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家聚焦早期文明:在比较中深化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

 在比较中深化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

  今年是“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第四期工程收尾之年。近日,“早期文明的对话:世界主要文明起源中心的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邀请对早期文明有深入研究的近30位考古学家,围绕“中国考古学界对于早期文明的探索与认识(1985—2015)”、“早期国家的起源与形态”、“文字起源及其作用”、“景观、农业、手工业生产与贸易”、“全球视野下的早期文明比较研究”五个专题,展开讨论。

  良渚文明或是“王国”文明

  “太湖文明五千年,崧泽良渚踵相连。”这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严文明为良渚文明所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介绍说,良渚文明此前被认为是新石器晚期文明,即原始文明。不过,根据良渚遗址发掘出的随葬品、随葬排列的规律,以及最高等级男性墓主随葬品及其墓地与城市的位置等,可以判定它应该是 “王国”文明,在已探明的中华文明遗址中年代最早。“良渚遗址呈现出严格的权力与宗教相结合的等级特征,这与古埃及法老治下的等级文明相似。因此,良渚文明是‘王国’文明这一定性说法,在学界已成为共识。”

  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探源工程首席专家赵辉看来,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良渚文明,是中华文明由“多元”走向“统一”过程中的重要文明阶段。“学界需要就中华文明中多个文明形态进行系统研究,分别找出其规律。”

  刘斌认为,良渚文明的发掘成果和发掘思路,对中华文明多个文明遗址的发掘也具有启发意义。“良渚遗址发掘找到了良渚文明的权力中心,也就找到了整个文明的结构形态。而以往的考古研究,虽多有文物出土,但并没有寻找文明中心、权力中心的意识,这一点值得考古学者借鉴。”

  中华文明“多元”而趋“一体”

  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是人类历史研究重要的课题之一。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所言,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然而,对这一判断,部分国外学者至今仍持怀疑态度,而消除质疑的最好途径就是依靠考古发掘,让最新的考古学研究成果“说话”。

  有关中国考古学界几代学人对早期文明的探索与认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将之总结为:第一,中国古代文明经历古国—方国—帝国三个阶段;第二,中国古代文明演进有两种模式,一种突出神权,另一种突出君权与王权;第三,中国文明演进的特征虽然“多元”但趋“一体”,文化系谱绵延不绝,最终形成核心统一的信仰系统、文化价值和制度规范。

  据了解,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完成预研究(2002—2003年)、第一阶段(2004—2005年)、第二阶段(2006—2008年)和第三阶段(2009—2012年),目前第四阶段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赵辉表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最大成果,就是为回答中华文明如何从“多元”文明走向“统一”文明揭开了序幕,未来考古学者要走的路还很长。

  用比较方法探究文明本质问题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评价说,早期文明的对话与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文明特质及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

  会议期间,来自美国、英国、印度、巴基斯坦、危地马拉等地的考古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对不同原生文明的早期样态进行了对话。伦敦大学考古学院教授傅稻镰(Dorian Fuller)将与会学者的观点提炼为三个问题:什么是文明?什么创造了文明?如何来维系文明?由于各文明地区差异显著,考古学者需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此次讨论会上,与会各国学者对“文明”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方法的探讨,赵辉认为,“比较”方法在研究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明的本质问题。同时,与会学者也表示,会议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搭建了平台,让学者们更清楚地了解不同古老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未来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张君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华五千年文明获证实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文明的源头究竟在哪里
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文明5000年!中华文明探源成果公布
考古实证!中华文明有5000年!是什么发现让历史教科书改写?
良渚古国遗失后, 中原渐成史前东方文明的中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