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三代瓷胎画珐琅及洋彩瓷的秘密

转载:张量冠_新浪博客

朋友们好!时间过得真快,2011年已经过去大半,很快就要到2012年了,算来已有四五年没有更新博客,最近又心血来潮,想说点什么了。不过,肯定不会再继续讲“歌唱英语”了,以前讲的多了,现在已然没了兴趣。还是换个话题说说我这几年的新收获——官窑瓷器的鉴赏心得吧。自从05年放弃歌唱英语教学,这些年一直在专心整理家藏和系统研究,体会感触还是蛮丰富的,可以和朋友们分享下了。

 

 在正文之前,有必要对大标题“量冠品瓷——求真唯美、鉴伪藏珍”稍作解释,因为它们包含着本人的收藏鉴赏和研究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真实的想法。

1、品瓷:而不是说瓷,意境犹如品茗品酒;
2、求真:应该是收藏的第一要素,民窑器也好官窑器也罢,必须是真的,所以我把求真放在第一位,真品的档次在第二位,等你意识到民窑普品其实真没什么藏头,你自然会要求上档次;
3、唯美:话就要展开去说了,因为它太重要了,又太不被人所重视了。单就瓷器收藏,唯美必须建在对古代瓷器艺术品的各种工艺及其时代特征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去追求和培养,这个美是客观存在的,就看你能否准确感知它;否则就会沦落到把不美当美甚至是为丑为美的低级欣赏趣味中了。这个客观存在的美是有非常具体的指向的,存在于型、胎、釉、彩、工、款这六个方面。这六大方面既是美学的直观体现所在,也是瓷器尤其是官瓷鉴赏的内容所在!由于这个瓷器美学原则问题多年来圈子里一直没有解决,致使有相当多的收藏者深陷在低级的欣赏趣味中不能自拔。其典型的表现就是:无论多么低劣的画工,只要被罩上一层釉水,就能让人喝彩叫好!而叫人齿冷的收藏怪胎“国宝帮”之所以能形成一定的气候,也是部分因为美学素养低下造成的。
 
当然,美学素养低不仅仅是收藏圈子里的现象,也还是一个全中国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收藏界不外乎两大方面:美学天赋不高是最主要的,其次才是真品珍品精品这“三大品”见得少这个次要原因。在我这近十几年的鉴赏过程中,真还就遇到过几个没有见过什么官窑瓷器,但就能说出诸如“我总觉得皇帝要玩得玩意应该不是这样的,应该是完美的,但这个东东我觉得有差距,但差距在哪儿我也说不清楚”这类有直觉感的有美学天赋感的评论!用我的话来说,就是这类人头脑中所具有的美学能量与古代艺术品所包含的客观存在的美学能量能够发生共振效应!而这个效应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有的,恰恰相反,它属于很少人的专利,因而瓷器收藏尤其是收藏官窑精品这类层级较高的群体。历来都是很少人的专利,这为数不多的特殊人群又被称作“小众”。
 
所以,无论是作为收藏大家族的传人还是作为一个官窑精品的研究鉴赏者,我必须首先澄清我自己的一个重要的清晰的收藏观,这就是:不是因为存世的官窑精品太少而导致“小众”,而是因为人天赋的美学能量高低决定的!也就是说,达到很高美学能量的人(无论是天赋还是后学)历来就很少很少!为此结论,我曾经带着学生在两年时间里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收藏圈子做过几千人次的实验,结果就是:比例很低的人(不到5%)对普通官窑瓷器有明显的激动感觉;而对官窑精品包括珐琅彩洋彩斗彩等有明显激动和爱不释手的人,比例下降到不到0.5%!而表示看不懂或不明白的甚至不当回事的人高达80%还多,其余的就是对官窑完全没有感觉的一批人了。这个实验结果客观公正的佐证了我的收藏观,也希望这个观点能对收藏爱好者们有一定的启发!说得直白些就是:不要以为谁都可以搞官窑收藏,更不是你有很多钱就一定可以成功的,成功的官窑收藏家其美学能量的起点要求是很高的——最起码你突然有幸看到一件官窑器,能被它的美所震撼并会因此而心跳加速!所以我经常说,想搞官窑收藏得先搞搞清楚自己是不是那块材料! 
                             
