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保健按摩师培训教材 第十一章 祖国医学基础知识+第十二章 30种按摩手法

保健按摩师培训教材

第十一章 祖国医学基础知识(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219人已访问

第一节 五脏六腑

一、五 脏

五脏六腑是传统医学的脏腑学说的内容。属于中医基础理论之一。在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其内容包括五脏与六腑,此外还有奇恒之府。
  五脏六腑、奇恒之府是构成人体的三种不同的组织结构。这三种组织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与肢体组织(肌肉、皮肤、脉管、筋膜、骨骼等)、外部器官(眼、耳、口、鼻、舌、前后阴等)都是有机联系着的整体。如:五脏之间有着相互资生与制约的关系;六腑之间有着承接合作的关系;脏与腑之间有着表里相合的关系;五脏与肢体、五官之间有着所主与归属、开窍的关系等等。这样就构成了人体内外各部功能上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所以中医在临床辨证论治过程中,强调从整体出发就是基于这个
原因。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脏之外还有心包络,实际是六脏。但因心包络是心的外围,有保护心的作用,其病理变化大致与心一致,所以习惯上仍称五脏。
  1.心(附心包络) 心在五脏中占首位。它的主要功能是主持血脉。即主管血液在脉管内的循环运行,向各组织器官输送养料,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机能活动。同时心又主神明(即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因此中医所说的心,不仅包括解剖学里所指的心脏,而且还包含着大脑皮层的活动,所以说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
  (1)主血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心是主持血液运行的动力,脉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面部和舌质是反应血液运行功能的外部表现。所以心脏功能的盛衰,是可以从脉搏、面色和舌质三个方面进行观察的。如果脉跳不快不慢,柔和有力,面色润泽,舌质红润:即可认为是心脏功能正常的表现。
  (2)主神明 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是心的又一重要功能。故有“心者,精神之所舍也”的说法。因此精神充沛,意识清楚,思维不乱,即可视为心功能正常的一种表现。
  (3)汗为心液汗是津液之一,与心有密切关系。异常的出汗往往与心有关。如腠理(即汗孔)不固而自汗。除了肺气虚之外,常因心阳不足所致。阴虚的病人容易出现阳亢浮越。汗液也常随阳外泄即成为盗汗,除了因肺肾阴虚之外,也有由心阴虚、心血虚而引起的。所以治疗自汗、盗汗时常用温养心阳或滋补心阴
的药物。
  附:心包络心包络是心的外围组织,有保护心脏的作用。邪气侵犯人体,一般都是由外至内,由表入里的。心包络是心的外围,故邪气侵犯心脏时,常常先侵犯心包络。
  2.肝肝是贮藏血液的主要器官。有调节血量的功能。同时肝脏还有耐受疲劳和抵御外邪的能力,以及有疏泄调达的作用。
  (1)主藏血,为罢极之本肝藏血,是指肝脏有贮藏、调节全身血量的作用。血液在脉管内的流通量,是随着人体的活动情况而有所增减的。在全身活动量较大的时候,肝即把血液输送到所需要的各部分去,在休息或睡眠时,全身各部分所需要的血量相应的减少,有一部分血液又归藏在肝脏。所以有“人卧血归肝”之说。
  肝为罢、(疲)极之本,即耐受疲劳的意思。实际上这还是调 节血液量的功能。人体在劳作时,肝脏把贮藏的血液供应到全身,使机体和大脑发挥其力量和作用,而不致有疲劳的感觉。因此有
 “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面能摄”等说法。反之,左肝调节血量功能失常,人体就容易出现疲劳的感觉。
  (2)在体为筋,其华在指甲,开窍于目筋附着于骨节,在正常情况下,筋膜既不应松弛,也不能拘急。而维持筋膜这种生理功能的营养来源是肝脏提供的。
  指甲是筋膜的外候,筋膜是否强健,可以以指甲颜色的枯泽和甲质的坚脆来判断。如指甲红润和坚韧,即是筋膜健壮的表现。眼睛也是肝的外候。视力的强弱,与肝有直接关系。一般说来,眼睛视物清楚,没有目眩发黑的现象,即是肝血调节正常的表现之一。除此以外,古人尚有“泪为肝液”之说法。
  (3)主疏泄调达疏泄调达i就是畅达无拘束的意思。人的精神状态、情绪表现,除由心主宰外,还与肝有密切关系。一般说来,人的情绪既不抑郁也不躁怒,是肝主条达疏泄正常的表现。反之,情绪抑郁或躁怒,就是肝失条达的现象。疏泄的另一含意是帮助脾胃消化、吸收和输送营养。
  3.脾脾的主要功能是帮助胃肠消化水谷,吸收和输布营养精微,为营血生化之源。脏腑肢体各部的营养物质亦来源于脾的运化,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
  (1).主运化、升清脾主运化(即运输转化)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胃所消化的食物中的精微部分,吸收、输送到心肺,通过心肺而营养到全身;二是运化水液,调节水液代谢,把饮入于胃的水液中的精微,上输到肺,再输布到全身。这两种运化都是上升的,所以说脾主升清(清指精微物质)。若脾气不能升举而下陷,即可导致泄泻或内脏下垂诸症。
  (2)主肌肉、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人体肌肉、四肢、唇、口都是脾的外候。人体肌肉丰满,四肢活动捷健,口唇红润,食欲良好,都是脾运化功能正常的一种表现。
  (3)主统血脾有统摄血液的作用。即维持血液在脉管内的正常运行,而不致渗溢到脉外。这就是说血脉管壁是否致密,与脾有直接关系。脾气旺盛,脉管致密,就能控制血液按照脉道正常运行,使其不致流溢脉外,反之,脾气虚弱,脉管松弛,就会出现各种出血性疾患。
  4.肺肺的主要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通道。主治节、朝百脉,辅助心脏维持血液的正常循环。主肃降,通调水道,与脾肾共同完成水液代谢的生理机能。
  (1)主气、司呼吸,朝百脉肺主气,就是说人体之气皆由肺所主。气是人体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肺中的气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饮食物之精微(来源于脾),一是从体外吸入的气(即新鲜空气)。这两方面的气,会于肺中,即产生“宗气”。宗气是促进和维持人体机能活动的动力,’它一方面维持肺的呼吸功能,进一步吐故纳新,使体内外气体得到交换,另一方面由肺入心,推动血液循环,并通过血液循环而宣发到全身各部,以维持各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也就是说,血液运行,虽然由心所主,但必须有肺气的辅助才能保持其正常的运行。肺主治节,肺朝百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主肃降,通调水道肃,是清润肃静的意思;降,是下降。由于肺在体内所起的作用(主气、司呼吸、主治节、朝百脉、通调水道等)和所居部位(居于胸中,为五脏之华盖),决定了肺气必须是在清润肃静和下降的情况下,才能保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人体内的水液代谢,不但与脾的运化有关,与肺气的肃降也有密切关歪。肺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有二。一是将脾上输来的水液中的精微,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使津液温润于皮肤;二是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来通调水道,使其不致于发生潴溜的现象。因此,小便的通利与否,常与肺气肃降功能有关。
  (3)外各皮毛,开窍于鼻,主声音皮毛、汗孔具有调节呼吸的作用,鼻窍是呼吸出入的门户,因此,皮毛与鼻都是肺的外候。皮毛润泽、鼻窍呼吸通利、嗅觉正常,即是肺气功能调和的一种表现。反之,皮毛干枯,汗孔当开不开、当闭不闭,鼻窍不利,则是肺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
  肺又是发声音的器官,喉咙与肺相通,是声音之门户。如果肺部有了病变,往往会引起喉咙的疾病,而影响到声音的变化,甚至语言嘶哑。
  5.肾(附:女子胞) 肾是人体生命的根源,所以有“肾为先天之本”之说。它的主要功能,一是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推动这一作用的动力叫做“命门”,又叫“肾阳”,或叫“元阳”。因此,有肾主命门火和肾藏精的说法;二是主水液,对体内水液代谢平衡起着主要作用。
  (1)藏精,主发育生殖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藏精的含义有两个,一是后天之精,是指由五脏六腑化生出来的精气,它包括着能够滋养脏腑、肢体、五官等各部组织的精微物质(如精、血、津液),这种精气,来源于饮食物里的精华部分,是维持人的生命,营养人体各部组织、器官,并促进其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二是先天之精,它又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物质根源,即所谓的“先天之本”。另一部分是指人类生育繁殖的基本物质(与男子的精室,女子的胞宫有关),这部分精的生成、贮藏和排泄也是由肾主管。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是相互为用的,先天之精需要后天之精的营养,才能继续维持其生命的活动力,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之精的蒸化。两者是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一方衰竭,必定影响另一方的功能。存则共存,亡则共亡。
  (2)主水液代谢的平衡 肾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人体中的水液必须保持一定的相对平衡,既不能太过(太过会引起水肿),也不能不及(会出现脱水)。水液的调节主要是依靠肾气的开合作用。开即指输出,消耗与排泄;合就是关闭,以保持一定的贮藏量。在整个水液代谢过程中,脾是主纳入(通过胃)和转输的,肺是主宣发水液中的精微和通调水道的,肾是主开合以调节水量的。这三部分功能的总和叫做“三焦气化”。所谓气化,就是通过一定的热能使之发生变化,这一热能的发源地,就是肾的阳气,所以说,肾主水。
  (3)生髓、通脑、主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通于二阴髓,是由肾精所化生,髓能养骨,骨能藏髓,髓又通于脑(“脑为髓之海”),所以说,脑、髓、骨均属肾所主。同时,这三者与头发、两耳和前后阴又都是肾的外候。肾气充沛,肾精盈满,人的记忆力就强,身体也轻劲多力,能胜任较繁重的工作,同时牙齿坚固。牙齿的坚固与松动是骨质再生能力强弱的外候。头发的光泽、生机,根源于肾,所以说发是肾的外华。此外,发的营养来源于血,故又有“发为血之余”之说。耳的听觉灵敏,大小便排泄正常,都说明肾气充足。反之,记忆力衰退,腰肢痿软,牙齿松动,头发枯落,耳鸣耳聋,性机能衰弱,大小便失禁等,即是肾之精气虚衰的表现。
  (4)命门的作用 命门是肾脏生理功能的动力,即人体热能的发源地,又叫“元阳”、“元气”或叫“真火”。肾所藏的精都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能发挥其营养全身各部组织、器官和衍生后代的作用。这两种精气中的温度和动力,就是命门之火的表现,如果命门火衰,一方面在男子可以出现阳萎或精冷无子;在女子可以出现胞宫虚寒、白带多或不孕等病症。另一方面也可以出现脾胃消化功能低下,而造成泄泻或下利清谷。
  上面已经谈过,在水液代谢方面,三焦气化的功能,也是依赖命门火的作用。如果命门火衰,就会引起水肿或大小便失禁等病症。
  此外,命门之原气与胸中之宗气,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的。宗气以原气为根,下达纳入于命门,故有“肾为气之根”和“肾主纳气”的说法。元气亦以宗气为养,以保存元气的持续力。
   附:女子胞女子胞又叫胞宫(即子宫、卵巢、输卵管的总称),具有通调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功能。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肾脏及经络中的冲、任二脉(冲脉为血海,任脉主胞胎)的关系最密切。胞宫能否正常排经和孕育胎儿,决定于冲、任二脉的盛衰,而冲任二脉的盛衰又决定于肾脏,肾精充沛,机能(命门)旺盛,则冲任脉盛,女子就能正常的通行月经和生育子女。反之,肾精虚亏和命门火衰,则冲任脉虚,就会引起月经不调或闭经而不能生育子女。由于月经与怀孕都和血液运行有关,而心是主血液循环的,肝是调节血量的,脾是统摄血行的,所以子宫的生理活动和心、肝、脾也有一定的关系。当肝气不能正常疏泄,或心、脾生理机能失调时,也都能影响冲任二脉而发生月经失调等病症。

