连号称“东方槐城”,每年5月有赏槐会。洛阳宫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洛阳夜景设计中,宫灯这一传统遗产自应是不容忽略的元素。

大连槐树花灯 | 图源:网络

艺术化,艺术为体。光影本身、光所衬托的建筑、小品和灯具自身呈现的美感,都是夜景艺术化工作需要关注的问题。

对于大部分建筑或园林照明,由于特定的条件,设计界普遍追求的是见光不见灯,以光的色彩、亮度、造型等表现光影之美,这需要设计感。

对于街市路灯以及店铺照明,灯具自身的出现成为必然或必要,灯具形式设计就成为体现地方文化个性的必需,应成为夜景设计工作的重要一环。但成功的设计尚不多见。比如同样是槐花灯,能不能设计出更灵巧别致的样式?艺术化,无非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取决于设计者对文化的消化力、审美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科技化,科技为用。新科技更有利于安全节能,也可以丰富灯光的艺术表现形式。

日新月异的光影技术提供了空前的视觉盛宴支撑:沉浸式LED、裸眼3D、玻璃投影、全息投影、炫彩幕布投影、影像交互、多层纱幕空间、VR、AR、传感交互等等,几乎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声光电三位一体,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四维交互,超现实的炫彩体验不是梦。当然,这些昂贵的体验本身就可以是需要花钱购买的商品了。适当的利用,当可使你的夜市人满为患口碑爆棚。

天然化,自然为本。对夜景灯光的设计与营造,自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但对其日常使用,却应该考虑“丰俭由人”,应时而变。

也就是说,灯光系统营造之初就应考虑至少三个使用模式:全开模式、半开模式、极简模式。根据不同的需要而有自由的权变。重要节日或场合全开,普通日子可以半开,特定场合应开极简模式,比如月圆之夜,应该让人们充分享受月光之美,营造一种“天上月圆,人间灯淡”的氛围,不夺天工,巧用天光,明暗得当,所谓“花有清香月有阴”,是人间妙趣,夜间妙境。

在现代喧嚣都市之夜,流光溢彩寻常事,月光才是最奢侈的照明,不可暴殄天物。至于人间物如何衬好天上月,确是门艺术,“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总之,花前月下是人类亘古不变的美境,对于夜经济运营者而言,能让人们把“花前月下”的审美体验转化为“月下花钱”的消费快感,就是高手,还能省电费,不亦乐乎?

其实所谓天然化的夜景,最极端典型的场景便是观星胜地,那是需要避免人工光污染的极致境界。属于天造地设的夜景资源。随着城市夜光的侵扰,纯净星空日渐稀少,于是爱夜者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成立了“国际黑暗天空协会”(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

该协会已评定了五个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英国威尔士布雷肯比肯斯国家公园、加拿大莫干迪克国家公园、英国埃克斯穆尔国家公园、新西兰奥拉基麦肯奇保护区、纳米比亚自然保护区。并希望通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能将这些保护区列为世界遗产星光保护区(World Heritage Starlight Reserve)

在国内,青海茶卡盐湖、西藏纳木错、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吉林长白山、内蒙古额济纳旗、甘肃敦煌、四川色达等地也都是“追星族”心中的圣地。

2014年,海拔4700米的阿里暗夜公园诞生,201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入“世界暗夜保护地名录”。

阿里暗夜公园 | 图源:阿里旅游

星光云影,也可以成为夜经济的重要资源。

夜MALL:品与尚的交响

Mall,商业体量大且休闲业态全的商汇,中高端零售娱乐目的地。

本是1950年代地广人稀的美国商业郊区化的产物,风行世界,来到中国后,白热化的商业竞争使MALL这个原本曾有SHOPPING(购物)作为定语的概念及其内涵都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使中国MALL超越了西方MALL,成了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真正好玩的地方,购物倒成了顺带的结果。

这也符合规律,世上什么事只要被中国人认真盯上,或迟或早,西方人就落后面去了。

Mall在中国,首先的变化是扎根于市区乃至市中心,某发展商不是宣称它的广场就是城市中心吗?那个广场不是广场,就是MALL。

第二个变化是餐饮的极大丰富,甚至有喧宾夺主之势,无餐饮,不MALL,这与电商的威胁有关,毕竟坐在饭馆里吃比捧着外卖盒饭嚼要爽的多。

第三个变化是休闲娱乐运动健身健康亲子文化电竞等等你能想到的城市人业余可能需要的新业态的无限植入。

在前三个变化的基础上,第四,也许也是最大最新的变化,当属营业时间不分昼夜,这才有了夜MALL的说法。

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你要找品质品味与时尚时髦兼具的一站式休闲娱乐购物场所,那就去MALL。

