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凤鸣岐山——浅论西周玉器的凤鸟纹

 


浅论西周玉器的凤鸟纹

丁哲

凤鸟纹,为西周时期玉器最重要的纹饰之一,其滥觞于西周早期(武、成、康王时期),大量流行于西周中、晚期,即昭穆至宣幽时期,两周之际已基本不见。从现有的考古资料看,西周时期的凤鸟纹通常装饰在柄形器、圆形或方形玉饰(发饰)、梯形玉牌饰表面,而较少出现在玉璧、玉璜等物之上,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此期凤鸟纹采用写实夸张相结合的手法表现,其造型生动,流动感强,时代特征较鲜明:多闭口,喙尖长,下勾显著,若鹰钩;单圆圈目,系斜刀琢成;头顶多有一束花冠,或直立,或于中央折曲往前、后方勾;修颈,雕节纹;以顺畅婉转的卷云纹表示抽象的翅、尾;爪粗壮、锋利。

凤鸟之身形根据器形特征而布局:1.柄形器上的凤鸟多作挺胸、扬翅、绕尾、站立状,且常与龙、人复合出现;2.圆形、方形玉饰上的凤鸟为蜷曲之态,形简化,流行于西周中期;3.梯形玉牌饰及玉琮表面的凤鸟作蹲踞状,多见于西周中期。这充分体现了西周玉器因器饰纹、形纹和谐的设计理念。

在雕琢技法上,此期大多采用“一面坡”宽线与单阴线结合的双钩线表现凤鸟形象,即在“一面坡”宽线竖直的边墙表面,沿“一面坡”轮廓勾出细阴线。这种由粗细结合双阴线表现的纹饰错落有致、线条丰富,既消除了完全使用单阴线的单调,又增加了图案纹样的立体感和细致感,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此外,西周中期亦有部分凤鸟纹为双“一面坡”宽线刻划。

《吕氏春秋·应同》载:“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国语·周语》有记:“周之兴,鸑鷟鸣于岐山。”韦昭注:“三君云,鸑鷟,凤之别名也。”《说文·鸟部》云:“鸑鷟,凤属神鸟也,从鸟狱声。”可见,凤鸟为周人所崇拜。是以,西周玉器上出现了大量凤鸟纹。

一、柄形器上的凤鸟纹

二、圆形、方形玉饰上的凤鸟纹


三、梯形牌饰、玉琮上的凤鸟纹

参考文献:

1.刘云辉:《西周玉凤鸟及纹饰研究》,刘云辉:《周原玉器》,中华文物学会,1996年。

2.宋玲平:《晋侯墓地玉器的动物造型和动物纹饰艺术》,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1998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玉器》,文物出版社,2007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玉天地】古玉纹饰制作——西周
古玉识趣(121):非是宽线非斜坡 远瞟一眼都嫌多
西周三晋玉器之龙翔成周 凤鸣岐山
【学术观点】杨骊:从商周玉器管窥“殷周之变” ——以象生玉器、人形玉器为文化读本
德州市博物馆镇馆之宝——西周凤鸟纹青玉柄形器
凤兮凤兮世所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