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于显达:天真玩伴----崔彤水墨人物

崔彤1973年生于黑龙江。1996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专业硕士。曾供职黑龙江晨报。上海水墨缘工作室成员,后海派成员。

曾举办《寻找》崔彤水墨个展。主要参展:香港国际艺术展;美中青年艺术家交流展法国巴黎艺术节。作品被澳大利亚、日本收藏。

———————————————————

上个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当代水墨曾经轰轰烈烈,印象较深的是,当时的水墨反对传统文人水墨过于个人化,过分脱离社会的倾向;也反传统文人水墨的书法入画的书写性,甚至反对这种水墨的精英化。要使水墨艺术回归社会,回归大众,并且打破传统水墨的以笔墨为中心的语言体系,因此当代水墨首先进行了“非笔墨中心”的试验,目的在于颠覆传统水墨,探索水墨艺术的现代形态。我是带着这样一种先入之见来判断崔彤的水墨人物画的,及至看到崔彤从上海传来的作品图片,才知道和我想像中的样子并不一致。这是一些用毛笔和水墨画在宣纸上的水墨人物画,还有少量的风景画。


这些作品不象“试验水墨”那样和传统水墨势不两立,已经吸收了许多传统的水墨元素。在视觉语言上似乎也不拒绝书写性,在构图上使用了大片的空白,使画面显得格外的空灵。画面取简不取繁,取淡不取浓,给我的印象是向传统水墨方面暗转。尽管这些作品一改借助西方几何形式的做法,更多的使用“水墨元素”,我们还不把它视为传统水墨作品,就在于它具有当代艺术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当下生存状态的人文关怀取向。试看他的《雾霾中的屋顶》和《雾霾中的摩天轮》,很显然是针对环境污染,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的问题。


那些以记忆中的童年为题材的作品,其创作动机依然是来自现实的,是对现实的一种感悟。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创作源于和孩子嬉戏中的状态,由于年纪的关系对儿时疯狂的玩耍已经没有了冲动。可能是遗忘了某种童心的存在,还是混乱的状态让我此时无所适从。正是这种混沌的状态时常会影响孩子,偶尔会像成年人一样发呆。或是有和年纪不相符的举动,这些经常出现的生活场景引起了我的创作欲望。进入新世纪以来,儿童问题经常提起,他们的生存环境,学业压力等等向来很难逃避。我所希望的童年生活在现在看来已不可能重现。事实上现在情况会更复杂,我的作品所表现的场景是生活中常见的却似乎离我很远。那种简单、纯粹的童年印象和现实生活的碰撞触发的内心记忆。画面围墙、草丛、高树都是记忆中的,却又是模糊的或是现实的。人物也是简单的,看似没有思想的。这片刻的记忆是温暖的。我把它传达给孩子,这种关怀是真实地。希望暂时远离喧嚣与骚动,画面所表现的应该是宁静和平和的”。


我很看好崔彤的那些童年记忆的作品,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有社会现实的针对性,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层人生意绪。他的那是珍贵的童年记忆,是充满了欢乐、童趣、甚至是顽皮或恶作剧,但是他都没去表现这些,他的童年记忆已经经过了岁月的淘洗,经历的磨损和主观意识的改造。因此他不取那些生动的情节、场景,而是象《无题》和《无聊》两兄弟或面对墙头,或远望旷野,或伫立水边,或伏于岸上,或仰卧草丛,都取静静的发呆的姿态。人物造型也不做深入细致的刻划,只取轮廓简单的勾勒。也就是说人物形象已经符号化。正因为如此,这些形象传达的意蕴才带有模糊性、多义性,才成为了作者深层人生意绪的一个载体。才给读者留有阐述的空间。深层的人生意绪是不可言说的,却可以由这样的形象来传达,因此才调动了观者的积极参与。

应该说我已经被这些形象打动了,因为作品勾起了我的童年和记忆。我在作品中读到的不是远离喧嚣的平和,而是淡淡的酸楚与苦涩。尽管是淡淡的淡淡的……这便是崔彤作品的魅力。(于显达 黑龙江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邵戈:当代“新水墨”画风代表人物,大师崔如琢的入室弟子
画家:奚文渊《童年记忆》系列
“意澹而雅正”康晓铭水墨人物画赏析
现代与传统——崔景哲人物工笔画作品欣赏(图)
崔如琢水墨山水画作品
张立柱—《忆故乡》系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