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几种其他常见暑病(转载)

几种其他常见暑病(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631人已访问

由于夏季高温多雨,所以病变种类较多,除了暑温病之外,还可以发生其它的暑病。这里选择其中常见的冒暑、暑咳、中暑、暑秽四种暑病进行讲述

1.冒暑,

寒邪束表,暑湿内蕴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形拘急,脘痞,心烦,口渴,尿黄,舌苔薄腻而黄,脉濡数。

【证候分析】冒暑,就是夏季的感冒,主要证候类型是寒邪束表,暑湿内蕴。夏季气候炎热、潮湿,暑湿弥漫在空间,也弥漫到人体,所以夏季人们有闷热感。不过天气炎热的时候正常入会有汗出,通过出汗可以把体内的暑湿发散出去,所以不会生病。如果由于天气炎热而过分贪凉,比如用冷水洗澡或长时间在空调房间生活,就容易发病。例如夏季室外暑热特别盛,进房间后因空调的冷气突然降温,就会感觉周身发紧,这就是感受了寒邪的征兆。由于寒邪困束肌表,毛窍收缩,体内的暑湿被憋在里面发散不出去了,就形成了寒邪束表,暑湿内蕴的证候由于外有寒邪束表,卫气不宣,所以见恶寒。邪气侵袭,正邪相争,则见发热。由于寒主收引,腠理闭塞,气血涩滞,所以见无汗,周身拘急,头痛。由于腠理闭塞无汗,体内的暑湿发散不出去而蕴于体内,湿阻气机,就出现脘痞,暑热扰心则心烦。暑热伤津则口渴,尿黄。舌苔薄腻而黄,脉濡数主暑湿内蕴。

【治法】疏表散寒,涤暑化湿。

【方药】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香薷二钱(6)银花三钱(9)鲜扁豆花三钱(9)厚朴二线(6)连翘二饯(6)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服尽不汗,再作服。

【方解】这个证候的病机是夏季外感寒邪,由于寒邪束表而致暑湿内蕴,属卫气同病。因为表有寒邪,所以要辛温解表,疏表散寒;因为内蕴暑湿,所以要涤暑化湿。应该注意的是,夏季感受寒邪能否称为“伤寒”呢?不能。因为伤寒是冬季感受寒邪所导致的病变,它不可能发生于夏季。中医学所说的“寒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凡是人体感觉寒冷,就称为寒。但是冬季的“寒”与夏季的“寒”差别很大,比如冬季气温在摄氏℃以下,一般情况下就称之为“寒”在这种低温环境下,人体的腠理处于密闭状态,如果感受这种寒邪而发病,就需要用麻黄、桂枝这类辛温解表药发汗散寒。夏季温度在30以上,一般就称之为“热”,在这种高温环境中,人体的腠理处于开泄状态。如果由30的高温环境中突然进入20的空调房间,给入的感觉就是“寒”,人体就可能由于腠理突然闭塞而发病,这就称为“寒邪束表”这种“寒”与冬季的严寒在程度上是有很大差别的,治疗虽然也需要辛温解表;但是绝不能用麻黄、桂枝这类大辛大热药物。香薷是治疗夏季感受寒邪的首选药物,新加香蔫饮是治疗寒邪柬表,暑湿内蕴的代表方剂。方中香薷辛温芳香,既能发汗解表散寒,又能芳香化湿。它的解表作用与麻黄相似,但是要比麻黄柔和得多,所以古人说“夏日之香薷,犹冬月之麻黄”银花、连翘清凉宣透,使内蕴的暑热夕达。银花与鲜扁豆花都有芳香气味能够芳化湿浊。厚朴苦温燥湿行气蓁湿浊下行。因为新加香蔫饮既能散在表之寒,又能清化在里的暑湿,所以说它是表里双解的方剂。这个方剂所用的药物轻灵,既能发散表寒,又能清暑化湿。如果暑热比较重,伴见口渴甚,小便黄赤等,可以加清热涤暑药,如竹叶、西瓜犟衣、荷叶、石膏等。如果湿浊较重,伴见恶心,呕吐等,可以加祛湿药,如藿香、佩兰、六一散等。

2.暑咳

暑邪在表,肺失宣降。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头晕而痛,咳嗽少痰,胸闷胁痛,心烦,口渴,舌苔薄黄或薄黄而腻,脉数而两寸有力。

【证候分析】暑咳,是指夏季外感暑邪而导致的以咳为主症的病变。这种病变的病机是暑邪袭表,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咳。所感受的邪气,可以,是暑热,也可以是暑热夹湿。暑邪袭表,正邪相争,所以发热。表有邪而致卫气宣发受阻,所以微恶风寒。暑邪上蒸,清窍不利,就可见头晕、头痛。暑邪袭表,肺气宣降失常,则气逆而咳。因为邪气尚未入里,所以干咳无痰或少痰肺失宣降,气机不利,所以见胸闷胁痛。暑热扰心则烦,暑热伤津则渴。暑热在表,所以舌苔薄黄而不厚,如果是暑热夹湿,则可见舌苔薄黄而腻。脉数主,热,两寸有力主邪在上焦口雷少逸在《时病沦》中说:“暑咳之为病,积在暑月也。良由暑热下逼,先伤乎上,夫五脏之位,惟肺最高,为诸脏之华盖,暑热袭之,肺经先病者,固无论矣。且暑中有火,肺体属金,火未有不克金者也。其脉濡滑而数,两寸有力而强,咳逆乏痰,既有也少,或身热口渴,或胸闷胁痛,此皆暑热入肺之脉证也,宜用清宣金脏法加滑石、甘草治之。”