4、鉴伪,当然是鉴别真伪了,有了较高的美学能量就可以进入到鉴赏阶段了。不过,伪并不等同赝。在官窑器的制作上,“伪”在时间上就包括后朝仿前朝,直到民国仿品。而赝品是指当朝当下仿造的各类仿古器物。要达到较为准确的鉴伪,就必须对历朝历代的时代特征和审美趣味有相当的了解和研究才可以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工作,是非常值得追求的乐趣和享受!而鉴赏的入手或者所包括的内容无外乎前面已经讲到的六大方面。

 5、藏珍:最好理解的了,就是收藏珍贵稀少的精品,或者说就是那些在当年就很难得和很值钱或者说花钱也难买到的东西。只有珍稀之物才有收藏的终极价值!
 
好了,罗嗦这么多,言归正传——
 
                           
                           康熙年间——瓷胎画珐琅器物的创始与发展                           
   
创始于清康熙年间的清三代珐琅彩瓷器,在清宫档案中的原始的规范的名称应该是“瓷胎画珐琅”,与创始于明代的另一名品“铜胎掐丝珐琅”相对应和相区别。我认为“珐琅彩”应该属于非正规的藏界的“行话”吧!如同“粉彩”的原始的规范的清宫名称应该叫“洋彩”一样,“珐琅彩”和“粉彩”这两个说法虽然似乎已约定俗成,但仍然属于以讹传讹!姑且算做众多不太严谨的中国特色之一吧!为了正本清源和表示对古代老祖宗们应该有的尊重和敬畏,本人在随后的表述将不在使用“珐琅彩”和“粉彩”这两个民间的不太规范的说法,而是用“画珐琅”和“洋彩”这两个本来的名称。本人之所以想来品瓷,绝不仅仅停留在称谓上这个表象上,还要在其它充满着是非与谎言的各个方面,以张家这个历史上最大最神秘的、集皇家专享的医学、养生、制瓷、收藏、鉴赏于一体的大家族的口传心授为起点,以两岸故宫现存实物为参照,特别是重点以张家丰富的画珐琅精品家藏为依据,最大限度地还原清代引以为傲的、属于自己首创的两大瓷器名品——“画珐琅”和“洋彩”历史的本来的真实面貌。
由于不是正规论文体,加上清宫特别是圆明园的档案已经不复存在,仅存的一些清宫档案只有只言片语,不能反映全貌,只能作为参考,所以,本人的观点将以家族历史传说和家传藏品为主要依据,参考其他本人认为可靠的历史记载。
 
从我1983年考到南开大学读书,开始有了一定的条件真正研究瓷器,发现书上只要有什么人谈论起所谓的“珐琅彩瓷”,均无一例外地这样说道:康熙晚期是这种瓷器的创始时期,而且烧造成功后,纹饰表现形式都是外色地花卉内白釉地,器型多为碗盘类小件,瓶类少见;款识为“康熙御制”四字方框蓝料款等等。姑且不论这样简单敷衍的几句话根本不能反映出历史的真实,本身就是对画珐琅这个历史上崭新的瓷器品种创制这个大事件的严重之大不敬!这样不客观的历史态度应该遭到我们后来人的谴责和唾弃!
 
下面是本人家藏传世康熙画珐琅瓷器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件实物,供大家欣赏。












到目前为止,我的研究观点和初步结论如下:

1)关于画珐琅瓷器的创始时间:应该确定在康熙晚期即康熙40年以后。因为国力的逐步强盛并开始出现盛世之象,皇帝和宫廷用瓷的水准自然也就水涨船高,随着传统的青花五彩三彩斗彩单色釉等瓷器品种的烧造水准越来越高,(从瓷器在初期的不打款发展到中期的双圈款识再发展到后期的六子青花款,这个过程就可以推论,崭新的四字款识的瓷器也只能是在后期才有可能出现。)推陈出新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因为有明代就很成熟的掐丝珐琅器物作为基础,把珐琅这种宝石颜料烧在瓷器上既可以节约宝贵的金铜料还可以发展新的瓷器品种,可谓一举多得,皇帝的聪明脑子自然能想得到这一点!于是,一个属于清朝、属于康熙皇帝的瓷器新品种诞生了!
 
