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我国边疆治理视域中的文化认同问题



  我国是一个古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而且这一文明在历史上也不像世界其他三大文明古国那样中断过或消失了,这一文明是由全体中华各族群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结晶。在这连续不断的近五千年的文明里形成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中华各族所共同创造,共同拥有并共同享受之。从国家的民族结构来看,我国又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多民族国家里,各民族在创造了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各民族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各民族间文化有时是存在差异的,这种“文化差异与各民族的存在相伴相随、形影不离”。必须强调的是文化认同的前提条件是事实上存在的文化差异,所谓文化差异是指“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存在着不同性、特异性、多元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的不同性、特异性和多元性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客观存在,自从民族的诞生时起,差异就伴随着民族的历史而存在。换句话说,各民族之所以能够独立存在,民族文化的差异就是其独立存在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的存在犹如在中华文化锦绣大花园里,各民族文化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显得非常鲜艳夺目、眼花缭乱,真可谓蔚为壮观、色彩斑斓。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有着自身的特殊性,那就是其民族分布极不均衡,在腹地主要是汉族分布地,但在边疆地区却分布着除汉族外的许多不同少数民族。因此,我国的边疆地区也往往被称为“边疆多民族地区”或“多民族边疆地区”。在边疆多民族地区生活的各少数民族,一方面,由于长期生活在比较偏远的落后地区,交通不方便,边疆各民族国民(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称为国民)创造了自己本民族文化,并且有着与生俱来的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受王朝国家政权特别是新中国各种惠民的方针政策的巨大影响和多民族国家中华主流文化(以下称为中华文化)的强势影响,边疆各民族国民又形成并保持着对中华文化的一定认同。这两种文化认同长久地、不可人为分割地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因此,民族文化认同度与中华文化认同度的关系,对边疆的治理、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统一、社会稳定、国家发展和国家强大等有着非常关键性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如何处理、调控好边疆多民族对这两个层次文化的认同关系问题,特别是加强边疆多民族国民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地位认识问题,是边疆治理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政治问题,更是边疆治理理论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一、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之纠结

“认同”这个词是舶来品,其来源于英语单词“identity”,其中文意思是“身份;同一性,一致;特性;恒等式”。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科学研究逐渐被人类所重视,因此这个词被广泛运用于该研究领域,而且往往被用来表示某个特定的主体与特定的客体之间的某种相互关系。又由于民族学、社会学以及政治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于是,“认同”也就被运用于这些领域用来表示某个体本身对与其有关的某特定的群体、组织或者单位之间的认识、了解后所持相同或相近的一种看法和观念或观点,犹如我国著名政治学者周平教授所言,“‘认同’一词用来表示个体对自己与特定的群体、组织或政治单位之间同一性或一致性的确认”。

我国是一个地域相对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总共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而边疆地区,除汉族之外,还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生活实践中,每个民族的成员,包括汉族,都保持着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天然认同感。在边疆地区生活的每个民族都创造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民族文化,因此,当本文论及边疆地区的文化认同时就是仅指认同主体为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指主体对自身所处于其中或其外的文化客体的同一性关系的认定或确认。也有学者“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文化认同是主体对自身所处文化客体的认识的升华,并影响和支配主体行为的思维准则和价值取向。因此,笔者认为,边疆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是指边疆各少数民族国民对本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文化的认识、了解并认定和确认的过程,是少数民族国民(此指具有一国国籍的少数民族公民,即具有我国国籍的公民,下同)与本民族文化之间所持有的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心理过程或状态,并且这一心理过程或状态与边疆民族国民的思想和行为关系非常密切,它会直接影响和支配边疆少数民族国民的思想和行为,其具体表现为少数民族国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肯定和赞美,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感、情感依赖以及采取符合本民族文化价值取向的行动,这种表现就如有学者所言是“对民族精神的颂扬和民族形象的爱护,以及为所属民族的利益而努力和奋斗的实际行动”[2]。既然有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因而才有对这种文化赋予了热爱的情感,具有与这种文化相应的心理体验,维护这种文化的价值并以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之所以有这些表现,是因为文化在人的心理是相对稳定的,是文明的长期历史的积淀及其外在表现形式,是代际传递的结果,是文化社会化的结晶。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其民族在长期的历史中积淀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是其特别的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所以任何民族的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都存在着质的差别。