二、六 腑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其总的生理功能,是受纳和消化饮食物,输出营养和排泄糟粕,运化水津和疏通水道等有关饮食消化方面新陈代谢的。
  1.胆 胆有两种功能,一是藏精汁(即胆汁),是指输出胆汁,以助消化。胆虽属六腑之一,但不与外界直接相通,也不像胃肠容纳饮食物那样时入时出,输泻而不藏,所以又把它列为“奇恒之府”。胆的病理特点是易生热象。二是主决断,即指精神意识方面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能力。如俗话说“胆大”“胆怯”等。
  2.胃 胃的主要功能就是受纳食物和腐熟(即消化)饮食物。故有“胃为水谷之海”之称。胃的功能叫做“胃气”,由于胃需要把消化后的饮食物下输到小肠,所以,胃气的特点是以下降为顺。如果胃气不降而上逆,就会引起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症状。
  3.小肠 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分泌清浊。凡经胃腐熟的饮食物,由小肠承受下来,进一步加水消化,把其中“精”的部分(指饮食物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吸收后,通过脾的运转到全身各部,浊的部分(指消化后的糟粕)下注到大肠或渗入膀胱,变成大小便排出体外。所以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大小便的排泄,都和小肠有直接关系。
  4.大肠大肠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小肠下注的东西,吸收其中剩余的水分和养分,使之变化为成形的粪便,然后由肛门排出体外。所以说,大肠是传导糟粕的通道。如果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就会出现泄泻或痢疾、便秘、便血等病症。
  5.膀胱膀胱的主要作用是“化气行水”、贮尿、排尿。尿是人体水液代谢的产物,贮存在膀胱,到一定量后排出体外。贮存与排出,都是通过“气化”这一功能来完成的。“气化”(即化气行水)就是通过体内的热能,从水液中蒸发出一定量的气体来控制体内水液的出入量。因此,气化功能失调,就会导致小便不利,或尿闭或小便频数、失禁等病症。
  6.三焦三焦分上、中、下三部分。相当中脘(胃胱)部位(包括脾胃)为中焦,中脘以上至胸腔部位(包括心肺)为上焦,中脘以下至小腹部位(包括肝肾等诸器官)为下焦。焦就是热的意思,这种热能的表现叫做“气”,所以三焦总的功能是主持诸气,疏通水道,是水谷出入的道路。但上、中、下三部的功能又各有所长。
  上焦的主要功能是宣发积于胸中的“宗气”,将其输送到全身,供给体内各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主要是心肺的功能)。中焦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转输饮食物(包括脾胃等功能在内),蒸发津液,把营养物质化生营气(即血液的组成部分)。下焦的主要功能是把人体内消化后的残余物质,加以分别清浊,食物的残渣通过大肠排出体外。水液代谢过程中的剩余水分,经过气化由肾通过膀胱排出体外。
  综上所述,三焦总的生理功能是体腔内几个脏腑在饮食物消化吸收营养、排泄等功能方面的总和。而这一总的作用,又是元气(命门)、电气(脾胃之气)、宗气三者相辅相成的集合体。因此三焦的病变也就大都表现在胸腹体腔内有关输送饮食物中的精华和排泄糟粕等几个方面。一般说来,表现在心肺的叫做上焦病,表现在脾胃的叫做中焦病,表现在肝肾的叫做下焦病。
  三焦是祖国医学脏腑组织中的一个特有名称。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各人有其实践体会,未能得到统一认识,尚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三、脏腑组织间的关系

人的生命活动,是靠脏腑间的密切联系所构成的人体生理功能的整体性进行的。这些脏器虽然各有其不同的生理作用,但彼此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1.脏与脏之间的联系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心与肺之间主要是气与血的关系。血液的运行要靠气的推动,气也只有贯注于血脉之中,才能通达全身。故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说法。反应在病理方面,心肺不正常互相影响,如咳嗽日久,肺气损伤,推动心血的功能不足,就会导致心气虚而出现心悸气短,甚至心区疼痛等症。心火炽盛,消烁肺的津液,则见咳痰咯血、鼻燥、咽干等症。
  (2)心与肝心与肝之间主要是血液循环与血量调节的关系。若心血不足,可以影响肝的调节而引起失眠多梦、眩晕等症,肝血不足也可以影响心的功能而出现心悸、怔忡等症。又如临床上高烧、昏迷、抽风的病症,也是心肝相互影响的一种病理变化。另一方面,心主精神意识,肝主疏泄条达(即情绪舒畅)。精神与情绪也是相互影响的,如精神不足,就会影响情绪的愉快,情绪抑郁不畅也会影响精神的充沛。
  (3)心与脾脾的运化功能,.需要心阳的帮助,心血的再生又必须依靠脾的转化为其来源。如果心阳不足,影响脾的运化,除心脏病症外,还会出现食少浮肿等症;若脾的运化失常,影响了心血的再生,就会出现贫血心悸等症。此外,心与脾还有循环与统摄的关系,如果脾虚不能统摄血液,就会引起各种出血的疾患。
  (4)心与肾心与肾之间的关系有二,一是阴与阳(又叫水与火)的互济,二是精与神的互根。心居上焦,其性主动,故以阳(火)为主,肾居下焦,其性主静(藏精气而不泄)故以明(水)为主,心阳下降,温暖肾阴,肾阴上济,滋养心阳,上下相交,动静结合,形成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始终使人体保持在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这种现象又叫做“水火既济”、“心肾相交”。若阳气不足肾水不化,水气逆而上犯,就会造成“水气凌心”的心
悸症,如果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心火独亢,也会出现失眠健忘、多梦遗精等现象,这就是“心肾不交”的病症。
  心主藏神,肾主藏精,精与神也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的外在表现。先天之精是神的物质基础,后天之精是神的给养,精气充沛是神志活动正常的条件。神机旺盛是使精气再生的条件(又叫互根),所以,对于人体的健康状况,一般都以精神二字来形容。
  (5)肝与肺 肝与肺主要是治节与调节的关系。肺主治节,肝主调节全身的血量,而肝向全身输送血液,必须依赖于气,如、果肺气虚弱,即影响肝的调节与疏泄功能,而出现乏力少气、情绪抑郁等症。反之,肝气壅滞,也会影响肺的治节与肃降,而出现咳痰、咽痛或咯血等病症。
  (6)肝与脾 肝与脾之间主要是疏泄与运化的关系。脾的运化,必须通过肝的疏泄。若肝气郁滞疏泄失常,会影响脾的运化,就会出现腹胀、胁痛等症。并伴有食欲不振、腹泻等病症。反之如果脾失健运,也会影响肝的疏泄,引起腹胀胁痛、黄疸等病症。
  (7)肝与肾 肝与肾主要是互相滋养的关系;肝脏疏泄条达与调节血量的功能,必须依赖肾阴的滋助,肾阴(精)再生的物质来源,又需通过肝的疏泄而入藏于肾。因此有肝肾同源之说。如果肾阳不足,肝失濡养,就会导致肝阳偏亢,而出现眩晕头痛、急躁易怒等病症。古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水不涵木”。
  (8)脾与肺 脾与肺主要是益气与主气的关系。脾所转输的饮食物之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气结合变化而形成“宗气”,这就是脾助肺益气的作用。另一方面,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又需借助于肺气的肃降。如果脾气虚弱,运化失常,就会导致肺气不足,而引起气短、喘息,甚至浮肿等症。
  (9)脾与肾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的运化功能,必须得到命门火的温煦蒸化才能完成。反之,命门火又赖于后天之精气滋养。因此,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如果命门火衰,就会引起脾的运化失常,就会出现食少腹胀、久泄不止等症。此外,脾与肾在水液代谢上也是相互协调的,若脾虚失运,导致水湿停蓄,影响肾的气化,就会出现水肿等症。
  (10)肺每肾 在水液代谢上,肺主通调水道,肾主开合,故有“肾主一身之水”,“肺为水之上源”的说法。在呼吸方面,肺与肾之间又有着呼吸与纳气的关系。。肺的呼吸功能,要靠肾的纳气,所以有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之说。若肾虚不能纳气,就会造成呼吸浅表的病态,一些慢性气喘病,往往与肾不纳气有关。
  通过以上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五脏之中均有气血阴阳之分。不过根据各脏生理功能的不同特点,在气血阴阳之中,又各有所偏重而已。如肺以气、以阴为主,其性喜温恶寒,喜润恶燥;心以阳、以血为主,其性喜热;脾以气、以阴为主,其性主升,喜燥恶湿;肝以阴血为主,体阴用阳,性喜柔恶刚;肾以阴、阳为主,其性主封藏。
  2.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的生理功能虽然不同,但它们都是化水谷,行津液的器官。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津液的输布、废物的排泄等一系列的过程,就是在六腑既分工又合作的情况下,共同来完成的。胃、胆、小肠、大肠密切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并将其糟粕传入大肠,经过大肠的再吸收,将废物排出体外。膀胱的贮尿排尿与三焦的气化也是相互关联的。三焦则是概括了它参与的消化、吸收、排泄等各方面的功能。因此,六腑之间,必须相互协调,才能维持其正常的出入升降的生理状态。
  3.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主藏精气,为阴,主里;六腑主传化物,为阳,主表。脏腑间的关系,就是一脏一腑、一表一里、一阴一阳相互配合的关系。脏腑表里相合,主要是通过经脉来实现的。如肺与大肠、心与小肠、肝与胆、脾与胃、肾与膀胱、心与三焦均相互为表里。它们之间的表里相合是以其生理功能上的相互连结,相互为用而存在的。
  (1)肺与大肠相表里 大肠的传导功能,有赖于肺气肃降。若肺失肃降,往往会影响大肠的传导,出现大便异常,反之,大肠传导通畅,肺气才能和利。若大肠壅滞不畅,也会影响肺的肃降功能,而引起气逆咳嗽。
  (2)心与小肠相表里 心气正常,小肠才能发挥其分别清浊的功能,小肠的分别清浊正常,有助于心气的正常活动。
  (3)肝与胆相表里 胆汁来源于肝,肝疏泄失常,则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而胆汁分泌失常,反过来又影响肝的功能,造成黄疸(消化不良等症)。
  (4)脾与胃相表里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性本湿喜燥,胃性本燥喜润。二者一纳一化,一升一降,共同完成运化饮食物的全过程。 
 ’(5)肾与膀胱相表里 肾主水液,膀胱具有排泄小便的功能,共同完成水液代谢。
  (6)心包络与三焦相表里 心包络与三焦也是在络脉上存在络属关系。一内一外,互为表里。

四、脏腑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及其表现

人体生命主要是依靠脏腑机能活动,而脏腑机能活动又是以精、气、血、津、液为其物质基础。在人体生理活动的过程中,这些物质由于脏腑的活动而不断地被消耗,又不断地得到补充和滋生。人的精神、意识、思维、知觉、运动等是脏腑机能活动的表现的总称,叫做“神”。概括的说,精、气、血、津、液是脏腑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神”是脏腑机能活动的表现。
  1.精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构成人体之精的精叫做生殖之精;维持生命之精,叫做水谷之精。生殖之精是指繁衍人类,具有生殖能力的物质,也是人体生命的原始物质,当男女两性之精相结合后,就在母体中孕育构成身形,所以又叫做“先天之精”。
  水谷之精是指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经过脾胃消化、吸收的作用而获得的,所以又叫做“后天之精”。
  人体生命的维持,必须依靠后天之精来滋养,平时五脏六腑的精气充盈,则归藏于肾,当生殖机能发育成熟时,它又能化生为生殖之精。在人体整个生命过程中,精不断地消耗,也不断得到“水谷之精”的滋生和补充。 
  精是富有生命力的,它不但具有生殖和生长发育的能力,并能抵抗不良因素的刺激而免于疾病。因此,精的盛衰是人体生老病死的最基本的内在根据。

(1)血 本源于先天之精,但其再生则是来源于饮食物的精华,也就是“营气”。营气是化生血液的物质,血是营气的依附所在,血液的来源旺盛,侧身体强健,若来源不足或耗损过多,则百脉空虚而身体虚弱。如肌肤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就会麻木不仁,四肢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就会手足不温,甚至痿废不用。总之,内在的组织器官和外在的皮毛筋骨,都必须在血液运行不息的状态下,才能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其生理功能。
  (2)津液 津液是人体体液之一,因其液质和分布部位以及具体功能的不同,有“津”与“液”之分。津:质稀而清,随着三焦的气化,渗透浸润于肌肤腠理之间,以温养肌肉,充润皮肤;液:质稠而浊,也是由三焦布散,而流行浸润到关节、脑髓、,空窍以滑润关节,补益胸髓,润泽耳、目、口、鼻等空窍。概括地说,津液本属一体,都是由饮食物化生,分布在表的叫津,分布在里的叫液。津与液在环流周身的过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转化的,故在临床上常常津液并称,不予严格区分。
  津液的生成、布散、环流和排泄,皆与三焦的气化功能有关,也就是与肺、脾、肾三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汗、尿的排泄,就是津液环流代谢的表现。假使腠理闭塞汗孔不畅,是属上焦不宣,责之于肺;膀胱不利、小便隆闭,是属下焦不通,责之于肾;若胃脘不和,水饮停蓄,是属中焦失运,责之于脾。 

由此可见,津液的代谢,是维持体内液体平衡的重要环节。倘若津液生成不足,或大汗、大吐、大泻、大出血之,或持续高烧、耗伤津液过多,就会产生皮肤干皱,口唇燥裂,舌面无津,口渴咽燥、目涩、鼻干、大便秘结、小便短少等一系列燥症。反之,津液环流障碍,造成潴溜,也会发生水肿或痰饮内蓄的病态。 
  2.气 气的含意涉及面较为广泛,总的来说,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指体内流动着的,富有营养的微细的精密物质(如营气、卫气等);一是指脏腑功能活动的能力。
  在人体各部均分布有流动着的精微物质,由于分布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聚在上焦的叫做“宗气”,聚在下焦的叫做“元气”(或原气),宣发在肌肤腠理的叫做卫气,运行在血脉之中的叫做“营气”,现分述如下:
  (1)元气 发源于肾,包括元阴、元阳(即肾阴肾阳)之气。因其由先天之精化生,所以叫做元气。元气是人生生化的原动力,它的作用是激发和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元气的持续有赖于后天营养的不断滋生。
  (2)宗气 积于胸中,它是饮食物所化生的精微之气和吸入的自然空气相结合的产物。因其是内在之气与外在之气的综合体,又是贯注于全身之气的起点,故叫“宗气”。“宗气”的作用,一是助肺司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均与袅气的盛衰有关;二是把水谷之精的膘悍部分,宣发于脉外,反水谷之精的精华部分贯注于脉中,以营养全身,凡是气血的运行以及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多与宗气有关。 
  (3)营气 营气是由水谷之精气所化生,营气运行在脉中,属于血液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以血脉为轨道,昼夜不息运行于周身上下表里各部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以此为营养。

