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房颤消融导管操作的进化
    采用导管消融治疗房颤这一技术已开展了十余年,总体而言是一种安全、微创的介入治疗方式。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治疗的效果不是特别令人满意。除了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了这一主要原因外,左房解剖结构相对较为复杂、消融范围广、导管操作难度相对较大也是限制其疗效的重要因素。
                                                                                                                                                           通过穿刺房间隔借助长鞘将导管送入左房的消融途径沿用至今,在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中,这仍是操作最复杂的手术之一。无论采用线性消融、肺静脉隔离抑或碎裂电位消融何种术式,无论采用8mm、盐水灌注抑或冷凝何种导管,术者均需面临一系列导管操作技术的考验,诸如精确到位、稳定贴靠、压力控制等,这些因素都是形成有效损伤并防范心包填塞的先决条件。特别对于初学者而言,左房的部分位置到位困难且不易掌握贴靠力度,成了该手术入门尤其是提高成功率的瓶颈所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患者群体的增加和导管消融技术的进展,相应的消融工具也在不断更新改良。三维技术的应用为术者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左房模型,无疑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解剖结构带来的操作难度;而相较于目前广泛应用的Swartz鞘管而言,Agilis可调弯鞘管的应运而生为术者在左房操作导管提供了更切实际的便利。其双弯设计易于到达左房的任何解剖部位;带有自锁功能的手柄使术者在需要调整导管时不会顾此失彼;鞘身的编织技术保证了消融过程中对导管的稳定支持。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实现术中导管电极与组织的持久稳定贴靠,以形成有效的透壁性损伤,从而不仅使术者得以更轻松的完成术程,降低术中透视时间和手术总时间,而且显著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这已被多项研究所证实。
                                                                                                                                                           然而,对于房颤的导管消融术而言,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不断改良消融器械之余,继续完善其发病机制研究,坚持有针对性的消融策略,才是达到理想成功率的根本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聚焦房颤,精准消融——FACT房颤导管消融模式
心房颤动的消融治疗——困惑与希望
【CIT2016】FASS术式——心房颤动消融新模式
杨延宗:心房颤动环肺静脉消融隔离的导管操作技巧·365医学网
三维标测技术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成功率高
马长生团队:代谢综合征对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复发风险影响的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