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第十四章@黄宇雄 读书分享

《道德经》第十四章

道无常形,唯执不离

第十四章  原文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①;听之不闻,名曰希②;搏之不得,名曰微③。此三者不可致诘④,故混而为一⑤。其上不徼⑥,其下不昧⑦,绳绳兮⑧不可名,复归于无物⑨。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⑩。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⑪。能知古始⑫,是谓道纪⑬。

注释】

①夷:无色。

②希:无声。

③微:无形。以上夷、希、微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人的感官无法把握住'道'。这三个名词都是幽而不显的意思。

④致诘:诘,音ji(阳平),意为追问、究问、反问。致诘意为思议。

⑤一:本章的一指'道'。

⑥徼:音jiao(上声)。清白、清晰、光明之意。

⑦昧:阴暗。

⑧绳绳:不清楚、纷芸不绝。

⑨无物:无形状的物,即'道'。

⑩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

⑪有:指具体事物。

⑫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初始。

⑬道纪:'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

第十四章   译文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我的心得感悟

本章老子先生跟世人开始描述了道的性质,它和现实世界的任何经验事物不同,看不见,听不到,也摸不着,但又确实的存在着,但这样的描述一开始对于我们世人而言是非常难接受的,因为我们习惯了用我们的感官去感受事物,然后去给事物贴上一个标签,放在我们的脑海中,以方便归类管理我们的知识。而“道”却是无形无象,不受任何概念的限制。在此,老子用经验世界的一些概念对它加以解释,然后又一一否定,反衬出“道”的深微奥秘之处。

最后我自己认为既然“道”就是这么一个玄乎的东西,既然无法穷其究竟,就安住于道中吧。道之于我们,打一个不成熟的比方,就像氧气之于人体。氧气无时无刻不与我们同在,但我们看不见它,听不到它,更摸不着它,它在我们的身体之外,又在我们的呼吸里,还在我们身体的组织和器官中。它在我们的每一个细胞里,它不停运动,无所不在,我们不知道它的源头,也看不到它的尽头。对于氧气,我们不需要搞清楚它到底长什么样,只需要懂得它的属性并自然的与它同在,不让自己处于缺氧和醉氧的状态即可。对于道也是这样,安静的居于道中,不离道太远,不背道而驰,就能达到自然和谐,促进成长的状态。

分享者

黄宇雄

2017级MBA pc

2018-11-2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今人怎么看?
《道德经》第十四章 道无常形,唯执不离
《道德经》解读14:视之不见
管窥《道德经》第十四章 执古之道
第十四章
无论事物如何变化,只要能抓住不变的核心和要领,成功就很容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