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统中医与西医的优劣比较

医管家编写小组

正统中医在理解疾病上的全局观和辨证论治

西医一直以中医的诊断手段在科技上的落后而诟病中医,认为只能靠眼看、询问(望闻问诊)、手摸(诊脉)等诊断方式的中医不科学。但实际上西医曲解了科学的定义。科学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通过(日常)现象来假设事物(及变化)的规律,然后加以验证探索是否正确。正统中医是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基础,经过一代一代中国行医先辈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精华(张仲景《伤寒论》总结的也是过去几千年的古人的经验),从千百万次观察归纳出假设,再经过长期考验,临床确实无误的就上升为中医学说,那完全是标准严格的科学理论,怎么能说它不科学呢?而反观西医的诊断学说,是借助了现代科技手段和工具,通过物理、生化等各方面的检查,用定性定量的直观数据阐明致病原因、局部组织细胞的病理变化及损害,比如X光、CT、肠镜、胃镜等,近年来甚至飞跃到分子生物、DNA结构的层面,进一步把人体解剖得清清楚楚,把每个细胞分子是干什么的弄得明明白白,从而查出哪部份器官的细胞出了问题,然后针对这部份细胞采取措施, 那看似很合乎道理的。但正是这些光、机、电技术的进步(而不是医学的进步),把西医带到了一种片段的、局部医疗方式,因为人体是个完整的有机体, 只考虑到局部的问题,解决这部分的问题,却破坏了人体整体各部分的平衡和造成相互关系的紊乱,从而制造出另外一系列更复杂的问题,更不容易解决。西医忽略了整体,对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偏于外因,对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的个体矛盾不能理解也不愿理解,而是发展出了名目繁多的病名,医院里的分科越来越细,各科的医生都是彼此分割的,只能看属于自己科室范围内的疾病,例如一个病人在肿瘤外科治乳癌,往往被西医放疗、化疗后到转移成肝癌,这时就变成肝胆科的事了,如果癌又从肝胆转移到了肺,肝胆科的医生则双手一摊表示无能为力,一个病人被不同的科室转来转去,西医却忽略了人是一个整体的基本观念,不研究病的传变和人体自身原因。这样导致治疗疾病的方式往往趋于无效,或治标而不能治本(治疗或用药一停则病再犯)。因此,西医实际并不科学,中国俗语说 “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表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是这个意思。



正统中医(经方派)辨证法中不立病名,是因为立病名会让疾病的定义变为更狭隘,这正是老子所谓的“名可名,非常名”。中医学讲究同证(症)同治,《伤寒论》中的六经辩证更是相当灵活。三阴三阳每一病都可有多种不同的证候表现,而同一证候表现又往往可以出现在不同的(西医)病中。然而,《伤寒论》中一方一证的对应关系却是相当肯定的。书中每一方都因一定的证候表现而立,都有严格而确定的指征,因而见是证,即可用是方,并不受何种(西医)病名的限制。例如,不论是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还是厥阴病,只要有寒热往来,胸胁满或痛、呕等证,便可用柴胡汤。由于《伤寒论》中方与证有着这种对应关系,从仲景本人开始,就有将某方的适应证称作某方证的情况,如桂枝汤证、小柴胡汤证等,后世就更为普遍。

正统中医与西医的优劣比较


中医采用的是个体化治疗方案 ,也叫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方案,即根据患病时出现的各种异常变化(证候)来制定非常符合这个病人具体情况的这样的治疗方案或方剂。辨证论治的精髓在于根据方证的异同,故一个方剂可以针对不同的疾病(西医病名),只要证候相同,此为“异病同治”;而同一种疾病却可能因证候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剂,此为“同病异治”。正是这种以人体整体表现出来的证候为分析依据并加以治疗验证的医学,才是真正科学的典范。一些西医学者想用大样本统计方法来验证中医药方的有效率(即统计某一种方剂治疗某种疾病的所有患者的有效率),这恰恰是违反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理。