也许你要说小县城未必有MALL。别急,没有的地方正在有,智纲智库为某县域开发商制定的县城中心旧改的战略就是因地制宜的MALL式开发:小城市,老中心,新生活。


数据来源:http://down.winshang.com/ghshow-2836.html

西方城市能24小时营业的,以成人娱乐夜场派对为主。普通商场,早早关门,周游世界的中国人都领教过西方夜的清冷寂寞。所以尽管西方试图打造24小时城市,实际上只是声色男女的24小时。

中国夜则反之,是所有人尽情享受的时空。夜mall的新特点,除了24小时营业的安排,更普遍加大了对文化艺术业态的整合。

位于北京朝阳区三里屯工体北路北京世茂广场工三,早在2015年就引进首家艾米电影街、MR.X密室逃脱、咖啡陪你等24小时营业的品牌,致力于成为北京首家真正意义上的24小时购物中心。

2019年9月,商业建筑面积5.8万㎡的深圳益田·假日里也宣布打造深圳首家24小时购物中心,多家商户分时段运营,60%商户延长营业时间、20%商户提前营业;并引入24小时经营品牌:如海底捞24小时;西西弗书店以书店+咖啡+文化沙龙概念店营业至凌晨2点;针对坐落于地铁口的优势,特别推出美味夜宵与元气早餐的无缝衔接,做足地铁客流的生意。

深圳益田·假日里 | 图源:众冠网站

在另一些夜MALL里,对于夜间文化型娱乐的强化更为显著,如2015年4月开业的20万㎡的长沙德思勤四季汇购物中心,围绕24小时书店,提供集阅读、电影、音乐、美食、创意设计、艺术、展览于一体的服务,结合广场音乐趴等活动,年客流超170万人次。

2018年10月开业的4.1万㎡的天津中冶·和悦汇以“津夜PLAY”为主题,打造“夜景、夜市、夜食、夜秀、夜展、夜读”六大特色场景,其中“街头音乐会”、“相声艺术专场”表现了对文化艺术市场的关注。

有的MALL正把传统上属于公共市政文化设施的配套如剧院等揽入自己怀中,如2018年12月开业的8万㎡的杭州西溪印象城B座,引入全国首家24小时艺术剧场“丰马in剧场”,拥有1600㎡的艺术剧场与400座的观众席及标准舞台,可与场外mini舞台及可变的观众席联动进行活动演出,以多元艺术空间,集合时尚戏剧、高端音乐表演、儿童亲子剧等内容,打造夜经济之艺术空间。

正是在文化夜消费高涨的背景下,智纲智库深圳中心为一家著名的剧院工程发展商策划了其企业与项目升级战略,打造以剧院为驱动的艺术MALL,以文艺消费带动文创与文化夜经济的集群式发展,具有三大特色:一是剧院群引领的文创产业集群,培育产业生态;二是都市型的文化休闲高地,夜经济的活力引擎;三是植根于城市的文化基因,个性化的生活方式。

法国巴黎的红磨坊是到访巴黎必看的演艺场所,准确的说,它是演艺与餐饮的无缝结合模式,观众喝着红酒或可乐品着美食看一场演出,空间有限,拥挤不堪,远称不上夜mall。

巴黎红磨坊晚餐环境

智研咨询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整理的统计成果,2019年,我国演艺市场规模达到538亿元,演艺团体数量2018年达到新高,2019年有缩减。

许多演艺团体因演艺质量等原因生存困难,靠政府补贴生存者不少。而优秀的演艺,则广受欢迎。夜MALL以其综合性优势,与文艺演艺产业的融合,在激活演艺产业之外,也使MALL自身获得新的吸引力竞争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夜间旅游,用灯光温暖这个秋冬
文化+旅游+科技 让夜不一样
古镇为什么一定要做夜景亮化?
好的亮化设计是对校园文化的最佳烘托
如何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户外照明?
夜太美!流光溢彩的浦东夜景,专业人士教你看门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