(4)卫气 卫气是由水谷之悍气所化生,由宗气宣发于脉外:它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因其具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邪的作用,所以叫做“卫气”。卫气在内有温养五脏六腑的功能,在外有温养肌肉,润泽皮肤,滋养腠理,启闭汗孔等作用。因此、,人体的脏腑活动,特别是肌表皮肤的功能是否正常,与卫气的强弱有密切关系。若卫气不足,肌表不同,外邪就会乘虚而入。 
  营气与卫气都是由饮食物中化生出来的。营气是饮食物中的“精气”,卫气是饮食物中的“悍气”,营气运行在脉督,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卫气运行在脉外,具有温养肌腠,保卫体表的作用。
  综上所述:元气为先天之精所化生,营气、卫气由中气(脾胃之气)所生,营气、卫气与自然之气相合即是“宗气”。元气、宗气、营卫之气与各脏器功能(又名脏气)的总和叫做“正气”或叫“真气”。
  总之,精气是维持脏腑正常生理和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但它们的生成与转化,又是脏腑生理功能综合活动的结果。这两个方面(即物质与机能)是互为消长、相互促进的。例如人体的各项机能活动,必须要消耗一定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而这些物质的生成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这样不断地彼长此消,彼消此长,并经常地保持其相对平衡,正是人体不断发育成长的必要条件。
  3.神 神是脏腑机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人的精神状态。它包括人的感觉、听觉、视觉、动作、思维等一系到的精神活动。

古代医学家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机体的精、气、血、津液等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精、气、血、津液充足,脏腑机能活动正常,人的精神、意识、知觉、运动就旺盛。反之,物质缺乏,机能活动衰退,人的精神就会表现为萎靡不振。因此,精、气、神三者可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三者之间又具有相互资生的关系。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原因。

第二节 按摩八法

一、温 法

保健按摩能调整人体机能,消除疲劳,减轻因组织破损而带来的疼痛,改善血液循环。要使按摩效果好,必须手法力度适当,并与刺激穴位准确结合起来。祖国传统医学有温、补、通、泻、汗、和、散、清八种基本治法。   
  温法使用摩擦、攘揉、一指禅、挤压等手法,用缓慢而柔和的节律性动作,是适应于虚寒证的一种治法,适用于每个穴位的按摩,时间要长,使受术者有温热感,使之产生热能,渗透组织深部,温经散寒,具有扶助正气,温补肾阳,散寒止痛等作用,故有“寒者温之”,“损者温之”的说法;如按、辟、揉气海、关元,摩擦肾门、命门等。

二、补 法

补气血津液不足,脏腑机能衰弱。使用轻柔的动作,如使用一指禅推、攘、揉、摩等手法,在腹部使用顺时针方向治法,在施术部位时间要长,重点在中脘、气海、关元等穴,按法、擦法在背部膀胱经进行。对功能衰弱、体质虚弱者,以达到“补虚祛邪”的目的。

三、通 法

消除病邪壅滞的治法。要刚柔兼施,轻重适宜。常用推、拿、搓法于四肢,拿通肩井,具有通经络,行气血之功能。

四、泻 法

攻逐结滞的治法。一般用于下焦实证引起的下腹胀满,食积火盛,二便不通等症,手法由慢逐渐加快,手法刺激带强,以挤压类与摩擦类较多。如食积便秘,可用一指禅摩神阙、天枢两穴,再揉长强,达泻实目的。

五、汗 法

开泻腠理、祛除表邪的治法。用按摩手法,使受术者发汗,病邪从表而解。适用于风寒或风热之邪,对于风寒外感,应用先轻后重的拿法强刺激,对于风热外感,应用轻拿法,柔和轻快,多用挤压类和摆动类手法中的拿法,或用一指禅按法。如推、拿风池、风府能疏风散邪,按、揉大推,能发散热邪。

六、和 法

调和气血、调整阴阳的一种主要方法,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凡邪在半表半里者宜用之。手法应平稳而柔和,以振动类和摩擦类居多。主要通过和气血,和脾胃,疏肝理气三个方面,达到气.血调和,表里疏通,阴阳平衡的目的,和气血方法在四肢及背部攘,一指禅推按、揉、搓或轻拿法在肩井部位,和脾胃用一指禅在章门、上脘、中脘等穴位上,进行推、摩、揉。

七、散 法

用按摩手法疏散积滞的方法。有“结者散之”,“摩而散之”的说法,用轻快柔和的手法。如一指禅推、摩、搓等手法耷施术部位操作,以达到消瘀散结目的。如气郁胀满,用一指禅推、摩有形积聚,无论有形或无形积滞,皆可达到散结的目的。

八、清 法

 采用手法清热除烦的方法。一般以摩擦类手法为主,适用于清热,气分实热者重推督脉,气血虚热者轻擦腰部,血分实热者重推督脉,表实热者重推膀胱经,表虚热者轻推膀胱经,在进行小儿按摩时用者居多。

第三节 常见50个穴位的作用

经穴是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上的穴位总称,又称十四经穴或十四经腧穴,在腧穴学中是主体,多指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十四经脉循行线上的针灸、按摩刺激点。十四经穴的数目是单穴52个,双穴309个,共361个,另外还有48个经外穴。
  全身每个经穴都具有三个方面的主治功能,即局部治疗功能,邻近治疗功能,远端和全身治疗功能。
  十四经穴中有一些常用的保健穴位,它们不仅具有医疗作用,还具备保健作用。例如,合谷除可以治疗头痛、手腕肿痛、全身发热外,还可以疏筋活血;百会可治头痛、头晕,还可以增快血液循环,促进新瞅谢,防止头发脱落等。
  现将全身常用的50个保健穴位的作用、位置、适应症分别介绍如下。
  1.中府
  位置:位于前胸外上方,平第一肋间隙,距胸正中线6寸。
  作用:咳嗽气喘,胸中烦闷,肩背痛,腹胀呕逆。
  手法:点、按、揉、摩。 
  2.尺泽
  位置: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作用:咽喉肿痛,胸部胀满,肘臂挛痛。 
  手法:推、按、揉。
  3.手三里
  位置:位于前臂背面桡侧,曲池下2寸。
  作用:手臂麻疼,屈伸不利,腹胀。
  手法:按、揉、拨。
  4.迎香 
  位置: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0.5寸,鼻扈书中。
  作用:鼻塞,鼻炎,口眼歪斜。
  手法:掐、点、揉。
  5.下关
  位置:在面部耳前方,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开口即闭。
  作用:口噤齿痛,耳聋,牙关开合不利。
  手法:拨、点。
  6.头维
  位置:在头侧部,额角发际上O.5寸。
  作用:头痛目眩,眼痛,视物不清。
  手法:揉、点。
  7.髀关
  位置:在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平臀横纹。
  作用:腰痛膝冷,腹痛。
  手法:点、压、揉、摩、拨。
  8.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外侧,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犊鼻穴下3寸。
  作用:腹胀呕吐,胃痛,消化不良。
  手法:揉、点、拨。
  9.三阴交  
  位置:在内踝窝点上3寸。  
  作用: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失眠,神经性一手法:点、掐、揉、擦。
  10.神门  
  位置: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掌横纹尺侧端。
  作用:心悸失眠,骨蒸盗汗。
  手法:点、揉。
  11.睛明
  位置: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作用:目赤肿痛,近视色盲。
  手法:接、揉、推、捏。
  12.攒竹
  位置:在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作用:目视不明,眼睑瞒动。
  手法:点、按、揉、推、捏。
  13.大杼 
  位置:在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发烧咳嗽,背项强痛,头痛鼻塞。
  手法:按:揉、点。 
  14.肺俞
  位置: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咳嗽气喘,胸满,盗汗。
  手法:按、揉、弹拨、推。
  15.心俞
  位置:在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心悸健忘,惊悸心烦,心痛。
  手法:按、点、揉、推。
  16.督俞
  位置:在背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腹满胀痛,肠鸣逆气。
  手法:揉、按、点、弹拨、推。
  17.膈俞
  位置: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胃脘胀痛,呃逆呕吐。
  手法:按、揉、压、推。 
  18.肝俞
  位置: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胁痛满闷,目疾,唾血疼痛,多梦失眠。
  手法:揉、点、按、推。
  19.胆俞
  位置:在背部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口苦,饮食不下,咽痛咽干。
  手法:按、拨、点、推。
  20.脾俞
  位置: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手法:点、按、揉、推。
  21.肾俞
  位置: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月经不调,腰膝冷痛,咳喘气少,耳鸣目花。
  手法:揉、按、推、搓。
  22.承扶 
  位置: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线。
  作用:腰、股、臀、骶部疼痛,大便难。
  手法:点、揉、按。
  23.殷门
  位置:在大腿后面承扶与委中连线上,承扶下6寸。
  作用:腰脊强痛,大腿疼痛。
  手法:点、按、揉。
  24.委中
  位置:在月国横纹中点。
  作用:中风昏迷,胭筋挛急,下肢痿痹。
  手法:按、揉、推、拿。
  25.秩边
  位置:在臀部第四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大小便不利,腰骶痛。
  手法:按、点、推。
  26.承山
  位置:在小腿后面正中。
  作用:便秘,腰背疼痛,疝气,痔疾。
  手法:点、按、压、揉、叩击。
  27.昆仑  
  位置:在足部外踝的后方。
  作用:脚跟痛,腰痛。
  手法:揉、点、按、拨弹。
  28.涌泉
  位置: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作用:头晕眼花,咽喉痛,转筋,足心热。
  手法:捶、按、揉、擦。
  29.四满 
  位置:脐下2寸,腹中线旁开约0.5寸。
  作用:月经不调,阳痿,腰脊痛。
  手法:点、拿。
  30.大陵
  位置: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
  作用:腕关节疼痛,胃痛。
  手法:按、揉、弹拨。
  31.劳宫
  位置:在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掌心横纹中。
  作用:中风昏迷,口臭,心痛。
  手法:按、揉、拿。
  32.外关

位置:尺骨与桡骨之间,腕背横纹上2寸。
  作用:五官疾病,手臂屈伸不利,手颤。
  手法:按、揉。
  33.颅息
  位置:沿耳轮连线上、中l/3的交点。
  作用:头痛耳疾。
  手法:点、揉。
  34.风池
  位置:在枕骨之下,斜方肌上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中。
  作用:头痛眩晕,颈项强痛,感冒中风。
  手法:拿、按、揉。
  35.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作用:肩背疼痛,手臂不举,诸虚百损。
  手法:拿、按、揉、攘。
  36.环跳 
  位置: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作用:腰腿疼痛,瘫痪,半身不遂,闪腰。
  手法:点、按。
  37.长强
  位置:在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便秘,腰背疼痛,便血,癫狂。
  手法:点、揉。
  38.腰俞
  位置:在骶部后正中线上,骶管裂孔处。
  作用: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腹泻。
  手法:点、揉、擦。
  39.命门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凹陷中。
  作用:腰痛虚损,五劳七伤,头晕耳鸣。
  手法:点、揉、擦。
  40.大椎
  位置: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作用:肩背疼痛,角弓反张,呕吐,中暑。
  手法:点、揉、摩、搓。
  41.百会
  位置: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两耳尖连线与头正中线交点处。
  作用:头痛,眩晕,健忘,耳鸣鼻塞。
  手法:点、揉、切。
  42.中极
  位置:在脐下4寸,腹正中线上。
  作用:月经不调,阳痿早泄,水肿。
  手法:点、揉、颤。
  43.关元

位置:在脐中下3寸。
  作用:虚劳冷惫,少腹疼痛,消渴,阳痿。
  手法:点、揉、颤。
  44.气海
  位置:在脐中下1.5寸。
  作用:绕脐腹痛,水谷不化,大便不通。
  手法:点、揉、颤。
  45.神阙
  位置:在脐中央。
  作用: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小便不禁。
  手法:揉、摩、擦
  46.华盖
  位置: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一肋间隙。
  作用:咳嗽气喘,胸胁痛,咽肿。
  手法:点、揉、推。
  47.天突
  位置:在胸骨上窝中央。
  作用:咳嗽哮喘,梅核气,咽喉肿痛。
  手法:点、揉、推。
  48.印堂
  位置:在两眉头连线之中点。
  作用:头晕头痛,三叉神经痛。
  手法:点、揉、推。
  49.鱼腰  
  位置:眉毛中点直对瞳孔处。
  作用:目赤肿痛,眼睑下垂,口眼蜗斜。
  手法:点、揉。
  50.太阳 
  位置:在颞部,盾褥与目外眦之中点,外开1寸凹陷处。
  作用:偏头痛,目赤,牙痛。
  手法:点、按、揉。