正统中医在治疗手段上的科学性

西医把各类疾病的病因完全归咎于细菌、病毒的感染,一心想研发杀菌灭毒的药物,拿白老鼠等小动物做试验,有效了就拿来给人治病。事实上,细菌、病毒是人体生病后的滋生物,并非感染细菌、病毒才生病的。一个健康的人,气血流畅,抵抗力强,一般细菌、病毒根本无可奈何,因为人体自身有防御系统——免疫系统。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像一个军队,即帮助我们抵抗外界的侵入(例如细菌、病毒等),又能镇压内乱(细胞癌变等)。当免疫力很好的时候,人就不容易生病,即使是感染到细菌病毒也能很快自身恢复。西医的化学药片、抗生素之类的治疗手段,等于是外来的军队,而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军队。抗敌本是军人的职责,现在从外面请了职业杀手,军队、军人就不用工作了。长期下来军人就忘了本职,甚至变得敌我不分了。所以,长期服用西药、抗生素之类的手段,就产生了抑制免疫系统(immune suppression)的副作用,免疫力就会越来越低,当然就越来越容易生病。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就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现在越来越多的新病被诊断为“自身免疫疾病”,比如红斑狼疮、甲状腺炎等等,而又比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儿童仅因为发烧感冒去西医院治疗后就患上了尿毒症、白血病,这些都与抗生素的滥用有着必然的联系。



西医的方法除了有扼杀人体的免疫系统的巨大副作用,连治疗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抗生素、西药归根结底是一种杀灭、清除方式,在细菌和抗生素的战斗过程中,大部分细菌会被抗生素杀死,而达尔文进化论告诉我们,剩下的那小部分细菌为了生存会产生变异,变成更强壮的细菌。变异了的细菌对这种抗生素就产生了抵抗性。这时候,需要更强的抗生素才能对付这些死里逃生的细菌。同样的戏剧会继续上演……而细菌又因为抗生素的滥用(包括我们所吃的鸡鸭鱼肉许多也都注射有抗生素)变得愈来愈强,研发越来越强的抗生素的最终结果是培养出一批超级无敌细菌,所以现在社会的疑难杂症也越来越多。对于无力控制的疾病或新一代细菌,西医则冠之以新的病名以开脱失责,而西药厂则根据新病名制造新药,不管能不能治,先推销给医生和病人赚取利润再说,甚至反过来,西药厂每年频频赞助“敦促”医学界不断“发现”新病名,好让这条生财之路源源不断。近十年我们所接触到比较有名的“新病”就是H1N1猪流感、禽流感、非典,还有更多不知名的比如猛爆性肝炎、第二型糖尿病、冷气病、HHD之类奇奇怪怪的新病名正以每年3%的速度在增加。德国最佳医药记者耶尔格·布勒希则撰文戏称西医和西药厂为”疾病发明者 “。

其次,西医所有治疗手段在医疗学角度讲是属于“对抗疗法”(allopathy)。这种医疗的方式,只不过是医学界许多医疗方式的一种。对抗疗法的传统特色是以对付病症为医疗的重心,而且根据“病菌致病学”(germ theory)这个理论去进行。他们认为人体出了问题,主要是因为某方面的东西过多或过少,因此想办法把过多的减少,把过少的补充,若有菌的话,就想办法杀了它们,这些都是对抗式的手段。西医不明白健康究竟是从何而来的,身体的所谓病症有甚么作用。人身体出现了的病症,其实只不过是身体的一种抵抗的方法。我们身体天生都有一种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永远在帮助我们,我们的身体不会做出对我们不利的事情。但正是由于西医的这种对抗疗法,对许多常见疾病也只能勉强控制而无法根治,也即治标而不能治本(药一停则病再犯),甚至大多数情况下会促使病情恶化。比如支气管哮喘,病人觉得无法呼吸,西医就提供类固醇来使气管扩张,却不知人的气管不是煤气管道,而有其他需要的生理功能,今天你用类固醇来使气管扩张,长久使用的结果一定会让人体本身气管扩张的能力逐渐减弱甚至消失,最后导致没有气管扩张剂便有生命危险的窘境,而且一但人体本身气管的扩张功能丧失,那么类固醇的使用量也会愈来愈大,最后引发更严重的副作用(青少年骨骼停止发育、心脏病、肝癌等);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过敏性皮肤炎的患者身上,西医无法根治此病,最多也是给予类固醇治疗,结果是用药愈用愈多,但是皮肤炎却也愈来愈严重;又例如目前为数众多的糖尿病病人,一开始只是吃胰岛素的药来控制血糖,但时日一久,必使人体本来分泌胰岛素的细胞退化,所以过了一段时日后,口服的必定失效,而要改成注射,当人体分泌胰岛素的细胞全部失去作用时,就算是注射胰岛素也无法控制血糖,因此许多糖尿病病患,也都有在吃药打针,最后却仍难逃死于高血糖并发症的原因;还有利用激素治疗月经不调最后导致子宫大出血、女性长胡子等男性特征等等。因为西医总是觉得,体内缺什么就补什么,结果一旦让药物取代人体原本有的正常功能,那最后必定导致人体那部份的功能退化乃至消失,而终生要靠愈来愈高剂量的药物来控制,直到不能控制,这样无法根治的医学,纵然在分子生物学上日新月异,仍是无法救病人于苦海之中 。