民族是人群共同体,是由特定的历史文化联系凝聚而成的人群共同体,是由该民族成员通过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这一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群体社会。因此,民族文化是由其所创造的先民们代际传递下来并成为这一群体成员为整合和维持其作为整体而存在前提条件,即民族认同的基本前提。一个民族的解体与消失,与该民族成员对民族文化认同程度的高低是息息相关的,民族文化认同度高则民族认同度就高,相应地民族整体意识就强,民族就有很强的凝聚力、团结力,反之亦然。因此,有人言:“要想征服一个民族,就得先征服这个民族的文化。”这一点对于边疆少数民族来讲更是如此。现有的少数民族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延续并发展到现在,是因为其民族成员基本上有着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

在边疆多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或认同程度并不都是同等或一样的,而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性。有的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非常强烈,而有的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却非常弱,还有的少数民族成员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存在。通常情况下,一个民族处于比较有利的条件下,其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比较多,因此,彼此文化交流融合程度就会比较高,相应地“民族文化中包含其他民族的因素比较多,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表现得不是十分突出的民族,民族意识的水平也相对较低”,其民族文化认同也就相对较弱,认同度就相应较低;相反,而一个民族处于非常不利的条件下,其民族文化就显得非常封闭,因此就很少会与其他民族进行交流交往,同样其文化的交流就会更少,彼此文化融合程度相对也要弱得多,其文化的特殊性就特别突出,这时该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度就相当高,其民族的凝聚力和团结力就相对会很强。

多民族的中国,在长期的历史生活实践中,各民族成员在创造了本民族自身的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各民族共同拥有并享用的文化——中华文化。在这一漫长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边疆各少数民族既形成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也形成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因为在中华文化大家庭中,边疆各少数民族都能找到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因子,各民族文化都把本民族文化中的瑰宝贡献出来,融入进中华文化之宝库,因此就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在这前提下,边疆各少数民族也就必然地形成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边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就是边疆各少数民族国民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同时又保持着对中华文化同一体关系的体认。边疆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是通过边疆各少数民族成员个体的言行表现出来的,这种表现是边疆各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基本形态,这也是边疆各少数民族国民对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边疆各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是指少数民族国民普遍或者说绝大多数国民共同持有的认同态度或状态,也即指各少数民族在中华文化上达成的共识,是少数民族集体性的认同。因此,研究边疆各少数民族整体性的中华文化认同对国家认同有着极其重要意义和价值,它关系到边疆的治理成效和国家的政治统一和社会稳定发展之前景。