第四节 按摩的作用原理

按摩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肌表,以调整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达到身体保健的方法。其作用原理与各种手法有密切关系,但总的说来,都是依据祖国医学中的经络学说。经络贯通于人体的表面、上下、脏腑,是气血运行的途径,也是津液输布的网络。经络壅阻,人体气血不畅,阴阳失调,就会产生疲劳与病变。按摩手法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经过历代按摩师的反复研究,去伪存真,使各种手法精益求精,并形成独立的体系。祖国医学典籍认为:按摩术能调节阴阳平衡,疏通气血经络,而且还能够活血化瘀、强身壮骨、调整脏腑、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大量科学研究、实验证明,各种按摩手法是由各种动作所产生的力在机体引起的一系列效应,人体接受按摩以后,局部组织内微循环系统畅通,血流丰富,改善血液循环,加速肌肉内部代谢物的排除,毛细血管血液充盈情况好转,血球积聚现象消失等变化。有利于局部组织新陈代谢,消除肌肉疲劳,提高肌肉工作能力。保健按摩术易学易懂,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易于推广,不需要复杂设备,也不是高难的专业技术,易被人们接受。保健按摩能对人体产生很大的效应,主要基于以下操作原理。
  1.调整经络系统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包括经脉和络脉。经络系统的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纵横交错,通达表里,贯穿上下,相互络属于脏腑。奇经八脉联系沟通十二正经,十二经筋、十二皮部,联络筋脉皮肉,将人体的各部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协调而稳定的有机整体。具有使气血通达全身,濡养组织器官之功能。人体就是依赖它运行气血,发挥着营内工外的作用。当经络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气血失调,百病皆生。按摩术作用于体表,能引起局部经络反应,主要能调整经气,并通过经络影响到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能使百脉疏通、五脏安和。历代文献对此有所论述,如因邪客足阳明胃经而引起胃脘胀、腹泄等症,可通过按摩手法作用在足阳明胃经上穴位而消除胀满、缓解腹泄。
  2.调整阴阳 人体为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祖国医学以阴阳观念解释人体内部变化。当病邪已作用于人体时,阴阳平衡遭到破坏,造成阴阳失调。所以,调整阴阳是祖国医学一条基本原则,如表里出入、上下升降、寒热进退、邪正虚实、营卫不和、气血失和都属于阴阳失调的具体表现。因此,升清降浊,寒热温清,调和营卫,调理气血等属于调整阴阳的范围。
  3.调整脏腑功能 脏腑是化生气血,通调经络,主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按摩通过不同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刺激体表一定部位,对内脏功能活动产生一定影响、。如点按脾俞、胃俞能缓解胃肠痉挛,止腹痛,又如按揉足三里既能使分泌过多的胃液减少,也可使分泌不足的胃液增多,还如按揉内关穴使高血压的动脉压下降,也可使处于休克状态的动脉压上升。由此证明,按摩手法刺激体表,体表末梢感受器官传入神经系统,然后传导内脏器官,使内脏活动发生改变。缓和、轻微的连续刺激,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快速、较重的手法与短暂的刺激可使中枢神经兴奋,按此规律,按摩会使内脏器官得到调节。
  4.促进气血运行 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体活动的基础,人体全身的一切组织都需要气血供养和调节才能发挥它的功能。气血周流全身,促进人体发育和生理活动,人体若发生不适症,都与气血有关,若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将发生异常。按摩对气血的作用是益气养血、行气活血。按摩是通过健脾养胃,增强脾胃受纳、运化、升清的功能,促进气血生成,同时疏通经络来加强肝的功能,又增加了气的生血、行血、摄血功能,从而使人体益气养血。在按摩中,常用按摩腹部来促进胃的升降功能,同时按摩可推动气的运行,促进气血运行,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5.调整筋骨 关节属筋骨范畴,筋骨损伤必然累及气血,致脉络受损,血瘀气滞,影响肢体活动,也就是“不通则痛”。按摩。通过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活血化瘀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按摩可以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并且将紧张或痉挛的肌肉充分拉长,从而牵拉肌束,使之放松,气血通畅,使肌肉从紧张状态喇放松下来。通过理筋整复,可以使经络关节通顺,肌肉痉季缓解,关节功能恢复,有助于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6.调和人体五行,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在祖国传统医学里,常用五行学说的五行特性分析人体组织器官间的关系。按摩也可按五行学说归类,如摩与揉等手法,在人体表为环行或轻微用力归属金;推与揉手法,在人体血脉为直行用力,或者散闪用力归火;拿与捏等手法,在人体肌肉部分向上或相对用力归属土;拨与弹等手法,在人体筋腱部分做深透用力归属木;点与按等手法,在人体骨骼做直下强力归属水。通过把按摩手法归类,帮助人体正气战胜邪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按摩通过虚补实泻,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如刺激经络,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使机体处于最佳的状态。



第十二章 30种按摩手法(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525人已访问

第一节 推法

一、推正顶法

由于理法和排法在初级部分已详细介绍,故在此只介绍其余的28种手法。  
  推法的手法操作、施术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一节。现介绍推法的手法应用。
  1.体位受术者坐位,术者站于体侧。
  2.手法操作术者以拇指腹自素穴起沿头正中线经印堂、神庭、百会、强问推到哑门穴止,反复操作 数次(如图12-1)。
  3.要领沿经穴位应配合点按。
  4.作用安神宁志,平肝熄风。

二、推上腹法

1.体位仰卧位,术者站其头前。
  2.手法操作术者以两拇指对置鸠尾穴处经上、中、下脘直推到水分穴上,反复直推数次(如图12-2)。
  3.手法要领 以拇指腹着力下推,两手用力应均匀一致。以能耐受为度。本法亦可用双掌交叉重叠,以大鱼际及掌根部进行推动,推动力更加沉稳着实,覆盖面亦大。
  4.作用调中健脾,和胃降逆。

三、推下腹法

1.体位仰卧位,术者坐或站其头前。
  2.手法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掌侧,对置脐下阴交穴,余指分置腹部西侧,自上向下逐步推动,经过石门、关元、中枢到曲骨穴止,反复操作数次(如图12-2)。
  3.手法要领 下腹部手法应比上腹部为轻,耻骨联合上方用力宜轻柔。 
  4.作用清利湿热,培元益气。

四、推背法

1.体位俯卧位,两手握拳置锁骨下方,术者站其头前。
  2.手法操作术者以两拇指掌侧对置在大杼穴的高度,自上向下沿脊柱两侧推动到大肠俞,反复操作数次(如图12-3)。
  3.要领术时沿脊椎两侧直线推移。推时两手用力要均匀一致,皮肤不应有皱折。背部用力大于腰部,以皮肤微红为度。术时局部发胀,有沉重感。术后局部发热轻松。
  4.作用宣热疏风,行气通络。

五、推手三阳法

1.体位坐位或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对置于肩部,余指扶定两侧臂部。分别按太阳、少阳、阳明经脉的顺序依次由肩部沿经推到肘部、腕部,每经各推5~7遍。
  3.要领两拇指均匀用力推动,推三阳经的起止穴及沿经穴位可配合按法。推三阳经用力比推三阴经为重。术时有酸、胀感。术后局部温热,上肢轻松有力。
  4.作用疏通手三阳经脉。

六、推手三阴法

1.体位坐位或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对置于肩部,余指置肩两侧扶定上肢。分别按太阴、厥阴。少阴三经脉的顺序依次由肩腋部沿经推至肘部至腕部,每经各推5~7遍。
  3.要领推三伪经用力轻于推三阳经。沿经穴位可配合按法。推时上臂与前臂应平放成一直线。两指用力要均匀,以皮肤微红为度。术时有微酸、胀感,局部有紧压感。按穴位时有麻胀感。术后局部温热,轻松。
  4.作用通经活血,化瘀止痛,理气和胃,镇静安神。

七、推股外侧法

1.体位 侧卧位。受术侧下肢屈曲,股外侧向上平放床上。
  2.操作 术者以两手拇指掌侧对置于环跳穴处,自上向下经过风市、阳关、阳陵泉、外丘、光明、悬钟到丘墟穴止,反复推动数次(如图,12-4)。
  3.要领 推经穴位时,应配合点按,风市、阳陵泉、悬钟穴应施用长按法。术时有酸、麻胀感及放射性温热感。术后下肢温热有力。
  4.作用 疏散风邪,通络止痛。

八、推股后法

1.体位 俯卧位,踝下加垫。 
  2.操作 术者以两手拇指掌侧,对置于承扶穴处,自上向下沿股后正中线经殷门、委中、承山到足跟,反复推动数次。
  3.要领 推动时用力要均匀一致。推经穴位处时,用力稍重,以能耐受为度。术时有酸、麻、胀及放射性温热,术后下肢轻松有力。
  4.作用 疏筋活络,强健腰腿。

九、推运股外侧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术者以双手掌根部着力于两股外侧,上下反复推运,推而前行,运而拉回,持续推运数次(如12-5)。
  3.要领 操作中应适当增加压力,要持续推,缓慢运。推运中用力宜均匀,不可忽快忽慢。避免搓、擦动作。

4.作用 疏通血脉,调和气血,祛郁行滞温通经络,理气行血。

十、推全腹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术者双手重叠,以大鱼际和掌根部着力于腹部,自上腹部推至下腹部。先中间后两边依次推遍全腹,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双手用力要均匀,先中间后两边依次全腹推遍,镌术中可闻及胃及肠被推动后出现的漉漉水声,及尿意频频。
  4.作用 调和肠胃,除湿利水,通便导滞。

第二节 拿法

一、拿肩井法

拿法的手法操作、施术要领和作用请见本书第四章第二节。现介绍拿法的手法应用。  
  1.体位 坐位。
  2.操作 术者以两手四指置肩后,拇指掌侧分别置于两侧肩井穴处,着力向 上提拿数次(如图12—12)。
  3.要领
  (1)手法用力大小,以能耐受为度。

(2)拿提后可配合轻微指揉法。
  (3)术时局部有酸、胀、沉重感。单侧手法时术后上肢、肩、背、颈项有舒适轻松感。双侧施术后,头脑清
爽,增益精神。
  4.作用 通经活络,豁痰开窍。

二、拿腋下法

1.体位 坐位,两手插腰。
  2.操作 术者以两手置腋下,拇指置渊腋穴处,四指分别置于两侧背部膈俞穴,拿提腋下肌肉。自上向下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拿提腋下肌肉宜缓慢而轻柔。
  (2)受术者肌肉要放松,自由呼吸。
  (3)术时局部有酸胀感。术后心胸舒畅,增益精神。
  4.作用 宽胸利膈,宁心止痛。

三、拿承扶法

1.体位 直立,腰前弯。
  2.操作 术者以一手拇指置于承扶穴,余指置股外侧,拿定肌肉后,向上提拿。反复操作数次(如图12—13)。
  3.要领
  (1)受术者应尽力弯腰,两下肢用力伸直。
  (2)拿提用力大小,以能耐受为度。
   四、提拿足三阳法

1.体位 卧位。
  2.操作 以两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置于股外侧近端,以对合 力着力于大腿外侧循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之经筋,顺序拿提到外踝、足背,往返3~5次(如图12—14)。
  3.要领
  (1)双手拇指与余指要尽力张开,以增加提拿范围。
  (2)术中切忌抓提,以防皮肤损伤。
(3)提拿足三阳、足三阴主要是配合全身按摩时应用。
  4.作用 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肝理脾,温阳补肾。

五、提拿足三阴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两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着力于下肢内侧足三阴经之经筋。从腹股沟循三阴经,从上向下顺序提拿到足内踝,往返3~5次(如图12—15)。
  3.要领
  (1)双手尽力张开,以增加提拿范围。
  (2)术中避免抓拿,以防皮肤损伤。
  (3)提拿足三阳、足三阴主要是配合全身按摩时应用。
  4.作用 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肝理脾,温阳补肾。

六、拿昆仑法

1.体位 俯卧位。
  2.操作 术者以四指置三阴交处,拇指置相对的小腿外侧,自三阴交钳形揉捏到水泉穴,反复操作数次。
  再以拇指食指相对置于跟腱两侧之内,外昆仑穴处, 拿提数次(如图12—16)。
   3.要领
  (1)术时足踝背屈90度的角度。
  (2)提拿用力,由轻到重,逐渐增加力量。
  (3)术时局部有酸、胀感。术后局部温热,腰部轻松。
  4.作用 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七、肩周拿提法

1.体位坐位,受术侧上肢放于术者膝上。术者站其体侧以同侧足蹬于座位上。
  2.操作 术者以拇指和余指对合,置于肩关节前后进行拿提。向上到肩隅、 肩修高度,向下到腈会。反复拿提整个三角肌部位。
  再自腋部始,沿三角肌前、后缘及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复提拿数次。
  3.要领
  (1)拿提时应固定肩关节,肩部肌肉要放松。
  (2)拿提应缓慢而有力,用力大小以能耐受为度。
  (3)术时有沉重和牵拉感。术后局部有微热及轻松感。
  4.作用通经活络,活血止痛。

八、腹肌拿提法

  1.体位 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其侧。
  2.操作 术者以两手四指置腹部两侧章门穴处,自外向内将腹肌挤起。后两手交叉叩拢二拇指置腹肌一侧,余指置另一侧,自两侧关门穴的高度向下逐步移动,顺序拿提到归来穴高度止。反复操作数次(如图12—17)。
  3.尊领
  (1)受术者腹肌要放松。每次提拿时均需先挤拢腹肌后再提拿。
  (2)术时有腹肌拉扯感及微胀感。术后腹部有温热、舒适、轻爽感。
  4.作用 调中和胃,补肾纳气。

九、拿揉腰肌法

  1.体位 俯卧位。 
  2.操作 术者以单手或双手拇指与余指对合置于两侧腰背肌部位。着力于两侧俞穴进行拿揉。对合着力一紧一松,一拿一揉。反复操作数次(如图12.18)
  3.要领 