最后,西医的终极杀手锏-“开刀放疗”登场,仍然无法摆脱“技术手段先进,治疗理念落后”的局面,内试镜手术或是麻醉科学的进步可以让开刀的时间缩短,但是把人体当做战场、"遇到癌细胞、癌变组织就是要把它杀死或切除掉,甚至玉石俱焚"的治疗观念却没有改变,而忽略了患癌而死之病人,常非原位癌而死,而是死在转移癌上,所以开刀开完了,放射线做完了,体内看不到癌细胞、肿瘤就以为"手术非常成功,放疗非常成功",又云这次手术比去年缩短了三十分钟,可以在国际期刊说是"科学进步",不过几月,病人却因转移癌而死,因此统计报告上似乎是治疗成功,其实却是失败,乃掩耳盗铃也,所以西医为防癌转移又多加一项,化学疗法,以为如此一来便可一举消灭全身潜伏的病灶,但病根未除(即下文提到的扶正排邪),故情况有目共睹,自然是毫无改善。这样的西医科学算是进步吗?

和西医理论相反,中医哲学帮助人发挥本身的抗病与复原本能,与人并肩作战,以张仲景《伤寒论》经方为例,则着眼于如何扶正人体正气、同时将病毒排出体外,200多个经方所使用的治疗手段是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具体来讲,其一是汗法,“病在表者,汗而发之”,比如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方子发汗解决太阳表证。其二是吐法,“病在上者,因而越之”,比如用瓜蒂散催吐解决胸膈实证。其三是下法,比如用大、小承气汤等方子通便排泄解决胃肠实证。其四是和解法,比如用柴胡剂治疗少阳半表半里证。其五是温法,比如用四逆汤治疗三阴虚寒证。其六是清法,比如用黄芩、黄连等治疗内里有热。其七是补法,比如用人参、甘草等治疗正气亏虚。其八是消法,用虻虫、水蛭等消磨除去瘀血。这八法是中医治疗观念的总纲领,也是从《伤寒论》才开始建立起来的。

说到中西医对待疾病的看法,可以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房间(人体内)的角落里有一堆垃圾,由于时间长腐烂了,导致引来苍蝇蚊虫细菌生蛆,西医的办法就是不断用各类杀虫消毒药水喷洒在上面,以期达到杀灭蚊虫、消毒灭菌的效果,而中医则是将垃圾移走、丢弃到垃圾桶,改变了环境,则细菌蚊虫不再滋生。这里和西医截然不同的区别在于正统中医不将杀灭病毒作为目的,而是想办法改变病毒在人体内的生存环境,采用手段激发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积极运作从而迫使病毒被请出体外即可 。从浅显易懂的角度讲,正统中医认为人生病(也包括任何西医命名的病)是因为病邪入侵体内,病邪是人体内外部环境发生某种失衡的结果。只要(运用八法)将病邪请出体外,调节好平衡,即调节好阴阳、寒热、虚实等平衡,症自然就消失了。这种符合自然生态发展的方法不会引起病毒的变异,因而可以做到有效根治疾病。



