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柴窑的另一种说法
柴窑—子虚乌有的传说,一个美妙神话的破灭。

  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十二:“相传五代时,后周世宗柴荣,曾在陈州设窑烧制青瓷,故称柴窑。世宗还亲自御批其色,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明吕震《宣德鼎葬谱》“……内府收藏柴、汝、官、哥、钧、定中,并造得二十有九种。”明曹昭《新增格古要论》:“柴器出北地河南郑州世传周世宗姓柴氏,时所烧者,故谓之柴窑,天青色,滋润细腻,有细纹,多是粗黄足,近世少见。清朱琰《陶说》“后周柴窑柴世宗时所烧者,故曰柴窑。相传当日请瓷器式,柴世宗批其状曰:“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博物要览》“昔人论柴窑曰,青似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事物绀珠,柴窑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清秘藏论窑器必曰,“柴、汝、官、哥、钧、定,柴不得矣。余向见残器一片,制为滌环者,色光质同,但盖厚耳,佚名《磁论》,柴窑乃五代显德年间,初造物时,所烧于北地河南之郑州,其地本宜于陶世宗姓柴,故名柴窑,又名御窑。

  柴窑至今未发现窑址,传世品也无法确认何者为柴窑器,甚至连瓷片也无一片传世与出土,一切的一切,使人如坠五里雾中茫茫然,毫无头绪。故柴窑存在之说,其实则是一个子虚乌有之传说,是一个美妙的神话,是无聊文人的臆想和嬉笑之谈,也许是人们对并不存在的事物,对美好瓷器的理想追求,仅仅是一个幻想,被人们以讹传讹,以至贻误蒙骗了后世多少代人。

  五代后期,显德年间,正处于战乱动荡时期,后周柴世宗,作为一国之主,国家机器操纵者,他只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战争中去,历史真实的确切的告诉我们,柴世宗正是为此做的,他热衷于战争,他为了战争耗尽了国力,在后周显德年间,国家的一切生产、经济都是为了战争,一切为战争服务,一切生产成果,只能在战争中消耗殆尽。

  在战争中所掠夺得来的财物,也同样在战争中不间断的消失,国力的增长和削弱,也仅仅是由于有了战争,而作为国家机器的操纵者——后周柴世宗,在这种情况下哪有闲暇来受理这仅仅的瓷业生产的发展,假如真有此不近人情,离开了国力和经济的状况之荒谬事。那真谓天下之大稽了。公元954年,后周太祖显德元年死,晋王柴荣继位,是谓世宗。在他继位始初,世宗必为巩固其自身的帝位,而想方设法排斥异己,而在此时后周的领国北汉与辽连兵攻伐后周,直逼路州,由于形式所逼,世宗领军亲征,战于高平,并招募天下壮士赴京师。后周显德二年,扩建大梁城,是时,世宗之余部精力放在攻伐与大兴土木这二件大事上了,更有王林献策,主张先取江北,其次江南,再功北蜀,岭南,最后攻取幽并而地。世宗纳之,是时,显德元年至二年,全年都在征战中,我们知道任何上层建筑,文化艺术,瓷业之发展都离不开经济基础,只有经济发达了,人民富裕了,国泰民安,上层建筑,文化艺术,陶瓷业之发展才能得以发展提高,这是水之源,树之根之密切关系。因果关系决不可为之颠倒,世宗之本性好武轻文,个性残暴至极,是年禁止私度僧尼僧俗含身,违者断手足,炼指,挂灯,带钳之类。民间铜器,佛像一律由官收购,以五十日为限,逾期隐匿五斤以上者处死。并发兵攻蜀,攻南唐淮南,征战连年,民不聊生,世宗可谓暴君也。后周显德三年,世宗又领兵亲征,围南唐寿州,周军专事掳掠,因而激起民愤,淮南人民群起反抗,屡败周军。后周显德四年,世宗再攻寿州,,并三次至淮南攻濠州,是年十二月,攻入扬州,此时扬州城中仅剩十余人。后周显德五年,世宗攻至仪征,屡败唐军,南唐求和,割江北地,周尽占江北,得十四州六十县,攻伐,战争如此频繁,国事也因此而繁忙,战祸纷起,粮草必需,银根必紧缺,国库也因此而空虚,谁还有余力余暇去关心去发展重视国之陶瓷业吗?以攻伐为主,以侵略他国领土为己任之柴世宗,能关心陶瓷业,繁荣陶瓷文化吗?能创造出内涵极深,幽美无比登峰造极的青瓷来吗。

