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阴黄”理论历代发展简评

   
  隋代医家巢元方所著之《诸病源候论》(610年)第十二卷有《黄疸诸候》篇,有黄病候、劳黄候、脑黄候、噤黄候、阴黄候、内黄候、风黄候……共十二八候,其第二十六候的“九疸候”指出了胃、心、肾、肠、膏、舌、体、肉、肝九疸,实共36种。从现有医籍来看,大家一致公认“阳气伏,阴气盛,热毒加之,故但身面色黄,头痛而不发热,名为阴黄”[1]是对“阴黄”的最早论述,但这里所述“阴黄”指发黄但不发热的表现,病因仍为热毒,与后世“阴黄”概念有别。宋《太平圣惠方》论述了急黄、阴黄、内黄、劳黄、黄汗等,并首次提出“三十六种黄”(其中包括“阴黄”概念)。《千金要方》无“阴黄”之名,但记载了“夫黄发已久,变作桃皮色,心下有坚,呕逆不下饮食,小便极赤少,四肢逆冷,脉深沉极微细迟者,不宜服此方,得下必变哕也”[2],是阳黄日久转为虚寒阴黄的临床表现,《千金翼方》对黄疸载“论三首,方二十八首,针灸一十法”[3],但亦未论及“阴黄”。

  3  宋·韩祇和、窦材使阴黄理论成熟
   
  宋·韩祇和在《伤寒微旨论》中,除论述了黄疸的“阳证”外,特设《阴黄证篇》,对黄疸的临床表现首次提出分为阴证、阳证,并进行了系统的反思,指出“伤寒病发黄者,古今皆为阳证,治之往往投大黄、栀子、柏皮、黄连、茵陈之类,亦未尝得十全”,他根据“仲景治伤寒……身目为黄,所以然者,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于寒湿中求之”的论述,悟出道理,补充治阴黄的七首方剂,开创了黄疸病治疗的新篇章[4]。
   
  另一位宋代医家窦材在其《扁鹊心书》(1146年)中指出“黄疸……,此证第一要审阴阳,阳黄必身色光明,脉来洪滑,善食发渴,此皆实证,清湿热利小便可愈,若身热脉浮兼可发表;阴黄则身色晦暗,神思困倦,食少便薄,脉来无力,重用温补则小便长而黄自退,若误作阳黄治之,为变非细。”[5]此论将阳黄、阴黄从症状、脉象、治法、预后各方面进行了对比,并附5首治阴黄方剂,使阴黄理论日臻成熟。
   
  一般都认为元·罗天益《卫生宝鉴》将黄疸分为阳黄、阴黄,并将阴黄的辨证论治系统化,《卫生宝鉴》成书于元朝(1281年),肯定比韩祇和和窦材迟,而且罗氏之论内容并未超出韩、窦太多,所以大多所论实拨高了罗氏而未重视韩、窦的工作,这是有失公允的。

  4  明·张介宾使阴黄理论成为主流
 
  明代医家张介宾一生著述丰厚,对黄疸的辨证分型、系统治疗有独到见解,其《景岳全书·杂证谟·黄疸》将黄疸分为四:“黄之大要有四:曰阳黄、曰阴黄、曰表邪发黄,曰胆黄也。”他所论阴黄病因是:“七情伤脏,或劳倦伤形”。他说“黄疸大法,古有五疸之辨……虽其名目如此,然总不出阴阳二证,大多阳证多实,阴证多虚,虚实弗失,得其要矣。”[6]第一次将五疸归并于阴黄阳黄理论中。他详细描述了阴黄的临床症状:“其为病也,必喜静而恶动,喜暗而畏明。凡神思困倦,言语轻微,或怔忡眩晕,畏重少食,四肢无力,或大便不实,小水如膏,及脉息无力等证,悉皆阳虚之侯。”指出阴黄治疗“不可以黄为意,专用清利”,“此与湿热发黄者,反如冰炭,使非速救元气,大补脾肾,则终无复元之理。且此证最多,若或但见色黄,不察脉证,遂云黄疸同是湿热,而治以茵陈栀子泻火利水等剂,则无有不随药而毙者。”他认为阴黄“宜调补心脾肾之虚,以培血气,血气复则黄必尽退”,首创使用“如四君子汤、五君子煎、寿脾煎、温胃饮之类,皆心脾之要药也。若六味丸、八味丸、五福饮、理阴煎,及左归、右归、六味回阳等饮,皆阴中之阳虚者所宜也”[7]。在清朝程国彭《医学心悟》(1732年)指出“其间有伤食者,名曰谷疸,伤酒者,名曰酒疸,出汗染衣名曰黄汗,皆阳黄之类也。”“其间有女劳疸,乃阴黄之类,宜用姜附汤加参,术补之。”[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经》“肝脾郁热发黄疸”--王洪图有效医案1则
[卷一百九十六 黄疸门] 疟黄证候
阴黄案
徐、尤合组二仙汤
从历代黄疸证治再论传统中医关于胆汁来源及功能的认识
139茵陈蒿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