作为个体与中华文化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心理过程,边疆各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具有不同的表现层次:首先是对中华文化有所了解和把握,能认识到本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因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次是具有中华文化的整体意识,能够理解到自身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和依赖程度;再次是尊重中华文化并意识到其价值所在,同时对中华文化产生情感;最后是能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而努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由于长久地生活于民族文化中,边疆少数民族国民有着与生俱来的民族文化认同,这种形成机制相对是比较简单和自然而然的,但少数民族国民对中华文化认同的过程就要显得复杂得多和曲折艰难得多。中国发展到现在大体经历过王朝国家和民族国家两个阶段,而王朝国家在我国又有着长久的历史,边疆各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是通过以其独特的文化认同机制而形成的。我国的各少数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有着不同的特殊情况,其体现在“边疆各少数民族原本都既是独立的民族单位,也是独立的政治单位,有的少数民族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政治体系”。即使是这样,各少数民族在与中原王朝的交往交流的过程中被对方强大的国力和辉煌的文明所深深地吸引了,于是就出现了各少数民族先后内附、归附、臣服或降服于中原王朝国家,并成为了王朝国家的少数民族的现象。同时,通过双方的交流和交往,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也深深地影响了各少数民族及其民族文化,各少数民族先后对这一直辉煌的中原文化进行不同程度的认可或认同,把中原文化中适合民族文化的部分吸纳进民族文化,同时把民族文化中的精华贡献给中原文化,这样长久地发展下去就逐步形成了多元一体文化——中华文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民族国家时代,边疆各少数民族也就成了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政治稳定,从我国实际出发,采取了有利于民族文化发展和中华文化认同的政策——多元文化政策。这一政策是“一种承认国内各民族文化的价值,尊重各民族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愿望,支持和鼓励各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政策。这种政策以各民族的利益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给予各民族的语言、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平等的地位,因而容易得到各民族的认同和支持”。这一政策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在对各少数民族文化充分的相互尊重和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的,是有益于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之发展前景的。从这一过程中可以得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华文化认同是在历史上慢慢形成的。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就逐步形成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我们从历史上可以知道,在王朝国家时期有可能带有外部强加的性质,但在民族国家里更多是边疆各少数民族自觉和不自觉地产生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即从外在强制性的认同转变为内在自觉性的认同,因为在民族国家时期,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有着极其强大的优势和吸引力。

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现实中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程度很不同,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同时又由于各少数民族的历史、宗教、族体规模、发展程度、民族意识和区位特点等因素不同,以及国际环境等因素所决定的,简单地说是由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所决定的,所以就造成了有的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度较高,而有的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度就低,以至于经常出问题,引起边疆地区的不稳,给边疆治理带来困难和治理成本的提高,甚至成为国家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各少数民族某种程度的中华文化认同是各民族间加强交流融合,并进一步融入进中华民族整体,进而在国家认同方面起着前提和保障作用,也是各少数民族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条件。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的程度直接关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也影响到中华文化的丰富程度与形式的多样化,更会涉及到各少数民族对国家认同程度的高低。只有各少数民族在保持较高水平的中华文认同的基础上,国家认同就有较为牢靠的思想基础,边疆治理成本就会降低并有效,国家统一就有可靠的心理和思想方面的保障。如果一个民族或多个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出现了问题,那国家认同也必然会出麻烦事,边疆的社会就会不稳定,治理成本相应就会高,而且治理效果不见得好,后果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国家统一受到严峻挑战。

边疆地区各少数民族由于有着与生俱来的民族文化认同,同时又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形成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两种文化认同自从形成后就在边疆地区各少数民族中紧密地联系和纠缠在一起,难解难分,因此,这一现象就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认同结构。对此,我国著名政治学者周平教授认为,“这是一个历史上形成并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内涵的问题,因而既是一个历史的问题,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还是一个不断常新的问题”。因此,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多民族国家必须面对的一个长久不变的新问题,既然是新问题,就要探索和采用新的方式方法来加以解决,采用旧方式方法可能难以见效,任其发展可能会越来越严重直至无法解决。而这个问题在我国的边疆地区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因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的关系问题就主要存在和体现在边疆地区,而边疆地区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问题及其关系就最为复杂,是我国国家治理的弱点所在、关键所在。

我们知道,生活于边疆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国民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的程度并不都是同等或同质同量的。由于我国的边疆地区生活着的许多民族都认为归属于某个民族群体,而这些民族的身份又是经过国家确认的,因此,对国家的行为是存在认同的,同理推之得出对中华文化也是存在一定的认同的,但这种认同程度是存在差异的,其民族文化认同程度就较强,其程度差异主要体现在与中华文化认同方面。有的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程度普遍要高些,而有的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程度则要低些;在边疆少数民族的两种文化认同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处理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的关系问题,即将中华文化认同放置于什么位置,这是两种文化认同的重大关键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必须妥善处理并加以解决的。



