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掌上宝鸡】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天进:周原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殿堂


——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徐天进


徐天进是宝鸡人的老朋友。从1999年开始负责北大在周原的考古实习工作算起,他与宝鸡“相识”已有19个年头。徐天进对周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曾感慨道,周原是他除北京之外逗留时间最长的地方。




身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的徐天进,学识渊博,待人谦和。他身上,有着学者的风度和君子的雅量。日前,当本报记者在北京联系徐教授沟通采访事宜时,平素工作繁忙的他欣然应允,并说道:“你们外出时间紧、任务重,按你们行程安排,我随时都可以配合。”人在他乡,当听到这番话语,我们一行人颇为暖心和感动。


周原是一座文化富矿



    3月17日,北京突降大雪,气温骤降。上午10时许,我们一行完成手上的采访工作后,与徐教授取得了联系,他热情邀请我们前往他的家中采访,并嘱咐,中午的时间都方便,他不需要午休。


    临近午时,本报记者组赶赴昌平区徐教授的家中,就周原的保护和开发,宝鸡城市未来发展等话题展开讨论。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讲的是周原一带土壤肥沃,堇菜苦菜都像糖,适宜农耕。3000多年前,一个名为“周”的国在此兴起,这片孕育了周文化的大地,被人们称之“周原”。



     周原,是周王朝的发祥地,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周原遗址的考古价值在上世纪40年代就引起过考古学家的关注。1976年,周原地区进行了一次“划时代的考古大发掘”,第一次发现西周时期的大型建筑基址与大量的西周甲骨文,这对整个西周历史与考古认识带来巨大的变化。


     在一代代考古人的不懈努力下,周原遗址走过70余载风雨历程,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徐天进在考古界提出了“大周原”的观点,他认为,周原是绵延几千年的中国礼乐文明的起源之地。


     广义概念的周原,是指宝鸡市区和岐山、扶风、凤翔、眉县、周至等县区,狭义上讲,周原包括现岐山和扶风两县交界的一片区域。1982年,周原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其保护范围北至岐山,南至范家营等,西至眉麟公路,东至扶风许家河,面积约24平方公里。



     在徐天进的眼中,周原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殿堂,是一座文化富矿。这里是我国历史上有记录的最早有出土文物的遗址,从西汉到现在一直有文物在出土,也是目前全国出土西周青铜器最多也最重要的一个遗址,“如果可能,每个中国人都该来这里走一走,看一看。”徐天进说道。



保护周原是全社会的责任



     周原作为周人的都邑、宫室和宗庙所在地的历史将近300年,周人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如何让周原丰厚的文化矿藏,在城市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上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呢?

徐天进建议,对于周原的建设,一定要在保护好周原遗址的前提下进行。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前最早开展考古工作的遗址之一,周原遗址先后发现多处宫殿、宗庙、墓葬、作坊等重要遗迹,出土青铜器、陶器、瓷器、玉器等文物2万余件。该遗址也是在全国西周文化遗址考古中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为丰富、已出土文物数量最多且精品最多、现有学术成果最丰富的遗址。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周原遗址仍将是西周田野考古的重点。 



     他强调,我市相关职能部门在制定周原发展方案时,应该尽可能听取多方的意见,尤其是当地民众的意见,遗产地的保护要充分考虑所在地居民的切身利益。认真做好规划,可持续发展,解决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因为保护周原遗址,传承周文化,不仅是考古人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让文化遗产惠及广大民众



     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徐天进表示,希望能将周原遗址建设成集考古学研究,传统历史文化教育及农耕、博物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文化空间,真正让文化遗产惠及广大民众。

“宝鸡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有很好的物质遗存。我们是否能将周原拟定为中小学生课堂之外的游学试点遗址,让学生们在这里进行历史文化的传习,农耕文化的体验,起到示范作用。”徐天进解释说,一个地方的氛围打造,是由局部构成。盖房子是最容易的事,农村的村落是自然生成起来的,周原遗址公园建设时,要保持这里村落的“原生态”。当然,原生态不是脏乱差的环境,而是要在一个好的规划前提下,盘活资源,让人们来这里的感受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历史文化。


     2018年,全国中学考古(历史)社联盟大会将在西安举办。作为北京大学中国考古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也是该联盟的发起人之一,届时,徐天进将邀请全国1000所中学生考古社团联盟的成员们,来宝鸡看看周原遗址,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让更多中学生在拓展视野的同时,领略周原魅力,了解华人老家。



     采访结束时,徐天进拿起纸笔,认真写下对宝鸡的寄语,“众所周知,宝鸡是周秦文明的发祥之地,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之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这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所在,根脉之所在。宝鸡犹如一座富矿,这里蕴含着极其丰厚的、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宝藏。保护好这座文化富矿是我们大家的责任和义务。源远者流长,根茂者实昌。相信宝鸡的未来会更美好,也相信祖国的未来会更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家学者说周原
周原博物馆——周原遗址考古成果展
“国家文物局2020年度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开班仪式在周原举行
三代考古的历史断想(李零)
与顶级国宝同行 · 宝鸡周原博物院篇
宝鸡籍考古学家首次斩获国际考古奖项,周原遗址考古登上世界舞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