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暗示有关的古诗句

1.具有暗示性关于雨的诗句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韩愈 (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 曾几 (宋) -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苏轼 (宋) - 《饮湖上初晴后雨》

·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陆游 (宋) - 《临安春雨初霁》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杜甫 (唐) - 《春夜喜雨》

·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 范成大 (宋) - 《春日田园杂兴·其二》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苏轼 (宋)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李商隐 (唐) - 《夜雨寄北》

·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 佚名 - 《诗经·郑风·风雨》

·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 苏轼 (宋) - 《有美堂暴雨》

2.“月”具暗示性的诗句,及象征意义

1.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一:月亮是母亲与女性的化身,反映女性

祟拜的生命意味,代表母系社会的静温与和谐,她反映着女性世界的

失意与忧伤.

2.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二: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它

既是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于是它总是引导人们对生生不已的

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 的天问

意识和人生喟叹.

3.映照在中国人心灵世界里有两种不同的月亮世界:一种是神话观念中的月亮,神话的月亮是诗化的月亮,它谈泊静温空寂通脱给中国的古典艺术以深刻的象征启示;一种是科学本体的月亮它盈亏变化,时晦时明,启迪着中国的科学与智慧.因而月亮可以有很广泛的衍生意:

(1)思乡或相思:

(2)月亮反映着古代诗人骚客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反映着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

的心理.

(3)月亮的永恒和盈虚的循环变化,让人想到时间和宇宙中事物在正反两面之间的辩证发展.

(4)月亮作为一种永恒与自然的象征它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纷纭的现实苦难、超群拔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在否定了现实的功利的人生目的和道德之后,月亮就成为一种飘逸的风范.

3.我想要一些可以暗示我喜欢她的诗句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澦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只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原诗语译

当我幼年时,头发才刚刚掩覆住额头,就遇见了骑着竹马而来,同样稚幼的你。

我们很自然的绕着桌椅,擎着青梅,开心的嬉戏。同样居住在南京的长干里,使我

们有更多相处的机会,虽然年纪还小,情感却已融洽亲蜜,毫不猜疑了。

十四岁那年嫁你为妻,因为太害羞的缘故,从不曾展开笑颜。理不清自己的尴

尬与无措,常常低垂着头面对墙壁的阴影,便是你温柔的唤我千百声,也没勇气回

头一望。

然而,你的耐心守候使我渐渐变得成熟解意,十五岁时已能与你软语温存,情

爱真摰深刻,便是同你一起化做尘土飞灰,也能甘愿喜悦。我常以为我们都会像在

桥下等候情人的尾生一样,纵使灭顶也不放弃情爱。我也从没想过有一天会登上望

夫台,无望的等待远方的你。

十六岁那年你却必须离家远行,这一去将经过险恶的三峡之一瞿塘峡,那儿五

月一到,江水淹没滟澦堆这一带的礁石,行船易生不测,你得千万小心,绝不可轻

触险境啊。我的思绪伴随你沿三峡一路行去,彷佛也能听见两岸猿声哀切啼叫。

如今,你欲走还留,在门前遗下的足印,生出了青苔,青苔生得太多太厚,已

无法清除。落叶倏忽而下,今年秋风吹得早,凉意也更深。八月仍可以看见蝴蝶成

只飞过西园草地,而你的音讯却仍杳然,看着季节的变换令我更加感伤,除了坐困

愁城,又能如何呢?就这么感觉着自己的青春容貌一日复一日的憔悴苍老。

什么时候打算从巴郡、巴东、巴西返回故乡?请一定要预先写信回来通报。我

一旦得到消息,必然立即到七百里外的安徽长风沙这地方去迎接你,纵使路途遥远,

纵使地极湍险,一点也无法动摇我的心意

长干曲 唐.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原诗语译

客途之中偶然相逢的您啊,

我想问一声,不知家居何处呢?

我家住在离长干里很近的横塘。

偶然相逢在江水之上,见到您的形貌,

听见您说话的口音,我停泊下来,

只想探问一声,咱们或许竟是同乡呢。

卜算子①

我住长江头,②

君住长江尾。③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④

①《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

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②长江头:指长江上游。 ③长江尾:指长江下游。 ④“只愿”二句:用顾

夐《诉衷情》“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词意。定:词中的衬字。在词

规定的字数外适当地增添一二不太关键的字词,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谓之衬字

亦称“添声”

4.关于诗的暗示性的文章

浅谈诗词的暗示性作者 李正连在唐宋诗词中,有许多以含蓄、蕴籍的语言来表达主题思想,这种含蓄、蕴藉的表现方式叫做诗词的暗示性。

诗词的暗示性大体上有两种,一是含蓄,一是寄托。钱钟书说:“夫'言外之意’,说诗之常,然有含蓄与寄托之辨。

诗中言之而未尽,欲吐复吞,有待引申,俾能圆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此一事也。诗中所未尝言,别取事物,凑泊以合,所谓'言在于此,意在于彼’,又一事也。