二、边疆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整合问题是边疆治理的关键问题

所谓多民族国家,其本身就包含着多种文化共存的国家现象,同时更是体现了多元一体的文化结构现象。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共存并与中华文化相辅相成。各少数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输送本民族的文化精华,而中华文化亦为各少数民族文化提供更先进的文化价值理念,同时也为各少数民族文化提供更大的展示和发展的空间。各少数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共同演绎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及其流向,并丰富中华文化内容,共同维护中华文化大家庭的共识,这是国家统一、稳定、巩固、以及发展的深层次的基本前提条件,因为文化是生活历史的积淀,任何文化都是历史上先人们社会生活存留给后人的各种人文积淀,并且深深地影响着后人们的社会生活现实行为。边疆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以对中华文化有益于民族文化的价值的认同为前提条件的。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有多种民族文化共存的国度来说,国内各民族对共同文化——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显得非常关键。各民族对共同文化认同的一定程度和稳定性是多民族国家政治稳定的重要基础,这就必须要求各民族把对共同文化的中华文化的认同置于民族文化认同之上。这是在文化认同上的最低要求,低于这个最低要求,共同文化的中华文化的存在就会有危险并有可能受到挑战。因此,只有各民族必须把对共同文化的中华文化认同置于民族文化认同之上,才能共同维护中华文化的内在价值,让本民族的文化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机会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精华以及更好的发展本民族文化,这样也才能对民族文化有更深的认同。

虽然认同是各民族群体成员普遍存有的心理状态,但是这种心理状态并不是永恒稳定的,而是随着许多外在的(或者说客观的)和内在的(或者说主观的)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是一个可变量,而不是一个恒量。边疆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之间是存在着博弈现象的,即边疆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都有可能上升或可能下降,但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程度如果下降到低于民族文化认同程度,或者说中华文化认同弱于民族文化认同时,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的心理基础就会受到动摇,国家的权威就会受到挑战,以至于影响到边疆地区的治理效果和社会稳定,甚至危及国家的统一,这一过程就是所谓的文化认同危机。文化认同危机其实就是指两种以上的认同之间的平衡性被打破,即出现了民族文化认同程度提升,而中华文化认同程度下降,或者民族文化认同的提升速度快于中华文化认同的提升速度。这种文化认同危机的后果会造成边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度相对下降或绝对下降,进而否定中华文化的价值所在,否定中华文化的存在,这样就会危及到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的心理基础,危害边疆的治理稳定,影响国家的政治安全,是非常有害的。

在边疆地区现实中,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之间存在的差异是不争的事实。在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之间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关系,即始终让中华文化认同度高于民族文化认同度并保持在一定或恒定的比例上,这种文化认同危机一般就不会出现,或者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如果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都出现一种同步的正向变化,且中华文化认同度始终高于民族文化认同度时,这时就不会有文化认同危机出现。如果两种文化认同之间出现了这两种情况,就有可能导致文化认同危机的存在:当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趋势增强,而中华文化认同趋势则减弱;当中华文化认同趋势保持某种一定的程度,而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趋势却快速提升。

当文化认同危机一旦出现,即那些少数民族把民族文化认同高置于中华文化认同,该少数民族就会认为本民族文化的价值高过于中华文化的价值,直至认为中华文化无用论,甚至不认同中华文化,这样就会动摇该少数民族对国家认同的思想和心理基础,甚至影响国家认同,这样就会对边疆治理和国家的政治稳定造成深层次的、更大的危害。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在多民族国家中,文化认同问题处理不好会造成一系列的严重恶果:首先是国家政治文化在边疆地区贯彻和实施受阻;其次是国家认同遭到怀疑,国家统一遭受危险;再次是会给敌对势力分裂国家提供可乘之机。