【治法】清涤暑热,宣肺止咳。

【方药雷氏清宣金脏法(《时病论》)牛蒡子一镘五分(4)川贝母(去)二钱(6)马兜铃-(3)杏仁(去皮、尖,研)二钱(6)陈瓜萎壳三饯(9)桔梗-钱五分(4.5)冬桑叶三钱(9)加枇杷叶三饯(9),去毛,蜜炙为引。

【方解】雷少逸的《时病论》一书中没有方名,所有方剂都是以法名方。“清宣金脏法”实际上就是清热宜肺的方剂。方中牛蒡子、冬桑叶宣肺透邪。枇杷叶清肺降逆止咳。马兜铃清肺化痰止咳口桔梗配杏仁,一升一降,以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宣降复则咳可止。川贝母、瓜蒌皮清化热痰,瓜萎皮又能宽胸理气。方中诸药配伍,有清有透,有宣有降,使邪有出路,肺的宣降功能恢复,则其咳自止。如果是暑热夹湿而见舌苔薄腻者,可在方中加入滑石、甘草,也就是“六一散,以清暑利湿。这个证候病情不重,所以用药也轻。

3中暑、暑厥

【临床表现】高热,口渴,卒然昏倒,不省入事,气急喘促,喉间痰鸣,四肢厥逆,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沉伏。

【证候分析】中暑发于夏季高温天气,是因入在烈日下行走或在高温环境下劳作,导致暑邪卒中而发病。暑邪卒中人体,正邪相争,所以见高热。暑热伤津,所以口渴。由于暑热卒然进入人体,导致肺的宣降功能矢常,气机闭塞宙不通,以致肺中的津液不能正常地向周身敷布,津液就凝聚成痰,痰浊蒙蔽心以突然昏倒,不省入事中暑的神昏是痰蒙心包,它与风温病的热陷心包了不同。热陷心包证是热邪灼液成痰,痰与热胶结,相合而蒙蔽心包,同时还有营阴损伤。可以说,它是内有营热阴伤,外有热痰蒙蔽,其来也渐,其势也深。中暑是暑邪突然外袭,这种病人不见得有营阴损伤。痰的形成,不是热邪.灼液成痰,而是由于暑邪闭塞气机,津液不能敷布而凝聚成痰,痰蒙心包而致突然神昏,其来也卒,痰热并不胶结。暑热痰浊塞滞在肺,宣降失常,所以肺气上逆而致气急喘促。痰阻气道,所以喉间有痰鸣音。舌红苔黄,脉数都主热重,脉滑主痰凝。如果热郁痰凝特别严重,以致气机闭塞,气血不通,也可以见沉伏脉。但是这种病人脉并没有绝,不是微细欲绝,而是沉伏不出,必须重按,。推筋着骨始得。四肢厥逆是由于热郁痰凝,气机不通,阳气不达于四末所致。中暑的病人伴见四肢厥逆,就称为“暑厥”,也就是中暑合并休克

【治法】芳香开窍。

【方药】苏合香丸、藿香正气散、至宝丹、通关散。苏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术青木香乌犀屑香附子炒去毛朱砂研,水飞诃黎勒煨,去皮白檀香安患香别为末,用无灰酒一升熬膏沉香麝香研丁香荜茇各二两(各60g)龙脑研苏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内各一两(各30)熏陆香别研,一两(30g)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用安息香膏并炼白蜜和剂,每服旋圆如梧桐子大,早朝取井华水,温冷任意,化服四圆。老入、小儿可服一圆。温酒化服亦得,并空心服之。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一两(各30)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荽汁炙,苦梗各二两(各60)藿香去土,三两(9g)甘草炙,二两半(75)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水一盏,姜钱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盏,再煎并服。至宝丹(方见风温章)通关散(《丹溪心法附余》)、皂角细辛各一钱(各38)为细末,取少许吹鼻取嚏。