  后周显德六年四月,世宗自沧州进兵攻辽。五月,世宗南归,病,即死(公元921——959)时年仅三十九岁。柴世宗在位仅五年不到,身心疲惫始终忙于战争,兵火连绵,征战不断,多次都是披挂上阵。试想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能异想天开,关心起底蕴极为深厚的瓷文化来呢?故对于五代柴窑历史的真实性,其真伪和和可信程度即可分辨了。世宗在位六年,六年征战,战袍未片刻离身,根本没有闲情逸趣去涉及那技术性极强,艺术要极高的陶瓷事业。陶瓷业的发展,必须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和实践,经过不断的探索,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总结经验教训,同时还必须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才能顺序而进,达到其制瓷业的高峰,才能创造出美奂美伦的瓷器来的。柴窑之一说为何会产生,实是以讹传讹,其之根源为臆想之产物,没有的才是最好的,不存在的才是最妙的。最美的是梦。梦醒了,也就什么都没有了,梦还是让它做下去,在虚无飘渺中去追寻,,去追寻那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这一切来源于无聊文人,痴人的梦话,有多少人在追寻那没有没有窑址窑,追寻那以讹传讹,那美妙神话般的美瓷,传说中神奇美瓷,却在那宋瓷的花畴中找到了,找到其理想的归宿,汝瓷那幽幽的天青色,不就是人们所理想的天之色吗?那样幽雅,那样令人心醉神往,多么迷人的色调啊,那浩淼的苍天,那水天一色的淡淡青色,那里蕴含着多少诗人的情思,多少画家迷恋的神韵意境。清淡淡的,恬静的,如梦似的境界。

  景德镇湖田窑的青白瓷,那类玉似冰的质感,明亮的釉面为一泓清泉,莹澈清亮的为圆明镜,没有丝毫的瑕疵,使人着迷爱不释手,轻抚着假玉般的美瓷,犹如轻抚着丽人的肌肤,如痴如醉,心在梦中沉睡,薄薄如纸,那就莫如宋瓷中的定白影青,薄似脱胎,映月如透明之玻璃,犹恐清风轻吹去。宋瓷经过了多少人的努力,经过无数文人的熏陶,经过帝王的扶植,有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作后盾,有高度发达的物质与文化基础。宋瓷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境界,前人无法与之相比,宋瓷实现了人们梦中的意境,以》叩宋之定瓷,那质薄胎坚,细腻至极的定白瓷,声如击馨,那奇妙的音带着音乐般的动听,迂回在耳际,韵之长,音之细,连绵如丝之不断,其神韵如在聆听仙境中之乐音,使人无比心爽神意。

  五代时期河南郑州与同时期的吴越国的越窑相比,其制瓷技术肯定不如越窑,否则就不存在“南青北白”之一说了。在当时的记载中,也只见有越窑的秘色瓷,这是有据有物可查的,而根本不见有记载有后周柴窑的片言只字。故凭空要求五代后周,突然来一个飞跃,让它烧出如玉般的薄胎青瓷来,这纯属异想天开。是超越了时代的要求,脱离了历史的真实,是无源之水,是无根之木,是谎言,是痴人说梦。这个谎言以讹传讹的流传下去,那么我们将置光辉灿烂的登峰造极的两宋瓷文化于何历史地位,置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创造出瓷史上光辉业绩的越窑于何历史地位。凭空捏造的东西,戴上了神奇的光圈,它欺骗了历史,奸污了历史真像,它虚无缥缈的存在,子虚乌有的传世,以讹传讹的谣言,是不符合陶瓷文化本身的发展规律的。

  纵观中国陶瓷史,陶瓷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当时所处时代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基础建设的,它是与社会的物质,财力,紧紧的结合在一起的,永不分离的。社会发达,瓷业兴旺,帝王,文人,士大夫与广大民众的爱好与社会风尚,决定着制约着制瓷业的发展,,它须是整个瓷业发展史上一个环节,它有来龙去脉,有承前启后的关系,有继往开来的历史,前有迹可查,后有影可寻,如水之有源,树之有根。

  两宋的五大名窑,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以及元枢府瓷,元青花,永宣青花,宣德红釉,成化斗彩,嘉靖万历五彩……一切瓷史上的伟大成就,无不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时代产物,只有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才能产生相应高度发达的瓷文化,那安定的社会生活环境,经济文化发展到的高度,总之是社会文明的高度,相应地决定了社会瓷业发展的高度和水平,并且社会瓷文化发展的高度还与当时社会的民风,习尚,民众的爱好以及当时社会的最高统始者——帝王的嗜好,习性,文人,士大夫的爱好与否……紧密不可分的,它深深的影响着这个时代的制瓷业发展,制约着它或促进着它。

  据见过五代柴窑的人说,柴窑器“多是粗黄土足”,假如瓷器以粗黄土为其坯者,因其粗,其含杂质比多,故其胎必粗,其质必松,其坯壁必厚,此其常理也。因胎为粗黄土,制坯后,其坯面必遮盖化妆土,以遮其胎之本色,而敷上化妆土后,施釉后,其釉面必失透,那“明如镜”的境界,则遥之不可及了。“薄如纸”那就更无从谈起了,器厚,胎粗,质松,以箸叩其器击之,其声必闷,必哑,此也是常识,不必深究之,故“声如磬”之说,则纯属无稽之谈,这只能贻误世人了。