因此,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必须高度重视文化认同问题,特别要重视边疆多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危机。文化认同问题一旦没有得到及时妥善处理或者掉以轻心,就会造成始料不及的严重恶果。多民族国家在文化认同问题上必须要避免、消除或化解这种文化认同危机,平衡好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让边疆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认同度,同时要确保各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这样就能很好地平衡两种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文化认同就不会出现问题,这一现象就是所谓的文化认同平衡或称为文化认同整合。

这一文化认同平衡的核心就是在于,当边疆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之间的平衡被打破的情况下,及时协调二者之间平衡关系,让边疆各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度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或者始终将之放置于认同序列高于民族文化认同的地位,让边疆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保持在这一动态平衡趋势,就能很好地达到边疆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和谐共处。这样就能有利于保证边疆各少数民族国民具有国家认同的稳定牢靠的文化心理基础。

(边疆少数民族集市)

多民族国家应该高度重视文化认同整合,因为这是为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提供强大的国家主流文化价值的重要举措,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从国家层面讲,它是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关键基础;从边疆地区层面来讲,它是边疆稳定和有效治理的重大任务。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问题也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因为其内涵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变化而被注入新的内容,同时又会出现新的文化认同平衡问题。历史不会重演,人文社会科学的成功模式不具有普适性,只有借鉴性,同样,任何一种成功的文化认同整合方式不可能完全适合于任何时候或任何国家的文化认同整合问题。因此,每个多民族国家出现的文化认同整合都必须根据其所处的具体实际情况来探索适合于自己国家的解决文化认同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在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中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文化认同整合,探索出了一些有益的方式方法,虽然有的可能在当时不是很合情或合理,但在整个历史发展中还是起到了相当有利的作用,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功劳,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打下了坚强有力的文化历史根基,各少数民族对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才有了文化价值基础。

当下,我国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文化认同问题,仍然存在着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同中华文化认同的问题,这一问题在边疆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并且已经威胁到了边疆的稳定和有效治理,对国家认同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我国必须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之间关系的研究,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当下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整合的有效路径,并且要不断探索新方法去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稳妥地解决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面临的文化认同方面的治理问题,有效地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感,以此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三、边疆治理中的文化认同整合路径探析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变化当中的。边疆各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直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但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又处于相对比较稳定期中,亦即这种变化程度不大罢了,在某一具体地区的某一特定民族的或几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变化不大而相对比较稳定,这仅仅是相对而言,但要深知变化是永恒的。因此,在这一前提下,笔者试图在探寻这一文化认同过程中努力把握其发展规律,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暂时的最佳方案。

边疆各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现状总体上是好的,比较稳定。但这只是暂时的,并不代表边疆所有各民族地区的中华文化认同度都高、都没问题。其实,在边疆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有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华文化认同出现了不容乐观的现象,中华文化认同受到挑战,甚至有弱化的现象,这给边疆地区的稳定和治理增加额外成本,即使这样还效果不是很理想,由于边疆地区治理成本的增加,治理效果低下,这样就必然会影响到国家政治的整体稳定,给国家认同带来严重的挑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及其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广度的拓宽,加上周边国家形式的相对暂时稳定,边疆各少数民族国民同邻国之间的交流交往日渐便利和频繁,特别是与处在周边国家的同源同族之间的交流交融机会的增多,这样日积月累,在言语行为方面,边疆的少数民族国民在慢慢地有意或无意地强化了民族文化认同的同时却造成了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弱化现象,比如更多地强调自己的民族属性,或者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的子女送到有与自己同族源居住的邻国就读,更有甚者出走国外或举家外迁的现象,造成事实上有不利于国家政治稳定的言论或行为等等,这些都是明显的中华文化认同弱化的外在表现和实际行动,并还有可能继续恶化下去。这些现象的存在对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及国家全局的政治安全稳定都是十分有害的。

因此,不失时机地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问题进行有效的整合,对民族地区的中华文化认同进行维护、巩固并不断强化的问题,不仅是一项紧迫的边疆文化认同任务,更是边疆各族的政治任务,是边疆治理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国家重大的政治任务。