正统中医在改善病患生活质量的优势

西方医学由于对人体的认识不足,经常荒谬的要求病人做许多不必要的手术,由现在看来不仅不能使病人恢复健康,反而造成巨大的后遗症,比如喉科医生常推荐病人进行扁桃腺切除术以获得对扁桃腺炎的”终身免疫“,几年后才惊觉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呼吸系统免疫低下),又例如曾有些西医专家提倡女性过了育龄或无生育打算则应把子宫手术切除,以为这样就不会得到子宫颈癌,但后来才发现检查手术切除者的子宫颈癌的指数竟然不降反升。又比如胆囊切除术会导致肠胃系统紊乱,终身伴随着消化不良或无法控制的连续放屁等顽症;又比如曾经风靡一时的用于治疗狐臭或手汗症的神经烧灼术,经过几年后才发现会引发30多种后遗症,比如上半身丧失热调节功能,超过某一个温度(25-30度)或者处于稍微闷的环境便会反射性飙汗,汗湿透整件衣服,尤其导致在社交场所尴尬,体力体能变差易疲劳、畏光、性欲减低、长期神经麻痹、增加中风危险等等。最严重的要数西医对癌症采用的化疗、放疗。无论是开刀切除、放射线治疗或化学疗法,都无法根除癌细胞的转移,而且这种即使以正常人的身体都无法承受的化疗、放疗,更何况是用在最需要抵抗力的癌症病人?搞不好没到疗程结束就一命呜呼了,西医的思维就是要把癌细胞当细菌那样用方法杀死,不管是开刀或放化疗,都是这个目的,却完全不考虑人的机体是否能承受,就好像本来是要来修水管的,结果西医补了一个洞,却又另外制造了其他四个洞,然后说原来的洞已经变小了而欢天喜地,却对新制造出来的四个洞视而不见,有人批评西医为局部治疗,也正是这个原因。然而,拿乳癌来说,即使不进行任何治疗,病人仍可以存活14年,一旦化疗放疗介入,则存活可能不到两、三年就会去世。西医的这些创伤性疗法(或称为“折腾法”),往往使病人往后的生活都要活在巨大的痛苦中,而且调查发现,同样的疾病发生在医生自己身上,大部分的医师都会临阵脱逃,绝对不会选择自己熟悉的创伤性疗法,因为他们深知这种侵入式治疗的副作用太大了,但是在面对病人时,却常以科学的理由要病人接受不必要的手术,支付并不必要的高额医疗费。

正统中医对气血、阴阳、脏腑的调理,远胜过西医。使用经方则威力更加巨大,很多被西医宣判不治的疾病,用经方仍然可以恢复,癌症只要未经过放疗、化疗,用经方治愈的希望很大,至少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延长病患寿命。本辨证仪中的经方系统,针对每个方剂收录了总共近3000个医案,就可以看到其中的端倪。 &-!5^-!^)*~~



正统中医在早期诊断的优势

一般西医认为你没有「诊断得出的病症」(diagnosible symptom),他无法给你一个病症名称,你就算是健康的,所以你可能全身欠妥、很累、无精打采,只要西医未能客观地想到一个名堂来描述你的毛病,就不能说你有病,往往说你这个情况是「心理病」。西医的诊断不时有这个问题。许多定期做身体检查的病人,无论是心脏病,糖尿病或癌症,常常是今年检查好好的,明年却已经发现癌症肿块了,对癌症稍微有研究的人都知道,癌症的形成绝对不是一两年就会从无到有,一定是长期累积的,但无论是再如何先进的西医检测仪器,在发现病灶时都已经很慢了好几步,也就是说你今年用PET检查没发现癌症,但癌症其实早以潜伏在你身体多时,当你因为身体不舒服去看医生时,医生不但不仔细听你叙述,还以为你神经紧张,因为仪器检测结果上没有显示啊,可是当你明年质问医生时,他却也搞不清楚。因为西医的诊断并不研究人体的气血循环、阴阳平衡,均以数量化、等级化为定性标准,比如化检报告里某项分值设了60算警戒线,要高于60则算有病,你低于60则算无病,那么请问59分和61分的人之间体质相差多少呢?微乎其微吧,而即使61分的人,也不见得就是不健康。相反,一些中医诊断下没有任何“证候”的健康人,西医用这套检测逻辑很容易让你在自身感觉不错的情况下“得病”,比如降低一些并不重要的检测指标的警戒标准,这样相当部分的人便会被告知已患上一些所谓的潜伏疾病,进而被劝导付费进行治疗。(耶尔格·布勒希《疾病发明者 》一书中多次提及这种做法)。