【方解】病人突然昏倒是因为窍闭,窍闭是因为痰凝,痰凝是因为气机不通,肺不布津,所以治疗必须从宣通气机入手。也就是说,要通过宣通气机而使壅滞之气散开,气行则津行,津行则痰化。关于具体方药,张凤逵《伤暑全书》中主张“先以辛温药解散之”,雷少逸在《时病论》中提出用苏合香丸。苏合香丸属辛温芳香开窍之剂,它是用大队辛温芳香走窜的药物行气开郁,以开心包之闭,所以称为“温开”。张风逵提出用“辛温药解散之”,雷少逸主张用苏合香丸,雷氏用药与强氏的原则一致。中暑的病人高热神昏为什么反而用辛温药呢?这是因为暑热壅滞而使气机闭塞,以致津液代谢发生障碍,在这种情况下,非用芳香发散不能散滞气。如果骤然用大剂寒凉,友而会使痰浊寒凝冷冻而不能化开。如果一时找不到苏合香丸,可以用藿香正气散的水剂代替。如果暑热很重,体温很高,也可以用至宝丹。至宝丹也是芳香开窍之剂,它虽然也偏凉,但以芳香开窍为主,有发散作用。总之,暑热聚于肺,以致气机闭塞,津液不布,聚而为痰,要用发散药,使气行则痰开,从而达到开心包,之闭,苏醒神志的目的。另外,还可以用通关散擤鼻,这个方剂是用皂角、细辛各等份研末。皂角、细辛都是辛温走窜药,走窜作用非常强,把它们研成末,用纸捻蘸少许送入鼻腔,病人马上就打喷嚏,通过打喷嚏就可以宣气机,通阳气,有开窍醒神的作用。因为它有通关开窍作用,所以称为“通关散”中暑的病人突然昏倒,不省入事,有似于巾风,但中风的病人伴随口舌喁斜,半身不遂,醒后常留有后遗症。中暑的病人虽然神昏,但是没有半身不遂症状,醒后如常入,不留后遗症。

4.暑秽

【临床表现】身热有汗,头晕而胀,胸脘痞闷,呕恶,烦躁,甚则神昏,耳聋,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或濡数。

【证候分析】“暑秽”,实际上就是中暑。不过,中暑所中的是暑热邪气而暑秽所中的是暑湿邪气,所以名称不同。这个证候又称为“秽浊”、“龌龊”、“发痧”秽浊与龌龊都是肮脏的意思,是指感受了自然界暑湿秽浊肮脏的邪气而发病。雷少逸《时病论》说:“秽浊者,即俗称为龌龊也。是证多发于夏秋之间,良由天暑下逼,地湿上腾,暑湿交蒸,更兼秽浊之气交混于内,入受之,由口鼻而入,直犯膜原。初起头痛而胀,胸脘痞闷,肤热有汗,频欲恶心,右脉滞钝者是也。然有暑、湿之分,不可以不察也。如偏于暑者,舌瞢黄色,口渴心.烦,为暑秽也。偏于湿者,苔白而腻,口不作渴,为湿秽也。均宜芳香化浊法治之,暑秽加滑石、甘草;湿秽加神曲、茅苍。”正如雷少逸所说,夏季炎热多雨,由于长期闷热,自然界各种湿热秽浊之气弥漫在这种环境中,入就容易感受秽浊、龌龊之气而突然昏倒,昏闷无声。按过去迷信的说法,北方称为“撞客”,南方称为“客忤”,认为是撞见鬼了,或者撞见黄大仙了,实际上是感受了湿热秽浊、龌龊之气。因为暑湿邪气卒然侵袭人体,正邪相争,所以发热。热蒸湿动,所以有汗。湿热上蒙,清窍不利就出现头晕、头胀、头痛。湿邪阻滞气机,所以见胸脘痞闷。胃气不降,则恶心、呕吐。热扰心神,所以烦躁。如果蒙蔽心包,就可以出现神昏。湿浊上蒙,清窍不利,堵塞在耳窍,就可见耳聋。暑湿秽浊内蕴,所以舌苔腻,如果湿邪重,则苔白腻而脉濡;如果暑热重,.则苔黄腻而脉濡数。

【治法】芳香化浊,祛湿辟秽。

【方药】雷氏芳香化浊法(《时病论》)

藿香叶一钱(3)佩兰叶一钱(3)广陈皮一钱五分(4.5)制半夏一饯五分(4.5)大腹皮-钱(3)(酒洗)厚朴八分(羹汁炒)加鲜荷叶三饯(9)为引。

【方解】所谓芳香化浊,祛湿辟秽,就是用芳香化湿的药物祛除暑湿秽浊之气。方中用藿香、佩兰芳香化浊。陈皮、半夏辛温燥湿。大腹皮、厚朴燥湿行气以降浊。荷叶芳香化浊以升清。如果以暑热邪气为主者,加滑石、甘草,也就是六一散,以涤暑利尿。如果以湿邪为主者,加神曲消导醒胃,茅苍术辛温燥湿。如果病情紧急,为了取用方便,也可以用藿香正气水。如果昏迷不醒,可以用通关散取嚏以开窍通关。还可以用玉枢丹,也就是紫金锭,用水化开灌服,以芳香辟秽,清热解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2讲 中暑 暑秽 湿热病辨治概述(1)
温病辨治汇讲第十二讲(上)
liou15
方论——藿香正气散
17.湿热病辨治——上焦湿热证候
路志正老先生从脾胃论治冠心病有感(二关于脾胃论治实证为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