边疆地区的文化认同出现问题,并不是边疆少数民族简单地弱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而是在与民族文化认同对比中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度有所减弱或降低了,或者是边疆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速度慢于民族文化认同的速度,造成中华文化认同的主导地位受到了挑战,从而在更深层次——文化层面有利于国家认同的主导地位受到了损害或减弱。基于这样的现况,平衡好两种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加强和维持边疆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高于民族文化认同的认同态势是文化认同的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价值目标追求。

据以上述价值目标,居于强化边疆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高于民族文化认同,或者使民族文化认同低于中华文化认同并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恰当的比例之内之基础,因此,当下需要做以下这些方面的重要工作:

(一)出台惠民经济政策

加快出台并实施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的惠民经济政策,让少数民族在国家整体经济快速发展中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到实惠,并及时对边疆地区的国民进行政治文化宣传教育。人是作为理性“经济人”而存在的,因此,人人都有追求和享有幸福的权利,少数民族国民作为“经济人”存在也不例外,同样享有和追求这些权利。在国家层面,通过政策合理地调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国家整体利益的关系,特是要考虑到重视根据边疆各民族地区的异质性实况出台的政策措施来平衡边疆各民族之间以及各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加快制定和出台适合于、受惠于边疆民族地区的政策并加以落实,真正落惠于边民(即指边疆国民,包括边疆少数民族国民,也包含边疆汉族国民),同时在此过程中加强对边疆各民族国民进行政策讲解和宣传,并以此及时进行国家政治文化宣传教育,让边疆各民族国民尽可能地及时认识、了解国家政治文化内涵,真正意识到国家政治文化的价值所指,有意识地强调让边疆国民自觉和不自觉地认识到只有在国家认同以及国家统一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享有或拥有这些优惠的条件和惠民政策,为更深层次的国家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打造坚实的心里基础。这是从经济政策方面筑牢这一文化认同基础。

(二)强化对中华文化教育

在边疆地区加快教育发展,特别是要强调以对中华文化教育的内容、作用和价值功能的教育;同时弱化民族文化教育,仅仅把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来看待,或者把民族文化教育放置次于中华文化教育之位置,或者把中华文化教育融进民族文化教育当中去,或者把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分别放进国家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当中去作部分或次要对待,强调后两者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地位,以后两者指导和引领前两者。总之,要让民族文化教育与中华文化教育提升速度保持在一个合理差距内,以利于中华文化认同度永远高于民族文化认同度,保证中华文化认同一直处于稳固的“高位”。针对边疆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的异质性,分别探索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的教育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如国家在内陆省份创办的免费藏族班或藏族学校就是很好形式,这既让边疆少数民族青少年长时间在东中部地区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接受了教育,学到了文化,又减轻了其家庭负担,还让其接受了浓浓的中华文化氛围的熏陶,其积极意义是重大而长久的,要把这一好的做法扩大到其他边疆民族地区的所有民族国民,而不是仅仅让某一特定民族受益。对此,笔者认为把这种举措可以归结为吕朝辉博士在其博士毕业论文中所定义的“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

这种治理方式高扬“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主张以陆疆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各类需求为陆疆治理的出发点,以物质帮扶、财政补助、政策优惠、情感关怀等为施政的重要手段,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对陆疆少数民族群众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以此培植陆疆各族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对中华儿女生死与共的血脉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对国家的忠诚感、对陆疆建设和发展的使命感、对社会主义宏伟事业的责任感,从而形成安全、健康、完整的情感纽带,建立陆疆各族群众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团结和睦关系。

教育是国家发展之根本,在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同时,突出强调全国教育发展的整体性,边疆每一少数民族地区都是国家整体教育不可分割的,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国家要发展、国族(即中华民族)要振兴离不开教育。在目前现况下,因此,要大力在边疆地区尽快普及与全国其他地区同等数量和质量的教育,让边疆地区的国民真正的感受到自己与全体国民的教育程度差距在慢慢缩小,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能力也在慢慢跟上或同步了,对中华文化认同的价值也就自然而然的认同了。这样既有利于国家认同的整合,又更有利于边疆治理了。这是从文化教育方面筑牢这一文化认同基础。