正确的早期诊断,不仅要看机体内部的图象或指标数值,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机体内部的器官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是健康的还是病态的,或者是处于正在改变状态亚健康初期。近年来国际医学界提出医疗新概念-转变医学模式和医疗方式,从单纯对疾病的治疗转向预防和保健为主。疾病的预防根本在于对人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异进行检测和研究,早期发现活力下降及机体适应性减退的亚健康生理状态。临床和实验的资料表明,当脏腑处于病理状态时,虽然脏腑外形尚无异常,但在其相关经脉的穴位处出现皮肤电偏低、偏高和左右失衡等变化,触诊穴位皮肤压痛等,中医诊脉脉象也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分析鉴别,以此作为辅助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中医现代化一项重要发展。脉象和穴位的变化大多先于症状而出现,对疾病的早期预报有重要意义。经常运用血压测量、心电图、中医诊脉、经络穴位诊断等低成本无创检查办法,时时监察身体状态,可以较早测知许多病症于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防病重于治病,意义重大。人民日报曾撰文指出:"人在60岁以上,消耗的医疗费约占一生所用医疗费的40%以上,其中大部分是最后一个月的抢救费用。临床医学花费了高昂的治疗费用,虽然挽救了某些危重病人的生命,延缓了其死亡进程,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医学专家指出,在疾病预防上投资1元钱,可以节省近10元的医疗费用。”中医提倡望、问、闻、脉四诊互参,再加测量血压、心电图、穴位诊断(本辨证仪均可实现),致力于身体机能出现不平衡的早期阶段,这样可以防止片面诊治之失误,更可以让用户在医疗投入方面获得更高的性价比回报,避免了一些无谓的高费用产生。 $%-!*~~#~@%

而倪海厦医师对于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提出了六个健康标准,也值得参考:

第一,正常的胃口,不会超量吃,也不会没胃口,饮食津津有味,一日三餐有正常的饱与饿感。
第二,每天早上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上大号,如果没有就要注意了。
第三,一天小便五到七次,夏天出汗多自然小便就少些,冬天出汗少自然尿就多些,小便颜色呈淡清黄色。
第四,每天睡觉一觉到天亮,没有失眠或无故会半夜醒来等现象。
第五,一年四季无论在北方或是南方,每天晚上睡觉时双脚不觉脚冷,或必须露在外面,一盖被就热的受不了,长年都感觉头面冷而手足温热。
第六,每天早起时都有阳反应,男人要勃起,女人要感觉双乳很敏感。



本文撰写曾参考或引用以下作者及其著作观点: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倪海厦及汉唐中医网站
栗子鼠(笔名)《西医之局限》
刘力红《思考中医》
恽子愉《中国医学基本观念导论》
朱维衡《一个电机工作者谈中医理论》
人民日报《新医改8500亿怎么花学问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分钟让你学会如何正确治疗各类癌症肿瘤(肺癌、肝癌、乳腺癌、大肠癌等)
谈谈中医如何治疗各类癌症肿瘤(精彩好文)
远离中医的百年间,为什么我们的疾病越来越多了?
西医治病 ——越治越众
中医应该只看证,不能被西医的病名绑架!
中医要想快速、准确看病人要抓哪四证?第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