  对于柴窑究竟在与否,我们再退一万步来讲,假设五代后周柴窑是存在的,并且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烧成了比越窑秘色瓷还要好上多少倍的青瓷来,那么在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建隆元年)建立北宋政权初,宫廷和官府用瓷,且量大质精,应当要柴窑来供奉瓷器,而不是仅仅是命越州来进奉瓷器。在北宋早期越窑就被官府所垄断,设官监烧。时间在太平兴国七年到淳化二年间(公元982-991)宋代赵德麟在《候?录》中有记载,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造,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另外《十国春秋》也有记载,在北宋开宝二年(969)至太平兴国八年(983)的十五年间,吴越王先后八次向宋王朝朝贡的贡品中有都有秘色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秘色青瓷“开启了民间瓷器为皇室烧制贡瓷的先河。美瓷总是要留名于史册的,光耀后代。那些跨越了时空,尚传至今的历史名瓷,其神韵令人神往,令人陶醉,帝王麟选贡瓷总是要择精而选择好而造,最精美的。也就是他被挑选的,此时柴窑到哪里去了呢?没到什么地方去,因为它根本不存在。

  确切的说当时五代瓷窑之冠,当推越窑,无出其右者,尤其是青瓷的烧造,南青北白的状况仍在继续,越窑源远流长,其根基扎得很深,很深,其悠久的瓷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深厚,非同时代其它窑可比拟的,特别是对于制造青瓷之贡献,可谓深矣,大矣,喻之为中国青瓷的摇篮,中国青瓷之母,也不为过也。天高地厚的贡献,确是有据可查有物可佐证的。

  “雨后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那水天一色,淡淡的,幽幽的天青,那迷人美丽的色调,它不可能超越时代而产生。超越它所处环境的现实,它的诞生需要适宜的土壤,适宜的气候和养料,它不可能超越瓷业自身的发展规律,短命的柴世宗和显德王朝,处于战乱时期的后周显德年间,能比得上强盛的北宋吗?喜好攻伐的柴世宗,其资质能比得过,通晓六艺,精于绘画,书法,鉴赏,在艺术领域造诣极深,胸怀奇才的宋徽宗赵佶吗?以河南小小之郑州窑,能比得过六大窑系瓷窑如雨后春笋般地涌出,形形式式之陶瓷艺术如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官窑、民窑共同蓬勃发展的两宋瓷业吗?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这就是历史的真实。柴窑——一个子虚乌有的谎言,它编造出来的“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五代柴窑青瓷,是明朝无聊文人开的一个历史性玩笑,把臆想当作了真实,把梦境幻变成了事实,但这一切却是空的,在历史上是飘渺音踪全无的,历史上根本不存在柴窑,也不存在柴窑器,以及所谓的残器和瓷片。纵观历史,在五代,在宋时,根本没有有关它存在的片言只字之记载,明人谢肇淛的一则痴人梦话,以及它的追随者的鼓吹和推波助澜,添油加醋,愚弄了历史,跟历史开了一个荒谬的玩笑,,也给世界所创造了永不醒的梦,一个没有谜底的谜。

  我们应还历史一个真实,还历史的真面目,给登峰造极的宋瓷,还其应有的地位,给北宋汝窑青瓷戴上其真正的桂冠,汝瓷为魁,无与伦比。“青如天”之美喻,只能属于北宋汝青瓷,他瓷莫属。那淡淡的青色,给人以恬静幽雅的意境,令人心旷神怡,令人遐想,浩淼的苍天,漂浮着似有似无的轻纱,似天之色,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魅力色调,是人们理想的色调,汝窑——创造了瓷史上的辉煌,创造了人间奇迹,登上了瓷业的高峰。

  社会强盛,瓷业兴旺,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决定了时代瓷业兴衰和瓷文化的高度,皇室,文人,士大夫的文化修养,美景倾向,审美情趣决定其时代官窑瓷器的风格,品味和趣味,以及它文化内涵的深度,也就决定了官窑瓷器的造型式样及胎釉装饰上的文化意趣和品味。帝王的爱情与嗜好,他的修养,文化素质往往能决定一个时代,一个阶段的瓷文化审美观的趋势,走向,而民众间的文化,民俗的风格,社会的习俗风尚,往往又决定了地方民族瓷文化的多样性,地域性,真可谓百花齐放,斗奇争艳,欣欣向荣,一泒繁荣景象。试观中国陶瓷史,中国社会发展史,此高彼高,此退彼退,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瓷业和瓷文化的发展,也随着变化。战火纷飞的年代,绝不会有高度发达的瓷业和瓷文化的发展,只有衰败和倒退,繁荣强盛,国泰民安,高度发达的经济,高度发达的文化与文明,那么才会产生和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瓷业,高度的瓷文化。发展,发达是共荣共存的。强盛的时代会随着历史的发展,斗转星移而消失而那个时代给我们留下来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瓷文化遗存,这永远不会消亡,永不会消逝,永远在放射着它那不可磨灭的光辉。让后人继承着这以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给后人以永远的美的享受,美的启迪,给人无限的遐想。

  宝宋斋徐士雄叁稿于初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玄宗柴瓷和五彩秘色瓷夜光瓷的诞生
古陶瓷界千年之谜 柴窑:会不会就是耀州窑?
《柴窑之考证》
“对辩”马未都耿宝昌:从语言学与史学角度,佐证柴窑出河南郑州
重磅!富平银沟遗址有望改写中国陶瓷史!
宋代瓷器鉴定问题——官用型影青瓷器与柴窑的传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