2)关于画珐琅瓷器的初创:书上的那些说法把这种新品种的初创说得艰难无比,结论自然就是只能作出色地花卉的小件东东!但我要说的是,这是本末倒置的说法,是先有结论再去想象过程,因为这些人没有看见更多的实物而已!但是,他们犯了“以小人之心度皇帝之腹,以小作坊之力度康熙盛世之工”的大忌讳!从张家传世的康熙画珐琅系列器物可以看出,初创时的器物确实不如上面三件之精美,除了珐琅料发色艳丽,画功了得外,包括色釉的厚薄不均匀,有起爆气孔等,甚至连款识都写的不太规整。下次有机会就把这类器物发上来给大家看看就明白了。但即便如此,该类并不完美的东东仍然完好保护了下来并没有出现被“砸碎深埋”的极端情况,也说明这类新品种的难得和宝贵,从历史传承关系上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研究实物和线索。以康熙大帝的智慧、气魄和实力,这种局面一定是很快得到改观,各种工艺难题会在不长的时间内得到解决。
 
3)关于画珐琅瓷器的发展:经历了最初三两年的研制,新的御制瓷器品种创烧成功。在随后的十年间,瓷胎画珐琅得到了丰富多采的发展。首先由各种色地(主要是蓝地、黄地、红地、紫地等)花卉器物包括碗盘还有瓶类,上面的蓝地开光黄地花卉玉壶春小瓶和黄第花卉纹碗既为这个阶段的代表型器物。在这个十年的阶段内,还出现了一种新的装饰技艺,就是在碗内或者瓶字的口沿部和底部施加松绿釉,甚至还出现了很厚的孔雀蓝釉,这就从根本上完全否定了那个故宫的水货专家叶某主编的某书上所宣称的这种装饰技法从乾隆开始的荒谬说法!她还有一个更加荒谬绝伦的说法就是:斗彩加金也是乾隆才有的!实际上就是不学无术却太自以为是了,反倒留下笑柄,真是无知者无畏,其伪专家的真面目彰显无遗!
 
等过了这个十年的大发展,康熙大帝又得良将。既康熙54年,意大利的宫廷画家郎世宁来了!这种起源于欧洲油画的画珐琅技艺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康熙朝最后这五年间,在郎世宁的指导和亲自捉刀下,画珐琅完全摆脱了掐丝珐琅的影子,开始融入中华本土元素,进入更高的有中国画风的艺术境界。上面第三件有花有鸟有蝶有山石的达到羊脂白级别的白地瓶子就是明证!顺便要提到的就是,在瓷胎和釉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羊脂白玉粉末使得釉面呈现凝脂感,也是康熙朝的杰作!虽说从传世实物看,高白胎在元青花品种里已经得到很好解决,但釉水要么泛青要么透亮,高白釉而且胎釉都表现出凝脂观感,还是康熙朝的创举,它与仿元代高温宝石红的郎窑红并列为康熙朝两大高难制瓷工艺,为皇家所独有。高白瓷在雍正乾隆两朝得到继承和更好的发展。由于涉及到比烧造釉里红还要难以控制的还原成熟反应,烧成羊脂白玉质感的高白瓷的难度被排在高难技艺的首位,所以这类瓷器存世量极为稀少。清三代以后该技艺连同正宗的画珐琅和洋彩瓷艺因难度太大就不可避免地失传了。
 
在这个五年间还出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仿古青铜器造型的复杂器物和复杂精美的花鸟山石的纹饰。这完全可以证明那些个“康熙珐琅彩瓷有花无鸟”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这个时候的画珐琅其艺术风格完全可以与随后的雍正朝器物相媲美,个别特殊器物甚至有所超越!然而,康熙毕竟是康熙,任何历史人物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在极尽工力之臻于完美后,在画珐琅和高白瓷的艺术天地里仍然给他的继任者雍正皇帝留下了可供发挥的空间和余地!这就是后话了。
 
4)关于款识:前面说过,款识很重要,是瓷器鉴赏辩伪的六大方面之一。康熙画珐琅瓷器的标准款识有两种,一是大家耳熟能祥的“康熙御制”方圈蓝料或者红料或者金彩款,还有一种就是被历史所遗漏的“康熙年制”蓝料款,张家有实物可以佐证这一点。
 
5)无论是“康熙御制”还是“康熙年制”款识,字体及写法不止一样,但包括方框在内书写流畅自然,同时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特征——就是字体不大,四字方框显得大小适中,具体就是,器物底部可以同时并列三个相同大小的方框。这也是鉴赏康熙真品的一个很重要的、也是极为明显的时代特征!
 
关于康熙朝的瓷胎画珐琅,我所知道的就暂时说到这里,以后通过整理家藏,如有更多发现和新的观点会及时更新并和朋友们分享。
 
待续——雍正年间珐琅彩瓷器的发展与繁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康熙瓷器的鉴定要素 论坛
十二 2 清代各时期瓷器
新编《细说清代瓷器》(八)康熙珐琅彩瓷器的艺术成就
如何鉴定康熙粉彩瓷?—瓷器问答第六十二问
叶佩兰细说粉彩(上) 中华博物 鉴藏讲座
明看成化 精彩纷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