  (1)动作要连贯而不间断,用力保持对称。 
  (2)注意保护皮肤,避免抓、掐、拧、抠等手法。
  4.作用 通经活络,活血散瘀,消除疲劳,增加肌力。

十、拿股内侧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一手或两手拇指与四指分别置于阴廉五里穴的前后,将股内侧肌捏紧并向上反复拿提数次。自上向下逐、步移动到整个大腿内侧。
  再以一手拇指按揉三阴交1~2分钟。另一手扶踝部。
  3.要领
  (1)拿提应有节律,用力由轻到重,以能耐受为度。
  (2)术时局部有酸、胀感,牵拉感。术后下肢内侧温热,轻松。

第三节 按法

一、按百会法

   按法的手法操作、施术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三节。现介绍按法的手法应用。
  1.体位 坐位。
  2.操作 术者以拇指指腹长按百会穴。后以拇指腹从前顶经百会穴推到后顶, 再从一侧络却经过百会到对侧进行推法。反复操作数次(如图12—19)。
  3.要领
  (1)长按时拇指应与皮肤保持垂直。
  (2)用力大小以能耐受为度。
  (3)术时头脑微热,子宫有收缩感。术后头脑清爽,增益精神。
  4.作用 健脑宁神,回阳固脱,理气消滞,补虚益气。
  5.注意 体弱者可用卧位施术。

二、头对按法

  1.体位 坐位。
  2.操作
  (1)术者以两手四指置两侧前额头维同高处,向枕后推摩到后顶穴止。反复数次。
  (2)术者以两掌心置两侧颞部,着力对按1~2分钟(如图12—20)。
  (3)术者再以两掌心对置两耳孔,着力对合按1~2分钟。
  3.要领
  (1)推摩时用力均匀一致而有节律。
  (2)对按时两侧用力相等。
  (3)术时头部有紧压感,对按耳孔有“嗡嗡”声响。术后头、耳轻松舒适。
  4.作用 祛风止痛,健脑宁神。

三、按巨髎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1)术者以两手食指分别长按于巨髎处。
  (2)术者再以拇指自迎香穴自内向外经巨铐到颧髎穴止,反复摩动(如图12—21)。
  3.要领
  (1)长按由轻到重,以能耐受为度。
  (2)术时酸胀。
  (3)术后局部温热,呼吸通畅。
  4.作用 通鼻窍,散风热。
  5.注意 面有炎症者慎用。

四、按缺盆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1)术者以手四指自耳下翳风穴起沿胸锁乳突肌方向摩动1~2分钟。
  (2)术者再以两拇指腹置锁骨上方缺盆穴处长按,反复操作。
  3.要领
  (1)摩动宜轻柔而有力,以局部微红为度。
  (2)按压穴位应逐渐加力,使上肢有麻胀放射感。
  (3)术后上肢轻松。
  4.作用 泄热宽胸,通经活络。
  5.注意
  (1)勿挫伤臂丛神经。
  (2)高血压病慎用。

五、按天突法

  1.体位 坐位。
  2.操作
  (1)术者以拇、食两指分置两侧人迎穴,向下经水突到气舍止,反复摩动数次。
  (2)术者再以食指顶端置天突穴处,向外下方点按3~5分钟(如图12—22)。
  3.要领
  (1)摩动时用力宜轻宜缓。
  (2)按压时局部酸胀,并沿气管向下放散。
  4.作用 通调气道,清热平喘。
  5.注意 勿伤胸骨。

六、按中府云门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1)术者以两手四指并置一侧胸大肌胸骨缘,沿助间隙向外梳摩至中府、云门 穴。反复数次。
  (2)再以两手四指置中府、云门穴,着力长按3~5分钟(如图12—23)。
  3.要领
  (1)梳摩均匀、缓和而有力,以皮肤微红为度。
  (2)按压由轻到重,忌蛮力。上肢有麻胀感为度。
  (3)施术后上肢温热、有力,感觉轻松。
  4.作用 理肺降逆,通络宣肺。
  5.注意 梳摩勿伤皮肤,按压勿压伤肋骨。

七、按上腹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1)术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并置季肋下缘,自上向下逐步点按幽门、阴都至肓 俞穴止。反复操作(如图12—24)。
  3.要领
  (1)点按穴位处时,用力要以能耐受为度。
  (2)按时有沉重胀及微酸感。
(3)术后上腹舒适,全腹温热。
 4.作用 健脾和胃,顺气降逆。
 5.注意 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施术,以免胃气上逆。

八、按腹中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术者以拇指腹置于上脘穴处,沿腹正中线向下点按,经中脘、下脘、水分、气海、关元、曲骨穴止,反复进行点按(如图12—25)。
  3.要领
  (1)上腹不适,点按三脘为主;下腹、下肢疾患,点按水分、气海、关元穴为主;生殖器疾患,点按曲骨为主。
  (2)点按上腹穴位时有酸胀感;点按水分及下腹穴位时有酸胀及温热放散到下肢的感觉。
  4.作用 健运脾胃,温肾壮阳

九、按下腹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并置脐旁之肓俞,自上向下逐步点按。经四海、大赫到横骨,反复、按压(如图1一26)。
  3.要领
  (1)下腹点按应较上腹点按用力小.
  (2)点按时宜着力,但应缓慢下移
.
  (3)术时有酸胀、沉重感;术后局部温热,下腹舒适。
  4.作用温补肾阳,固本培元。
  5.注意术前排尿。

十、按天枢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拇指、食脂指腹,分置两侧天枢穴,着力长按1~2分钟(如图12—27)。
  3.要领
  (1)两指用力要均匀一致。
  (2)长按用力由轻到重,以能耐受为度。 
  (3)术时腹部紧压感,下腹及下肢有温热及放射性温热感。
  (4)术后腹部温暖舒适。
  4.作用理气健脾,涩肠止痛。
  5.注意便秘者忌用

第四节 点法

一、点按胸骨法

点法的手法操作、施术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四节。现介绍点法的手法应用。  
  1.体位 仰卧位,术者站其体侧。
  2.操作 术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自璇玑穴逐步向下点按到中庭穴处。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术时要迎随呼吸,呼气时点按。
  (2)用力宜均匀缓慢而有力。
  (3)术时有一紧一松感及压迫感;术后心胸开阔,呼吸畅快,增益精神。
  4.作用 宽胸利膈,和胃止吐。

二、双龙点肩法

  1.体位 坐位,术者站其体侧。
  2.操作 术者两手拇指伸直,微屈四指,用拇指端置于肩前窝的抬肩穴,肩后窝的孺俞穴,同时着力j相对点按(如图12—35)。
  3.要领
  (1)点按前应放松肩部肌肉。
  (2)点按由轻到重,由表及里,用力要以能耐受为度。
  (3)取穴要准确。
  (4)术时局部有酸:胀、微痛感;术后肩部微热,感觉轻松
  4.作用 祛风邪,活气血,通经止痛,解除粘连。

三、双龙点肾法

  1.体位 俯卧位,术者站其体侧。
  2.操作 术者两拇指伸直以指端置于两侧肾俞穴,余指扶定体两侧。两拇指同时着力对点,以连续点按三次为宜(如图12—36)。
  3.要领
  (1)操作时双手同时着力,戳点对合,由浅入深,不可乱点。
  (2)点按方向是向内略向上斜,相对点按。
  4.作用 调补肾气,强腰壮肾,明目聪耳,壮阳健骨。

四、跪点双窝法

 1.体位 受术者双膝跪于床上,两手扶床。术者站其体侧下方。
  2.操作 术者两手拇指伸直,以拇指指腹置于两侧委中穴处,着力点按(如图12—37)。
  3.要领 两指用力要均匀一致,以能耐受为度。点按委中时有酸、麻、胀感及放射感。拇指用力方向向上时,放射感向上传。拇指用力向下时,放射感传到早蹋.
  4.作用 疏筋活络,疏利腰膝。

第五节 拨法

揉拨胫前肌法的手法操作、旅术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五节。现介绍拨法的手法应用。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术者以单手或双手拇指置于胫前肌外侧阳陵泉穴处,以指腹按揉胫骨外侧胫前肌部位,自上向下,边按揉边移到解溪穴处。反复操作数次。再以拇指指端于胫前肌肌腹处进行横向拨动1~2次,自上向下逐步移到解溪穴处,最后以四指进行抚摩数次。
  3.要领
  (1)按揉胫前肌用力由轻到重,同时点按足三里、丰隆、上巨墟、条口、下巨墟等穴位。
  (2)按拨动作要轻巧,灵活,注意保护皮肤。
  4.作用 疏理肌筋,解痉止痛,调和气血,健脾和胃。

第六节 摩法

一、上腹横摩法

摩法的手法操作、施术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六节。现介绍摩法的手法应用。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并拢,置于一侧腹哀、章门穴处,横向经关门、太乙到对侧腹哀、章门穴处,反复横摩数次。
  3.要领  
  (1)横摩在两侧腹哀、章门穴处用力稍重,可将肌肉摩拉起,腹中部用力稍轻而缓。
  (2)术中有腹肌拉扯及微胀感。术后上腹部轻松。
  4.作用 补脾阳,助运化,宽胸肋。

二、脐旁横摩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掌侧并置于大横、腹结穴处,经过天枢、外陵穴到对侧大横、腹结穴处止,反复进行横摩数次(如图12—38)。
  3.要领
  (1)大横、腹结穴处着力稍重,脐周用力宜轻柔。
  (2)术时局部有拉扯感和微胀感;术后局部温热,肠鸣音增强。
  4.作用 温补脾肾,调中和胃。

三、下腹横摩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一手手指或指掌置于腹部一侧五枢、府舍穴处,经水道、气穴、关元到对侧五枢、府舍穴处,往返横摩数次(如图12—39)。
  3.要领
  (1)水道、气穴处用力稍重,其余 图12-39下腹横摩法部位稍轻。
  (2)下腹横摩用力比上腹横摩用力要轻。
  (3)术时掌根微向上抬起,手指掌侧平放于施术部位着力。
  (4)便秘者,左下腹部宜重摩。
  (5)术时下腹部肌肉有牵拉和微胀感;术后小腹轻松,温热。
  4.作用 调补下焦气机,益元振阳。

四、腹部斜摩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指腹,并置于一侧腹哀穴,自上向对侧内下方斜行摩动,经过太乙、水分、神厥、四满、水道、归来穴止。反复进行斜摩数次。左、右侧分别进行(如图12—40)。
  3.要领
  (1)手置于腹哀穴处先摩动3~5次后再斜摩,摩法用力上腹部稍重些,脐下部用力要小。
  (2)术时局部有肌肉牵拉感;术后全腹部舒适,温热。
  4.作用 温运脾阳,和胃理肠。
  5.注意 应空腹施术。

五、脐周团摩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术者以掌心置神阙穴上,以脐为中心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团摩各30次(如图12—41)。
  3.要领
  (1)本法常用于小儿,多在睡眠时施行。
  (2)团摩手法宜轻柔,频率宜慢,每一方向均以微汗为度。
  (3)术时和术后局部有温热、舒适感。
  4.作用 健脾和胃。

六、背部斜摩法

1.体位 俯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置于一侧肩中俞及曲垣穴处,自上向内下斜摩到对侧的肝俞、魂门穴处。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两手用力要均匀,轻柔。背肌肥厚者可配合摩按法。
  (2)术时背部有沉重、微胀感;术后背部有轻松感。
  4.作用 疏泄肝脾湿热,通络止痛。

七、背部直摩法

  1.体位 俯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两手四指掌侧并置于背部大椎穴平高处,自上向下沿脊椎两侧经膏肓到膈关穴高度,反复直摩数次(如图12—42)。
  3.要领
  (1)背部直摩时可配合点按俞穴。
  (2)直摩用力背上部重于下部,以皮肤微红、微汗为度。
  (3)慢性虚损者膏肓穴宜多摩;上腹疾患者多摩膈关穴。
  (4)术时和术后局部均有温热及上腹部舒适感。
  4.作用 疏泻湿热,健运脾阳。

八、腰部横摩法

1.体位俯卧位。
  2.操作术者以手掌置于一侧肾俞、气海俞及大肠俞穴处,先向同侧横摩到带脉穴处,再通过两侧的肾俞穴摩动到对侧带脉穴处,反复摩动数次,往返进行。
  3.要领
  (1)手掌要密切接触皮肤,用力宜均匀。
  (2)摩动时随体形改变着力点,背部用力重于侧腹。
  (3)术时局部有温热、舒适、沉重感;术后腰部轻松。
  4.作用 调补肾阴,活血利腰。
  5.注意 防止擦伤皮肤,皮肤干燥者可用递质。

第七节 揉法

一、揉太阳法

  揉法的手法操作、施术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七节。现介绍揉法的手法应用。    
  1.体位 坐位或仰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着力于两侧太阳穴,轻而和缓地揉动1~3分钟。后以一手扶头部,另一手拇指腹自头维穴向外下方经过太阳穴摩动到耳门,反复操作数次(如图12—43)。
  3.要领
  (1)指揉时宜轻缓、柔和,摩动可稍用些力量。
  (2)术时有酸胀及放射感到前额;术后头脑清爽。
  4.作用 疏风散热,清头明目。