(三)提升对中华文化的“增量认同”

民族文化是民族先人们在其长期的特定的条件下历史生活动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各种文明之综合,是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的重要载体,深深地影响了本民族群体,在民族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对边疆各民族国民的中华文化认同发展进行长期的正确的引导。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已有的认同度是在长期的亲身体验的实践中不断形成的,是相对稳定的内心体验,是不容易轻易改变的心理感受。在今后的实践当中,边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感也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和稳固。同时,边疆各少数民族国民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因此,在今后的社会生活实践当中,要特别注重提速边疆民族国民的中华文化认同度,并保证一定要高于民族文化认同度,让二者之间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比例范围里。笔者在此引用著名政治学者俞可平在论述民主时采用“增量”一词来论述中华文化认同,既要保持和稳定边疆各民族国民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存量”,更要特别强调提高或增加边疆各民族国民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增量”,既注重边疆各民族国民对中华文化的“增量认同”。这是从文化认同增量方面筑牢这一文化认同基础。

(四)加强中华文化对民族文化精髓的吸纳能力

中华文化是由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称,各民族国民都是中华文化的创造者和贡献者,同时各民族也都把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贡献给了中华文化,而且更应该继续坚持做到贡献出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输送进中华文化大家庭里,这样,各民族国民就会对中华文化就有着天然的认同;同时,中华文化要一直在把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吸收进来,充实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融入更多的民族文化之精华,使中华文化本身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共有文化和共享文化,成为文化之精髓,成为中华民族的真正的精神支柱、心理的钢铁长城,起到真正凝聚中华民族人心的精神纽带作用。把此二者真正地结合起来,做到民族文化离不开中华文化的价值指引作用,而中华文化也离不开民族文化的丰富、充实、提高以及促进作用,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这是从中华文化的特殊胸襟方面筑牢文化认同基础。

(五)推介拥有民族文化精髓和特色的中华文化于世界

中国作为世界唯一幸存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不仅仅是全体中华儿女的,更是全世界人民的,应该让全世界人民共享,因此,要把中华文化向全世界推介,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让世界人民共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是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并贡献给世界人民的、永不消失的智慧结晶,以此自动自觉影响并提升边疆民族国民的中华文化认同度。世界的文明离不开中华文化,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同样离不开中国各民族文化的贡献,因此,中国各民族文化只有融入中华文化大花园中推向全世界,各民族文化只有仅仅依靠中华文化这个支柱才能在世界文化中立稳脚跟,各民族文化才能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才能在世界上拥有更大的舞台来展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当然这也只能在各民族国民对中华文化有着高度认同度的情形下才可能做到,也是各民族国民所向往的和追求的。因此,积极主动地把中华文化向世界推介,尽量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才能更好地让各民族国民意识到,只有在提升边疆各民族国民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前提下深深地认同中华文化,并且意识到只有在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的基础上,边疆各民族文化才会有更好更大的展示舞台,各民族文化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正相关关系。这是从中华文化的世界文化贡献方面筑牢文化认同的基础。

四、结语

目前边疆地区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确实存在一定的矛盾和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提倡和实现边疆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的交融,把各民族文化合理有效地整合到中华文化之中,“使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壮大”,使边疆各民族国民的中华文化认同达到同腹地国民中华文化认同的高度或同步前进,是我国文化认同永恒的价值追求,也是边疆治理理论的价值追求,更是国家治理理论的理想状态。

(天下边疆微信公众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认同是最基本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评论之五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求同存异谋发展——浅谈新时期的文化认同理念
“宗教中国化”的义理
西方人信仰上帝,中国人信仰什么?这篇文章说得真好!
江西省九江市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