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祖斌:香港股市是个大金矿(10.12.21)

曾经,由于市场之间的资金不能自由地流动,或者由于信息不通畅,导致一些股市的价值被长期低估,同时,另外一些股市的肥皂泡中甚至还有口水泡。特别是在有互联网之前,要想了解另一个国家的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最典型的两个一正一反的股市案例,分别是奥地利和日本股市。投资大师罗杰斯和索罗斯一样,比较擅长搞宏观投资。他曾发现,在二战前甚至是欧洲最热闹的股市之一的奥地利股市,居然只有几只股票在交易。他向维也纳的一家大银行的高管打听股市在哪里,对方居然不知道。他接触了奥地利的官员,对方告诉他,奥地利准备大力发展股市,并会修改有关的法律。于是罗杰斯大力买进,他也大力鼓吹投资奥地利股市。后来奥地利股市在一两年的时间里就大幅上涨了四五倍。罗杰斯赚了大钱,还有很多的人感谢他。

反而材料,当然是日本股市。日本股市在其经济高速发展的六七十年代,非常有投资价值,投资大师邓普顿(也有翻译为坦普尔顿的)大举进入,并在1990年之前全部抛光,赚得一塌糊涂。他大概在2008年去世,估计留下100多亿美元的财富,是除巴菲特之外,另一个靠股市成为世界顶级富翁的人。但是日本股市在1980年代后半期,在低利率和日元大幅升值的推动下,大幅上涨。但日本人显然不知道美国股市同期的市盈率只有日本股市的五分之一左右。不管怎么说,资金并没有从日本股市流入美国股市,拉低两个市场的市盈率差。

本来,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并且资本管制不断放松后,其实本来不应该再存在两个资本市场之间的市盈率差,但或许100年之后,这种差也无法根本消除。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虽然两个市场之间的语言很容易翻译,但毕竟是有成本的。更重要的是,有广泛视野,并愿意不断了解这个世界,学习新东西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就比如最近被暴在美国有不良记录的金岩石,居然在国内混了十多年,一直还混得不错。另外唐骏这么有名的人,居然十多年来,一直没有人仔细查查他到底在美国和中国干了些什么,和他自己说的是不是有出入。就学习的主动性而言,就我这样读书不倦的人,有时候也会不学无术。记得在2003年左右,看过一个分析中国的可转换债券的文章,感觉很不错,可惜就不愿意深入了解一下中国的可转换债券。另外2007年,最初我也不愿意学习权证投资到底是怎么回事。当然,现在我债券市场、A股、B股、港股、可转换债券、基金,我都搞了点。我还有介入美国股市的打算。

其实不光是我,我看很多投资大师在学习和探索上,都有明显的惰性。比如彼得.林奇,在2008年接受采访时表示,没有投资海外股市的打算,因为光是美国的一两千家上市公司,就投资不过来了。另外,巴菲特等人对技术分析不屑一顾。我看根本原因是懒惰,另外越是成功的人,越是自以为是。当然,要求投资界的成功人士赚每一笔可以赚的钱,抓住每一个可以赚钱的机会,也是不现实的。对于尚未成为千万富翁的普遍投资者,可不要成为大师前,就有了大师的一些毛病。

不管怎么样,目前A股和港股市场的市盈率,相差近一倍。港股目前的市盈率应该是15倍左右,而A股的话,虽然大盘股比较低,到12月17日,上证指数的静态PE是22倍,中小板指数是48倍,近四个季度的流动PE分别是18和37倍。其实香港的资金完全可以通过QFII进入中国,也可以通过香港上市的ETF基金间接投资A股,而内陆的资金也可以通过QDII进入香港市场,或者直接开立香港的股票投资账户。但二者的市盈率差一直没有被象中国的动迁公司削平坟头一样削平。