二、揉风池法

  1.体位 坐位。
  2.操作 术者一手扶前额,另一手拇、食指分别置于两侧风池穴处,指揉1~3分钟。再以拇指掌侧自脑空穴向下摩动,经过风池到肩井穴止,反复操作数次(如图12—44)。
  3.要领
  (1)术时头宜直立,不可偏斜。
  (2)指揉方向,向前并微向上方。
  (3)术时局部有酸、胀、温热感;术后颈部、肩部舒适,头脑清爽。
  4.作用 疏风清热,清头开窍。
  5.注意体弱者可俯卧位。

三、膻中揉摩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一手中指或食指贴于膻中穴上,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揉30次。后以大鱼际同样各揉30次。
  3.要领
  (1)迎随呼吸而起伏。
  (2)用力要均匀,缓慢而有力。
  4.作用 宽胸解闷,行气活血。

四、揉大椎、阳关法

1.体位 坐位或俯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一手拇指指腹揉大椎穴1~3分钟,再指揉阳关穴1~3分钟。再以掌心于大椎、阳关穴处进行团摩1~3分钟。
  3.要领 
  (1)揉大椎穴用力重于揉阳关穴。
  (2)团摩用力缓慢而有力,以皮肤微汗为度。
  (3)指揉时局部有酸、胀感。团摩时有温热感,术后腰背肌及腹部舒适。
 4.作用 疏风散寒,温补脾肾。

五、背部拳揉法

1.体位 俯卧位。
  2.操作 术者以手握拳,以拳面四指的本节部分着力于背部左、右肩中俞穴处,进行拳揉1~2分钟。再两侧大杼穴的高度,沿脊柱两侧经过脾俞、胃俞、肾俞到大肠俞,反复拳揉约1~2分钟。
  3.要领
  (1)体壮者用实拳,体质虚弱或久病后宜用空拳揉。
  (2)术时宜着力,但移动宜缓慢,揉动以皮肤微红为度。
  (3)肩、背、颈、项强痛者,拳揉肩中俞用力宜加重。胃肠有病宜重揉脾俞、胃俞。腰痛者宜重揉肾俞、大肠俞。
  (4)术时局部有沉重、舒适感;术后皮肤发热,胸、腹、腰部舒适。
  4.作用 振奋脾阳,化湿消滞。
  5.注意年老体弱者慎用。

六、揉臀部法

1.体位 俯卧位。
  2.操作 术者以手握拳,以臀部秩边穴为中心,拳揉1~3分钟。再沿骶髂关节上缘向下经臀部拳揉到承扶穴处,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体弱者用空拳,体壮者用实拳拳揉。
  (2)术时局部有酸、胀、沉重感。术后感到腰背轻松,温热。
  4.作用 强健腰膝,宁心安神。

七、股内侧揉捏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四指置股内侧上方阴廉、五里穴处。自上向下进行揉捏,经过阴包到阴陵泉穴止。反复操作数次(如图12—45)。
  3.要领
  (1)自上向下揉捏时手法应缓慢而有力。
  (2)沿经穴位阴廉、五里、阴包、血海等处应配合按法。
  (3)术时下肢酸、胀,有放射性温热感;术后胸腹舒适,头脑清爽。
  4.作用温通经脉,活血化瘀。

八、小腿内侧揉捏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四指置阴陵泉穴处,拇指置阳陵泉,自上向下进行揉捏,经地机、漏谷、三阴交到踝下照海穴后,再以四指摩动到隐白穴止。并将躅趾屈曲按压,反复操作数次(如图12—46)。
  3.要领
  (1)揉捏移动要缓慢。
  (2)揉捏经过阴陵泉、地机、漏谷、三阴交穴位处,配合按法。
  (3)术时下肢酸、胀,有放射性温热感;术后下肢轻快胸腹舒适,头脑清爽。
  4.作用清化湿热,通利三焦。

九、股后揉捏法

  1.体位俯卧位。
  2.操作术者两手四指置股上方内侧,拇指置股外侧,做钳形揉捏。自上向下逐步移动,由承扶经委中、承山到昆仑穴止,反复操作数次(如图12—47)。
  3.要领  
  (1)揉捏时大、小鱼际应着皮肤,拇指与四指掌侧应着力作缓慢而有节律的移动。
  (2)移动时揉捏手势随下肢解剖形态而改变着力点。
  (3)大腿部用力应重于小腿部。 
  (4)术时局部微酸、胀,感觉舒适,术后感觉下肢温热、轻松、有力。
  4.作用强健腰膝,活血通经。

十、揉血海法

1.体位侧卧位,术侧下肢屈’曲,血海穴向上,置于床上。
  2.操作 术者一手握拳置于血海穴上,做旋转揉动,反复操作数次。再以一手全掌置箕门穴的高度,自上向下抚摩经血海到阴陵泉止。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拳揉动作应有节律,用力由轻到重,以能耐受为度。
  (2)抚摩应缓慢而轻快。
  (3)术时有紧张和酸、胀感;术后下肢温热、轻松,下腹部一舒适。
  4.作用调和气血,祛瘀止痛。

第八节 搓法

搓髎点墨法的手法操作、施术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八节。现介绍搓法的手法应用。
  1.体位 俯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一手四指指腹或掌面,着力于八骨雾穴进行搓揉。待局部温热后再以拇指指腹点按长强穴1分钟(如图12—52)。
  3.要领
  (1)搓修时自一侧上铐到下髂方向往返进行搓揉。
  (2)施术中要刚中有柔,注意保护皮肤:
  (3)搓髎以皮肤微红为度。
  4.作用 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祛风散寒,清利下焦,壮腰补肾。
  5.注意 孕妇禁用此法。

第九节 颤法

温肾补气颤法的手法操作、施术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十一节。现介绍颤法的手法应用。
  1.体位 俯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两手掌相搓至热,迅速以两掌心置于两侧肾俞、气海俞穴处,做快速振颤手法约2分钟。
  3.要领
  (1)术者腕部放松,全掌紧贴皮肤,掌心对准两侧肾俞、气海俞穴处施振颤法。
  (2)动作要连贯,使振颤连续不断传递到机体,产生温热感,以连续施术2分钟为宜。
   4.作用 温肾壮腰,大补元气,疏通经络,活血止痛。

第十节 拍打法

胸肌拍打法的手法操作、施术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十二节。现介绍拍法的手法应用。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术者双手四指并拢,从受术者胸骨正中线,自内向外依次拍打胸大肌部位,反复操作。再以两手掌自胸骨中线向两侧按揉胸大肌数次。
  3.要领  
  (1)拍打时用力要均匀、和缓而有节律。
  (2)按揉要迎随呼吸,掌心不离皮肤。
  (3)妇女乳房部不得进行此法。
  4.作用 宽胸解郁,理气止痛。

第十一节 叩法

吉庆有余叩法的手法操作、施术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十三节。现介绍手法应用。
  1.体位 坐位或俯卧位。
  2.操作 术者双手五指并拢,屈曲成空拳以腕关节的一起一落带动双拳交替着力叩打肩背及项后夹脊部位,反复叩击数遍(如图12—53)。
  3.要领
  (1)术时用力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2)手法要轻巧,富有弹性和节奏,叩击有声如庆贺丰收,故称“吉庆有余”。
  4.作用 舒筋活血,开导放松,调和气血,宣通肺气,解除疲劳。

第十二节 击法

指尖击法的手法操作、施术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十四节。现介绍手法应用。
  1.体位 坐位。
  2.操作 十指分开,微屈曲成爪状。以指尖叩击前额及头部,反复操作数遍。
  3.要领
  (1)动作要灵活、轻巧自如。着力要均匀而有节奏,力度依胖瘦而不同。
  (2)术时以指尖着力,不宜以指腹着力,,要将指甲剪短修圆,避免损伤皮肤。
  4.作用 轻手法时起镇静安神,抑制神经的作用;重力快速手法时则兴奋神经,清脑益智。

第十三节 啄法

密拿拍打风市上、下啄法的手法操作、旋术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十五节。现介绍手法应用。 
  1.体位 卧位。
  2.操作 术者以单手或双手三指(或五指)端在股外侧,以风市穴为中心进行快速凑合。一松一紧,一张一合,一起一落地反复啄拿数遍。后以手指并拢,伸直,拍打密拿过的风市穴上、下,反复操作数遍(如图12—54)。
  3.要领
  (1)密拿时速率 较快,以皮肤有印痕,局部有微温热感为度。
  (2)手法用力要均匀,以风市为中心。
  (3)拍打时持续到局部灼热、潮红为度。
  (4)避免掐、抠动作,以防损伤皮肤。
  4.作用 祛风散邪,疏通闭塞,温通经络,止痛祛痒,引邪出经。

第十四节 抹法

一、手法操作

定义:以单手或双手掌心或拇指指腹,着力于施术部位做左右或上下往返移动的方法,称抹法。
  抹法的动作与推法相似,可谓是直推、旋推、分推、合推的综合动作。推法是单方向的移动。而抹法则可根据不同施术部位做单方向或任意往返方向移动。抹法着力也较推法为重。 
  1.掌抹法 受术者坐位或卧位。术者以一手或两手掌心大鱼际和小鱼际部贴于施术部位,着力做轻而不浮、重而不滞、轻巧灵活的往返移动或移抹。多双手对称施术,用于额、颈、胸、肋等处。
  2.拇指抹法 受术者坐位。术者以两手四指扶其头部,以拇指自印堂穴交替向上抹到神庭穴,往返数次。随后向左右沿前额抹到太阳穴。并在太阳穴作运转活动数次,仍向中间合拢。如此往返数次。再分别沿眼眶周围反复抹动。然后沿颧骨下缘抹到两耳前的听宫穴,再作数次往返,最后仍还原回到印堂。以上动作连续不断,一气呵成。

二、要 领

手法动作要连续不断,缓和,灵活。轻而不浮,重而不滞,防止抹破皮肤。

三、作 用

抹法所施部位和穴位不同,其作用亦不同:抹印堂、前额、膀晓经(项部)均有疏风解表,活血通络之功;而抹印堂和前额还有平肝降火,开窍醒脑之功;抹眼眶则能明目醒脑,宁心安神;抹人迎则能平肝降压;抹胸部宽胸理气;抹法在手部应用则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四、手法应用

抹桥弓法
  1.体位 坐位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
  2.操作 术者以左手扶前额,使其头稍向左上斜偏。再以右手拇指外侧缘沿胸锁乳突肌自上向下推抹30次。左右分别进行。
  3.要领 手法宜慢,轻柔。不能两侧同时施术。术时有酸胀感。
  4.作用 降低血压,减慢心率。
  5.注意 低血压及心动过缓者忌用此法。

第十五节 捏法

定义:以拇指与余指对合着力于施术部位,反复交替捏拿的手法,称捏法。 
  1.体位 坐位或者卧位。 
  2.操作 术者的拇指与四指的指腹对合力交替、反复、持续、均匀地捏拿皮肉肌筋。使局部在指的不断对合转动下捏起,再以手的自然转动,使皮肉肌筋自指腹间滑脱出来,如此反复交替进行,循序移动(如图12—55)。

3.要领 术中要用力均匀,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灵活自如,按其经络、穴位捏而拿 之,不可呆滞,注意保护皮肤。移动应顺着肌肉外形轮廓循序进行。
  4.作用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5.手法应用
  (1)捏颈肌法
  1)体位 坐位或俯卧位。
  2)操作 术者两手并置于风池穴处,拇指在颈肌外侧,余指在颈肌内侧,将一倾:颈肌微向上拿起,自上向下捏拿到肩中俞反复数次,左右分别进行(如图12—56)。
  3)要领捏拿移动宜缓慢,用力均匀,以皮肤微红为度。术时肌肉有拉扯感及酸、胀感。术后头脑清爽,颈项灵活。

4)作用 调和气血,解痉止痛。
  (2)捏脊法
  1)体位 俯卧位。
  2)操作 术者两拇指桡侧面置尾骶部皮肤,食、中指前按与拇指相对用力捏起皮肤,随捏随提,双手分别捻动向前推移到大椎穴处,进行捏拿推捻提放按揉脊柱及两侧肌肤,连续操作5~6遍。另一种手法是拇指在前,食指屈曲在后进行上述捏拿推捻提放按揉等手法动作(如图12—57)。
  3)要领 以指面挤捏肌肤,不能用指端,否则易疼痛。捏拿肌肤用力要均匀适当。捏拿多则不易前推,少则易滑脱且疼痛。重则欠灵活,轻则不得气。每捏拿三次提拿一次。操作时,腕部放 松,动作要协调灵活、连贯。

 4)作用 消积导滞,健脾和胃,调正阴阳,通经活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
  (3)捏上臂法
  1)体位 仰卧位,上肢外展。
  2)操作 术者以一手拇指置上臂外侧,余四指置臂内侧青灵穴处着力捏压,反复操作1~2分钟(如图12—58)。
  再以拇指置上臂外侧,其余四指置极泉穴下方,自上向下沿肱骨内缘逐步下移经青灵到少海穴止进行捏压2~3分钟。