前者顺诗利导,亦即蕴于言中,后者辅诗齐行,必须求知文外。含蓄比于形之与神,寄托则类形之与影。”

这番话对含蓄与寄托作了明确的诠释。(一)含蓄 诗词中的含蓄一般采用的是意象象征法,避开对于对象的直接描写,而把视角转向对象周围的景物,以环境来暗示人物的性格。

试看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这是一首宫怨诗。作者运用委婉含蓄的笔触,采用以景托物的手法,写出一个被剥夺了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形孤影单在深宫中长夜无眠,卧听宫漏的情景。

在这个不眠之夜里,诗中人忧思如潮,愁肠百结,那份倾诉不尽的满腔怨情,难以言表。在这短短的二十八个字的诗里,即便字字都写怨字也难以表达主人公的怨情。

所以,诗人干脆就不写怨,而是用以景托物的手法来表达主题。前三句全是写景,以井边的梧桐,秋深的黄叶点题,渲染色彩,烘托气氛,把一个萧瑟凄苦的环境显现在读者的面前。

接着以珠帘不卷,夜寒霜重来表明此刻正是深夜。然后,笔锋一转,视角转入室内,突出描写了室内具有代表性的两件生活用品,即熏笼、玉枕,最关键的是“无颜色”三个字。

为什么是“无颜色”,是用旧了呢?还是主人公对这些已是视空见惯了呢?实际上,在主人公百无聊赖的境况下,此刻即使是雕栏玉砌,对一个孤独凄苦之人又有什么意义呢?最后,“卧听南宫清漏长”,孤女彻夜不眠,在一声声清漏声中辗转反侧,此时此地此人的凄苦心境不言而喻。诗人在这首《秋词》中,以含蓄蕴藉的手法浓墨重彩地点染背景,描写环境,只是末句中客观地介绍了女主人公卧听宫漏。

不去说怨,而怨言自现。暗示的巧妙运用,道出了弦外之音。

这就是诗中含蓄所生发出来的奇妙作用。如果整篇都写怨字,读起来便索然无味。

再来欣赏一下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在这首小词里,诗人的“昨夜雨疏风骤”,“ 应是绿肥红瘦”,把风雨过后叶茂花稀的暮春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其妙处就在诗人没有“多”、“少”等常见的话语,而是选用了“肥”和“瘦”两个字,格外传神。“肥”和“瘦”不仅表述了花与叶整体的稀与密、多与少的对比内容,同时也表现出花与叶的个体形态。

雨后叶子的繁茂和花瓣凋零,都婉然如见。《蓼园词选》云:“按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

短篇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难怪,此词蜚声诗坛,脍炙古今,其绝妙就在于叙事彰显,“雨疏风骤”、“绿肥红瘦”传情暗隐,做到了显与隐的辩证统一。

(二)寄托 寄托比含蓄要更隐蔽一些。含蓄是意思隐藏在字里行间,有迹可循。

而寄托则把暗示部分埋伏在语境中,读者必须要联系具体的语境去寻找,即刘勰所谓“义生文外”。 试看王维诗《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脍炙人口的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情怀和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点出了此处的幽静清新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雨后的傍晚,明月当空,微风习习,清泉鸣唱,树影婆娑,景象之美无可名状。

接下来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打破了这里的“空山”静谧的气氛,告诉人们,在这青松明月之下,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

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内心所追求的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 诗中颔联和颈联都是写景,但各有侧重。

颔联写物,颈联写人。泉水,青松,翠竹,莲舟,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

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写寄托人生的追求,以物芳而明志高,以人和而望政通。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道出了诗人归忍山林的心声。

再看北宋冯延巳的词《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栏杆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词中描写了一个女子相思的种种情态。 这首词大致分三个层次来表现主题。

第一个层次,是开篇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既描绘了自然景象,点明了时令,交待了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又暗示了主人公在这明媚的春光里,心情并不平静。

好像猛然的春风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了层层涟漪。这两句写景自然,达情含蓄,情和景紧紧交织在一起。

第二个层次描述了主人公“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

5.有关“雨”的诗句及其暗示性意义

1.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瞑》)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6.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8.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这些雨的意象,都指它的本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大全 » 和暗示有关的古诗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门外谈诗》之第二十九:写诗要用“诗家语”(之八)
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20首) ——鉴赏答案
送流年:回忆宛在目前,月亮也一如当年|读诗
文学知识题库大全(1)
语文教学:古典诗词鉴赏善用五个“抓手”,做好情感分析题
《苏轼词两首》解读与探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