现在如果有人给我推荐一只在香港上市的盈率为10倍的中小盘公司,我都无动于衷了,不象2007年那样兴奋。因为这种公司实在是太多了。PEG指标低于0.5的公司也比比皆是。我一直比较疑惑的是,为什么香港的证券公司的研究人员,没有发现这些公司。之所以肯定这些公司没有被发现,是因为经常发生一些公司的股价明显上涨,甚至涨幅超过10%(香港没有涨跌停限制),最后一查发现有证券公司推荐了这只股票,或是提高了它的评级。我的解释是这样的:香港金融从业人员的工资比较高,但对于香港混业经营的市场,一般的公司公司养不起太多的证券分析师。香港的汇丰银行等公司同样可以开立股票账户并买卖股票,在竞争之下,香港的证券公司规模都不大。在大福证券被海通收购之前,它就是最大的证券公司。因此,不象A股市场每一只股票都被不少于20只眼睛盯着,香港上市的小盘公司,往往根本没有眼睛盯着。在A股市场,当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很风光,就象中国乡政府的常务党委副书记,有很多人象行星围绕恒星一样捧着他们;而香港小盘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就象是中国县政府下面防空办公室的协理一样,无人理睬。

刚才,重看彼得.林奇的《战胜华尔街》,其中提到一个与香港股市相似的一个问题:“在美国要想寻找到一只严重低估的好股票非常困难,因为市场上同时有1000个比你更聪明的家伙也在时时盯着同样的股票。但在法国、瑞士或是瑞典,那些国家聪明的人都在研究伟大的罗马诗人维吉尔或伟大的哲学家尼采,却没人愿意研究沃尔沃汽车公司。”

林奇还这样提到腐朽的欧洲:“欧洲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大部分不是预测,而只是想象。我们在美国经常指责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大部分都是错误的,但与欧洲分析师的预测水平相比,几乎算得上是神准!我在法国的时候,读到一篇对马特勒公司的分析报告,把那家集团说得非常好。抱着非常乐观的期望,去拜访了这个公司。他们派了一个公司发言人向我介绍各个部门的发展情况,多数是坏消息:一个部门面临毁灭性的竞争;一个部分发生了意料不到的损失要核销;一个部门有罢工,等等。最后我说:‘这听起来根本不象我在分析报告中看到的这家公司,报告中说你们公司今年盈利会增长两倍呢!’他惊讶地瞪着我发呆。”顺便说一句,我对欧洲人的看法,就是40年后,90(1990)后对30(2030)后一代人的看法。

香港股市中的低PE,低PEG的小盘股被显著低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香港市场是一个国际资金频繁进出的市场。这些资金规模比较大,对流动性的要求比较高。如果买入小盘股,买进就要按大陆的涨停位置买进,卖出的时候可能要按三个跌停位卖出。而买进中石油,或是工商银行,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但这样一来,香港市场那样没有证券分析师跟踪和推荐,过度下跌,PE和PEG低的好公司,就是一个个大金块,并组成了香港股市这个大金矿。

这个世界永远是相对公平的。比如60后的人,虽然小时候吃了不少苦,但现在不少人混得不错,是有权有势有钱者。而90后的很多人,虽然小时候是“小皇帝”、“小公主”,但毕业后要接盘有史以来最大的房地产泡沫,成为父母的经济枷锁,而且很多机会已经永远不存在了。就比如罗杰斯在不到2港元买进张裕B的股票的机会,已经不存在了。最近张裕B跌了不少,但仍在90港元左右,而且这么多年了,张裕每年的大比例分红,已经让不少人的成本为负了。不过香港小盘股,似乎仍有至少三至五年的好机会。关键看投资者是否有足够的资本金,有一定的选股能力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机会!一张图让你看懂股市中的下一个大金矿
淡忘的岁月: 风生水起的传奇故事
期权推出意味着什么小盘股将成“仙股”?
成长股市值的“魔咒”
通过蓝筹指数投资股市
不看本文,2018年投资要吃大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