  3)要领、
  ①捏压下移时应缓慢而有力。
  ②沿经穴位捏压时应有麻木和温热感。术后上肢轻松而有力。
  4)作用 疏调经脉,理气宽胸。

第十六节 提法

一、顿提法

  定义:双手对按而向上提或双手按于施术部位,以寸劲儿向上提或垂手拿起的手法,称为提法。提法分为顿提法、端提法和空提法三种。介绍如下:
  1.体位 受术者坐低凳上,术者靠施术侧上肢前方站立。
  2.操作 术者以双手分握受术肢五指,使掌心向受术者面部。术者将上肢上提到内上方依次向外上方、外下方、内下方,反复循环连续转动数遍。待肌肉放松,转动滑利时,突然发力把受术肢从下向上提拔。每次施术1次或重复2~3次。每次提拔常可发出响声(如图12—59)。

3.要领
  (1)有骨折者忌用此法。
  (2)术时手心应向受术者面部。否则会使伤加重。
  (3)有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年老体弱或老伤患者,要慢慢向上引提,术后也应慢慢放下,否则均可引起剧疼。
  (4)孕妇暂不用此手法。
  4.作用解除粘连,顺理肌筋。

二、端提法

  1.头颈提摇
  (1)体位 坐位,术者站其后。
  (2)操作 术者双手拇指伸直,置于枕后,余指置于两侧下颌骨侧下方抱定头部,带动头部做前屈、后仰,左右旋转及划圈样转头部,各数次。最后向上提头部数次。
  (3)要领
  1)颈部肌肉要放松。
  2)四指放于下颌骨的侧下方,指不能按压颈部。
  3)提摇动作宜和缓而有节律,两手用力要协调,均匀一致,动作不可过猛,力度不宜过重。
  (4)作用 滑利关节,醒脑安神。
  2.四指归提
  (1)体位 坐位。
  (2)操作 术者以两虎口对准两侧耳垂。拇指置风池穴处。中指端置太阳穴位处,四指同时施力,向内归向上提约1分钟(如图12—60)
  (3)要领
  1)手法由表及里,持续着力,四指同时施力,缺一不可。
  2)术时用力宜轻,动作轻巧,取穴准确。
  3)忌用暴力。避免挤、按、捏、抠等手法。 
  (4)作用 疏风止痛,聪耳明目,调和阴阳,补益气血,健脑安神。

三、空提法

  叠掌按腰空提法
  1.体位俯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置于腰部,以另一手掌置于其上重叠,着力于施术部位揉按或推拿,再以双手逐渐深沉下压,并随呼吸在吸气时,突然施以寸劲两手向上提,反复操作数次(如图12—61)。
  3.要领
  (1)术时应根据呼吸节律,确定提法施术时机。
  (2)用力大小以能耐受为度,避免暴力,空提操作要巧要快。
  (3)按压时局部酸胀感、紧压及牵拉感,术后腰部舒适感。
  4.作用补肾气,强腰脊,调和气血阴阳,顺理肌筋。
  提法是伤科治疗八法之一。提法常作为拿法、捏法过程中的一种加强刺激量的手法.

第十七节 压法

一、体 位

定义:用单手或两手的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施术部位,压而抑之,称压法。
  压法与按法相似,无严格的区分标准。广义的讲;按是 用一定的力按压施术部位,是所有力的总称,所以按包括压。压是按法类中的一种。故有将“指按法”、“掌按法”称为“指压法”、“掌压法”,将两者连起来统称“按压法”。狭义讲:按法力达皮肉,多迎随呼吸,按法面积大,压强小。而压法力达筋骨,不迎随呼
吸,压法面积小,压强大,压力大,时间较长,且力深透。按法动作偏动,按而揉动。压法偏静,压而不动。
  二、操 作

术者以单手或双手的手指或手掌置于施术部位,间断而缓慢地着力,深压而抑之,缓慢移动,深压而抑,间断压抑,压而不动,提则轻缓,一起一伏,反复施术数次(如图12—62)。

三、要 领

1.压法用力方向应垂直于施术部位,用力由轻到重,缓慢加压。不可突发暴力。
  2.加压用力时,指力则腕动,掌力则臂动,力宜深沉。
  3.如以肘部进行压法,力量大,刺激较强。操作时应做间歇按压,不能持续用力,力度以能耐受为度。

四、作 用

舒肝通络,解痉止痛。

五、注 意

胸壁禁止使用单指压法,采用多指或掌压法,手应与肋骨保持十字交叉状。老年及小儿慎用此法。

六、手法应用

  掌压胁肋法
  1.体位 侧卧位,术侧上肢上举抱头。
  2.操作 术者以两手掌心并置于腋下渊腋、大包穴处,四指置天池、食窦穴处,随呼吸做颤动按压,反复操作2~5分钟(如图12—63)。
  3.要领
  (1)术时两掌心密切接触腋下皮肤。
  (2)受术者深呼吸,术时迎随呼吸,呼气时下压。
  (3)按压时双手均匀着力向下压。
  (4)术时有压迫和舒适感。术后心胸舒畅,头脑清爽感。
  4.作用 宽胸理气,清热解郁。

第十八节 掐法

一、手法操作

  定义:以指端(多以拇指端)甲缘重按穴位,而不刺破皮肤的方法,称掐法。又称切法、爪法。
  受术者坐或卧位。术者以单手或双手拇指指端甲缘,将力贯注于指端,着力于体表的施术部位或穴位上长按而掐之,或两指同时用力抠掐之,但不刺破皮肤(如图12—64)。

二、要 领

1.术时手指垂直用力按压,用力由轻到重,不能抠动,以免掐破皮肤。
  2.掐后常继以按揉,以缓和刺激,减轻局部疼痛感。
  3.掐法次数一般掌握在5~6次,不宜反复长时间应用。
  4.掐法为重刺激手法,取穴要准。
  5.术时有酸、麻、胀、疼痛感觉。

三、作 用

开窍醒神,回阳救逆,祛风散寒,兴奋神经,温通经络。

四、手法应用

  1.掐人中法
  (1)体位 仰卧或坐位。
  (2)操作 术者一手扶前额,另一手以拇指指甲缘掐于鼻唇沟的人中穴处1~2分钟。后再以两拇指以人中穴为中心向两侧分推到禾髂穴反复数次(如图12—65)。
  (3)要领
  1)掐后可配合指揉法。
  2)术时局部有酸、胀、微痛感。术后头脑清醒,局部温热。
  (4)作用 清热开窍,回阳救逆。

2.面部摩掐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两手拇指分置两侧迎香穴,沿上颌下缘经过颧髎、下关到耳门穴止,先施以指掐法后再进行指摩法。反复操作3~5分钟(如图12—66)。
  (3)要领
  1)指掐法宜重,以能耐受为度。摩法需轻缓。
  2)指掐时有放射性酸胀感。术后耳。面、头部有温热及清爽感。
  (4)作用 疏风开窍,活络止痛。
  3.掐鱼腰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两手拇指指甲掐两眉弓中点的鱼腰穴1~2分钟。再以拇指指腹自眉弓内梢的攒竹穴,经鱼腰穴、丝竹空穴到上关穴止反复摩动数次(如图12—67)。

(3)要领
  1)双手均匀、对称甩力,摩时宜缓慢而有力。
  2)掐后可配合指揉。
  3)术时有酸、麻、胀感,且放射到眼窝内。术后视力增益。
  (4)作用 疏风活络,明目镇痛。
  4.掐睛明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两手拇指指甲轻掐两眼内眦处的睛明穴1~2分钟。再以两拇指端轻揉睛明穴后,向外下方经四白、颧铐到下关穴止,反复摩动数次(如图12—68)。

(3)要领
  1)掐睛明后可配合指揉法。
  2)摩动宜缓而有力,经穴处可配合点按。
  3)术时局部有酸、麻、胀感并向眼窝内放射。术后视力增益。
  (4)作用 疏风清热,通络明目。
  5.掐四白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两手食指甲置于两侧眼下方的四白穴处进行指掐后,再以两拇指腹分别置于两侧睛明穴处,自内经四白到瞳子髎分推数次(如图12—69)。

(3)要领
  1)掐后可配合指揉法,以消除掐时之不适,分推时两指用力要均匀。
  2)术时局部有酸胀感,并有放射到眼球内的感觉。术后视力增 益,眼周温热舒适。
  (4)作用 祛风明目,活络止痛。
  6.掐四神聪法
  (1)体位 坐位。
  (2)操作 术者以一手扶头,另一手四指(拇、食、中、无名指)分置于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做掐法,后再继以指揉2~3分钟(如图12—70)。
  (3)要领
  1)术时头宜直立,不可偏斜。
  2)取穴要准确,术时手指与皮肤保持垂直,掐时宜重,揉时宜轻。

3)术时局部有酸、胀感,放射到全头。术后头脑清爽。
  (4)作用 舒肝熄风,开窍益聪。
  (5)注意 勿掐伤皮肤。
  7.解溪掐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3)以一手虎口置小腿下段,自上向下经解溪穴刨推到足背部,反复数次。
  2)再以拇指指甲按压解溪、冲阳、陷骨、内庭各穴1分钟。
  (3)要领
  1)按压穴位由轻到重,按后配合指揉。
  2)术时有酸胀感,术后头脑及腹部舒适。
  (4)作用 清利湿热,滑利关节。
  (5)注意 勿掐伤皮肤。

第十九节 擦法

一、手法操作

  定义:以指腹或掌指面着力于施术部位,触于皮表,循于肌肤,往返推擦或摩擦,使之产生一定的热量的方法,称擦法。
  擦法与摩法耷动作上是有联系的,擦法的操作直线往返移动,摩法则是环旋移动,所以擦中兼摩,摩蠊擦。  
  受术者坐位或卧位。术者腕伸直,使前臂与手掌面接近于同一平面,以手的掌指面或鱼际贴附于施术部位皮肤,稍用力下压,以肩为支点,上臂做主动运动,带动手做均匀的上下或左右的往返直线摩擦移动,使局部皮肤微红为度。其中以小鱼际及手掌尺侧着力者称侧擦法(如图12—71);用大鱼际着力的称鱼际擦法(如图12—72);以全掌着力的称掌擦法(如图12—73)。

二、要 领

(1)擦法动作要稳,不论横擦或直擦均应在二条直线上,不能忽快忽慢。
  (2)擦时往返距离要拉长,动作要连贯持譬,往返距离太短易擦伤皮肤。
  (3)压力要均匀适中,不可忽浮忽沉,以不使皮肤皱折为宜。
  (4)术者肩部要放松,屈肘内收,做到发力于臂,蓄劲于腕,动作平稳而有节奏性。

三、作 用

调和气血,疏经活络,健脾和胃,祛风散寒,镇静安神,舒展肌筋,温煦皮部。

四、手法应用

1.横擦腰骶
  (1)体位 俯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一手掌置于腰骶部,横向擦动,反复操作。
  (3)要领 以皮肤微红为度,注意保护皮肤,避免擦伤。
  (4)作用 温肾壮阳,祛瘀止痛。
  2.擦腰温肾
  (1)体位 俯卧位。
  (2)操作 术者双手搓热,以一手掌根置于一侧肾俞穴,以肾俞为中心纵向擦腰部。反复操作。
  (3)要领 以透热为度,注意保护皮肤。
  (4)作用 温肾壮腰,祛瘀止痛。
  3.不同部位擦法的效果
  (1)擦上腹部及膀胱经有健脾和胃、行气止痛之功,有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者可应用此法。
  (2)擦八馋、擦小腹有活血调经,温肾壮阳的作用。对阳萎、遗精、不孕及经带诸症可用。
  (3)体质虚弱,倦怠乏力者可擦肾俞、命门、督脉、涌泉,以补益肝肾,益气养血。
  (4)对肝气郁结者,可擦胁肋以舒肝理气。
  (5)运动系统的损伤以及风湿痹痛者,擦患处,以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第二十节 扫散法

一、体 位

定义:以拇指偏峰及其余四指指端作前后、上下直线扫散动作的手法,称扫散法,是专用于颞部及枕部的特殊手法。
  坐位,术者站体前。

二、操 作

  术者以一手扶头,另一手拇指与四指分开,拇指偏峰置于额角发际,其余四指微屈曲并拢,指端置于耳后高骨,食指与耳上缘平齐,稍用力做轻快地向耳后单方向的推动。使拇指在额角至耳上,余指在耳后圣乳突范围内移动约15次。随后再以指端自上向下扫散到枕后脑空、风池穴处约15次。左右分别进行(如图12—74)。

三、要 领

(1)拇指偏峰及四指指端应紧贴皮肤,腕宜挺住,以肘关节的屈伸带动手掌做扫散动作。
  (2)扫散时出重回轻,下重上轻,重而不滞,轻而不浮。
  (3)动作要平稳,轻柔缓和,持续连贯,避免头部晃动,手法用力不宜过重。发长者,指插入发间贴于头皮操作。

四、作 用

明目醒脑,祛风散寒,平肝熄风,潜阳健脑。
  注:此法即扫散少阳术。

第二十一节 抚法

一、操 作

定义:手部自然伸直,用手掌或指腹着力于施术部位,轻而滑地往返移摩的方法,称为抚法。抚法是按摩手法中摩擦类手法中用力最轻的按抚手法之一。常与摩、运、擦法配合使用。
  受术者坐或卧位。术者以一手或双手指腹螺纹面,平放于施术部位的体表,以腕关节左右自然摆动,带动掌指轻而滑地往返抚摩,以皮肤表面微红为宜。

