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瓷自然老化的物理化学特征与“老化”鉴定理论基础
   陶瓷表面有一层光滑、明亮、坚硬的物质称为釉。釉是由石英、长石等多种原料混合、粉碎后,施于器物胚胎的表面,再经高温烧结形成的玻璃态物质。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尽管某种仿制品采用了与古陶瓷完全相同的原料配方和烧成方法,如果不经过做旧处理,其釉子的光亮度与透明度要高于古代真品,鉴定专家称其为“贼光”和“火气”。陶瓷鉴定界曾普遍认为,这一差别是由于陶瓷文物长期遭受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如空气中的紫外线或土壤中的水和其他酸碱性物质)的物理化学作用,致使釉面受到腐蚀所致。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造成这种差异,还有一个更直接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产生于釉子内部的“脱玻璃化”现象,也称作自然老化现象。
     已有研究表明,经高温熔融形成的釉子,是一种玻璃态均质体,其内部结构是无序的,在自然环境中,呈亚稳定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内部结构会不断自动地进行调整,由无序的亚稳定状态逐步向有序化稳定状态转变,形成微细晶体,这就是釉子的“脱玻璃化”现象,简称“老化”。正是由于釉子存在这种自然“老化”现象,致使其内部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形式就是其透光性逐渐降低,对光线散射性不断增强。因此古陶瓷的釉面看上去要比新品柔和、温润,时代越久,这种反差就越大。
     有些品种的古陶瓷,这种“老化”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甚至造成釉面出现不同形态的微裂纹。这种微裂纹有的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如汝窑器上的“冰片纹”),有的则要借助现代科学仪器才能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在形成显微晶体的过程中,釉子内部会产生内应力不均匀,当这种内应力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使釉子内部和表面出现微裂纹。过去人们把古陶瓷釉面上裂纹的形成,都归结在陶瓷烧结冷却过程中胎、釉收缩比例不一致这点上,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釉子的“老化”,是陶瓷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不断发生的一种特有的变化,只是开始阶段发展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日趋缓慢。通过对景德镇青花瓷片的检测发现,这种变化具有明显规律:前150年变化速度最快,随后开始放慢速度,500年以后变化越来越小。我们称前150年为快速变化期,150-500年为慢速变化期,500年以后称相对稳定期。当我们了解这些以后,就可以用它来鉴定陶瓷的大致生产年代,主要是用它来区别现代仿品和民国前的产品。
     古陶瓷的“老化”与前人所说的“自然旧貌”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发生在釉子内部,是物质自身内部结构调整的结果,较少受外界物质环境的影响。后者则主要是外部物质对陶瓷釉面侵蚀的结果。受客观条件制约,它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这就是古陶瓷“老化”鉴定的理论基础。到目前为止,釉质老化研究的主要成果是能让人们基本明确的区分,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产品,还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产品。

     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曾试图采用人工方法改变仿品的老化系数,比如向釉内添加催化剂;改变烧成曲线;进行退火处理等,但均未获得满意效果。也就是说,尽管通过人工处理后,有些仿品的釉面与真品用肉眼观察已经十分相似,但通过仪器检测,还是可以找到它们之间的明显差异。由此可知,老化鉴定法具有较强的抗人为干扰能力。
当然,古陶瓷老化鉴定技术也存在不足。从目前获得的实验结果表明,由于不可能详细获得所有品种古陶瓷烧成的物理化学环境,也由于目前研究和积累的数据有限,该方法还仅限于鉴定玻璃质感强的古陶瓷的大致生产年代,对乳浊釉和部分厚釉器的鉴定还达不到应有的精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从陶釉老化看古瓷“年龄”
转载:古陶瓷胎釉矿化还原原理及应用
陶瓷自然老化特征及解析
瓷学堂 | 这一抹祭红“釉”惑谁能拒?
古陶瓷实用鉴定学(第十一讲)
『陶瓷 』有一种釉色叫裂纹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