二、要 领

术时沉肩、垂肘、悬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以使局部感到温和而舒适。

三、作 用

温通经络,活血散瘀,解痉止痛,镇静安神。

第二十二节 运法

一、操 作

定义:以掌指螺纹面于施术部位作直线及环行的反复运摩揉动,称为运法。
  受术者仰卧或俯卧位:术者以拇指指腹或手掌的螺纹面于施
  术部位作直线推运或环行揉搓捻转运摩旋动动作,反零操作数次。

二、要 领

1.用力轻揉,作用力仅达皮表,不带动深层组织。顺时针推 运为补,逆时针推运为泻。
  2.此法多用于小儿,成人则用于头面和腹部。
  3.术时用力悬而不浮,不可跳跃拍击。

三、作 用

滑利关节,舒逋经络,调和气血。
  注:在伤科推拿中,运法作为关节的导引运动,常与摇法同用。运法要与推法相区别:运法比推法力小而速度快,该法与揉法相似,但运法只在体表轻轻摩擦运行,不带动深层的组织,用力宜轻缓。

四、手法应用

  1.拢腿运顺法
  (1)体位 俯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一手拇指、食指横置叩按腰棘突两旁。另一手前臂横置于受术者两大腿下1/3处,将双腿拢锁,导引下肢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带动腰部运摇。待肌肉放松后,拢紧双腿,向下拔伸上提,并扶腰手按压腰部,同时将双腿戳之(如图12—75)。
  (3)要领
  1)双手密切配合,以先旋摇运后拔伸提戳的顺序进行,按腰手决定拔伸上提及戳之的时机。

2)用力要和缓,不可乱抻。
  (4)作用 顺理肌筋,通经活络,活血散瘀,强腰壮骨。
  2:双运太阳法  
  (1)体位 坐位或仰卧位。术者站身后。
  (2)操作 术者以两手中指或拇指指腹着力于左右侧太阳穴处,轻而和缓地绕而旋转呈圆形而运之,反复操作。再以双手拇指吸定于太阳穴正中位对点轻提而结束手法。
  (3)要领
  1)本法有四种手法:一运、二点、三揉、四提。
  2)术时用力均匀,避免暴力重压。
  (4)作用 疏风止痛,清热安神,聪耳明日,滋阴潜阳。

第二十三节 合法

一、操 作

定义:双手指掌螺纹面从两个不同方向,位置相对应地向同一个中心汇拢合之的手法,称合法。
  受术者坐位或卧位。术者以两手指腹或以单手拇、食指指腹于施术部位的两个不同点,均匀而持续地向同一点推运,合归而汇拢。

二、要 领

操作起手时一般较轻,以后逐渐增加力量到合拢,双手对称用力,同时运动。

三、作 用

调和脾胃,理气和血,平衡阴阳,扶助正气,通经和络,补心益脾。

第二十四节 滚法

一、手法操作

  定义:以手掌背部症小指侧紧贴于施术部位上,交替进行往返攘动的方法,称攘法。  
  术者以手掌背部近小指侧着于施术部位,掌指关节略屈曲,通过腕关节的主
 动屈伸,带动前臂外旋和内旌,使手背小指侧在施术部位连续不断地来回攘动,反复操作(如图12—76)。

二、手法要领

1.术时肩关节自然下垂,肩臂不能过分紧张,上臂与胸壁间隔约一拳左右,过近操作不便,过远容易疲劳。肘关节屈曲以120度~140度为宜。
  2.腕部要放松,关节屈伸幅度要大,使手背攘动幅度在120度左右。
  3.术时小鱼际及掌背小指侧要吸附于皮肤上着力,不可跳跃或搓擦。手的着力点在手背尺侧到中指线处。
  4.攘动时压力要均匀,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性,不可忽快忽慢,时轻时重。

三、作 用

疏通经脉,活血化瘀,.松解粘连,滑利关节,解痉止痛,增强肌筋活动能力, 增强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疲劳。

四、手法应用

  1.双攘肩背法
  (1)体位 坐位或俯卧位。
  (2)操作 术者沉肩,屈肘,悬腕,手握空拳,以小鱼际及掌背尺侧,做肘部一屈一伸带动腕拳部旋攘揉摇,反复旋术于受术者肩背部进行攘法(如图 12—77)。
  (3)要领
  1)此法主要用于肩背部,可双手同时进行也可交替操作。
  2)术中要攘动自如,手法灵活,均匀而有节律,动而不滞,摇而不浮,不推不按,边攘边移。

(4)作用 温经通络,疏松肌筋,活血止痛,调和气血,疏散风邪。
  2.龙凤呈祥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术者两拇指弓起,余指略屈曲,以掌背及高骨处着力于两则肋缘,自上向下,一上一下、一起一伏、一前一后地推而攘运。边推边运,边运边攘,边攘边移,推运结合,往返操作数次(如图12—78)。
  (3)要领动作要协调,灵巧自如,用力要均匀一致。
  (4)作用健运脾胃,疏肝理气。

第二十五节 捋法

一、手法操作

定义:手指掌略屈曲,握于施术部位的肢体上,快速而急促地滑搓的手法,称捋法。
  受术者坐或卧位。术者以一手握肢体远端,另一手掌指关节略屈曲,将受术肢拿握在手中,手与施术部位要贴实,快而急速地反复滑搓。

二、要 领

手法既要有一定压力,滑搓的掌指又不要与肢体贴得过紧,着力应连贯、和缓。

三、作 用

流通血脉,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缓解痉挛,祛风散寒。

四、手法应用

  捋抖十指法
  1.体位 坐位。
  2.操作 术者以拇指指腹与食指桡侧或以食指指腹夹合,着力握捏受术指骨本节,捋而抖之到指端,自上向下捋抖到指端,捋要疾速,抖以寸劲而响(如图 12—79)。

3.要领 
 (1)捋要疾速,抖以寸劲,连贯自如,从拇指到小指依次逐指捋抖。
 (2)手法要灵巧,不要干扯捋抻。
 (3)本法分为直捋抖和旋捋抖。直捋抖法即直捋而过到末节远端摄住,并施以寸劲颤抖而响,作用和缓。旋捋抖法则以手指使其旋转急拉滑脱,术者手指相撞而响,有温热散寒的作用。
  4.作用温通经络,活血散瘀,通利关节,顺理肌筋。
  注:此法是全身保健按摩的配合手法,一般不单独使用。

第二十六节 梳法

一、操 作

定义:以手指或拳背部于施术部位往返梳动或梳搔,形如梳头,实为梳理的方法,称为梳法。
  受术者坐位或卧位。术者以双手指腹,或五指自签屈曲或握空拳,以骨突部在施术部位同时或交替梳搔,往返或快速或缓慢而持续地梳运。根据作用部位及作用力不同分为爪形梳法、掌指梳法、拳骨梳法。爪形梳法即双手五指略屈曲呈爪形于头部进行梳搔。如以双手五指伸直用掌指同时着力胸背或肋间隙进行梳霉称掌指梳法。双手握拳,以骨骼突出部位着力于脊柱两旁进行梳垣砌称拳骨梳法。

二、要 领

以指面着力,密切接触皮肤,用力深沉,沉而不滞,悬而不浮,用力持续,均匀一致,按一定顺序梳动,柔和轻巧,手不要跳动。

三、作 用

调和营卫,疏理肝气,解郁除烦,解表助阳,温通经络,疏散风邪,理经顺络,疏通气血。

四、手法应用

  1.梳胁开胸顺气法
  (1)体位 仰卧位,术者站其侧。
  (2)操作 术者双手五指略分开呈梳状,以掌指部着力,自胸部正中线,沿肋骨向两侧分梳到腋下,从上向下逐步移动分梳向两侧。反复操作数次(如图12—80)。
  (3)要领
  1)双手用力要均匀,对称,着力和缓。
  2)向两胁分梳要注意保护皮肤,避免搓、擦动作。
  3)此法妇女不宜应用。

4)作用疏通经络,开胸顺气,疏肝解郁,宣肺宽胸。
  注:胸胁是阴阳升降之通道,胸中阳气之所,梳之故可开胸顺气。 
  2.孙猴搔抓
  (1)体位仰卧位或坐位。
  (2)操作术者双手五指自然分开微屈曲,沉肩,垂肘,悬腕,五指呈爪形,着力于头部两侧,耳前后。自下向上搔抓毛发根部。形如孙猴剔痒,反复搔抓并移到头顶(如图12—81)。
  (3)要领
  1)剪好指甲,勿伤头皮。
  2)以轻刺激头皮及竖毛肌,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深入皮表,浅循毛发。
  (4)作用补益肝肾,滋阴潜阳,平衡阴阳,调节神经末梢,通经络,疏散风邪。

第二十七节 摇法

一、头颈提摇

定义:使关节做被动的环转运动的手法,称摇法。有缓慢摇动称运法,大幅度 摇转称盘法之说。
  见本章第十六节。

二、摇肩法

  1.握手摇肩
  (1)体位 坐位,上肢放松,自然下垂。
  (2)操作 术者一手扶肩,以另一手与受术者同侧手相握,稍用力牵直,上臂做顺时针和逆时针小幅度环转活动,摇动屑天节(如图12—82)。
  (3)要领动作要和缓,用力平稳,速度宜慢。

(4)作用舒筋通络,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2.大幅度摇肩法(又称运肩法)
  (1)体位坐位,上肢自然下垂,术者以弓步站于体侧后—疗。
  (2)操作术者一手轻握腕部,将上肢向前向上划圈抬起,待上举160度时以另一手接住腕部向后向下继续划圈,待恢复原位时,在换回原握腕手。如此重复上述动作,操作3~5圈为宜(如图12—83)。 
  (3)要领
  1)划圈摇动中换手握腕时不能滑脱,摇动中上肢会发生旋转活动,故握腕不能过紧。
  2)环转摇肩幅度由小到大,在正常活动范围内摇动。
  3)摇肩要和缓,连贯,平稳,速度不宜快。
  (4)作用 舒筋活络,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三、摇腰法

  站立摇腰法
  (1)体位 站立位,双手抓住肋木或靠背椅,术者站于体后。
  (2)操作 术者两手紧扶于受术者腰部两侧,嘱受术者全身放松,术者导引其腰部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摇动,犹如推磨的动作,反复操作数次(如图12—84)
  (3)要领受术者肌肉放松,动作要和缓,勿施暴力。术者依手法随时改变体位。

  (4)作用 疏通经络,滑利关节。

四、摇髋法

1.体位 仰卧位,术者站其侧。
  2.操作 术者一手扶其膝,一手握其足踝。两手协同用力,使髋和膝关节屈 曲90度左右。做顺时针旋转摇动和逆时针旋转摇动,反复操作数次(如图12—85)。
  3.要领 摇动幅度由小到大,力度由弱到强。
  4.作用 舒筋活络,滑利关节。

五、摇踝法

1.体位 仰卧位,下肢自然伸直。
  2.操作 一手握足踝部,另一手握住足趾部,稍用力向下牵引拔伸,同时做踝部环转摇动数次(如图12—86)。
  3.要领 踝部要放松,手法要柔和,牵引下摇转踝关节。
  4.作用 疏经活络,理筋止痛,行气消瘀,活血解 凝。

六、摇肘法

1.体位 坐位。
  2.操作 术者一手握肘部,一手握腕部,使肘屈曲,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的环转摇动,反复操作数次(如图 12—87)
  3.要领 摇动宜柔缓,在生理活动范围内摇动,摇动中可配合肘内旋和外旋动作。
  4.作用 舒筋活络,活血散瘀,消炎止痛,滑利关节。

七、摇腕法

1.体位 坐位。
  2.操作 术者_手握
 其前臂远端,另一手握其四指,两手协调用力拔伸腕关节,同时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摇转活动各数次(如图12—88)。
  3.要领 手法要和缓,勿施暴力。
  4.作用 疏经活络,理筋活血,解痉止痛,消瘀利节。

八、摇掌指关节法

1.体位 坐位。
  2.操作 术者一手握腕部,另一手以拇指、食指握住受术者手指轻微拔伸,同时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环转摇动.数次(如图12—89)。
  3.要领 手法轻柔和缓,动作细致灵捷,切忌暴力。
  4.作用 通利关节,行气消瘀,消肿止痛。

第二十八节 振法

一、手法操作

定义:以掌指于施术部位,做上下快速振颤动作的手法,称振法。
  受术者坐位或卧位。术者以单手或双手掌或指掌平贴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手部肌肉及臂部肌肉绷紧。协同为一体,将力集中在手的指掌部(首先应有此概念)作上下、快速的振动动作。使着力点产生振动,传动到机体,在施术郡伍广王砬揪、酊坦、松感。

二、要 领

1.指掌着力处,不能向下用力揿压,施术手亦不能离开体表。
  2.术时手及前臂静止用力外,身体其它部位应放松自然呼吸,切忌屏气。
  3.动作要连贯,使振动持续不断地传递到机体,幅度要小,频率要快,每分钟约600次左右。连续施术约1~2分钟。

三、作 用

顺理气血,消除郁闷,活血止痛,和中理气,温经散寒,祛郁消积,消食导滞,调理胃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按摩师教程》第十二章 30种按摩手法(1-5)(5)
《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按摩师》2
《按摩师教程》第二十三章 50种按摩手法的运用(1)
中医按摩手法之揉法
聪耳法、颈部按揉法、颈部推抹法
推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